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傻子土司二少爺和卓瑪為什麼沒生孩子

傻子土司二少爺和卓瑪為什麼沒生孩子

發布時間: 2022-11-04 04:59:34

⑴ 閑話《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98年。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並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

這部小說被拒絕多次才出版,一經發出就引起非常大轟動。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從98年初版直到今年是22周年,它已經陸續發行了200萬冊。如此暢銷的書所敘述的故事母題卻是我們所熟悉的。一般只有在莎士比亞喜劇或者古希臘古羅馬故事中能感受到那種命運對人的捉弄與操縱,人對命運的反抗,人與歷史如何狹路相逢,這些命題一直都是在的,但突然它出現在藏族這么一個特別的史詩環境中間讓我突然感覺到好像人性在這里被揭示,就顯得額外的驚心動魄。一直以來對少數民族充滿了憧憬。比如《穆斯林的葬禮》給我們展示的是回族的生活,描寫用的是長鏡頭,很少有近距離關注。然而《塵埃落定》卻有特別多的特寫,這些特寫甚至讓我感覺到有點猝不及防,在一個家族裡面有那麼豐富的人性,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鮮活,生命在這里充滿了壓迫感和張力。

在這個故事裡面,藏族末代土司他所經歷的所有的比如說戰爭與和平,權利與財富,內外爭奪,聰明與愚蠢等等問題,很像是中國版的《權利游戲》,裡面也有非常那種劍拔弩張環環相扣驚心動魄的東西。也有人說它是中國的《百年孤獨》,孤獨感是很強的,卻未必真有100年的時間那麼久。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個詞叫「悠然蒼老」很符合主人公,就像你跟他今年談這事他還年輕,明年跟他談他是就已經是個老人了,不再簡單純粹了。

細細品味《塵埃落定》這個名字,意味深長。我們常說塵歸塵土歸於土,但這個是塵埃又不知去哪裡?塵跟土之間你無法分清楚。就像你置身於土司家,要爭取權力和愛情,就需要角逐,隨之而來的就是陰謀和暴力。書中寫兄弟倆,一正一負,或者說一個聰明一個愚蠢,然後有一個巨大的反轉,從一個長時間段來看就是聰明的反而是愚蠢的,愚蠢的反而是聰明的。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都是這么寫的,能夠洞見未來的是一個「傻子」。我突然就聯想到了莎士比亞的《麥克白》,而且從《麥克白》引申到了美國的作家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其實《喧嘩與騷動》是《麥克白》里頭的一句台詞: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劃腳的笨拙的憐人,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你看,喧嘩是亂的,騷動也是亂的,但最後卻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它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說這本書文風有一點莎士比亞的風格。

整本書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文中的主人公即敘述者是個傻子,開門見山就說:我是個傻瓜。如此直接這讓人眼前一亮。傻瓜是真的傻么?真傻會傻到哪種程度?

讀罷才知道,作者用這么一個痴人,一個近乎白痴的角色,給我們呈現出一種更高級的「角逐」,當然,主人公雖然傻但還遠遠沒有到白痴的程度。旁觀者都清楚:這樣是給你下套。但是他沒感覺。反而覺得:別人對我好。他用天真無邪的眼睛打量他所看到的這個世界,用不加掩飾的話敘述了出來。所有呈現出來的不是膚淺的套路,而是讓你跟隨在這么一個傻子的身後站在他的角度來看看這些人的世界,從而更能震動到我們。因為傻子是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會更揪心。如果是哥哥敘述這個故事,那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態度立馬就會不同了——更多的是隔岸觀火。但是他是一個傻子,生存在那樣一個大家族中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更讓人揪心。因為他是天然的,沒有太多的個人偏向,沒有什麼褒貶,因此顯得更加的客觀真實。而且,傻子不會被外界的意外事情干擾,我們「聰明人」遇事會迅速做出反應,一個事情出來之後,立馬就會有好壞之分。他的「傻」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別樣的智慧」,因為好多事情在當時面對的時候覺得事大如天過後想想不過細枝末節而已。因為傻,所以他天然具有對那些偶然的事大如天的事情是忽略的,就算是發生了也都像沒看見一樣,直接穿透所有過程直接看到最後的結果。

對於末代的土司來說,他就是一個微縮的王,他有領地之爭和外交之爭。整個外交之爭,我注意到就是在最初他說到哥哥打敗了汪波土司立了功。他父親的心理活動立刻就有了微妙的變化:兒子有出息了也就意味著老英雄老了。內心是非常復雜糾結的。他們不光是兄弟之間有著殘酷王位之爭,作為父親也感覺到了來自大兒子的巨大的威脅。即使這個這個威脅從長遠來看並不能算是威脅,但是當局者被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所以看到這里我就能隱約感受到可能父親與哥哥二者之間的關系要出事情,這為後面埋下了很大的伏筆。其次就是特派員帶來鴉片讓種罌粟這個事情,能猜到未來一定是大的財富和大的結劫難並存的。就像南美大陸西班牙統治者的到來,它不是一個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所顯露出來的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鴉片的進入就像伊甸園里進了一條蛇一樣,皆大歡喜的背後又有很多讓人不安的東西。

