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要從小讀古詩

孩子為什麼要從小讀古詩

發布時間: 2022-11-05 08:40:17

㈠ 孩子從小學習古詩文都有哪些好處呢

古詩詞記錄了中國歷朝歷代的文化水平,讓我們能夠了解當時的人文環境、社會風氣、道德習俗等等,是我們傳統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提高文學素養以及寫作能力

如果孩子從小學習古詩詞,會積累一定的文字功底,即便不能出口成章,也不會在講話時顯得俗氣。等到孩子開始學習寫作,也能夠將自己學到的古詩詞運用到作文里,讓文章脫穎而出。

二、造就性格、陶冶情操

眾所周知,古詩詞種類繁多且風格迥異,既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之類的灑脫之情,又有「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的細膩之情。

孩子從小沉浸在這多元化的詩詞中,讓自己的思想不斷的升華,不僅能陶冶孩子高尚的情操,同時也讓孩子逐漸造就專屬於自己的性格。

三、掌握人生哲理,贏在起跑線上

古詩詞雖然大多簡短,但是十分精煉,短短的幾句詩詞,卻常常蘊含豐富的哲理。

  • 如果孩子從小學習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樣的詩句,就會在遇到困難時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

  • 如果孩子學習了「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樣的詩句,便會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重要性。

  • 從小學習古詩詞對孩子有這么多的好處,相信家長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讓自家孩子,從現在開始就惡補古詩詞了。但是千萬要記住,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操之過急,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排斥心理,這樣做會適得其反。

四、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古詩中含有優美的詞句,孩子的審美能力也會得到開發。懂得欣賞古詩的孩子,可以從中感受到其中的經典之美,從而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㈡ 為什麼孩子要學古詩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古詩詞的學習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都能看到這樣一張唐詩三百首牆貼。雖然每天給孩子安排很多古詩詞背誦,可是自家孩子就是記不住,對於別人家孩子4歲就能背幾十首古詩,羨慕不已。



於是開始懷疑「讓孩子從小開始背古詩到底對不對,應不應該繼續督促孩子背誦」?又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詞呢?針對此問題,梁宏達老師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古詩詞的確是高度成人化的歷史遺產。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需要背誦,還是要按年齡來劃分,大孩子應當注重理解,而小孩子更重要的是掌握說話的語感。並且這種訓練能夠讓孩子在「有口」 表達時抓住重點,對未來溝通以及社會交往都有所幫助。



而且低齡兒童學習詩詞,跟著讀跟著念、背誦,能夠很好地訓練孩子講話。其中的韻律感和美感,可以使孩子找到母語的語感,而當孩子說話時也就變得有韻律感,懂得說話的節奏,表達重點,同時訓練了邏輯語感。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曾在一個「古文誦讀」試點活動總結出了: 有94. 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都認為背誦古詩詞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

在之前爆火的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一位來自甘肅的7歲小男孩沈子楊讓我們印象深刻,雖然他只有7歲,但已經掌握了500首古詩詞,在節目現場更是對答如流,一路通關。

在節目中,沈子楊說到:自己學古詩詞時並沒有死記硬背,而是靠我的媽媽陪著我一直反復讀詩,「念得熟了,自然就內化於心了」。



在第二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中,也出了一個才女,名為武亦姝,19歲的女高中生,節目中的她憑借著深厚的詩詞功底和淡定的心態,最終攻下北大女博士陳更,並成為了當期擂主。在那場比試中,許多人對武亦姝在台上的狀態心生欽佩,鎮定自若、輕松應對的樣子,完全展現了一個女子該有的「詩書氣質」。



那麼孩子「背詩」與「不背詩」的區別在哪裡?

對此,北師范副校長、著名的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談到:中國的詩詞能夠激起人們的愛國熱情,發現祖國的大好河山,欣賞古人高雅的風范,充分地陶冶自己的情操,這對青少年來說尤其重要。

然而「背詩」與「不背詩」的區別,在我們生活中特別明顯,就拿之前網路上特火一個段子來說,當一個孩子看到非常好看的雪景時,想要去形容時,「不背詩」的孩子腦子一片空白,只會激動的說「666啊,牛啊」!

