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老是要抱著

為什麼孩子老是要抱著

發布時間: 2022-11-08 00:17:14

① 女兒六歲多最近總說要抱抱是怎麼回事

其實要抱抱也是有原因的。

1、要抱抱是嬰兒時期習慣的延續

孩子在嬰兒時基本都是在媽媽的懷里度過的,媽媽的懷抱溫暖、有安全感、還是個可以移動的搖籃,這種感覺伴隨孩子長大,讓孩子形成了依戀,這份依戀會延續到幼年時期,特別是在孩子難過或者害怕時就更需要了。在孩子眼裡,要抱抱是體會溫暖和安全感的方式,讓孩子樂此不疲。

2、要抱抱是確認愛意的「小花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搗亂調皮後只要發現爸爸媽媽不高興了,馬上就會跑過來撒嬌著要抱抱。這是孩子在試探,試探爸爸媽媽是不是真的生氣了,是不是不愛自己了。

如果父母冷漠拒絕會讓孩子忐忑甚至是大哭,而父母如果願意抱孩子,孩子就彷彿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覺得爸媽依舊愛自己。

3、要抱抱是最有趣的娛樂活動

孩子被抱著、被舉高高會感覺到有趣,就像咱們成人玩娛樂設施一樣,孩子坐在爸爸的肩頭看著路邊的風景,多美好!躺在媽媽的懷里隨著媽媽搖晃緩緩睡去,多溫暖!

所以對於寶寶來說,父母的懷抱就是一個有趣多彩又安全的港灣,讓寶寶流連忘返。

如果寶寶要抱抱,家長可別不耐煩,更不要生硬地推開,這樣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孩子只是想在父母的懷抱里體會愛,不要傷了孩子的心。

●不抱孩子,孩子以後也不需要你抱了

我的鄰居是個二胎寶媽,總能見到她抱著幾個月的二寶,2歲的大寶卻只能眼巴巴看著。孩子奶奶說,大寶總是纏著媽媽抱,那麼大還抱會慣壞的,所以只要大寶要抱抱,一家人就熟視無睹,甚至會故意抱起二寶讓大寶吃醋。

結果正如他們的意,大寶不再要抱抱了,有時媽媽想抱他,都會被他冷漠推開。這是因為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呵護和愛,久而久之就會拉開和父母的距離,別說讓父母抱,和父母說話的慾望都沒了。

●不抱孩子,以後想抱也沒有機會了。

父母和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當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有了更廣闊的世界,他也就不再貪戀父母的懷抱,那個時候就算父母想抱孩子也抱不動了,長大的孩子也會覺得要抱抱很不自在。

網上有寶媽說希望孩子長得慢一點,這樣自己就可以多抱他幾年了。這樣的媽媽很溫暖,這樣的孩子很幸福。

「抱抱」有神奇的治癒能力,它讓孩子倍感溫暖和愛意,它讓家長體會親子樂趣,它讓兩代人感悟親情的溫度,如果孩子要抱抱,那就張開雙手,擁抱他吧!

② 為什麼孩子那麼需要抱

‍‍‍‍孩子那麼需要抱,我認為主要出於是安全感和想要安慰,而孩子對抱的需要是隨著年齡遞增,且對於抱最最需要人其實是老人。

所以我認為,孩子那麼需要抱,主要出於是安全感和想要安慰,而孩子對抱的需要是隨著年齡遞增,且對於抱最最需要人其實是老人。‍‍‍‍

③ 為什麼孩子喜歡要家長抱「愛抱抱」孩子的3個需求,家長要了解

小溪覺得自家寶寶最近特別粘人,無論去哪裡都想要抱一抱。一般來說,走路走累的想要爸爸媽媽抱抱還能夠理解,但是有時候被小溪罵哭了,還是要向小溪索要抱抱,小溪對此更是不解。

其實,不只是小溪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向家長索要抱抱,無論需不需要。

當孩子要抱的時候,家長總會產生一些很矛盾的想法:如果每次孩子要抱抱都選擇抱的話,孩子會不會養成不好的習慣?會不會依賴父母?如果不抱,孩子會不會記恨在心裡,或者是和家長就不親了?

家長的擔憂不無道理,若要解開這個疑惑,家長就得先了解孩子「要抱抱」背後的需求。

1.依戀心理

很多孩子尋求家長的抱抱,有很大的原因是出於對父母的「依戀心理」,或者說,爸爸媽媽的抱抱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溫暖。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這個實驗說明,孩子對於爸爸媽媽的依賴,不僅僅是由於簡單的生存需求,更重要是爸爸媽媽的擁抱能夠帶給孩子的溫暖。

並且,孩子對於父母總有一些特殊的辨認能力,比如說某種氣味,或者是聲音或者是安撫時候的動作力度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對家長依戀心理的一種表現。

2.安全感需求

孩子在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也會很頻繁地向家長索求抱抱,家長和孩子進行一些皮膚接觸的交流,能夠加強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與對家長的信任感。