在書的開頭就有特別多的反轉和意外,環環相扣的爭斗與兇殺,撲面而來的窒息感。比如土司因為看上了頭人的老婆殺了頭人,然後派管家去殺頭人,最後土司的大老婆再派人殺這個管家。他們就每個人都是在博弈,每個人都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擇手段,想把自己的利益擴大化,漠視任何一個道德倫理准則。你看他們像不像多米諾骨牌,牽一發而動全身,最終都倒下了。但是看不出那個傻子二少爺對於這個博弈棋局會有什麼樣的態度。他只說真話,真實有時候給人希望,有時候又會幻滅。

在眾多的「多米諾骨牌」中,其中的一張最終的倒下有點與眾不同——多吉次仁,他的死亡彷彿是一個預言,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多吉次仁從寨子里逃走後又回來復仇,點火燒了寨子也燒了自己)

有一幕對話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問這個槍是誰的?這是第一次傻子二少爺和他的哥哥之間產生一個較量的,讀到這里我為他揪著一顆心。這個槍是誰的?然後他無所顧忌的講了出來,而且說的是真話。佛語:如是我聞如是觀照。只是把看到的聽到的感悟到的如實的表達出來它就已經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在文中剛開始我提到了特派員送的罌粟種子。這顆種子它不僅僅孕育著財富和危險,裡面還孕育著懷疑和復仇。當聰明的哥哥和傻弟弟第一次進行正面交鋒的時候,那些種子也開花了。罌粟長出來後開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綻放著的絢爛的罌粟花給人一種迷醉和慾望的誘惑,慾望的引誘下就是邪惡。夜幕中的寨子著著火就像黑夜中罌粟花開放一樣,熱烈而又危險。想起福克納的一句話「花香,往往是腐敗氣息的前奏」,有生就有死,有開花結果最後就有腐爛消亡。所有的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

書中有很多隱喻,比如描寫罌粟的時候說「這個苗一開始的時候呢發的晚了一點,反而躲過了一場霜凍」。這個晚發育的苗指的就是傻子二少爺,不曾想傻反而成了他的保護層,讓他更加安全了。他覺得正是因為傻所以我的哥哥才會喜歡我。細想如果他不那麼傻,可能兄弟間殘酷的斗爭會提前很多。

關於搶的問題他說了真話,對他母親而言是一個暴露,一下把他母親推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當然他沒有意識到危險。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父親才會對他們放鬆警惕,在他父親看來:我這個夫人的陰謀都這么膚淺直接,我倒也沒有必要去提防了。整個寨子的人都是我的手下一舉一動我都能看見,更何況我的傻兒子會告訴我真相,我不會被蒙騙。將讓這一切透明化之後擺在土司面前反而讓他放心了。

書中有一段比喻說:聰明人就像是山上那些永遠擔驚受怕的旱獺,吃飽了不好好安安生生地在太陽下睡覺,偏偏這里 打一 個洞,那裡屙一泡屎,要給獵人無數障眼的疑團。可到頭來總是徒勞枉然。其實所謂的蠢人大抵是大智若愚的人,在傻子二少爺看來所有一切不過是在徒勞奔忙。再怎麼陰謀詭計也都擋不住別人一眼看到底。傻子二少爺用坦白的方式先告訴你一切權謀陰謀都沒有意義,最後事實會一點點驗證。當我看到最後的時候反而看到一種無力的滄桑感。

每個人都在表演,只有傻子二少爺不,他代表著一種真實的天真的力量,像大自然一樣,他就那麼表現出來說出來,讓我恍然覺得這個天真的孩子又像個老靈魂,不管別人什麼陰謀詭計,對他來說都無妨,不管多麼血雨腥風,到他這里就戛然而止了,所以當他回頭看的時候,所發生的一切跟他之前想的是一樣的。

書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母親不放心二少爺,就對大少爺說將來你還得多多照顧他。其實如果母親不不說不替她這個小兒子刷存在感,二少爺就不至於成一個把戲。大少爺就會想:你要讓我多照顧弟弟,那你也會跟父親這么說,你也會對別人說多照顧弟弟,那弟弟豈不就被所有人罩著了?母親的話對大少爺來說是一個提醒,同時也是關心則亂。而哥哥就開始把槍放在自己手中,開始不斷栽贓,開始把弟弟當成自己的對手。

這里最後留了一個重大的伏筆。最後的時候他說那個多吉的孩子說你拿燈照照你的面孔,讓我以後認得你。這其實是穿越了整本書的。到最後的時候,土司說如果報仇等不及了,我死了可以嗎?因為實際上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都有種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的感覺。因為每個人都在血腥中摸爬滾打,

一邊要活著,一邊要應對各種明槍暗箭,苟且著。誰知道還有幾個春夏秋冬可過?所以這裡面還有一種麻木不仁,同時麻木不仁中還有一種自信,要不然他不會放他走。因為他覺得我今天能放走你,說明你是在我掌控之內的。

前面我們講到種的罌粟已經開花了。罌粟開花帶來了非常多的象徵著權利的財富的信譽的這種東西,是慾望的蔓延。開花後會有什麼樣的收獲呢?