而「背詩」的孩子腦海浮現的則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背古詩詞通俗的來說,可以讓我們在面對萬千美景時,不是只會喊「666」而是一些更深奧的東西。

㈢ 老末兒讀書:為什麼提倡孩子從小讀古詩

老末兒感慨:

做為家長,沒必要從詩中分析哲學、文學、政治學等諸多內容,我們只需要有選擇地找一些適合孩子年齡、性情的古詩詞做為兒歌一般和孩子一起讀就好。

因為我們詩的歷史之久遠是世界矚目的,詩中的情感是詩流傳下來的基礎、詩句的優美是流傳下來的又一個因素,所以,讀詩怡情養志氣,又有文化熏陶,且我國古詩講究韻律節奏更是適合小孩子的語言特點。

所以從小給孩子讀些古詩是一種文化和情感的浸潤。

㈣ 除了提高語文成績外,為何要讓孩子多讀古詩詞

國人對古詩詞有種情結,上幼兒園的小娃娃就已經開始背誦了,大都從「詠鵝」、「春曉」、「靜夜思」一些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唐詩開始。也有人質疑,這么小的孩子背這些有什麼用呢?長大了到了學校早晚還是要學的,現在背了還是要遺忘的,還要再背。對詩詞文化的教育意義,是分不同年齡段的。如果孩子處於小學高年級或是中學,就一定要告訴他們詩詞里所要表達的東西,但對於低齡兒童來說,讀和背的功能要大於理解。

3、對學習有幫助

有句話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孩子在反復地吟誦中領略詩詞的美妙,能夠精準體會詩的內涵,提高語言審美能力。詩詞讀多了,閱讀白話文就相對簡單多了,能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作文在考試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如果在作文中引用經典的古詩詞,恰到好處,會成為文章的點睛之筆,讓閱讀老師眼前一亮,成為加分項,對提高學習成績有幫助。


㈤ 孩子為什麼要學古詩詞

首先,作為炎黃子孫孩子應該從小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其次,古詩詞在孩子不得不經歷的一些考試中起很大作用,難度日益上升,這就需要從小培養他的興趣和底蘊。而且,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里比較容易被接受的藝術形式,大多朗朗上口,便於初學者朗誦或者背誦。

㈥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背古詩,這是為什麼呢

古詩詞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有很多的詩人創作的詩詞,意義都非常深遠,內容也比較豐富。如果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這樣的古詩詞文化的熏陶,也會給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帶來一定的幫助。有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背古詩了,主要是因為他們父母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比較早。

三、背誦古詩詞可以增加孩子記憶力

如果孩子經常背誦一些古詩詞的話,能夠讓他們喜歡這些富有詩意的詩詞,當他們向外界表達自己的看法時,也會不經意地用這些古詩詞就會讓人非常驚嘆,同樣孩子經常背誦古詩詞的話,也能增加孩子們的記憶力,小時候背的古詩,在長大之後仍然能夠記住。

㈦ 孩子為什麼從小要學古詩詞

藝術首先需要感知,幼兒學古詩並不重在理解,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會慢慢形成「理解」。覺得古典詩詞陌生難懂,這是大人的事,孩子則沒有這種疏離感。兒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取代古詩。每個人的學習時間都非常有限,我們應該把最好的東西教給孩子。如果家長拿出讀兒歌的輕松和愉快來教孩子讀古詩,孩子是感受不到這兩種文字在愉悅感和美感上的差別的。
另外,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里,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童年時代的背誦,不要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詩詞為主的古典詩歌,我覺得它值得一個人從小背到老。
人們因為古詩「難懂」產生的另一個錯誤想法是,教孩子學古詩時,要盡可能給他講解,把每一句都「翻譯」成「白話」。事實是,學古詩要防止的,恰是「過度解釋」。其原因,一是基於對兒童領悟力的信任;二是詩文中的意境美與文字美重在體會,它們原本就是無須解釋的,一解釋就是對想像力的束縛,就是對語言美的破壞。
在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懂些事情時,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一定要簡單,簡要地說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一些詞解釋一下就行了。
大量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古詩詞最經典的方法,這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有效。「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前人對這一點已總結得很精闢了。
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說:「我們傳統的啟蒙教育,發蒙時,老師不作任何解釋,就讓學生大聲朗讀經文,在抑揚頓挫之中,就自然領悟了經文中某些無法(或無須)言說的神韻,然後再一遍一遍地背誦,把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觀念,像釘子一樣地楔入學童幾乎空白的腦子里,實際上就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讀書人的心靈深處,然後老師再稍作解釋,要言不煩地點撥,就自然『懂』了。即使暫時不懂,已經牢記在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一定閱歷,是會不解自通的。