當家長抱孩子時候,也會根據孩子當時的狀態做出一些動作,比如說拍拍孩子的背、或者是安撫寶寶的頭部等等,這些都是家長給孩子的回應。

當孩子感知到這樣的回應時,孩子心缺失的安全感便會被「填滿」,孩子逐漸感到覺得溫暖、找到可以依靠的感覺。

3.引起家長關注

大部分孩子有時候尋求家的幫助,是為了自我滿足,以及受到尊重、關注的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孩子即使被爸爸媽媽打哭了也要哭著向爸爸媽媽索求抱抱,除了缺失安全感、害怕爸爸媽媽離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希望引起家長的關注,這種行為就有些像是討好家長的表現,孩子好像在說,自己現在很乖巧,媽媽不要生氣了。

雖然說孩子索要抱抱有背後的需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抱抱家長都需要做出回應。

1.依賴性過強

家長若是不分情況,對於孩子的抱抱請求不加以區分,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性,什麼事情第一反應就是尋求家長的幫忙,而不是自己動手解決。

2.缺乏獨立性

有的孩子玩累了要家長抱,走累了也要家長抱,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孩子很容易養成一個依賴的習慣,不喜歡自己動手,總是依賴家長的幫忙,遇事也喜歡逃避。

3.無法養成明辨是非的情況

當孩子犯錯了被家長懲罰,卻仍舊要求抱抱的時候,家長若是直接就滿足了孩子的需求,那麼這一頓教育算是白教了。

孩子哭不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哭,而是因為家長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不安全的意識。這種時候,家長不應該立即給予孩子抱抱,要告訴孩子犯錯的原因,過了一段時間再抱。

1.分清情況

不是孩子的每一個抱抱請求家長都要滿足,比如說孩子走累或者玩累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誡孩子自己休息好了自己走,以此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玩鬧的時間,同時也要注意保存好自己的體力。

當孩子因為其他客觀原因而尋求抱抱時,家長要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抱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梳理好事情的前因後果,才能夠更好地安撫孩子。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因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而尋求抱抱的時候,家長不一定非要用抱抱的方式安撫孩子,可以採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辦法。

比如說,講一些孩子平時感興趣的故事,或者是用一些孩子喜歡玩的玩具轉移孩子的視線。當孩子轉移注意力的時候,對於家長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小。

3.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很多孩子尋求抱抱,大多是出於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長平日里要多和孩子相處,從日常的小事中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當孩子內心安全感很足的情況下,往往不會再一再地要求家長抱著。

孩子總喜歡家長抱著,雖然是孩子黏父母、喜歡父母的一種表現,但時間長了終歸還是不好的一種表現,特別是一些已經能夠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總是尋求家長的擁抱更是不利於獨立性的養成,家長要更加上心。

④ 小寶寶為什麼老是喜歡讓抱抱應該完全滿足她的需求嗎

嬰兒老是喜歡讓抱著,不僅嬰兒,成年人也通過五種感官獲得安全感。擁抱是通過接觸來滿足我們的觸覺神經。感到世界是幸福和安全的。這對成年人來說是有用的,更不用說對一切都充滿未知的小嬰兒了。

⑤ 孩子總是要求「抱抱」,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

為什麼很多小孩子總是要抱抱呢?媽媽們也總擔心每次都答應孩子的要求,會慣壞孩子。可是看到孩子的舉動又狠不下心呀。

3、孩子需要安全感

許多的時候,孩子哭鬧著要求抱抱,並不是無理取鬧,毫無理由,而是在給家長發出求救信號,在尋求安撫。

因為孩子在出生前都是在媽媽子宮里,周圍都是羊水。而羊水就像安全的屏障,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心。但是出生之後,屏障沒有了,孩子變得敏感。

然而要求要抱抱,就是孩子在要安全感。如果媽媽忽視了,孩子以後可能都缺乏安全感。

而且,嬰兒時期,給孩子擁抱是給孩子提供觸覺刺激的最佳方式沒有之一。當孩子通過與媽媽的肢體接觸,孩子可以清楚的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氣息,這些都能給孩子帶來舒適的觸覺刺激。

只有當孩子得到足夠的觸覺刺激,其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才更加完善,以後的發展也就更為優秀。所以,有時候,媽媽的擁抱,是非常有力量的。

對於孩子來說,肢體的接觸能讓孩子感受媽媽的溫暖。

孩子時不時要抱抱,是對愛的確認。孩子的情感表達方式最簡單,也最直接,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盡量多的去擁抱他。擁抱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那些經常被被擁抱的孩子,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要比缺乏這些行為的孩子健康得多。所以媽媽們,在孩子需要抱抱的時候多抱抱自己的寶貝吧。

⑥ 為何孩子總喜歡要「抱抱」家長應該拒絕嗎

孩子一出門就要抱著,家長是該拒絕還是抱著?相信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做法,那麼孩子總是喜歡討抱抱是因為懶嗎?本文為你講訴孩子總是喜歡求抱抱的原因,知道後家長再決定是否要抱孩子。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作為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的不是物質上的富足,更多的應該是孩子精神層面的底氣。

