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某些孩子要戴耳蝸

為什麼某些孩子要戴耳蝸

發布時間: 2022-11-02 11:32:08

㈠ 老師建議孩子做人工耳蝸,我做不下決定,人工耳蝸到底是比戴助聽器效果好還是不好

助聽器與人工耳蝸同屬於聽力康復設備。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可以稱作助聽設備,都是通過特殊的電子線路,將外界的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轉化為人體可接受的聲音信號。
不同之處在於,助聽器是一種放大器,可以將外界信號充分放大後,傳入聽力障礙者的耳道內,通過中耳,再傳入內耳聽覺感受器,從而使聽力障礙者能夠聽到這種「放大」了的聲音。助聽器適合於輕度至重度聽力損失的患者。但由於助聽器的種類、品質的不同,對聲音信號的放大效果也不同,即對聲音信號的「保真性」不同。聽力障礙者聽起來的感受會有差別。
人工耳蝸適合於極重度的聽力障礙者,即應用助聽器不能起到任何幫助的人。人工耳蝸分為外部裝置和植入體內的裝置兩部分。外部裝置分為言語處理器,方向性麥克風和傳送裝置,植入裝置包括電極系列和接受刺激裝置。植入體內的裝置可以繞過受損的耳蝸,直接刺激聽神經,使患者重獲聽力。
無論是配戴助聽器還是植入人工耳蝸,都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期。尤其是人工耳蝸,與健全人體耳蝸結構的精細度相差很大,所以感受到的聲音與自然的聲音會有一些差異。要經過很長時間,語後聾者要經過幾個月的康復訓練,而語前聾者(小兒)則要經過2-3年的語言康復,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目前一個人工耳蝸的設備加手術費約需20萬元左右,一個助聽器價格則為1000-30000餘元不等。相比之下,助聽器的優勢在於配戴方便,無創傷;而耳蝸得做手術,有創傷。
現在助聽器技術的發展,使助聽器有更大的適配范圍,適合聽損從輕度到重度,甚至低於一百分貝的極重度聽損朋友,也在選配了超大功率的助聽器後,得到了很好的幫助。
耳蝸的情況國際上規定,雙耳聽力都在85分貝以上,配戴助聽器半年以上無效果或效果甚微,由於耳蝸部位先天後天功能下降引起的聽力損失障礙才考慮施行耳蝸手術,而外耳、中耳及蝸後聽神經引起的聽力障礙人工耳蝸後不能有很好的預期效果,故不推薦。
在聲學效果上,助聽器的低頻補償更占優勢,耳蝸的高頻補償更占優勢。所以有些只做了耳蝸的孩子,有時會聲調不好,就是上聲去聲分不清的,最好能在另一未做耳蝸的耳朵配戴助聽器來進行低頻補足,往往比只做耳蝸的孩子有更好的語言發展。
而配戴傳統助聽器的孩子,如果高頻聲音辨聽不好,發不清相應的聲音,可以考慮配戴移頻助聽器,由專業的驗配師進行調試後,強化辨聽聲音,糾正發音,如果效果仍不好,可以考慮做人工耳蝸手術。
因為助聽器與人工耳蝸都屬於高端的電子技術產品,在選擇時一定要聽取專業的聽力師的建議,無論是助聽器驗配師還是耳蝸調機師在給患者進行推薦時,都應充分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聽力情況,給家長或其本人做有參考價值的推薦,而不應因商業目的,對自己的產品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患者的選擇

