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家長要教孩子做飯

為什麼家長要教孩子做飯

發布時間: 2022-11-13 20:46:46

『壹』 應該教10歲的孩子學習做飯嗎會不會影響學習

對於孩子來說,學做飯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既能陶冶情操,增強動手能力,又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成為情商更高的人。

當然,很多家長不願意教孩子做飯,也有自己的考慮。比如做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處理水、電、氣和一些鋒利的刀具。這些東西很可能對孩子的安全造成危害。父母出於安全考慮,自然不會讓孩子做飯。

比如現在,孩子的課業往往很緊,學習生活很忙。孩子在學校學習累壞了,如果讓他們多花點時間做飯,也有浪費時間的嫌疑。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根本不需要有這些擔心。很多家長不想教孩子做飯,就是不知道怎麼教。其實只要我們做好以下幾件事,教孩子做飯,就完全沒有問題。

父母應該教孩子做飯,培養他們的興趣,鍛煉他們的能力,讓他們熱愛生活

1.父母最好和他們的孩子一起做飯

許多父母不想教孩子做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害怕刀子、電源和做飯時的高溫會傷害孩子。

然而,父母必須意識到,隨著孩子的成長,總有一天會與父母分離,獨自生活。孩子一個人生活後,還是要處理這些事情。到時候孩子如果完全沒有經驗,也會有危險。而那個時候,作為父母,他們很可能根本不在孩子身邊。

作為父母,首先要教會孩子如何處理這些事情。

孩子10歲後,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教孩子做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是需要在旁邊看著,以免發生意外。父母和孩子經常一起做飯,不僅有利於孩子動手能力的提高,還能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不會做飯的大多是因為父母不希望孩子因為做飯而耽誤學業,或者父母害怕孩子因為做飯而傷害自己。

至於做飯,不代表孩子一定要學會做飯。學習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學習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孩子做飯,或者說多好吃。父母不僅要關注自己現在的分數,孩子適應未來的能力才是關鍵。

『貳』 家長真的有必要讓孩子做飯嗎

現在的孩子進廚房的機會非常少,更別說學做飯了。但是作為家長,我感覺還是很有必要教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讓孩子能夠體會到作為家庭的一份子,需要付出一些勞動。其實做飯也是一項技能,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項生活技能。做飯還能夠鍛煉孩子的自立能力,培養獨立意識,家長和孩子一起邊做飯邊聊天,還能增進親子關系。

『叄』 最近朋友圈經常看到家長曬孩子做飯,為什麼要讓孩子做飯呢

其實孩子會做飯,這不僅僅是一項生活技能,也能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在做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鍛煉孩子的統籌能力、專注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也曾說過:「動手做飯跟做實驗一樣,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杭州的很多學校也會讓孩子去學習做飯,對於孩子成長後獨立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有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一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好侍食品(中國)專項基金的微信gzh,了解更多的家庭食育知識。

『肆』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我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 育兒 資訊,如果對我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我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做飯,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在許多父母的眼中,廚房已成為兒童的禁區。
刀很容易傷人,火很容易燒傷人,請始終使用「危險,滾蛋」來切斷孩子們的好奇心。
但是,最有意義的生活理念隱藏在烹飪和煎炸的最基本生活技能中。
1個
據說蔡少芬是一位被 娛樂 圈耽擱的教育家。
不久前,她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組可愛的女兒做飯的可愛照片,上面寫著「小廚師用心做飯」。
照片中,今年只有6歲的包子姐姐比火爐高一點,表情嚴肅,臉上露出笑容,巧妙地握著小廚刀切蔬菜和肉條。
倒油和做飯的姿勢非常復雜,就像做個小廚師一樣。
一口氣完成烹飪,最終產品看起來很美味。

透過蔡少芬的微博看,兩姐妹、,頭和糯米飯的合照頻率確實很高。
姐妹們的分工,一個打蛋器,一個裝飾花,一起做餅干:

包子姐姐炒蔬菜,湯圓姐姐挑戰了五星級洋蔥片:

我甚至在家種了盆栽蔬菜: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和廚房是兩個平行的世界,彼此無關。
實際上,廚房中最簡單的生活技能包含著最深的生活哲學。
2
我看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有一個小女孩。自5歲起,她每天早上6點鍾出現在廚房裡,踩著凳子做早餐。
她的名字叫阿華。

