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現在有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捉知了

現在有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捉知了

發布時間: 2022-11-20 05:59:08

❶ 現在的有些貓不捉老鼠了,是進步還是退化的表現

先說一下人吧,有以前勤勞嗎,過去天不亮都起床勞動,晚間半夜還沒睡,一心想用勤勞過上好日子。而現在的人要是不上班有吋間限制,睡到十點不一定起床。晚上即是不睡也不會忙這忙那。因為日子富裕了,不想去勞作了。貓也是一樣,吃飽不餓了還有必要去抓老鼠嗎?:

自古以來貓捉老鼠就被人們看作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事情。 中國古代有「御貓」展昭和「錦毛鼠」白玉堂的武俠故事,近代又有黑貓警長抓老鼠的童話故事,國外也有「貓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可以說貓咪跟老鼠好像生來就是死敵,而抓老鼠也應該是貓咪與生俱來的本領。 但現在有些貓不捉老鼠了,是進步還是退化的表現?下面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貓咪捉老鼠的原因是什麼?

一、食物需要

據研究數據表明,貓體內有一種牛磺酸,可以提高貓咪的夜市能力,幫助貓咪在夜間活動。 但貓咪本身不能產生牛磺酸,所以貓咪需要捕獵其他動物來補充牛磺酸。 貓咪屬於獨居動物,只能捕獵比自己小的動物,所以老鼠變成了貓咪食譜上重要部分!

二、環境需要

古代勞動人民家裡屯放糧食,會吸引很多老鼠,讓人們不厭其煩。而老鼠的增多又吸引貓咪前來捕食,發現這一現象的勞動人民便開始馴養貓咪捕鼠。 被人類馴化的貓咪畢竟是食肉動物,而家裡的老鼠便成了貓咪主要的獵物。 所以長久一來,貓咪捕鼠便變的天經地義起來。

三、角色定位需要

貓咪其實不光喜歡捕捉老鼠,它還喜歡捕捉小鳥,捕捉昆蟲等等。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我家貓咪捕捉壁虎和知了。 但以前人們養貓的主要目的就是捕鼠,所以貓抓老鼠的說法深入人心,很多人都會覺得貓天生就必須該捉老鼠,會捉老鼠!

為什麼現在有些貓咪不捉老鼠?

一、沒有了捕鼠的食物需求

從食物角度來講,貓咪現在大部分被人喂養, 貓糧中有貓咪所需的牛磺酸,所以貓咪不用去捕捉老鼠了。 飢餓感是動物捕獵的原始動力,現在的貓咪吃喝不愁,不捉老鼠也不難理解。

二、人和貓咪的關系發生了變化

以前養貓是為了捕鼠,說白了,貓咪是作為一種捕鼠工具錯在的。 而現在的貓咪大部分是被當做寵物養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陪伴。 所以現在大部分貓咪任務就是吃好喝好玩好,撒嬌賣萌求抱抱,根本不需要捕捉老鼠。

三、老鼠越來越少

人類 科技 的進步使越來越多滅鼠手段層出不窮,貓咪的捕鼠任務被葯品,器具代替。 現在家庭裡面的老鼠也越來越少,就算貓咪想捉老鼠也變得無鼠可捉。 甚至很多貓咪從出生到長大都沒見過老鼠長什麼樣子。

貓咪不捉老鼠是進步還是退化?

其實有些貓咪不捉老鼠,是 社會 發展的自然規律導致的,不算進步也不算退化。貓咪在人類家庭的角色定位發生了變化,捕鼠技能不是必須技能了,但它們又不會因此失去食物,依然可以活的很好。而且一旦貓咪回到大自然,它們依然是矯健敏捷的捕獵能手,不信你看那些流浪貓,個個身手矯健!所以,貓咪不捉老鼠只是一種自然變化,不算進步也不算退化!

講的不好,希望能幫到你,我是阿喵小九妹,歡迎評論區討論交流!