㈡ 家裡小孩子做人工耳蝸好還是配戴助聽器好

當然是做人工耳蝸佩戴聽起來效果更好。但是助聽器比較便宜一些,身體需要的東西當然以更好為目的而不是價格。

㈢ 耳蝸孩子與普通孩子的差別

作為耳蝸孩子的家長,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差別肯定是有點的,畢竟不是聽力正常的,但是通過盡早的植入加上語訓和家長的不厭其煩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很好的融入到正常社會中,和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生活,聽說一般是沒有問題的,關鍵還有心態的培養。現在的耳蝸植入已經相當成熟,在台灣手術後24小時就可以開機,讓病人可以感知聲音,而且創面只有2cm,用一張普通的創可貼就可以蓋住傷口,殘余聽力可以保存95%以上,也就是說如果以後有更好地技術,需要再次植入,也是效果杠杠的。體外的言語處理器也在不斷地更新,現在已經有一體機,不管男女,用頭發就可以蓋住,就好比隱形助聽器,可以做到很隱形。總之耳蝸孩子的心裡隨著年齡的增長是需要家長更多的關懷和鼓勵,不要讓他們自卑,可以做到就像戴眼鏡一樣自然

㈣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工耳蝸的寶寶

孕婦效應吧,走到這個圈子裡才發現身邊很多這樣的孩子,人工耳蝸幫助我聽到聲音,現在滿滿的都是興奮

㈤ 耳蝸適合小孩嗎

人工耳蝸手術適用於各年齡段的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的患者。迄今為止,全世界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患者的最小年齡是4個月,最大年齡是97歲。
耳聾又分為語前聾和語後聾兩種,其植入人工耳蝸的具體入選標准分別是:
【語前聾患者】(包括嬰幼兒)
①只要是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的語前聾患者均適合安裝人工耳蝸。
②對於有殘余聽力的語前聾患者,當試戴助聽器後聽覺言語能力無明顯改善時,應該盡早安裝人工耳蝸。
③針對語前聾患者,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最佳年齡是12個月~5歲;由於植入年齡越小,聽覺和言語康復效果越好,因此,身體發育良好的患兒在6-12個月時即可在具備良好手術條件的醫院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④對於3歲以後植入人工耳蝸的孩子,術後需要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因此,必須具備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的條件才能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語後聾患者】(包括老年性聾)
①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的語後聾患者,只要身體狀況良好,無手術禁忌證,均可進行人工耳蝸植入術。
②對於有殘余聽力的語後聾患者,當配戴助聽器無效或效果很差,開放語句認知測試得分≤30%時,應該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語前聾還是語後聾患者,只有當聽神經直至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的聽覺傳導通路功能完好時,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才能獲得理想的聽覺效果。

㈥ 什麼情況需要配人工耳蝸呢

人工耳蝸是目前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患者最好的治療辦法。人工耳蝸並不是把原來的耳蝸治好,而是繞開病變耳蝸,找到能夠聽見聲音的方法。應該說所有重度和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的人,都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但是有個問題,人工耳蝸主要是起到耳蝸的功能,繞過耳蝸,所以感應神經性耳聾中,有一部分人是聽覺神經的問題,如某種原因引起聽神經斷了,如聽神經瘤手術後,還有一種疾病叫聽神經病。如果聽神經病本身病變在耳蝸的內毛細胞,這類的聽神經病可以做人工耳蝸。但如果聽神經病的患者,本身確確實實是神經引起的,因蝸後神經病變引起,就不適合做人工耳蝸,人工耳蝸的效果比較差。另外什麼人能做人工耳蝸的問題,還有一個方面是有語前聾和語後聾的說法。所謂語前聾,即人從出生到做人工耳蝸前從來不會說話,在學會語言之前,就已經完全聽不見了。語前聾的人也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但是有一定的年齡限制。學習語言最佳的年齡是在比較小的時候,1-2歲、2-3歲,甚至六歲、十多歲都可以。試想一個人已經40-50歲,成年以後,他從來沒有聽見過聲音,那時即使植入耳蝸,可以聽到聲音,但不能辨別這種語言。所以對這類患者有一定意義,植入耳蝸以後,如身後汽車喇叭一打,可以回頭,能知道有聲音、有汽車過來,但是只能聽到聲音,不明白是不是汽車喇叭的聲音。人過了語言發育時間後,說話很難學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語前聾的成年人,不是說不能植入耳蝸,但是植入耳蝸後,學習語言的效果較差。語後聾沒有這么嚴格,盡管是成年人,做耳蝸植入,因為患者已經會說話,即使年齡比較大,也完全可以做耳蝸植入,而且效果比較好。再一個就是年齡方面,小孩生下來耳聾,是先天性的感應神經性耳聾,這種情況應該說植入的年齡一般是一歲左右,就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當然如錯過了,三歲、四歲、五歲是不是可以呢?也是可以的。但是植入晚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言語發育,即越早植入,患兒從小跟別的孩子一樣聽聲音,有利於聽覺中樞的發育,有利於盡早學會語言交流,主要是這種情況。從人工耳蝸植入是否適合來說,孩子肯定沒問題,國內植入人工耳蝸,很多都是小孩。現在人年齡大了,老年人聽不見怎麼辦呢?如果老年人聽力非常差,配助聽器後依然不能改善聽力,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也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這種人屬於語後聾,植入效果也不錯。總的來說,人工耳蝸自發明以後,全世界已經有將近60萬人植入了人工耳蝸,並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國內也差不多有6