真是步步驚心,最讓人揪心的地方是又一次的試探。試探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有關是不是要當吐司是不是想當繼承人的問題。跟所有的奪嫡大戲一樣,父親永遠是高高在上的提問者,而且他的答案其實是沒有固定的,他只是想要看你的一個態度。

這個時候這個傻兒子就像一個測謊器一樣。如果小兒子說我不想當土司。那他的父親就會繼續問他:這是你自己真實的想法還是你的母親讓你這么說的?是誰說的說什麼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他父親只是永遠的猜疑,永遠的想知道誰才是那個幕後黑手。但是話又說回來恰恰因為他的傻兒子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反而更能讓他的父親卸下自己的提防和猜疑。就是話怎麼說說什麼並不重要,但是什麼時候說這個話的契機卻非常重要。

在土司家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每一次說話聊天都是步步驚心充滿危機的,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背後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不在於說出了某種真實的東西,而在於真實的說出了某種東西。所以這次發問讓傻子二少爺又過了一關,並且還把他的母親也帶過了這一關,正因如此,在這里,他的土司父親對二少爺和他的母親暫時稍稍放下了戒心,因為他父親覺得他們娘倆沒有處心積慮,掀不起多大的浪。

        就像前面我說旱獺挖洞到最後都成了自己的坑。罌粟已經開花了,結果也已經開始呈現了某種不妙的東西。看似好心的黃特派員實際上已經深深的進入到了土司的版圖里。

        黃特派員的算盤是我來給你罌粟種子是送錢,掙的錢你留一半還得花一半繼續跟我合作,買完我的軍火我的士兵得留在這里保護你們,繼續留在這就不得不進行軍事操練。到這一步實際上特派員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土司的領地。就像伊甸園里進去的一條蛇,它已經進來了,還是一步一步的悄無聲息的。到最後的時候有一點我特別印象深,就是那個老囚犯說破了天機。就像是《白鹿原》里的朱先生,他說:雖然天還沒亮,我已經知道活的比天黑之前還要糟了。這就像墨菲定律如果可能變壞就一定會變壞。因為看見了知道了真相所以殺了他,但殺不了他所說過的話,也殺不了他所預言的未來。

        在這樣一個有著豐富的藏族的文化底蘊同時又有著魔幻現實色彩的這樣一個長篇小說,在這一幕幕驚心動魄高潮迭起的這樣一個史詩的大戲中,裡面有非常多的非常耐人尋味的環節,招式很多,步步殺機四伏。我覺得是穿越時代的道理和智慧在裡面,比如特派員送種子這件事情,又是傻子二少爺似乎透視出了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對別人來說好像是擺在眼前的重重迷霧,而二少爺一下子就穿過了迷霧,再次做出了一個很正確的判斷。我覺得正確的判斷就是看出好多人拚死拼活費力掙扎後的徒勞。因為好多人就是純粹的瞎忙,還自信的覺得自己能能忙出個道理,忙出一番作為,忙的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但傻子立刻就能告訴你這一切就是徒勞的,機關算盡最後也是歸塵歸土。

        我認為這裡面那些聰明人都覺得自己有辦法有能力,所以不容易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從而把自己的局限拋到腦後去。所以這個時候傻子二少爺他的智慧就是他對自己認識的很清楚,沒有高估過自己的能力。當他的哥哥和父親因為擔心罌粟花的種子被別的土司偷搶。他說聰明的哥哥又辦了一件傻事,防是防不住的,你即使不給他們風都會給吹過去的。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只要這個東西很賺錢,就不可能不傳到外頭去,尤其是你的對手。那他一定會得到你的種子,結果傻子的哥哥想了非常狠的一招,把種子裝在五個人頭里,給送了回去,所以就是人在這裡面不僅僅是其子是法寶甚至直接就是容器。

        當小說我看到很多類似這種場景這種地方的時候,突然就感覺心被插了一刀。在這裡面的這個傻子,其實他一直是一個清醒的旁觀者,或者說是一個審視者。他的傻就傻在他對所有你布的局有一個判斷。對於所有發生的過程,他不清楚雲里霧里的,但是他能一下子就看到最真實的那個結局,就彷彿他能預知能夠感受到他的對手他的敵人的土地上長滿了罌粟花。其實傻子內心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不算。所以傻子是有點大智若愚的意思。對於人心復雜的東西中他能夠去超越。