【一】

判斷動物某一種動物的行為變化屬於進步還是退化,主要看這種行為變化是否有利於其在生存環境中的競爭。換句話說就是,如果變化有利於其在競爭之中生存,那麼就是進步的表現,反之就是退化的表現。此外,進化或是退化應該是相對於基因上來說的,後天的改變只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性反應,不具備遺傳性質,說以算不上進化或者退化。

【二】

回到題主的問題,現在確實挺多貓咪已經不捉老鼠了,但這些不捉老鼠的貓都是飼養在家裡的寵物貓,想讓長期圈養在家裡的寵物貓咪們捉老鼠也確實為難它們了,貓咪們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首先,家裡沒老鼠啊。其次,寵物貓的生活簡直不要太滋潤,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飯、睡覺,外加鄙視家裡的兩腳獸,所以長期優越的生活環境就決定了它們沒法去捉老鼠,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寵物貓一生都沒見過老鼠長什麼樣,要是一不小心看到只老鼠,憑貓主子那個尿性說不定會嚇一跳,接下來貓主子和老鼠在物質充足的生存環境里慢慢培養出與老鼠的基情,然後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來說,這只是貓咪對優越環境的一種適應性反應。

【三】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注意過鄉下的貓咪,或者城市各個角落裡的流浪貓,這些貓咪捉老鼠的本領可一點都沒有退化,鄉下的貓咪不但捉老鼠,家裡的雞鴨一樣長期生活在貓咪的白色恐怖之中,如果哪天家裡突然雞飛狗跳的,那麼一定是貓咪又心情不好了。至於流浪貓,每年天氣熱起來之後我們小區的流浪貓就會換一批,這些年年年換,在貓生不順,被寵主拋棄之後不得不開始流浪生活,失去原先優越生活的貓咪們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野性,霸佔垃圾桶,相互廝打,追捕老鼠小鳥等各種小動物為食,直到天氣變冷,然後慢慢銷聲匿跡,至來年天氣熱起來又是一批新的流浪貓。

在此也懇請各位親們,養貓之前一定要好好問問自己,是否能對其負責到底。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貓不捉老鼠,除了貓的品種外,是貓退化的行為表現,農村裡養的土貓,都是主人吃什麼,貓咪吃什麼;而寵物貓卻要吃好的貓糧,貓零食。

因為不缺少食物,所以寵物貓自然而然也就喪失了捕獵的能力。

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也導致了土貓和寵物貓所接觸到的外界事物不一樣;寵物貓每天被圈養在家裡,最多在小區里被主人牽著溜,所以也就逐漸失去它的獵食本領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進化論

達爾文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爭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關鍵詞是自然的選擇,而不是人類的選擇!

我再拋出下一個論斷

失去自由,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也許有人要問,貓咪在人類的喂養下不是過的很好么?我告訴你,人類是自私的,請注意,我指的是不是個例,而是所有人類,一旦人類缺乏食物來源,還會供養貓咪么?

那我再拋出一個問題

眾所周知,狂犬病致死率100%,如果出現一種在貓里傳播的病毒,且有極高的傳染性,已經威脅到人類,人類會不會拋棄貓咪?絕對會!!!

那連捕獵都不會的貓咪回歸自然後果將是如何?只能說再從新進化一遍。只有自然能夠幫助它進化,人類不會幫也無法有上帝般的能力幫其它物種進化。

貓咪吃老鼠是我們大家從古至今公認得現象,這其中的生理現象是因為貓咪體內缺乏一種名為牛磺酸的物質。

牛磺酸是為了保持夜視能力的一種物質,由於貓咪體內不能自己合成,只有從外界食物中獲取。

在以前生活條件不好,貓咪的食物來源大多是自己捕獵,而老鼠體內正含有貓咪所需的牛磺酸,只有大量的捕食老鼠才可以保證自身牛磺酸需求,才能在自然界中好好的生存下去。

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貓咪的食物來源也豐富了,不再需要貓咪為了生存拚命捕獵,也就不需要特別好的夜視能力,偶爾的捉捉小鳥老鼠什麼的也只是為了玩。

貓咪現在不吃老鼠害怕老鼠主要原因還是生活方式改變了,家裡能見到老鼠的機會也不多,從小沒有過捕獵經驗的貓咪,見到老鼠當然會驚慌失措。

哈哈,是老鼠進步,太狡猾了

老鼠少了,自然看不到貓捉老鼠

有吃的費那勁幹啥

只是不需要

❷ 夏季又到了出(知了)的季節,為什麼沒人呼籲,不要再捉蟬,吃蟬,油炸蟬呢!可憐的蟬在地下蟄伏三年剛

蟬我都是無吃過,夏天很多,晚上全部嚮往光的地方端著,我看見有意次就捉來聽聽它的叫聲,聽完就放掉,也沒有害過它們

❸ 為什麼有人認為現在的知了越來越少了

農村的孩子,記憶最深刻的當數金蟬了,小時候家裡窮,很少能吃上肉,要想解解饞的話,就要下午捉金蟬了。天黑之前,就要找小孔,用小樹枝一撥,如果洞口越來越大的話,裡面必然就是金蟬,晚上拿著竹竿…