阿華9個月大時,她的母親前慧復發了乳腺癌,醫生說她可以活到4歲。
隨著女兒的成長和日漸理智,千慧開始思考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事情。
盡力陪伴您嗎?為女兒多買點衣服?還是省很多錢?
後來,她想到了做飯。
她告訴阿華:
「烹飪與生存息息相關。我想教你如何使用菜刀以及如何做家務。
學習可以是第二優先。只要您 健康 並且能夠養活自己,無論您去哪裡和將來做什麼,都可以生活。」

因此,在Ahua的第四個生日,母親Qianhui給她圍裙,父親Xingo給了她一把兒童餐刀。
前慧和新武對女兒的希望很簡單:不要超支,不要僅僅依靠方便的事情,而是要擁有頑強生活的能力。
此後,每天早晨做早餐成為阿華的「固定工作」。

廚房很危險。
刀,火甚至是鋒利的長柄湯匙都會傷害阿華,更不用說孩子們必須主動撿起沉重的廚房刀。
盡管阿華拿著刀看上去很嚇人,但前慧無情,沒有幫助,只是勸說:
「華,沒有握住菜刀的手應該像貓的爪子一樣收起。伸出手指很危險。」
阿華試圖做味mis湯,但她無法掌握調味料。
「媽媽,你想放多少豆醬?」阿華問
千慧沒有回答,而是輕輕地鼓勵阿華:「親自嘗試一下。」
後來,她在日記中透露了真相:
「只要孩子能做到,我就會讓她自己做,讓她獨立思考和體驗。然後有一天,我走了沒關系。」

在她的5歲生日那天,阿華學會了煮軟糙米並製作精美的壽司。
但是隨著阿華的烹飪技術越來越高,千慧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
錢慧惠說:「我沒有錢,沒有權利,沒有身份,沒有財產,一無所有,而且我不知道該給女兒留下什麼。
我認為最好的選擇是每天認真地生活和 健康 。」
在阿化五歲生日不久後,母親前慧終於死了,無法擺脫這種疾病的控制。
但是對於一個陪伴,照顧並教給女兒「世界上最偉大的能力-獨立生存的能力」的母親,前慧走的並不後悔。

當其他孩子仍在吃甜食並像嬰兒一樣玩耍時,阿華就能夠獨自站立。
每天早晨6點,我必須准備早餐,喂狗,做早餐,彈鋼琴和上幼兒園。
下午返回家後,您必須將衣服折疊起來並清洗浴缸。
如果爸爸晚上加班回來很晚,阿華會做一個晚餐。
俗話說,有一個偉大的食物世界,成千上萬的東西隱藏在烹飪中。
這位在孩子之前來到世界的父母註定一生都無法陪伴孩子。
讓孩子學會做飯,這與為他人服務無關。
將來,當您不與孩子在一起時,他們仍然可以很好地對待自己,填飽肚子和享受溫暖的時光。
在這種溫柔與殘酷並存的社交生活中,您可以用美味的食物治癒自己,and強地走路。

3
幾天前,當我去參加父母聚會時,我和幾個母親聊天。
「你的孩子做飯嗎?」
「做飯?怎麼可能?孩子們怎樣進入廚房?」
「開個玩笑,他們怎麼有時間學習?」
「大人幾乎沒有時間做飯了,孩子們又回來了。」
我在社區門口買了些早餐,午餐在學校的自助餐廳里做,當我晚上回去時,我要麼跟父母點外賣,要麼去餐廳。
周末,我去了購物中心的餐廳,並以「改善食物」的方式一一突襲。
即使家裡有火,孩子也永遠不會有機會走進廚房。
但是鍋碗瓢盆充滿了世界上的五種風味,砧板布滿了跌宕起伏,刀刃下充滿了悲傷和喜悅。
不做飯的孩子怎麼能感受到這種持久的生活哲學?