        書中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人,是關於二少爺的青春年少——卓瑪。或者確切的說卓瑪是他的心愛的女人。原本剛發芽的感情還沒來得及長大,卓瑪就告訴他:我要嫁人了,是嫁給一個銀匠,我不再成為一個自由人,但這是我的命。就在那些不認命的哥哥們手腳並用的各種掙扎的時候,傻子像看笑話一樣能迅速說出謎底。但是呢,這個認命了的心愛的女人對著傻子說出了任命這樣的話,傻子反而一片茫然了,不知所措。

        你看,傻子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思,不同的命運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這一點也不傻。他面對卓瑪婚事的手足無措反而讓人覺得傻子是一個真正的有情有義的種子。傻子二少爺也是一顆種子,他所在乎的事情跟爸爸媽媽哥哥都不一樣,他在乎的是他喜歡的卓瑪跟了一個她自己並不喜歡的人廝守終身這件事情。這個事情在別人看起來太微不足道了,沒有人去關心,甚至連卓瑪自己都不打算關心,已經認命了。就是這一刻你能看看傻子內心的柔軟與深情。其實聰明愚蠢和有情無情,也是這個小說裡面探討的很深的一個話題。

        我們常說傻愚笨蠢,這幾個字聽起來是一樣的都是說不聰明,但真正的內涵卻是大相徑庭。

        就比如二少爺他可能他是傻的,但他不是蠢和笨的,傻和愚是天然的是靜態的;但是蠢和笨卻是動態的,正如那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書中哥哥的好多行為就讓我不禁想起福爾摩斯說過一句話:笨蛋雖笨,總有更笨的笨蛋為他喝彩。

        蠢本來指的是一個動作,春天剛剛回暖的時候沉睡的蟲蘇醒了,剛開始還比較僵硬,它想動,但是它達不到想要的那個目的,所以動作多餘的很多。但是傻是靜的它就不動就在那裡,不對外界做出很多反應。書中二少爺說白忙的徒勞的那些人,就是蠢蠢欲動的在不斷的「興風作浪」。《道德經》裡面說:知其白,守其黑。這裡面的白,它象徵著就是土司所擁有的白花花的銀子,罌粟,武器。「知其雄,守其雌,知乎巧,守其拙」,就是這樣的道理,罌粟花開了,銀子也蔓延開了。

        書中二少爺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覺得永遠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好像明明是在下墜,但又感覺是在飛翔。他作為土司的兒子,從出生就註定與權力為伍。人在面對權力的時候,不管怎麼選擇,都會有兩種感覺,剛被捲入的時候是下墜,當到達權力中心中心的時候,被眾人認可了就是在飛翔。但是傻子二少爺他完全不想去到權力中心,但他每一次都比哥哥表現的好判斷的正確的的時候,其實他是逐步在靠近權力中心的,他無法擺脫這個中心,所以同時貌似飛翔。

        有幾次重大的要考驗他們兄弟倆去考量和選擇的,除了是否給別家土司罌粟種子,還有就是到底是選擇種糧食還是繼續種罌粟。這個傻子二少爺他的判是在天然的踐行著某種東西,應了《道德經》的「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這個善就是仁慈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他無時無刻不在天然地在履行著《道德經》的裡面東西,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水是往低處走的,永遠處眾人之所惡,眾人都不喜歡低處,眾人喜歡往高爬。但這就是水的德行。當然,這些東西二少爺完全不知道,所以說是天然的。

        其實二少爺的父親是有智慧的,只不過是世俗的的智慧。比如剛開始種鴉片的時候,別人都沒有種。父親選擇去種了,別人開始種的時候,他們去擴大面積,別人擴大面積了,他覺得我要做的更好,人人好,我賤賣壓價,別人賤賣後我進行產業轉型種糧食了。但世俗的智慧和天道的智慧有很大的區別。

        書中有一幕讓我非常感動:傻子二少爺他第一次匯向權力邁出腳步。因為他認識到權力的魅力就是能夠幫助想幫助的人。卓瑪對他說:如果你當上了土司,我就能成為自由人了。你看這個傻子二少爺他自己不願意去爭取權力,但是他肯為他所心愛的人去爭取。這是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如果讓二少爺為自己得天下他是不肯的,但如果得了天下可以幫助天下人,哪怕是天下人中的一個人,他也可能會火中取栗得這個天下爭取權力。不是說權力只對壞人有吸引力,對善人同樣有,這就是權力的復雜性和詭譎性。