小時候金蟬還是比較多的,雖說捉蟬的人比較多,但是晚上收獲還是頗豐的,油炸的金蟬至今讓人回味悠長啊。可是現在卻是很少捉到幾個,夏季鋪天蓋地的蟬鳴也少了啊!這是為什麼呢?

四,總結

願我們大家響應國家號召,多種樹,少破壞,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願青山綠水常在,人類的朋友也常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❹ 為什麼有人認為現在的知了越來越少了

農村孩子對金蟬的記憶最深。他們年輕時家境貧寒,很少吃肉。如果他們想滿足他們的飢餓,他們必須在下午捕捉金蟬。天黑之前,你需要找到一個小洞,用一根小樹枝。如果洞越來越大,那一定是蟬,晚上拿著竹竿

我小時候,有很多蟬。雖然捕蟬的人很多,但晚上的收成還是相當豐收的。炸金蟬餘味悠長。但現在難得捉到幾只,夏天長滿蟬的也少了!為什麼?

4、 摘要

願我們響應國家號召,多植樹,減少破壞,改善生活環境。願青山綠水在那裡,人類的朋友也在那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

❺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現在農村的孩子也沒了童年的快樂

是父母外出打工家裡只有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能幸福嗎,孩子們不在本村小學就讀遠離它鄉上學能塊樂嗎,孩子從小就知道錢的重要性從幼小的心靈種下想法成龍變虎,光前浴後出人頭地的思想能快樂嗎。是孩子學習壓力增大,是外面壞人太多治安環境差勁,是父母忙碌孩子們姊妹少等造成了孩子們沒有童年的快樂。

自從改革開放的40多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農村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生活在農村的廣大農民如果完全靠種糧食是無法養活一家老小的,而去城市打工才有可能養家糊口,才有可能過上較為豐足的生活。於是農村中大多數的青壯年農民都出外打工,所以留在農村的人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而留下來的兒童則長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親,在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下,缺乏父母肌膚之愛的農村兒童能會有快樂所言嗎?

因為無錢交學費,許多農村兒童只能被關在學校大門之外,而無法享受到上學讀書的樂趣;這樣的兒童能會有快樂嗎?即使這些兒童能夠上學,但是大多數兒童每天離家遠走要去很遠的學校就讀,風里來雨里去,你說這樣的農村兒童能會快樂嗎?

在農村學校讀書中,少數富家子弟穿的是名牌,吃的是西點,而大多數貧困農家兒童卻是缺衣少食,飢寒交迫,如此對比之下他們的 情感 能會幸福嗎?

統而言之,如果一個農村的兒童長期生活在以上的生活陰影下,你能說他不會有性格上的缺陷?還會有 健康 的心理,還會有陽光的心態,還會有理性的思維,還會有美好的人生嗎?但願上帝賜給他們幸福吧!

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孩子們見不到父母能快樂嗎!

是生存的原因造成了現在農村的孩子沒有了童年的快樂。農村留守兒童因父母出去打工,很小就跟著老人艱難的過日子,經常坐在門口,眼巴巴的望著無邊無際的天空,能有快樂嗎?

農村兒童可憐,城市兒童雖然有父母在身邊,但也不快樂。家長的期望,學業的負擔,壓得這些沒長大的孩子喘不過氣來,還要上什麼暑假班,興趣班,連玩的時間都沒有,又能有多少快樂可言呢?

人類為了生存,從兒童開始就失去了自我,真的是人生不易啊!

城市裡的孩子有童年的快樂嗎?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現在農村孩子也沒了童年快樂?首先我認為不僅僅是農村孩子,所有孩子都沒了童年快樂!