在保護孩子學習古詩的興趣方面,我覺得還要注意的是,帶領孩子學習古典詩歌的動機一定要單純,至少要讓孩子感覺到單純。
一些家長在孩子背會一些詩後,總是要求孩子給客人表演背詩;還有的家長不斷地計較孩子背會多少首,彷彿背誦是為了一個數字;也有家長直接告訴孩子,多背些詩對寫作文好……
詩歌是一塊精美蛋糕,我們把它送口中,只是為了品嘗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也不是為將來某一天可能餓肚子而儲存更多熱量。在享受之外沒有其它功利心——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像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目的——這才是應有的目的。
所以不要讓孩子給別人表演背詩,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背會了多少詩,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詩歌抱有單純的心境,也才能產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愛,才能談得上接受。如果一個人在讀詩中從沒有為詩中的情打動,從沒為語言的美震撼,從沒為智慧而深思,縱使他會背一萬首詩,也還是個不會讀詩的人。

㈧ 為什麼孩子從小就要背唐詩

從今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編寫),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據報道:

此次「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

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1到6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加了55篇(一年級就有古詩),增幅高達80%;總計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30%。

由此可見,得古詩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考試。

孩子識字不多,也不能完全理解詩詞中的意義。所以很多人一直在問: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讀唐詩宋詞?

其實答案很簡單,第一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考試,尤其將來的高考。

此外,最重要的還是自幼飽讀詩書的好處也能在平凡生活里處處流淌,當看到美景時,其他人只會說「我的媽呀真美真好看啊!」,而你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當讀過的詩書融進了生活,如影隨形,便可自然地發出感慨來,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如此。

今年年初,央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掀起了全民性的詩詞熱浪,讓國民未泯的詩興重新燃起。

節目中,16歲選手武亦姝獲得冠軍,不僅讓人們見識到了古典美女的知性魅力,也讓中國傳統文化獲得人們的持續關注。

與此同時,古典詩詞普及的話題也引爆了話題。

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曾說過:

「中國傳統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長階段的。小孩子實際上不需要多講,應該利用他們記憶力強的優勢,讓他們多背誦。好的作品,有很豐富的內涵,等到將來理解力提高以後,這些早年記憶的內容就會被調動出來,如同智慧庫,為孩子一生提供不盡的資源」。

上面問題的答案也自然而出了,讓孩子讀詩詞,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

而是為了讓孩子開啟詩意的人生,培養孩子高雅的格調,賦予孩子豐富的內涵,讓他未來的人生道路熠熠生輝。

讓孩子讀詩吧,讀不懂沒關系,沒興趣也沒關系,找對方法,孩子就能立馬愛上詩詞!

為您推薦《植物大戰僵屍2――唐詩漫畫》系列

本套書以深受孩子喜愛的卡通形象引入,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喚醒孩子對於唐詩的興趣。每本書選取32首唐詩,皆以適合孩子誦讀的詩篇,朗朗上口的啟蒙詩作。偉大的詩人,優秀的詩作,生動的漫畫,有趣的故事,給孩子提供了快樂愉悅的閱讀體驗。

本書的漫畫故事以接地氣的現實生活為代入,讓孩子沒有時間隔閡感,篇幅短小精悍,能讓孩子有閱讀專注力。

所選詩歌全面覆蓋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唐詩,對接語文課堂,並由此進行發散和延伸,為孩子們拓展唐詩知識。

作者介紹:笑江南――著名漫畫團隊,其創作的漫畫作品數量已經達上百部,曾獲台灣出版類最高獎――金鼎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國家精品動漫工程項目獎等。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旗艦店有售~

淘寶店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天貓旗艦店

京東店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官方旗艦店

更多優質童書,盡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㈨ 讓孩子從小學習古詩詞有何好處

許多幼兒園會讓幼兒學古詩,這有何好處?現在呢,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和中小學都開始讓小朋友們去學習國學了,然而古詩詞呢,也是她們學習的一部分。一輩又一輩的人們,他們的職業不同,成長背景不同,但是他們卻都去學習古詩詞。這就是他們對古詩詞的喜愛和。領悟。多學一些古詩的話,對我們的一生都是有很好的一個影響的,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更加有內涵。可能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們去學習古詩,有的家長覺得現在時代和科技發達,而且古詩也是古代的時候了,覺得學的話也沒什麼用,其實從古代延續到現代真的沒有多久,每當讀一首古詩時候,我都會想到古人們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古詩就是古人留下最好的一個印記。可能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讀或者背的話不能理解古詩的意思,等他們慢慢長大了我想在某個環境或者生活的時候,他們都想起古詩里某句話。

㈩ 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古詩

前幾天,小考拉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讓孩子學古詩、背誦古文?

我的同事一直說:"孩子不理解的東西,你讓他去背有什麼用?難道你忘記了自己小時候被強制背誦不理解的東西是多麼痛苦嗎?為何要把這種痛苦強加給孩子?」

這是用大人「有用無用」的價值觀念來評判孩子的世界,我不贊成,但是面對周圍功利性的環境,我又不能充分地批駁這種理念。

而後,題主向廣大網友們提出了四個疑問,相信這也是許多家長的疑問:

你小時候討厭背誦教材里的古詩詞、古文嗎?有沒有覺得很痛苦?為什麼會討厭或者喜歡呢?