我特別感謝我的博士朋友的教育方法。
當孩子在幼兒園時,他被帶到廚房,從最簡單的手揉燈籠開始,逐步教導孩子要自力更生。
將煮沸的熱水倒入糯米粉中,用筷子攪拌,揉成小球。
干後加水,洗後加面條。
捏合後,切出一小部分,將其在板上揉成細長的面團,用刀切成合適的大小,然後揉成小球。
在做飯的過程中,孩子們咯咯笑著,感覺到家庭的溫度。同時,他們還具有制定和執行計劃的能力。
食物准備應事先計劃。配料的選擇,搭配,估計的時間,水與麵粉的比例,量度以及加,減,乘和除均在烹飪過程中實際使用。
您聽到和看到的內容很容易忘記,只有您真正經歷過的內容才會被記住。

在食物中,有幾代人傳下來的感情。
一個幸福的家庭離不了熱氣騰騰的廚房。
只要您教得好,木柴,大米,油,鹽,醬油,醋和茶還可以產生音樂,國際象棋,書法,詩歌和跳動孩子的心臟。
4
除了生活中的文化知識外,還有一種技巧叫做生活。
洗手煮湯的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活。
一粥一餐既滿足又隨和。一茶一鹽溫和節儉。
教孩子做飯就是教他謀生和尋求愛情。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將來沒有您的公司的日子裡,他可以自力更生。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台的 育兒 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 育兒 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 育兒 之路。

『伍』 很多學校開設了廚藝課,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有多重要

很多學校開設了廚藝課,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有多重要?

3.在洗菜、切菜、炒菜的過程中,孩子的手得到了鍛煉,在解決各種小問題時動手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有利於刺激大腦發育。同時,孩子在學習做菜的過程中,也需要思考需要先進行哪些步驟,如何搭配。經過這樣的日常鍛煉,孩子的思維會越來越全面,整體規劃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孩子的成長是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柴米油鹽的培養尤為重要,可以保證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和諧的人際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學做飯就是學謀生,學戀愛。

『陸』 作為家長,你會不會刻意培養孩子的做飯能力呢為什麼

做飯是人的基本生活技能,自然的, 孩子應該學會做飯。學做飯不僅僅是為了果腹,還有儀式感,在烹飪的過程中,能釋放學習的壓力,增進家庭溫馨氛圍。孩子學會了做飯,然後能夠更懂生活、更懂關愛,將來能更好地安排生活、學習、工作。順應目前快消文化的潮流,教會孩子快炒、蒸煮菜餚、煮米飯、煲粥、下面條、煮餃子等簡單實用的做飯技能,知道「少油、少鹽、少糖」的健康飲食原則。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幫工」

孩子在3歲左右就可以慢慢的支使他,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比如說,吃飯的時候,讓他協助拿碗筷;做飯的時候,讓他幫忙摘菜、洗菜;雖然做不好,但是要多鼓勵,這樣孩子興趣有了,會喜歡上做飯。

跟孩子一起看菜譜,學習

學習真的很重要。不管學習什麼,只要在學習,家長和孩子都會受益。所以,家中除了繪本可以多備基本食譜書籍。一方面是學習,另一方面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拿出食譜來,點個菜,也是不錯的方法。

『柒』 父母應該教育女孩子做家務嗎為什麼

父母應該教育女孩子做家務,這樣就能夠讓女孩子更加的勤勞。並且父母的工作也是比較忙碌的,在下班之後需要給孩子做飯,如果再去做家務,可能讓父母身上的壓力特別的重,讓父母非常的勞累。所以父母可以讓自己的女兒學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說掃地或者擦桌子,這樣就能夠減輕身上的壓力。

『捌』 為什麼一些父母會要女兒學習做飯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想培養國民好女婿。

主流社會里,女人應該承擔更多家務,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還是主流,很多女性哪怕表面不認同,也不得不為了家庭和諧和潛意識里的認同而努力操持家務。(對,說的就是我自己。)如果你不是這樣的情況,99%的可能性是家務被老人或保姆承擔了,或者你就是那極少數幸運的老公會做家務的1%女性。

培養一個願意與妻子分擔家務,不會認為妻子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丈夫,我想他的家庭應該也會因為這樣的共同分擔而更加幸福。

第二個原因——會做飯的小朋友更自信!