人類隸屬於自然,必定看不到限制人口無限增長的自然法則、在冥冥之中的存在。

計劃生育很顯然牽動 社會 各個領域的連鎖反應,人們對家庭唯一傳承寄予厚望是古老中國的傳統觀念;

所以教育、引導、管制孩子是每一個家庭大事中的首選,長輩父母的勞累辛苦都成了培養孩了的必然;

因為父母們沒有選擇,孩子沒有替代,父母和孩子的責任都是唯一和孤單的。

農村的孩子試圖跳出農門、都是爸爸媽媽的願望,他們竭盡全力,多給孩子一些嚴歷和分離;不凍不餓盡量滿足學習和生活需求,至於其它: 孩子的心靈、心理是否 健康 快樂,則無暇顧及。

長輩同孩子的對話多局限在學習及未來的探討,僵硬的話語對孩子多留下陰影很少歡快!

孩子從小更多的感覺是責任、是要靠自己,過早承負了沒有快樂的壓力。

每一個家庭在 社會 的洪流中不由自主順流而下, 社會 針對孩子形成一個自然框架;在這個自然框架的制約下,孩子們只有心無旁騖的奔跑。

他(她)們的身旁似乎是高牆壁壘,不敢撒些野性與自然和天然挑逗一番;有一些孩子在不甘的既定路線辛苦、不知道為誰而學、為誰而活!

有時候我覺得人的知識和智慧並不一定都來自於書本學堂的啟迪,如果脫離自然生活的基礎磨練、我相信這種空洞的知識是沒有承載力的。

兒時那種背著書包做迷藏、跳繩、踢毽子、抓石子;勞動課到生產隊撿棉花、學插秧;

給家裡尋野菜喂豬,夏天到水田抓泥鰍、挖蚯蚓,捉知了、蜻蜓、蚱蜢;記得在大楊樹下尋找蟬殼,記得在棉花田、媽媽的身旁、攀上一棵粗壯的棉花搖啊搖!

這些孩子時的記憶…至少是對自然物種的親伲認識;那些黃花菜、地米菜(薺菜)木心草、刺兒菜、是曾經孩子們的伴,他們歡快的在草地嘻鬧打滾、追逐,至少孩子們放逐滿滿的稚嫩天性時認識了這一切;可如今緊張兮兮的孩子們又知道些什麼呢?

記得上世紀本村一個小時候極不愛讀書識字的人,老師講課,他卻在用他的小刀削木頭;後來他索性不讀書了,學做了木匠,成了當地一個極有名的木匠;

並且在70年代未完成村辦工廠中多種高難度模具設計,成了當時當地高學歷不敢相比的能人。眾多的孩子們被一個模型定格,他(她)們能有快樂嗎?

一種無法逃避的壓力、責任,因為孩子的未來成為父母和子女的共同責任,他(她)們沒有權力、沒有時間和空間去品嘗傳說中的天性快樂!

現實不但地施加壓力告誠他們為高質量生存拼搏,為別人擁有的享受去追求享受!

孩子們除了不懈努力,對生活中的其它內容必須盡量淡漠,時間和 社會 氣氛養成的習慣,如同籠子里的小鳥,即是放飛,它們會覺得一切陌生,不知向何處飛?

城市和農村的孩子一樣不快樂,原因在於當今的教育已經演變成一種嚴重的 社會 問題,急需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不說很遠,就說我上小學那時候。那時候農村還沒有各種補習班輔導班和興趣班,小朋友們到了周六日和節假日,只要把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寫完了,就可以玩了,想看動畫片看動畫片,想找小朋友玩就可以滿村子跑著玩。那時候一到周末和假期,村子裡到處都是小朋友的歡歌笑語。現在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周末和節假日寫完作業也還要去上補習班,一點玩的時間都不給(大都是學生自己老師開的,補習的時候寫家庭作業,還有額外的補習班作業),不說讓孩子自由玩樂的時間少了很多,壓力也大了很多。

而且不知道其他人那裡有沒有這種情況。我們這里農村的小孩子現在也不像以前那樣到了節假日,喜歡去找同學朋友出去玩。現在要麼是窩在家裡看電視,要麼是用父母的手機玩 游戲 。本來農村小孩子的童年 游戲 和活動是非常豐富和有趣的,但是如果經常窩在家裡,或者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不說這會對他們的視力和 健康 造成一定的傷害,對他們的成長發育也是有一些阻礙的。

我們從九十年代起,很多老闆發展成富人,打工子從農村走向城市,在城市安家。我們的孩子一起搬進城市裡,好吃好喝好玩,不結地氣。而且農村孩子少了,根本不知道農村孩子的童年快樂和生活。

大環境不改變,焉有凈土?