        大少爺其實一直能感受到來自身邊的危險,但大少爺又是這樣一個人:他父親每次在北邊蓋房,讓他去管理,但把他累死他都想不明白他在干什麼為什麼要干。哪裡還有精力去管他的弟弟呢?並且他很自大,他說:「你們別打他了,再打他還是個傻子」。

        所以說二少爺說的下墜的同時又在飛升的這種錯位感,書中的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種命運,這樣一種荒誕的感覺。

        講到這里,其實還沒有完,但是在這里已經有了質的進程了,這傻子二少爺真是傻人有傻福,用糧食不僅換來了土司的地位,還換來了美女換來了心愛的人。他是最不爭的那一個,但最終好像獲得了一切。常言道:勤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無所求的時候上天又把他不想得到的東西直接拋給他,這是個禮物。但是二少爺不僅是贏得了一個王國,贏得一個女人,還贏得了一樣——被背叛的機會。可能對於哥哥那樣的人來說,我只要有一個王國,誰背叛我無所謂,但對於傻弟弟來說當上土司又怎麼樣?哪怕有一個人背叛我,我的世界就是灰暗的。並不是到這里事情就大團圓了,傻子二少爺仍然站在這個滾滾的紅塵中。

        佛教有個說法:事物存在有四個階段——成住壞空。首先成是向上發展的過程,然後會有短暫的持續,然後就開始變壞,最後是空。比如說二少爺,把前面的發生的一切拋開不談,他就是在從成為土司的這個過程中間就開始壞,最後什麼都沒有了變空了,所以他最後達到了空的最高境界。

        其實二少爺他還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推動經貿往來,減輕賦稅等等,都是一些很正確的決定,但他最後的結局就是看透了別人那麼多的陰謀詭計,卻又要走向自己的陰謀。

        在解放軍入藏要和平解放之前,他最後選擇的事情,一方面負隅頑抗,另一方面要給自己所有的奴隸自由。他覺得我作為土司作為最高的王給你們自由是我應該做的,就像當初想給卓瑪自由一樣,但是這個自由已經沒有意義了。這就像在星火燎原之前自己想生個篝火,但生的那點篝火在真正星火燎原的時候什麼都不算。《莊子》的《逍遙游》里「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本質上二少爺一直是無為的代表,而哥哥是有為的代表。結果是無為而又無不為的二少爺做成了土司。到最後二少爺說了一段這樣的話:是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讓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像個傻子。

        書的結尾是一種巨大的虛無,也是一種殘酷的真相。即使曾經貴為土司家二少爺,但無論做什麼都是一粒塵埃,但是只有到最後一刻死亡降臨的時候塵埃才回到塵埃的搖籃——大地,塵埃才真的確認自己是塵埃,在這一刻,他和他親愛的人與在他之前死去的人才是團聚。最後的時候雖然是死亡,但不是絕望和悲傷,因為他只是回到清靜。

        從最初嘈雜的喧囂到最後突然就歸於寂靜,是真的一片死寂,在這個濃濃的炮聲當中,官寨也沒有了,紛爭也消彌了,仇殺也不見了,所有的一切塵埃落定,一切歸於真正的平靜,只留的茫茫大地真干凈。

————閑話《塵埃落定》至此完結[抱拳]

            2020.3.23道可道於航天城親筆

⑵ 電視劇《塵埃落定》的結局是怎樣的

索郎澤郎想追回黃師爺,卻被國民黨兵殺死。二少爺分析形勢,認為新的制度替代舊制度是歷史的必然。於是決定率全體民眾迎接解放軍的到來。小酒店主卻以狹隘的私仇要挾恐嚇二少爺,使二少爺又對解放軍顧慮重重,只得率眾人逃向麥其土司官寨。

麥其土司率藏兵和國民黨殘兵頑固地抵抗解放軍,在解放軍炮火聲中,麥其土司成了舊制度的殉葬品,麥其官寨也轟然而倒。二少爺在炮火中受傷被俘,經過解放軍的搶救,二少爺重得新生,在人民解放軍的感召下,他向解放軍投誠,並與被解放軍解救的妻子塔娜重逢。在解放軍的隆隆炮聲中,封建奴隸制度的舊世界塵埃落定。五十年後,老年的二少爺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麥其官寨舊址上為家鄉為人民祈福。

《塵埃落定》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Nl6YmMuKTYLR_OTQRfHy8w

?pwd=m5l2 提取碼:m5l2

⑶ 《塵埃落定》中二少爺對侍女卓瑪的情感

桑吉卓瑪:初戀與懷念。

卓瑪算是傻子少爺的初戀,我們都說初戀難忘同,所以傻子少年一生都在懷念與卓瑪的那段朦朧的初戀。傻子少爺與卓瑪的朝夕相處,讓他越來越依戀卓瑪,但是一來傻子少爺還少,卓瑪只是開啟了對於性別的覺醒,更多的還是生理上的沖動。直到後來他長大了,遇到了塔娜,才對愛情有了真正的認識。