在普遍五六歲孩子都被照顧得很周到的氛圍里,會做一些飯和家務的小朋友平添了一份自信。當我家老大可以一口氣煎出家裡所有人的雞蛋時,當老二可以為我們做出紫菜湯時,當他們因做早餐開始對自己能做的事越來越有信心時,他們更有積極性去嘗試新事物的。

第三個原因——會做飯的孩子對生活保有更多熱情。

因為我的父母影響,我在做家務時,從不覺得是苦差事,反而會覺得有樂趣。尤其是做飯,從完全的原材料,變成成品上桌帶給我的是享受,而不是責任或負擔。因此,我也希望把這樣的生活態度傳遞給我的孩子,家務不是苦差事,而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地雞毛時,還有能力看到一片與眾不同美麗羽毛的心態。

『玖』 教孩子學做飯的意義

1、擁有一項生存技能,如果大人不在家的話,孩子自己不會餓著;2、孩子和家長一塊兒做飯的時候是培養家庭氛圍的良好時機;3、學習做飯,能讓孩子的動手能力更強,還能培養孩子統籌計劃的能力。

教孩子學做飯的好處

1、生存技能

學會做飯,大人不在家的話,孩子可以自己動手做飯,可能在做飯的過程中,孩子對烹飪產生了興趣,說不定以後還會成為自己人生的職業。

2、培養家庭氛圍

我們往往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家庭氛圍,例如參加親子游戲、一起出外郊遊等,其實在家裡最常見的做飯活動也是培養家庭氛圍的良好時機,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會討論、會爭吵、會有最後吃到自己做飯的成就感,對聯絡親子關系非常有利。

3、動手能力更強

孩子在洗菜、切菜、炒菜等過程中,雙手得到鍛煉,在解決各種小問題的時候動手能力會提高,有利於刺激大腦發育。同時在學做菜的過程中,孩子還需要思考哪些步驟需要先進行,怎麼搭配,經過這樣日常的鍛煉,孩子的思考會越來越全面,統籌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拾』 為什麼父母總想讓孩子學做飯

現在做父母的,都是來自上世紀的人,在上個世紀我們稍有觀察能力的人,都知道,這些人在孩子時(特別是農村)都喜歡在野外玩耍,在家房子周圍玩過家家,擺地鍋的。

很小時候,三到五歲就會在地上挖個小洞,上面放片廢棄的瓦片,用手,或棄用刀,將青草或自家菜園的菜切碎,一盆盆的擺著,用泥巴,滲些水做成一個個團子,作飯。再假裝大人模樣,請客一一喝酒。

到了五歲以上,許多孩子就真的會用火燒烤,自己在野外所抓獲魚,螞蚱,知了等,自己烤著吃了。

這些都存在於年青父母之腦中揮之不去的,也是他們自己從實踐中得來的動手能力,既能鍛煉出動手能力,也可磨練出他們堅強,堅韌,艱苦樸素作風,在自己以後參加工作,生活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然而,當他們生完孩子後,發現這世道己經改變得面目全非,孩子們嬌生慣養,天天窩在家裡玩電腦,手機。失去了許多動手能力,整整變為手之懶漢,沒有父母大人在家,可能就只能叫外賣了。所以,現在父母多希望自己孩子回到自己童年,少年那樣快樂的自己動手,擁有堅強,堅韌的性格和動手能力。

說實話,我很贊成這些父母,能夠想到這一點,這確實是培養,教育孩子一個好點子。同樣,我也在一個星期前培養五歲孫子開始上灶,讓他實踐怎樣蛋炒飯,也沒管他先放蛋炒,還是先放飯炒。總之我都說好吃極了,先讓他建立起成就感再說。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學做飯,我是絕對贊成,並想讓自己的孩子也學會做飯。

為什麼呢?因為我嘗夠了不會做飯的滋味,吃夠了不會做飯的苦頭。

我是被家人慣著長大的孩子,長到上大學的年紀,連個雞蛋都沒有炒過。

後來嫁人了,還好,老公肯做飯。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母親突然病故。我不得不時常面臨回到娘家無人做飯的情景。

此時,我只好心慌意亂地被趕鴨子上架。就連小小的豆芽也能炒糊,被小侄女嘲笑了很久……

每到需要做飯時就束手無策,心裡沒底的痛處真是無處訴說。說給誰聽,都要被嘲笑。這時我深深懂得,不會做飯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做飯是一項生存技能。會做飯,至少可以保證不會餓著自己,不用被動等著別人來做,也不用因此而求人。