❻ 小孩為什麼不能去地里捉知了

一群群孩子帶著各種瓶子去捉,每次都要捉一麻袋的知了,為什麼不捉別的喜歡知了...能捉知了算不錯的了。。。都想想現在的孩子吧。。除了你說的這些。

❼ 童年四季-夏季之「知了猴」

    《童年》的歌曲里唱著「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在我們這個北方的小村莊,雖然沒有池塘與榕樹,但是知了卻是一點兒都不少。

      在傍晚時分,放學之後晚飯之前,小孩子們便結伴去捉知了,我們一般只在知了變形之前捉它,我們叫「知了猴」(學名叫「蟬蛹」)。這個時候主要是找地上的洞,主要靠近樹木找,當然其他的洞也可以順便挖一挖。找洞也是有技巧的,一般面上比較大的洞口,掏進去是沒有的,這種一般是知了已經爬出來後的空洞了。如果看到一個不起眼的扁扁的小洞,用手一摳,洞口越來越大,那這個洞十有八九是有戲的。

     有些洞比較淺,就比較簡單,一般用手就可以順便摳出來。可是大多時候洞是比較深的,這些「知了猴」也很狡猾的,他們感覺到有動靜,就窩在洞口的最下面不出來,畢竟手指摳的深度是有限的。這時候就要想辦法了,我們有時候就回家用瓶子灌了水倒進去,可能是「知了猴」不大會游泳吧,一般灌水之後他們就會爬上來。還有就是找個小木棍伸進去靜靜的放在那裡,有些上當了的「知了猴」也會主動順著棍子爬出來。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找來鏟子,挖地三尺。反正無論怎樣,只要我們確認洞里有獵物,我們一定是不會放過的。另外就是下過雨後,無論是一天的什麼時候,到處走走,有時就能看到主動爬出洞的「知了猴」,所以我猜想這些小傢伙們一定是不會游泳的。當然也不是所以的洞口都可以隨便亂用手摳的,大的離譜就最好謹慎,聽說有人碰到過蛇,這種說法一度讓我很害怕。

      除了費力的通過找洞來捉「知了猴」外,還有另外一種守株待兔的方式就是去樹上找。我們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放學後,先玩耍,然後在天黑之前找下洞里的「知了猴」,被各家大人喊回家吃晚飯,晚飯後和大人一起,拿著手電筒,再帶根長棍去樹上找已經爬出洞的「知了猴」。因為知了一般是要爬上樹去變形,長出翅膀然後飛走,所以天黑之後他們會主動從洞里爬出來,找最近的樹爬上去。此時的我們只需要拿著手電筒去沿著路邊沿著田野的樹上找就可以了。我們拿著手電筒繞著樹照一圈,對於還沒爬的很高的,直接用手拿了裝進隨身帶的瓶子里,對於已經爬的很高的,就要隨身帶的長棍戳到地上,再從地上撿起來裝進瓶子里。我們一般繞著有樹的地方轉一圈,回家看一集電視劇再出來繞一圈。因為這些「知了猴」也是分批出洞的,有可能你剛找完後,就有新的「知了猴」剛好爬出來,所以田野上路邊上的哪些樹大家每晚都是一遍遍的去搜索,你搜索完的別人也可能再來搜索。

     第二天早上上學的時候,大家都會炫耀昨晚找了多少多少的「知了猴」,討論哪裡的樹上「知了猴」多之類的。外婆家離公路不遠,聽表妹說舅舅他們每晚去公路邊上的那些樹上總能找到很多的「知了猴」,當時聽了羨慕極了,想著我們這兒怎麼沒有公路啊。

