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孩子喜歡黏著媽媽
『壹』 孩子特別黏媽媽,一刻也離不開媽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特別的黏媽媽,一刻都離不開媽媽。這主要是因為媽媽從小就已經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任務,導致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比較長,而孩子也就形成依賴性的,總是會想要黏在媽媽的身邊。身為媽媽就應該意識到,這樣對孩子的教育非常的不好。家裡如果有其他人可以一同照顧孩子,媽媽也要適當地學會放手,要讓孩子和爸爸在一起多接觸一些。
適當的和孩子分開一段時間
如果發現孩子在生活中總是特別喜歡黏媽媽,而身為媽媽就需要適當地離開孩子一段時間,不一定走太遠。媽媽可以先考慮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如果孩子也願意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等到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孩子也就願意和媽媽分開。如果媽媽也捨不得孩子分開,那麼兩個人在一起就只能形成相互依賴。
『貳』 兒子粘媽媽的原因
缺乏安全感。兒子在三歲以前,普遍會出現黏人的情況,喜歡黏著媽媽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可是,三歲以上的兒子,還喜歡整天黏著媽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很多家長的觀念當中,都認為男孩子其實要比女孩子要堅強。然而事實卻並非這樣,在同樣的年紀兒子比女兒更脆弱,所以作為媽媽我們要理解兒子的這些舉動,給予兒子需要的安全感,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慢慢地變成小男子漢。
『叄』 為什麼有的男孩會出現依戀母親的行為這和什麼有關
其實不僅僅是男孩會有戀母情結,女孩也會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是因為母親本就是生孩子的人,所以在血緣關繫上,會比父親更加親密一些。
而為什麼我們都在說男孩子會存在戀母情結呢?其實原因就在於性別上。男孩子作為男性,本就應該是陽剛正氣的性格,但有時候卻會因為種種原因,變得沒有那麼獨立,而這個時候,母親在他們心中立馬就變得偉大起來。
很多男孩有著嚴重依賴母親的行為,其實也是源自家庭不平等的教育。很多父親沒有母親那麼體貼入微,更加做不到和善可親,所以很多時候相比父親的嚴厲,男孩們會更加喜歡母親的親切溫柔。
這種問題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並不小,因為它雖然可以被理解,但也會影響男孩子們的發育以及心理健康。如果母親們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一定要做到放下和捨得!
讓孩子的父親多陪伴,並且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做決定,或許這樣的情況就會隨著他們的獨立而漸漸消失。當然想從根本上解決這種負面行為,母親們一定要做到徹底的放手。
並不是不管任何事,而是在很多時候告訴孩子的父親如何去處理,然後讓他們代替自己去與孩子相處,雖然過程可能並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般,那結局一定會比自己去做更加合適!
『肆』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黏著媽媽,只讓媽媽抱呢
孩子黏大人的原因分析:
1、缺乏安全感
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被溫暖的羊水包圍,能夠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情緒,但是當孩子出生以後,面對陌生的環境會感到恐懼,缺乏安全感,需要媽媽通過擁抱、逗樂來獲得安全感。
所以在寶寶1歲前一定要注意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做一些撫觸、排氣操、小游戲等,幫助寶寶緩解緊張感,慢慢熟悉這個世界。不建議採用“哭聲免疫法”,任由孩子哭鬧不管,培養不哭不鬧的乖孩子,對以後孩子人格發展、心理健康都存在不好的影響,容易讓孩子以後自卑、無助。
2、讓寶寶幫忙,參與家務,獲得被認同感。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比如拿個毛巾,取件衣服等。
3、走路的時候要注意放慢自己的腳步,不要讓孩子追趕你。你想呀,你和朋友走一起,如果對方很快了,你是不是會感覺很累,孩子也一樣,要和孩子的步伐保持一致,有時候甚至要故意比孩子慢一步,讓孩子獲得超越的成就感。
『伍』 小孩總喜歡粘著母親,可能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從沒出生的時候就和媽媽血脈相連,出生之後也是大多數時間由媽媽照顧,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雖然已經長大了,還是喜歡黏著媽媽。孩子喜歡黏著媽媽,其實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只不過媽媽要學著讓孩子自己去獨立,要平衡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關系。
二、結語
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孩子在黏著媽媽的時候,逐漸的缺少了獨立性,逐漸沒有了自我,媽媽這個時候就要引起警惕了。孩子可以黏著自己,但是孩子必須要學著自己去長大,並且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母愛,還需要父愛,媽媽要幫助孩子鍛煉獨立能力。
『陸』 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或許是在傳遞這個訊息,別高興得太早
文|秘籍君
在中國,多數媽媽承擔著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媽媽把愛給孩子,也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反饋,希望孩子最愛媽媽。如果家裡的男孩喜歡黏著媽媽,媽媽往往也會非常高興。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若是男孩總喜歡黏著媽媽,仍需警惕。
上個星期,我就聽身邊的一位男性朋友說,他兒子都5歲了,總喜歡黏著媽媽,一個男孩子,每天跟在媽媽屁股後面跑,一會兒見不到媽媽,就表現出不安,四處喊媽媽,直到得到媽媽的回復才安心。對此,他很無奈,但是也說不上來哪裡不對,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吃孩子媽媽的醋了......