但卓瑪對傻子少年也並不是我們所說的愛情,首先兩人地位上的差異,雖然是少爺是個傻子,但畢竟是土司的兒子。在時的環境來說土司那就相當於一個王,他們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外交,封閉落後的環境讓被土司壓柞的藏族人對於土司有一種純朴的溫順。

所以當與傻子少年發生關系她也視為理所應當,所以我們必須要說明的是男女發生了關系會使兩人的心理和關系變得微妙起來。卓瑪對於傻子少年也並不是沒有感情,這種情感首先是朝夕的相處,然後就是一種奉獻的情愫。傻子少年對她的依戀日漸濃重,卓瑪對於傻子少爺的感情也日漸增加。

但是這畢竟不是愛情,小小年紀的傻子少爺給不了卓瑪一份正常的愛情,作為青春期的少女,她渴望得到一份正常的愛情,所以她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銀匠,在這方面來說卓瑪是勇敢的,因為她放棄了地位較為高的內侍身份,而心甘情願的做一名低賤的廚娘來追求愛情。

可惜的是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生活的瓶瓶罐罐碰撞中,她發現原來靠愛情生活不下去了,所以她最後又背判了愛情,選擇了與跛子管家在一起。阿來對於卓瑪的愛情寫得實在是高明,愛情在面對現實時的無奈,不僅僅是那個時代,所以這樣更容易引發人的共鳴,更加震撼人心。

⑷ 傻子和塔娜為什麼沒有兒子

塔娜不滿自己嫁給一個傻子。
塵埃落定》妻子塔娜結局是和二少爺重逢了,這一劇情發生在第二十五集。當時的劇情是:麥其土司率藏兵和國民黨殘兵頑固地抵抗解放軍,在解放軍炮火聲中,麥其土司成了舊制度的殉葬品,麥其官寨也轟然而倒。二少爺在炮火中受傷被俘,經過解放軍的搶救,二少爺重得新生,在人民解放軍的感召下,他向解放軍投誠,並與被解放軍解救的妻子塔娜重逢。在解放軍的隆隆炮聲中,封建奴隸制度的舊世界塵埃落定。
塔娜:女土司茸貢的漂亮女兒,因為利益被母親送給人們口中的傻子少爺為妻。擁有一個美麗的妻子雖然給傻子帶來了榮耀,可塔娜的輕浮與不忠,給他更多的是愛的傷害。當傻子做不成土司而痛苦萬分時,塔娜不是給丈夫以溫情和安慰,反而背叛了他——與哥哥亂倫,給傻子痛苦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後來,忍受不住寂寞的塔娜,再次背叛自己的丈夫,與年輕的汪波土司私奔。可汪波土司摧毀了她的美麗後,又拋棄了她。塔娜狼狽而歸,留給傻子的是無盡的悲涼。

⑸ 為什麼《塵埃落定》的最後二少爺說「我太愛這片土地了!如果有來生,我還要生在這兒!」

這是他自己的家鄉,他的親人都在這個特別的地方生存來過,所以他是愛這個地方的!
還有書記官的事情,是因為他看到二少爺沒有把握好機會,所以就覺的奇跡就只有一次,其實也是這樣的,麥琪是最後的土司了!

⑹ 卓瑪和二少爺有夫妻之實嗎

《塵埃落定》中卓瑪和二少爺有夫妻之實

土司的二少爺是「傻子」,天生愚鈍,他的貼身侍女卓瑪美麗而多情,有一天,十三歲的二少爺在卓瑪奔放的激情下,獻出了處子之身。第二天,卓瑪把與二少爺同房之事告訴土司太太,土司太太看她兒子一眼,忍不住笑了,同時順手就給了美麗的侍女一個耳光。

《塵埃落定》卓瑪和二少爺:

該劇通過土司家傻子少爺的眼睛,講述了麥其土司家鴉片的種植、貿易的引入、漢人的進駐、解放軍的到來這段交織著血淚的家族史。

年幼的傻子少爺從心理上不能給予卓瑪一份正常的愛情,卓瑪也需要正常的感情需求。所以,卓瑪愛上了銀匠曲扎,她放棄了地位較高的內侍的身份,甘願做一名低賤的廚娘來追求愛情。

這時的卓瑪是勇敢的,高尚的,勇於為愛所付出,這樣的奔放和激情正是令傻子少爺畢生懷念少女卓瑪的原因。

卓瑪勇敢地與銀匠結合,但艱難的生活磨礪很快使卓瑪疲憊不堪,她身上的香氣消失了,散發的全是廚房裡那種煙熏火燎的氣息。於是卓瑪選擇了再次離開,選擇了和跛子管家在一起。