    那麼對於找來的「知了猴」我們一般怎麼辦呢?第一種方式是自己吃,現在說給很多人聽可能覺得接受不了,那個東西怎麼吃啊?但是小的時候經常吃也沒覺得怎樣,就像是吃饅頭面條一樣的自然,但是比饅頭面條好吃多了,反而是現在覺得自己以前吃這些東西確實怪嚇人的。我們一般將捉來的「知了猴」放在一個碗里或者小盆子里,為了防止他們變形成知了,一般會用鹽水泡著。因為變成知了的「知了猴」是不能吃的,至少我沒吃過,也沒見其他人吃過。父母們一般是在第二天做午飯時, 先將前一天晚上捉來的知了用油炸下,可以直接炸,也可以裹上麵糊炸,反正怎樣都好吃。就這樣,在中午快放學的時候,小孩子們想著前一天晚上捉來的「知了猴」此時已經變成了美味的盤中餐,就更迫不及待的想快點飛奔回去了。

     除了自己吃外,捉來的「知了猴」的另一種處置方式就是賣。我記得我小時候最開始是每隻1毛,後來是每隻2毛,這已經很不得了了,捉五隻就是一塊錢了,夠吃10個冰棍呢。而這個錢父母一般是不會要回去的,完全可以當成自己的零花錢。這些人收了「知了猴」後,一般是批量賣給飯店的,聽說這個東西在飯店賣的可貴呢,好像是一塊錢一隻。那時候大家都說這個東西的營養價值很高,不知道有沒有科學依據,反正一般父母都捨不得吃,都是留給孩子們吃。

    記得那個時候自己比較小,競爭對手又很多,每晚一般捉的都不多,很少有夠10隻的。有一次下過雨之後,自己在一個坡上挨著的幾個洞里連著挖到好幾只「知了猴」,當時開心極了!即便是現在,自己偶爾也會做夢,夢到捉到好多的「知了猴」,可開心了!

    那時候的小夥伴現在都已經長大,「知了猴」也越來越少,不知道是不是被當年的我們找完了,也不曉得現在的小孩子們每到夏日的傍晚,還會不會出來再找「知了猴」。

❽ 入伏後扒知了猴是怎樣的文化

炎炎夏日到了,知了已經爬上枝頭,在夏日裡展示自己的歌喉,但這片夏日雖然是知了們的狂歡,也是人們早早就翹首以待的日子,在鄉下,這個時候孩子們早已放了暑假。夏日之中孩子們

作為今年來新興的一種美食,知了在年輕人中倍受歡迎,在夏日中的夜市上可謂是一道大菜了,凡是到這道菜上來必然被洗劫一空!可見人們對知了的喜愛了!

夏季抓知了經過多年延續,嫣然已經成為農村夏日的一場必不可少的夏日活動,即是人們的一項娛樂,也是人們夏日的一項經濟來源!

❾ 蟬(知了)

   

    小時候,放暑假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抓知了。每年夏天我都會不管有多炎熱,我都要出去捕知了。

        捕知了其實很簡單,只要一個知了網就可以了。知了網的製作也很簡單,所需的材料有:鐵絲,竹竿,硬的塑料口袋或者布袋。首先,我們先取一根鐵絲,然後將它擰成一個圈,(注:下面要留點長度,以便下面的操作)然後再用另一根鐵絲將鐵環和竹竿連接在一起。最後一步就是將塑料口袋或布袋套在鐵環上,可以用針線縫,能夠固定在鐵環上,否則很容易漏口,從而放飛知了。(注:建議小孩子不要自己動手,要家長協助做,以免受傷)

        因為家在農村,周圍都是樹當然知了就有很多了,所以就不用去很遠的山上抓知了了。每次我最先去的就是我三爺家,因為他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棗樹,那裡是知了的「匯集地」。

          每次去我三爺看到我就會問我:「樂樂,你作業寫完了就在這玩?」

          我說:「還沒有,我先玩會,一會再寫。」

          三爺:「還不趕緊回去寫作業,信不信我拿鐵鍬把你腦袋拍到肚子里去?」說著就拿起一旁的鐵鍬示意要拍我。

        我聽完二話沒說把知了網一扔,就往家跑回去寫作業。因為那時我還小,並不知道我三爺是在開玩笑,然後我每次都信了。

        小時候我也會在晚上出去捉「地黃」,(所謂的「地黃」就是知了成蟲後的樣子。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里的人會叫它「地黃」,是因為它從地里爬出來的,而且殼是黃色的,所以才叫它「地黃」。不知道反正我到現在都沒弄明白。)然後我會把它帶回家,看著知了破殼而出的樣子。那時,我還沒有手機沒辦法把它破殼的過程拍下來。現在有手機了,可是回家的次數都變少了。