讓孩子背誦他們根本不懂的古詩詞,你覺得有用嗎?或者說,你會讓孩子去背那些你覺得有用的東西嗎?為什麼呢?

如果你會讓孩子背誦古詩詞,那麼你覺得背誦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

成人世界裡經常要討論做一件事是否有用,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以後用不到的東西,孩子就不用學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題主的提問下方竟有四千多個回復。最讓小考拉感動的回答是這么一句話:「為了長大了以後我們面對三千世界裡的無數美景時,腦子里出現的不是「哇靠」,「牛B」,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詩能帶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念初中的時候,納蘭性德還沒有被許多人了解,而那時候的同桌非常喜歡古詩詞。某天午休看到她在偷偷啜泣,一問緣由才知道是讀到納蘭的悼亡詞被感染。

後來古裝劇盛行,許多人把「人生若只如初見」或是「當時只道是尋常」掛在嘴巴、寫在社交軟體上,我總能想起她,彷彿時空的縫隙里能夠心照不宣地有一絲會意,不經意間就會想起她念起「一片傷心畫不成」的樣子。

詩詞帶來的影響深遠而緩慢,譬如許多人都是年過二十才能略略察覺詩歌的美,又或者是有所經歷、有所領悟,才能在寥寥數詞中發現深情。

於是有人說:

我想,讓孩子從小讀古詩詞的意義不外乎是,我告訴你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告訴你古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可以認同,亦可以嗤之以鼻,而這些需要你自己先去體會「共情」的妙處。

畢竟生活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詩意也是。

亦有人說:

古詩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記錄的是詩人的日常生活,承載的是他們的離合悲歡,描繪的是他們眼中的大千世界,表達的是他們心中的凌雲壯志。

這些詩歌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轉,或金戈鐵馬,或青山綠水。他們的存在是古人活過的證明,是生命燃燒後留下的痕跡。也許孩子們小的時候並不能太理解詩歌的一絲,但是總有一天、總有一處風景、一種心情,會讓你覺得只有用那句詩才能形容。

他們總會知道什麼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們終將明白什麼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他們必定懂得什麼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到那一天,他們一定會發現,之前不懂得那些詩,是因為還沒有過詩人那樣的經歷和感受。

從古至今,雖然人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對理想的追求、對家鄉的思念,對美好的期盼始終如一。我們和古人的精神連接並沒有斷裂,靈魂相通的時刻,詩歌就是我們的使者。

當然也會有家長說,我們當然知道學詩歌的重要性,只是對我們來說,比起該不該讓孩子學,更頭疼的其實是如何讓孩子產生興趣。這個時候,小葉子老師的《語文脫口秀》的上線,就顯得非常及時了。

課程介紹:《語文脫口秀》以詩詞鑒賞為切入點,通過7個主題的課程讓孩子涉獵不同類型的古代詩詞,包含友情、寫景、親情、保家衛國、田園山水、回憶敘事等等。不同於遺忘的詩詞鑒賞,小葉子老師用獨創的「脫口秀+邊畫邊話」的方式,讓孩子在輕松活潑的氛圍里掌握各類詩詞。

感謝小葉子老師用有趣的方式讓孩子能夠輕松地理解詩歌,因為當你最終能夠欣賞它的美麗與意境的時候,你的記憶力已經背不下它了。

學古詩這件事兒,也真真是要「從娃娃抓起」的喔。

熱點內容
為什麼舌頭碰到上顎時間長會疼 發布:2025-02-04 09:27:46 瀏覽:432
蘋果手機買機票為什麼要貴 發布:2025-02-04 09:17:56 瀏覽:648
為什麼電腦看視頻是黑屏的 發布:2025-02-04 09:14:53 瀏覽:221
為什麼手機後面帶貼紙 發布:2025-02-04 09:12:59 瀏覽:465
為什麼月經一直疼痛一個晚上 發布:2025-02-04 09:08:00 瀏覽:299
為什麼開著找不到wifi 發布:2025-02-04 08:39:47 瀏覽:341
小米打開數據連接為什麼沒有網路 發布:2025-02-04 08:37:21 瀏覽:495
微信為什麼視頻通話閃退 發布:2025-02-04 08:24:01 瀏覽:965
為什麼登錄k4買東西什麼都沒有 發布:2025-02-04 08:18:11 瀏覽:182
現代汽車為什麼銷量不好 發布:2025-02-04 08:18:11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