這也是做人的一份尊嚴。

做飯也是滿足自己胃口、取悅自己的一項本領。自己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多麼逍遙自在。

做飯這種技能和才能,若是孩子從小學習,則可增強孩子的自信。因為這是他多掌握了一項本事,且於己於人都有很大益處。

在孩子小時,就教他們做飯的父母值得肯定。

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兒子已經五歲多,馬上快六歲了,早上會給我們做簡單的早餐,還會貼心的等自己都准備好才叫我們起床。

兒子能這么獨立和貼心,也是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提倡讓孩子從小學會做飯的媽媽。兒子的表現也讓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首先,兒子學會了照顧自己。 會做飯,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很好得照顧好自己得胃,這是滿足自己 健康 的基本要求。並且,會做飯,在兒子長大以後可能還會為他贏來好人緣。

其次,兒子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做事情的條理越來越清晰,變得越來越獨立 。做飯本來就是個復雜的工作,從食材的選擇到加工,是需要思考和練習的,這個過程讓孩子行動和思維不斷的得到鍛煉和提升。

最後,做飯讓兒子建立了做事情的自信,更願意去幫助別人和照顧別人。 這個從兒子為我們全家准備早餐的貼心,就能看出來。

讓孩子做飯益處多多,具體好處如下:

1.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會做飯會自己照顧自己,以後出門外在求學或者工作,父母也可以放心。

2.做飯可以鍛煉孩子的組織協調能力

馮麗麗的《下鄉養兒》一書中,天天就是通過做飯來鍛煉自己的很多能力,例如,動手能力、計劃能力等。

3.做飯可以培養孩子熱愛生活

一般會做飯喜歡做飯的人,都是熱愛生活有情趣的人。

4.可以幫助父母

父母有的時候如果身體不舒服或者工作繁忙時,孩子可以給父母做愛心大餐,維護親子關系。

父母總想讓孩子學做飯?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愛吧。

第一,在父母眼裡,吃飯不僅僅是吃飯,是身體 健康 ,是生活穩定、作息規律的重要內容。

他們特別擔心孩子沒飯吃,會餓著,會生活得不好。所以,如果教會孩子自己學做飯,在父母看來,這就是生存的技能之一,是讓孩子不挨餓的看家本領。哪怕暫時只是給自己做個蛋炒飯、煮碗面呢,家長也會安心一些、放心一些。這是一份質朴、純粹、為孩子著想的愛。

在我自己當了母親之後,我才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我的女兒現在7歲,我在廚房忙碌時她有時就會站在一邊。每每這個時候,我都很開心,也很感動。她也流露出想學做飯的意願。這個寒假我們就要從簡單的內容開始學起啦。

第二,如果是女兒,父母們會覺得做飯是讓女兒更賢惠,幫助女兒小家更美滿的一種方式;如果是兒子,父母們也慢慢覺得,會做飯的男人魅力值會增加。做飯,在某些時候,成了幫孩子拓展邊界的技能和實力。

前不久不是有一段視頻火遍網路嗎?出國留學的兒子跟同學們廚藝聯歡,要展示西紅柿炒蛋,向國內的媽媽求助,卻忘了時差這回事。媽媽半夜起床實際演練,爸爸則在一邊錄視頻,同步給兒子。我當時看這個真的是百感交集。會做飯,有時候也是一項社交技能呢。孩子早一點學會的話,是不是就不會這么著急,我也不用對著視頻被父母無私的付出感動到掉眼淚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願孩子們都能懂得!

有一次聽俞敏洪老師的講座,提到自己讓兒子學做飯的經歷。俞老師說,學做中國菜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因為中國菜和西方菜有很大的不同。西方菜譜比較死板,菜多少克、油多少克、鹽多少克,廚房裡都放著稱。而咱們中國菜的菜譜都是「少許」「適量」「若干」等模糊的描述。

孩子在學做菜的時候,只能先嘗試,可能要失敗幾次,才能做出一次可以吃的菜,慢慢到比較拿手。這個過程孩子會經歷決策、試錯、失敗和成功多個體驗。而這些體驗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有好處的。