        現在我也長大了,也不用人管了,而且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有事沒事都去捉知了了。因為我知道知了的壽命其實很短的,都說知了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昆蟲。其實我覺得不是的,成年的知了真正的存活期只有40~60天,也就是一個夏天,有的只能存活三天,之所以說知了的壽命最長,是因為知了在變成成蟲之前是在地下生存數年。

   

      知了在地下生存數年只為見這一個夏天的風景,有的卻只能從這個世界「路過」三天,真的是以後都不想在捉知了了。

        知了有清熱,鎮驚,治小兒驚風,夜啼等功效,這是後來我在某本書上看到的。

        如果沒必要的話還是別捉知了了,讓它們在這個世界上多飛飛,多欣賞欣賞風景吧。

❿ 捕蟬兩三事

四年的地下苦工,只換一個多月陽光下的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法布爾

01

哥哥和妹妹認識知了,很小的時候看見圖片上的知了就記住了,以後在其他的書上看見知了,他們就大喊,從來沒認錯過。

有一個周末的上午,散步的時候,我已經熱的像乾旱了很久的小草,低著頭,無精打采,連話都懶得說。一陣陣聒噪的叫聲傳入耳畔,讓人覺得格外的煩躁。妹妹問,媽媽,什麼在叫?我無力的說,知了。她一聽,興奮的要去找知了。

小區里的樹並不高,葉子也不算密實。可是,足以庇護知了。我們仰著頭,從下到上,沿著樹干找,硬是沒找到。妹妹也不著急,聽我喊她回來,乖乖的就回來了。不過,以後只要路過那棵樹,不管聽沒聽到知了叫,她都要仰著頭找一番。

爸爸到山裡玩,給他們逮了一隻知了,裝到瓶子里,要拿回來給他們看。爸爸先把照片發過來, 我問他們,這是什麼,他們大喊,蒼蠅。

我又把爸爸拍的蜘蛛網粘住的知了給他們看, 他們說,我不知道這是什麼。 是啊,他們只見過知了的正面照的圖片。他們又怎麼知道知了的肚子是長這樣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能道理就在這。書看的再多,也只是想像,只有全方位,360無死角的看到了,摸到了,聞過了,感受了,玩過了,才能記住。

我小時候,夏天就是探險和冒險的時刻,自打記事起,放暑假的中午,就是到果園里逮知了。

知了也是分品種的,大一點的,通身黑亮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品種,我們叫「馬猴」。稍微小一點的,肚子有點泛著綠色的,我們叫「棺得哇」。還有一種特別小的,體長只有2cm左右的叫「屆了」(音)。

逮知了的桿都是自己做的。 就用誰家都有的竹竿,拿一根鐵絲,兩頭分別留出一段,然後把中間位置彎出一個圓形,用兩邊的鐵絲綁在竹竿上。彎出來的圓形正好可以把一個方便麵袋子套過去,然後翻出個邊。大家都是做桿小能手,不用量,就知道該做多大的圓。

袋子也是有講究的,方便麵袋子硬度正好,可以挺起來;而且大小也正好,太小了,逮知了時阻力大,知了會感覺到,袋子太大,進了網的知了就容易轉頭就飛了;袋子還是不透明的,讓知了在裡面摸不清頭腦,在袋子里瞎撲騰。還有一點,我們小時候,方便麵都算緊俏貨,換著花樣的換方便麵袋子或別的小朋友跟你要,你一拿出一大把,那自豪,不亞於現在背著奢侈品包包逛街。

捕知了的最好時機是早上 ,它的翅膀上粘著露水,飛不起來。早起的大人拿著桶到果園撿就行了。 當然這是大人的勞作方式 而不是我們小孩子的樂趣,我們更喜歡捕的過程。

對於我們來說,捕知了的最好時機是每天中午最熱的時候 ,這時候知了也熱的懶洋洋的。吃過午飯,大人開始睡午覺,我們精神抖擻的就出了門。大人雖然說我們幾句,可是也不阻撓。那可是有山有水有蛇的地方,大人對我們是如此的放心,換做現在的我,就算孩子15+我都不見得放心他們自己到那樣的地方去。對孩子會有各種不放心,萬一中暑了怎麼辦?萬一過敏了怎麼辦?萬一掉水裡怎麼辦?萬一被蛇咬了怎麼辦?萬一遇到壞人或變態怎麼辦?