而二少爺因政治聯姻和塔娜結婚了,但婚後生活並不幸福。塔娜出軌了大少爺。

⑺ 讀《塵埃落定》裡面的傻子二少爺

近日在讀藏族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主要講述的是解放前,藏區的大土司麥琪吐司家族的故事。

老土司醉酒後生下傻子二少爺

傻子的父親是麥琪吐司,在一次劫道的過程中,截獲了一位漢人女子。被女子的美貌所折服,不顧其他土司的反對娶了這位漢人女子。這個女子成了土司太太,就是傻子的母親。傻子是老土司醉酒後跟太太所生,生下來就一直不像個聰明人。老土司管這個小兒子叫傻子兒子。

傻子的貼身侍女卓瑪

 

傻子二少爺從小由大她五歲的卓瑪伺候,卓瑪就像個大姐姐一樣帶著這個小弟弟,跟他同吃同睡,兩個人形影不離。卓瑪的身份是奴隸,可是可以像主子一樣住在官寨的樓下。麥琪土司的官寨建的非常的雄偉,主子們住在樓下,奴隸們住在樓下。

卓瑪是二少爺的貼身侍女,她可以穿漂亮干凈的綢緞衣服,每天身上飄著淡淡的花香。傻子二少爺脾氣極度溫和,她可以不分尊卑地跟二少爺胡鬧。卓瑪跟二少爺相處的日子,還是非常舒心愉悅的。這惹得二少爺的奶媽非常憎恨她,每每見到她就咒罵她,小蹄子早晚配個奴隸,看你囂張到幾時。

卓瑪跟銀匠結婚下樓

卓瑪十八歲的時候,有一天她告訴傻子二少爺,樓下的銀匠跟她求婚,她准備答應他。平常獃獃的二少爺,立馬大哭大鬧,哀求卓瑪不要答應他。卓瑪悲傷地告訴二少爺,她的身份是奴隸,早晚都是要下樓嫁人的,趁著現在還有人要,老了恐怕就沒人要了。卓瑪那一天還是非常風光了,太太為了准備了不菲的嫁妝,傻子二少爺哭哭啼啼地送她下了樓,想著她以後會成為灰頭土臉的廚娘,二少爺幾乎要嚎啕大哭。

傻子二少爺的兩個跟班

二少爺的奶媽有個私生子索郎澤郎,麥琪官寨的行刑人的兒子小爾伊,跟著二少爺從小一起長大。他們性情相合,每日里在田野裡面撒野,抓畫眉逮野兔,身影不離地跟著二少爺。這位傻子二少爺,也從不把他們當成奴僕,就像親兄弟一樣的相處,貌似比跟自己的大哥還要親。

傻子二少爺長大後被哥哥排擠到邊境,他們就充當了二少爺的護衛。當索郎澤郎發現二少爺的太太跟汪波土司私通,他是明知會死都要去赴死,幫二少爺報仇。最後的結局身體被子彈打成了篩子,被自己的馬馱回。

聰明人麥琪土司家的大少爺

傻子有個哥哥,麥琪家族的大少爺,是老土司跟前一個太太所生。從來就被當做是聰明人,眾望所歸的麥琪家的繼承人。向來秉承著武力治邦,立志一統其他土司。大少爺眼中緊緊盯著土司之位,幸好有可能跟他爭位子的弟弟是個傻子,所以對這個弟弟還算沒啥戒備,一直比較慈愛。

老土司為了考驗兩個兒子,把他們發配到兩個邊界,大兒子守護的邊界,一直跟其他的土司開戰,掠奪更多的土地和臣民,結局是兩敗俱傷。小兒子守護的邊界開成了集貿市場,吸引著周邊的土司過來交易,銀子嘩嘩地掙。

大少爺突然醒悟自己的弟弟並不是傻子,他立馬心生恐慌,開始擔心這個弟弟會跟他搶麥琪土司的位子。他惱怒被這個傻子弟弟哄騙,想方設法阻擾二少爺回官寨,希望他一輩子都留在邊境。老土司實在想念自己的小兒子,也是為了考慮土司繼承人的事情,從邊境召回了小兒子。

傻子二少爺帶回了美麗的妻子塔娜,聰明人大少爺立馬動心,四處挑逗這個弟媳婦,沒多久他們廝混就被傻子當場抓住。傻子心裡痛的麻痹,漸漸對這個哥哥心灰意冷,後來就算他知道仇人來找哥哥尋仇,他都是任其發展,漠然觀望。

傻子實際上是個有遠見的人

關於當年是種罌粟還是種糧食,老土司征詢兩兄弟的意見。大少爺想著前幾年種罌粟,掙了大把的銀子,就想著比種糧食掙錢,建議還是種罌粟。傻子二少爺建議老土司種糧食。其實在問兩兄弟意見之前,老土司心裡就有了主意。其他的土司看到麥琪土司家裡種罌粟,掙得盆滿缽歸,紛紛不種糧食改種罌粟。