㈦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可以幫助各種年齡的患者,包括先天性耳聾和後天性耳聾的患者。當患有重度和深度耳聾,助聽器不能奏效時,就可考慮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深度耳聾患者特別是對兒童,應盡早接受人工耳蝸的植入,以縮短耳聾的時間,抓住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以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
注意:只有專業醫師及聽力學家才能對是否可行人工耳蝸植入提出建議。
兒童植入者的選擇標准
1. 雙耳重度或深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2. 助聽器及其他助聽裝置無法改善聽力

3. 無手術禁忌症

4. 具有改善聽力的強烈願望

5. 家庭的支持

6. 有對人工耳蝸的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7. 有一套完整的聽力語言康復教育計劃

成人植入者的選擇標准
1. 雙耳重度或深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2. 助聽器及其他助聽裝置無法改善聽力或幫助不大

3. 無手術禁忌症

4. 患者心理和動機正常適當

5. 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6. 有對人工耳蝸的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7. 能運用口語/聽聲交流

㈧ 什麼情況要做人工耳蝸

極重度聽力損失與佩戴助聽器效果不佳者需要做人工耳蝸。

㈨ 小孩子什麼情況下需要做電子耳蝸

通過戴助聽器補償以,達不到有效的交流那部分孩子,都建議給他植入人工耳蝸。現在人工耳蝸手術對於那些極度聾的孩子的補償效果是35dB-40dB左右,植入人工耳蝸的語言識別率單耳是70%-75%,雙耳是80%-85%左右。國產與進口的費用有很大差異,如果是國產的人工耳蝸一般8-10萬就可以做了,進口相對會高一些,最便宜要14萬左右,最貴的要28萬左右。
如何選擇與選配助聽器?

根據聽力的情況,一般說聽力在80dB以內助聽效果會比較滿意,如果超過80dB,就看每個小孩的領會能力了,有一部分小孩超過80dB再去配助聽器,他的語言識別率達不到20%,這種情況對孩子的語言發育影響比較大,一般建議做人工耳蝸手術,要根據每個孩子不同情況去選擇合適的助聽器。根據聽力測試的結果,孩子戴上助聽器後要經過反反復復的調試,調到一個既舒適又可以聽到的狀態。

㈩ 小孩子聽力不好一定要做人工耳蝸才是效果最好的嗎

您好,建議可以先到專業的聽力中心檢測一下聽力情況,看看助聽器能不能幫助干預,如果是助聽器已經是沒有辦法干預的話,再考慮人工耳蝸。

  1. 人工耳蝸是三類醫療器械,分為外部處理器和植入體兩部分,植入體需要手術植入。大概的工作原理是外部處理器接受聲音後處理,發射信號到植入體,植入體通過電流直接刺激聽神經。」電「刺激,是聽到聲音的途徑。人工耳蝸是人類歷史上個完全替代一個器官的」人工器官「。人工耳蝸是「人工耳」,替代耳朵。

助聽器是一個放大器,不過因為聽力損失不是線性的,所以目前更多用的是數字式助聽器,不是簡單放大,而是有的頻率損失嚴重就放大多一些,有的頻率損失小就小一點。這樣助聽器就可以有效補償聽力。還是對聲音進行放大處理,通過鼓膜、聽骨鏈、耳蝸、聽神經到達大腦,算是耳朵的「增強設備」。