捕知了的路線幾乎都是固定的,哪棵樹上知了多,我們了如指掌。

我同學家屋後有個水塘,水塘邊有棵高大的梧桐樹,我們的抓捕行動往往開始於此。因為知了是以樹汁為生的, 梧桐汁液豐富,是他們的最愛。 它們躲在樹枝上歌唱,渴了就用尖尖的吸管喝樹汁。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知了都叫。有的叫的厲害,那是公的,有的默不出聲,那是母的。動物界,雄性總是有特殊的功能,比如公孔雀,公山雞等都有美麗的外表,吸引雌性。熊猩猩,雄熊貓都有把蠻力,爭奪雌性,就連知了和蟋蟀,都有特殊的樂器吸引雌性。 難道只有人類相反?所謂的女為悅己者容,要求女生要漂漂亮亮的,來吸引男性?

抓捕開始了,先要找一個好位置。 知了應該是沒有聽力的 ,你鬧出聲響沒有關系,只要別讓它的眼睛看見。 它的眼睛特別靈敏 ,要想逮到它,必須躲開它的眼睛。看準知了,然後慢慢的把竹竿移過去,趁其不備迅速出手,把袋子往它身上一罩,就聽見它在袋子里撲騰了。逮到的知了就把翅膀給掐掉半截,以防它飛走。

一路沿著小路,鑽果園,過菜地,爬草堰,逮的津津有味,熱的汗水直流 ,還好,有沿海的風吹來,也並不像北京的乾熱或悶熱,總是還有一份清爽。

其實捉到的知了,也就拿回家玩了 。把掐了翅膀的知了放在水泥地看它高頻率的撲騰,美其名曰叫刷鍋。晚上把他們放到蚊帳上,為了避免他們叫,用針把他肚子下的膜扎破,它就不能叫了。偶爾,我們也能撿到剛剛爬出,還沒蛻皮的,也把它掛在蚊帳上, 在昏暗的燈光下觀察它蛻皮 。

蛻皮是從背上的中線開始的,頭先拱出來,然後是前腿和吸管,然後是後腿和翅膀,整個身子是淡綠色的。它的尾巴是最後出來的,靠自己的身子後仰,前爪把殼揪掉的。

看的困了,倒頭就睡。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知了已經變得黑亮黑亮的,翅膀也變得有力了。蟬蛻還掛在蚊帳上,蟬蛻還是一種中葯。

或者油炸知了 。全國人民都知道山東人吃知了。其實,吃的就是沒蛻皮的幼蟲,我們那吃的倒不多。山東有些別的地方,小孩子晚上用手燈照著去挖知了,地面上,有很多小小的,跟我們小拇指一般粗細的小洞,這就是它的家了,知了趁著夜色爬出來,成了孩子們的戰利品。

孩子們第二天早上把一宿的收獲送到飯店或者就站在馬路邊,就有人來收。一個暑假能把學費掙出來。這些知了都成了盤中餐,成了聞名全國的油炸知了。

現在的我,卻覺得不論是折它翅膀還是扎它腹膜還是逮幼蟲,那都是很殘忍的事情 。以前上學的時候,學到蟬這課,我只是覺得對蟬的很多未知的事情有了新的認識。而當我近期再翻閱法布爾的昆蟲記時,卻對它們充滿了敬意。

法布爾寫到:

爸爸逮的知了,在瓶子里呆了一上午,竟然還活著,放出來還能飛到綠植上。休養了半天,它撲棱撲棱又飛到窗前的綠植上。 看著它想出去,心生憐意,於是我問哥哥要不要放生。

哥哥說,不,爸爸剛給我抓的。

我說,讓它也找它的爸爸媽媽去吧?

哥哥還是不同意。

我說,你都在爸爸媽媽身邊。

他說,不行,我會想它的。

我說,你想它我可以每天帶你下樓看它,可是如果放到家裡,它爸爸媽媽想它卻看不到它,好可憐。

哥哥還是不鬆口。

姥姥看不下去,打開窗戶,把它放走了,它竟然一下子飛了好遠,感嘆於它頑強的生命力。

哥哥妹妹看著它飛走,轉頭干別的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