老土司就已經預料到,當年可能不是災情年卻會災荒。他早就想好了自己種糧食,其他的土司種罌粟,然後高價從自己這里買糧食。看到二兒子跟自己的想法一致,老土司開始懷疑自己的二兒子到底是不是傻子。

果然出現了沒有災情卻出現災年的事情,麥琪土司加的糧倉滿滿的糧食,其他的土司糧倉裡面堆得卻是賣不出去的罌粟。其他的土司們紛紛來麥琪土司家高價買糧。餓的皮包骨頭的難民們紛紛投奔麥琪土司。

女土司茸貢土司沒錢購買高價的糧食,就帶著自己美麗的女兒塔娜,來到傻子二少爺的邊界借糧。想著二少爺終究是個傻子,應該會比較好說話。果然傻子看到了塔娜,就深深地被迷上了,想要娶塔娜為妻。為了幫助自己的家族,塔娜願意嫁給二少爺,人們都說傻子娶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傻子二少爺被哥哥排擠到邊界,本來只是讓他離開官寨,遠遠地在邊界呆著就行。沒想到傻子在邊界,不僅輕松地收獲了大批的其他土司的臣民,並且建了一個超級大的貿易市場,吸引著周邊的土司們過來交易。設定的邊界貿易制度,白花花的銀子嘩嘩地掙。

⑻ 卓瑪 故事

我知道
出自<塵埃落定> 作者 阿來
也改編成電視劇過
傻子少爺指的就是故事裡面麥其土司的二兒子,
他對婢女卓瑪是一種依戀,男孩在長大時對於母親的一種變相的依戀.卓瑪到了該出嫁的時候,銀匠曲扎愛上了卓瑪,而卓瑪也願意做一個滿臉是灰的廚娘,麥其土司和太太便將她許配給了曲扎,這對於二少爺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

⑼ 塵埃落定舞劇中圍父子三人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摘要 您好,塵埃落定舞劇中圍父子三人講述了上世紀解放前夕四川阿壩藏區的土司文化走向窮途末路的故事,作家阿來將此書獻給了滋養他成長的故鄉。智慧與愚妄、情慾與權力、愛情與背叛、信仰與奴役、復仇與詛咒、槍炮與梅毒在這片神奇而偉大的土地上上演。茅盾文學獎對《塵埃落定》的頒獎詞是「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

⑽ 塵埃落定妻子塔娜結局是什麼

《塵埃落定》妻子塔娜結局是和二少爺重逢了,這一劇情發生在第二十五集。當時的劇情是:

麥其土司率藏兵和國民黨殘兵頑固地抵抗解放軍,在解放軍炮火聲中,麥其土司成了舊制度的殉葬品,麥其官寨也轟然而倒。

二少爺在炮火中受傷被俘,經過解放軍的搶救,二少爺重得新生,在人民解放軍的感召下,他向解放軍投誠,並與被解放軍解救的妻子塔娜重逢。在解放軍的隆隆炮聲中,封建奴隸制度的舊世界塵埃落定。

(10)傻子土司二少爺和卓瑪為什麼沒生孩子擴展閱讀:

塔娜:女土司茸貢的漂亮女兒,因為利益被母親送給人們口中的傻子少爺為妻。擁有一個美麗的妻子雖然給傻子帶來了榮耀,可塔娜的輕浮與不忠,給他更多的是愛的傷害。

當傻子做不成土司而痛苦萬分時,塔娜不是給丈夫以溫情和安慰,反而背叛了他——與哥哥亂倫,給傻子痛苦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後來,忍受不住寂寞的塔娜,再次背叛自己的丈夫,與年輕的汪波土司私奔。可汪波土司摧毀了她的美麗後,又拋棄了她。塔娜狼狽而歸,留給傻子的是無盡的悲涼。

熱點內容
小米攝像頭看不了回放為什麼 發布:2025-02-04 11:58:12 瀏覽:450
老人機開機後為什麼時間重置 發布:2025-02-04 11:56:53 瀏覽:432
小米為什麼改標識 發布:2025-02-04 11:53:05 瀏覽:616
電腦打出來的數字為什麼是斜的 發布:2025-02-04 11:51:45 瀏覽:324
星火真題聽力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5-02-04 11:35:28 瀏覽:770
電腦在網頁中無操作為什麼休眠 發布:2025-02-04 11:34:51 瀏覽:462
為什麼小米手機充電口有兩種 發布:2025-02-04 11:34:07 瀏覽:592
男生向女生借錢為什麼是沒戲 發布:2025-02-04 11:32:31 瀏覽:662
一個男人報名駕校為什麼不去學 發布:2025-02-04 11:26:40 瀏覽:502
為什麼穿漢服的女生都是龍袍 發布:2025-02-04 11:13:36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