理論和實踐已經證明,目前絕大部分的感覺神經性聾是無法單純依靠醫療的手段達到治癒目的的,為聽障兒童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再輔以規范的聽覺言語康復訓練才是讓他們走出無聲世界、融入主流社會的唯一科學有效的方法。但同樣使用了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採取了同樣訓練措施的不同個體,康復效果卻會有很大的差別。這說明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作用不但與驗配和植入的水平有關,與它們正確使用也有著極大的關系。為此在這些助聽設備的使用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做好「晨檢」:

所謂「晨檢」指得是早晨起床後對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主要有:

(1)電池電壓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

只有電池電壓在額定狀態下,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才能發揮至大的作用。檢查的至好方法是使用電壓測試儀,如果發現電壓達不到額定的要求則需要及時更換。

如無法保證對電池性能進行有效的監控,可採取定期更換電池的方式保證助聽的效果。

(2)助聽器發出的聲音是否正常?

有時盡管電池電壓正常,但受助聽器本身工作狀態和耳模導聲孔通暢度的影響,助聽器的放大和輸出也會產生變化。例如北方的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助聽器的耳鉤和耳模導管中很容易出現水蒸汽,導致助聽器沒有聲音或聲音異常;還有的小兒外耳道中的耵聹較多,容易將耳模聲孔阻塞,影響聲音的傳導,需引起特別的注意。因此每天早上,家長或老師要用助聽器專用聽筒,監聽助聽器發出的聲音是否正常,如有異常需及時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3)是否有反饋嘯叫?

戴上助聽器後,出現反饋嘯叫的主要原因是耳模配戴不到位,沒有讓耳模與相應部分充分吻合好,此時只需按步驟重新配戴即可。出現嘯叫的第二個原因是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耳廓變大,耳模相對變小,兩者之間不相吻合,密封程度降低,解決的辦法是更換新耳模。引起助聽器嘯叫的第三個原因是助聽器耳鉤或耳模耳鉤有裂痕,也有可能是耳模膠管與耳鉤銜接不好,聲音在傳導過程中出現泄漏。需要對耳鉤或膠管進行更換。助聽器的嘯叫,不但影響配戴者自己對聲音的聽取,還會對其他兒童的聽取產生影響,需及時處理。

(4)小兒對聲音聽取的敏感度有無變化?

有許多原因會導致小兒出現一過性聽力下降,如不能及時發現,會影響一整天的學習效果。因此每天早上,戴好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後要檢查孩子對聲音的聽取狀況。至簡單的方法還是讓他聽取並復述a、i、u、m、s、sh六個英語字母的發音,如能准確復述,則說明聽力補償效果基本滿意,如有異常,要查找原因,必要時要會同聽力康復專業人員共同解決。

因為受年齡的影響,特別是初次配戴助聽器的幼兒對聲音的認識並不深刻,對以上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工作狀態的異常改變不敏感或不能表述,如果不做好晨檢,不能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助聽設備的作用就得不到正常發揮,不但浪費了寶貴時間,有時還會造成更嚴重的聽力損傷。

二、聽覺和言語訓練的環境要相對安靜

感覺神經性聾導致的聽力障礙,不僅僅是聽覺敏度的下降,至主要的是聽覺解析度的下降。在安靜環境下,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作用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在嘈雜環境里,雜訊干擾了對言語聲的聽取,就會出現聽得見但聽不清的現象。因此在進行聽覺和言語訓練時,特別是初期,要盡量選擇安靜的環境。等小兒有了豐富的正確的聲音概念後,抗噪音干擾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環境的影響就不那麼重要了。

三、注意助聽器聽取的至佳距離

因為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使用麥克風輸入方式時,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至佳距離在兩米之內,超過這個距離,助聽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教聾兒學習說話時,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兩米。同時還要注意,如果小兒只是配戴一隻助聽器或一耳植入了人工耳蝸時,應盡量在助聽器配戴耳或人工耳蝸植入耳一側與他交流。