當然,孩子學做菜,還有個重要的好處,就是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至少,等孩子將來大學畢業,在外打工時,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吃不好飯。

為什麼父母總想讓孩子學做飯?因為做飯是一個人生存最基本的能力。這跟小寶寶要學會吃飯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一個人在少年時不學會做飯,那他長大成人組建自己的家庭後,誰來為他做飯吃?父母嗎?那是不可能的。父母只能把我們養大,不可能養我們到養吧。

如果等到組建自己的家庭後再來學做飯,那麼對這樣一個人來說,生活與他是痛苦的深淵,毫無樂趣與幸福可言。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打理不好,拿什麼來談事業與成就。

一個家庭,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是何其重要。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事務是多麼的繁雜,這么繁雜的家務事,如果我們不從小開始學會它,那麼長大後面臨我們的將是一踏糊塗的生活局面。

我也是這樣的父母。我小時候上學前班就給父母做飯了,那時候母親也沒有教過我,就直接告訴我做飯,因為她忙農活。我也是一個比較善於觀察母親做飯的人,可是說從小到大我做飯沒怎麼失敗過。

有了女兒,我做飯的時候總是帶著她。她從小就會幫我忙,三歲不到,我包包子,她就能很好的擀麵皮,而且干好還要把它們排列的整整齊齊。

她大一點我就教她做飯。她現在十一歲,會包餃子包子,會炸丸子,會炒簡單的菜,會烙餅。

讓她做飯,不是想吃現成的,而是希望她以後長大了不會因為離我遠了,自己不會做飯,吃不好。還有一個人如果能做一手好飯菜,不但讓家人吃的開心,也可以讓自己愉悅。有什麼比為自己愛的人准備一餐可口的飯菜更溫馨的呢?

我愛做飯,我想讓孩子學會做飯,這不僅是我對她的愛,也是對她的希望。希望她在以後的生活中,不但可以做個自立的女強人,在婚姻里還可以做一個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有情趣精緻的小女人。

主要是有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孩子學會做飯,是因為今後孩子面對自己的人生時,會餓著。想到自己做,而不一味的到外面吃,也是告訴孩子的自食其力。孩子學做飯不為父母,而是為孩子的今後不被依賴他人而天天等著某些人回來做飯。孩子學會做飯,也會體會父母的辛苦及甘難。讓孩子學做飯是件好事。

以前我覺得媽媽總讓我學做飯是看不慣我放假在家好吃懶惰。

現在結婚了有了寶寶了才明白那是一種擔心,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要畢業要在外工作。如果會做飯,那麼不管到那裡都可以吃的 健康 ,不必天天靠外賣過日子,新聞上關於長期吃外賣患病的消息很多很多。

當然也有很多姑娘會說,結婚了我可以請保姆呀。可情況分很多很多種,未必你就可以嫁一個如意郎君還能保證他就有房有車有錢給你請保姆,也未必能遇到一個願意為你洗手作羹湯的男人。

因此,做飯就成了一個女孩子獨立的一項技能。

我不會做飯,但在努力學習中,因為以後要開始學著給寶寶做輔食。同時,以後也想讓我的女兒學一點做飯,不是為了讓她將來做飯給她的老公吃,而是為了她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吃上一口熱騰騰的飯菜,而不是靠沒營養的外賣過日子。

熱點內容
人為什麼用水洗東西 發布:2025-02-03 21:41:21 瀏覽:5
鬧鍾為什麼在定好時間會響起來 發布:2025-02-03 21:36:26 瀏覽:950
為什麼我的手機有網快手卻沒網 發布:2025-02-03 21:27:31 瀏覽:135
為什麼有些共同群找不到 發布:2025-02-03 21:22:21 瀏覽:422
為什麼解壓的文件會在c盤 發布:2025-02-03 21:22:11 瀏覽:393
為什麼微信好友能拍我 發布:2025-02-03 21:22:10 瀏覽:701
手機為什麼老愛發熱 發布:2025-02-03 21:17:03 瀏覽:612
為什麼閉上眼睛會有點點 發布:2025-02-03 21:17:02 瀏覽:618
為什麼女生露肚臍 發布:2025-02-03 21:16:08 瀏覽:308
移動通話時間為什麼那麼短 發布:2025-02-03 21:10:14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