實際上,生活中兒子喜歡黏著媽媽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孩子年齡還小,倒是無所謂。但是,男孩子成長到3-6歲,他依然更喜歡待在媽媽身邊,就要警惕心理學上的「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這個人物是來自於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他一出生就被遺棄,後長大成人誤打誤撞殺死父親,娶了母親。現在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就是「戀母情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對母親的過度依賴。如果男孩子是因為「戀母情結」才喜歡黏著媽媽,短期來看是他更喜歡媽媽,無傷大雅,但是長期來看,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因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身邊可以依賴的主要是父母。其中,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又是最大的,因為多數媽媽會哺乳孩子,每天和孩子幾乎是零距離接觸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幾個月的小寶寶就會對媽媽生出一種本能的「俄狄浦斯情結」。但是,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孩子3-6歲,尤其是6歲以後,若「俄狄浦斯情結」沒有化解,整天黏著媽媽,要娶媽媽,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①影響親子間的關系
男孩子出現「俄狄浦斯情結」,具體的表現就是,他想要單獨佔有媽媽的關心,還會把爸爸放在對立面,甚至會阻止爸爸對媽媽好,想盡辦法驅逐爸爸。如果男孩子對爸爸一直是敵對的關系,親子之間的關系就很難好。
②影響孩子對自身角色的認同
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向同性父母看齊,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和女人。如果男孩子從小到大都只願意和媽媽親近,可能會導致他對自身性別角色認識的混亂,做出的 社會 行為,比如穿衣、打扮、社交方式等等,更偏向媽媽,那他在同性里,將會成為一個「異類」,影響社交關系,嚴重甚至影響婚戀關系。
男孩子會出現「俄狄浦斯情結」,也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發生的一個階段。早期出現的時候,沒有必要過於緊張。只要父母處理得當,還是能夠化解的。
①爸爸要多參加 育兒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生活中,男孩子小的時候,衣食住行方面的照料,可能主要是媽媽參與的更多。這種情況下,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是偉大的、無所不能的,孩子更容易崇拜媽媽,向媽媽靠攏。所以,爸爸平時要多參加 育兒 ,比如,陪孩子做親子 游戲 、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見識到爸爸的強壯、力量感和可靠,讓男孩子意識到「爸爸很厲害」,想要向爸爸學習的想法,孩子就會更喜歡爸爸。
②媽媽要學會把孩子的關系放在「第二位」
③培養孩子的 社會 關系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開始因為年齡還小,比較親近家裡人。但是,當孩子會說話、會走路,就要多多培養他的 社會 關系,帶他多交朋友、認識外部世界,讓孩子把注意力從父母身上轉移出去,就能更有效地化解孩子出現的「俄狄浦斯情結」。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柒』 專家直言別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就應該放手,那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呢
專家直言別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就應該放手,那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呢?
1、孩子無法真正的發展
一個沒法「斷奶後」的小男孩,通常從某種意義上來是沒有主見的,這些人在辦事前都會先資詢媽媽的建議,自己沒決斷能力,未來事業發展情感都容易受危害。
『捌』 為什麼孩子更喜歡粘媽媽
1、對媽媽足夠的信任
當媽媽不在家,孩子是乖乖寶,內心縱然有千萬種不樂意,可是,也要各種「裝」。因為小小的腦袋,大大的思想,明白眼前這個人不是媽媽,不可能什麼都由著我。
即使是不諳世事的孩子,他們也是懂得和平相處的原則,他會把自己的小脾氣收斂得很好。
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去接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都想你了,我愛你。」
兒子會告訴我在幼兒園發生的一些小事情。誰拿了他的彩筆;誰碰了他沒有說對不起;誰不聽老師話被評批......
這些這話他不會告訴老師,但是,只要看到我都會說。對於孩子來說,有些話只會和媽媽說,因為媽媽是他們的專屬「樹洞」。
『玖』 小男孩特別黏媽媽是為什麼
其實,寶寶之所以特別粘媽媽是出於本能,就像是一些鳥類動物孵化出來後第一眼看到的動物就會認為是它的媽媽,然後一直跟隨著第一眼看到的動物,這是一種印隨學習。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寶寶在行為能力還不強的階段就會有一種依賴媽媽的心理,想一直跟隨著媽媽,導致寶寶特別粘媽媽。
另個角度看,孩子喜歡跟著媽媽是因為 自己心裡總是感覺跟媽媽在一起才是安全的,每個小孩子對周圍未知的世界除了好奇就是畏懼,而能給他安全感的自然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媽媽,所以對龐大的未知世界的畏懼會讓寶寶特別粘媽媽,因為在寶寶心裡媽媽就是他的守護神。
寶寶小一點粘媽媽還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寶寶到了六七歲還特別粘媽媽的話,媽媽們就應該多帶寶寶到外面開拓一下視野,讓寶寶們多交一些朋友,降低寶寶對自己的依賴程度,不然會影響寶寶獨立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