四、人工耳蝸植入後,另一耳要堅持配戴助聽器

對於聽力的改善來說,人工耳蝸比助聽器有著更多的優點,因此一些一耳已經植入了人工耳蝸的孩子的家長,就會放棄對另一耳殘余聽力的開發和利用。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按照常規一耳植入人工耳蝸,另一耳只要有殘余聽力就一定要堅持配戴助聽器,這對於聲源方向的定位、雜訊條件下的聽取有著極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非責任耳「聽覺剝奪」的發生。

五、學會使用「T」檔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聲音輸入方式至少有「M」和「T」兩種,其中 「M」為麥克風輸入方式,在此方式下,麥克風就可以直接將外界的聲信號變換成電信號進行放大,這是至常用的一種方式。而「T」表示磁電感應輸入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不能直接對外界的聲音進行放大,而是通過內部的感應線圈切割磁場中的磁力線產生電流後再進行放大。它必須依賴於磁場的存在,因此磁場的建立是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作用發揮的關鍵。發達在公共建築設施的設計和建造上已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預先在牆壁或地板內埋置了感應線圈,在一定范圍內只要將「T」擋打開,無論距離多遠,均可清楚的聽到聲源發出的聲音。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利用一些特殊裝置才能充分發揮「T」擋的作用。其中至常用的是磁電感應裝置。該裝置可以在一定范圍(一般為30-50m2)內產生一個磁力線均勻的磁場,在這個范圍內的任何位置,只要使用「T」擋,就可以收聽到來自這些音響設備發出的聲音,加大了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有效距離,擴展了孩子學習的空間。同時由於這時助聽設備接收到的只是進入該裝置的聲信號,周圍環境的其他雜音不被放大,因此聲音的清晰度比通過「M」檔輸入的要高的多。

六、爭取使用無線調頻(FM)系統

我們雖然遠離廣播電台,但通過收音機可以清楚地收聽到電台播出的節目,這是因為電台可以以調頻的形式將聲音信號發射到空中,而只要收音機的接受頻率與電台播放節目的頻率一致,無論距離多遠均可以收聽到電台的聲音。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用一特定的發射器將聲音信號象電台一樣以某種特定的頻率播出,而只要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上安裝一個調頻接收器,同樣可以清晰地接收到這個信號。目前這種裝置已經被廣泛應用。並且隨著技術的改進,發射器和接收器的體積越來越小,性能越來越好。無線調頻系統的至大優點是增大了聲信號的強度,降低了雜訊的強度,通過信噪比的變化增加了言語聲的清晰度,有利於語言的學習。另外它還解決了距離對助聽效果產生影響的問題。在發射器功率滿足的前提下,只要教師或家長佩帶了發射器,佩帶了接受器的聾兒無論在何處均可以清晰地聽到他們的聲音。與磁電感應裝置一樣,它可以用在一對一的家庭訓練中,也可以用在一對多個的集體訓練中。

熱點內容
為什麼橋接後名字找不到了 發布:2025-02-04 13:30:14 瀏覽:475
為什麼蘋果手機遇涼電量減少 發布:2025-02-04 13:30:12 瀏覽:125
為什麼安裝不了bim軟體 發布:2025-02-04 13:18:25 瀏覽:462
飛機晚上飛行為什麼要關閉遮光板 發布:2025-02-04 13:15:05 瀏覽:179
微信轉紅包為什麼要驗證 發布:2025-02-04 13:09:53 瀏覽:767
為什麼孩子總是說自己肚子疼 發布:2025-02-04 13:06:28 瀏覽:944
海魚為什麼不同顏色 發布:2025-02-04 13:02:09 瀏覽:609
為什麼女人不能金婚 發布:2025-02-04 13:01:33 瀏覽:227
為什麼一到晚上容易失眠 發布:2025-02-04 13:00:13 瀏覽:110
淘寶11的視頻為什麼有黑邊 發布:2025-02-04 12:58:34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