⑦ 孩子不願意走路總是要人抱是什麼原因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蹣跚學步的階段,在此之前大人需要經常性地抱著他。等到年齡到了必須自己走路時,一些小孩還會吵著要大人抱著,這就讓父母非常頭疼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首先是孩子習慣被大人抱著,所以讓他自己走路肯定就不樂意。其次是孩子身處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他想父母以這種方式保護自己。最後就是孩子身體發育存在問題,他無法直立行走,所以才想讓大人抱著。

第三,孩子無法正常走路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願意走路是因為他根本無法正常走路,這跟身體發育有很大關系。父母早期可能察覺不到這個問題,他們會認為孩子只是在撒嬌偷懶,可隨著時間推移,孩子一直都無法正常走路,他們漸漸就會發現問題所在。這時不要責怪孩子,多點耐心慢慢訓練他,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離開大人懷抱。

⑧ 為什麼的孩子總是要抱抱

1孩子要抱抱,是為了他們的生存
因為人在抱抱的時候,身體會釋放一種激素——內啡肽,這種激素能使人平靜下來,並會伴隨一定幸福感。
2孩子要抱抱,是為了尋找溫暖被愛的感覺
對小寶寶來說,他們最喜歡能給自己帶來溫暖的媽媽。而這種媽媽,往往是有「溫度」的,比如經常摸他、抱他,給他們溫暖愛的感覺,填充了寶寶心中的安全感。
3孩子要抱抱,是為了從你獲得力量
特別是安全感不足的小寶寶,自己做的每個動作、每件事情,都喜歡能獲得爸媽的鼓勵——特別是身體上的鼓勵,讓他們更有力量繼續去做。

⑨ 孩子明明會走路,為什麼總是要求抱抱呢

帶寶寶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寶寶從學走路到學說話都需要我們細心的指導,孩子明明會走路,為什麼總是要求抱抱呢?我認為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孩子只是尋求安全感,其實孩子可能更喜歡抱抱,也有可能是孩子走路太累了,接下來給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有的孩子之所以會走路,還總是要求抱抱,可能是為了尋求安全感。比如孩子摔倒之後,就想讓媽媽抱抱。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走路有問題,比如說孩子每走一步都會感覺特別累,所以他就不想走了,想讓媽媽抱抱。

⑩ 寶寶老要抱著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寶寶要抱著睡,這就是因為習慣的緣故培養的。假如常常抱著睡,大人無法得到歇息,也不益於寶寶脊椎的身心健康生長發育。父母要慢慢幫寶寶糾正這一習慣,在寶寶入眠前能夠懷著,待寶寶進到深度睡眠後再輕輕地學會放下。假如寶寶睡不踏實得話,父母能夠輕輕拍打,還可以在寶寶邊上放入小抱枕,那樣就會提升歸屬感。寶寶只有抱著睡,首先看下哄睡方法是不是不太好。母親每日哄睡寶寶,是否從剛開始就習慣抱在懷里,而非放到床邊。如果從寶寶出世,就進行的要在懷中哄睡的方法,那樣小孩早已產生抱睡的習慣,更喜歡抱著睡覺了。

孩子能培養自己睡覺的習慣,不用大人哄睡或是抱睡。參考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內容:比如,晚上七點,逐漸准備睡覺。能夠給孩子放一個催眠音樂,每日到這個時間反復。睡眠音樂,母親確立地教育小孩,我們要睡覺覺了,那也是新意。堅持到底。抱娃入睡的習慣,改成陪孩入睡 母親躺在小孩的身旁,給孩子說話,說故事等,練習孩子自己入睡。父母要「絕情」 一些 小朋友會出現「鬧覺」個人行為,父母不必馬上參加哄娃。觀查狀況,看孩子是不是可以自身靜下心來,資金投入睡眠質量。包含晚間醒來時,都是一樣,先觀查,實在不行,父母採用哄娃。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一歲的泰迪犬愛亂咬東西 發布:2025-02-04 03:39:09 瀏覽:449
為什麼個人收藏找不到收藏的視頻 發布:2025-02-04 03:38:34 瀏覽:164
為什麼很好吃的東西吃完反胃 發布:2025-02-04 03:33:53 瀏覽:254
為什麼魚缸拍出來不好看 發布:2025-02-04 03:33:15 瀏覽:998
淘寶買貨為什麼不輸密碼 發布:2025-02-04 03:32:27 瀏覽:512
為什麼淘寶上傳不了產品 發布:2025-02-04 03:12:23 瀏覽:435
發短視頻為什麼找不到朋友圈 發布:2025-02-04 03:10:50 瀏覽:767
為什麼紅豆煮後掉顏色 發布:2025-02-04 03:08:19 瀏覽:839
為什麼小加油站油便宜敢加嗎 發布:2025-02-04 03:08:19 瀏覽:76
擦傷為什麼不好恢復 發布:2025-02-04 03:03:12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