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上學要徹夜排隊

為什麼孩子上學要徹夜排隊

發布時間: 2022-10-28 21:16:27

㈠ 外地人在鄭州有房子,沒戶口,小孩子上學怎麼上

我在鄭州工作生活,我與社區居委會,社區警務室在一起工作,我家也有小孩。根據政策,結合我自己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正對外地人在鄭州有房子,沒戶口,小孩上學怎麼辦?只針對上小學,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把孩子父母一方的戶口遷到鄭州,也就是房產所在社區,街道戶籍所在地。孩子就能上學了。

第二種。不想把戶口遷到鄭州,還想讓孩子上學,方法去下。

1.提前一年夫妻雙方到房產所在警務室辦理居住證,(辦理居住證材料可以上網搜索也可以去警務室問,這里省略)。為什麼提前一年,因為居住證辦理是半年出證,還要給孩子提前報學校,所以辦理居住證需要提前准備。

2.孩子學校招生時,按學校要求時間,准備材料去給孩子報名,一般在八月份。

3.報名後等待學校來家訪,看你們是不是真實的住在這里。

4.等待學校錄入通知。

外地戶口,經過以上操作能百分之百入學嗎?答案是不一定。學校的錄入順序是,先錄入方便戶口都在學校這個招生區域的;然後是房產在這里,戶口不在這里的,招生區域內學生,最後是沒有方產,租房子在這個學校招生區域。

看了上邊兩種方法,如果想上好的重點小學,一般學校生源都很多,最好房產戶口都在。如果在市區偏僻區域,學校生源不足,那樣就不用遷戶口。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大家給孩子選擇學校,給孩子選擇小學,一定要早做准備,到時候該上了,再准備就來不及了,耽誤孩子一年時間。

其實,像樓主這種現象特別的普遍。

政府部門不可能讓外來務工人員的女子不能接受教育,況且國家明確:九年的義務教育是政府部門必須履行的職責。

樓主的努力還是有回報的,最起碼在鄭州購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能夠給孩子穩定的住所。多少的外來務工人員忙忙碌碌,在城市裡連屬於自己的家都沒有。

樓主的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提前關注你購買樓房所在片區的小學招生政策,最好是提前一到兩年關注。

像你這種情況,政府會有專門的政策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但是要提前准備好孩子上學所需的入學材料。

我提供下,我們城市對於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所需要准備的資料作為參考。

例如:所在片區內的租房合同、水電費繳費清單(需要滿一年)、所在城市的養老保險繳費清單(需要滿一年)、孩子的接種卡、居住證(需要滿一年)等等。

最後,提醒樓主,一定要提前一年關注教育部門的招生政策,因為有些孩子上學的材料需要提前半年,一年辦理。

最簡單的關注方式就是通過手機查看當地部門教育網站或者關注當地資訊都會有公布。

外地戶籍子女上幼兒園

幼兒園適齡幼兒一般為3周歲至6周歲,幼兒園一般為三年制。

幼兒園每年秋季招生,平時如有缺額,可隨時補招。

幼兒園每班幼兒人數一般為:小班(3周歲至4周歲)25人,中班(4周歲至5周歲)30人,大班(5周歲至6周歲)35人,混合班30人。

在鄭州,幼兒園主要就分為公辦和民辦(私立)兩種。公辦幼兒園收費較低,但一般有名額和條件限制,外地戶口的孩子不容易進入;私立幼兒園收費較高,但大多沒什麼門檻,一般都能進入。

為了解決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的難題,河南省和鄭州市正大力推行普惠性幼兒園,主要優點就是費用更低,鄭漂父母可以關注一下。

具體入園政策,每個幼兒園有自己的招生條件,大家可以咨詢意向幼兒園。不過一般情況下,外地戶口給孩子報名幼兒園時,都需准備以下材料:

1.戶口本需復印戶主、幼兒、幼兒父母頁。

2.幼兒出生證明。

3.幼兒預防接種本需復印帶有幼兒信息的首頁和各項接種記錄。

4.父母身份證。

5.暫住證。

6.合法房屋居住證明(鄭州市房屋產權證或租房協議)。

7.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明。

8.就業證明(勞動用工合同或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

♡ 溫馨提示:(5)、(6)、(7)、(8)項可提供父母一方證件。

外地戶籍子女幼升小

根據鄭州市教育局的規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須持相關材料,到實際居住地所在區教育局指定的報名點報名,經審查同意,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到相關學校就讀。

鄭州往年幼升小政策是在8月份左右出爐,報名時間是8月中旬左右。在這里,可以參照《2018年鄭州市區小學招生政策》,提前准備好相關證件:

1.鄭州市居住證。

2.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

3.戶籍所在地的戶口簿。

4.父母身份證。

5.《計劃免疫保償證》或《預防接種卡》。

♡ 溫馨提示:由於取消了查驗證明,幼升小政策裡面提醒各位家長,請家長完善《計劃免疫保償證》或《預防接種卡》的手續。

小貼士:已經進入7月啦,幼升小8月份要開始啦!

外地戶籍子女小升初

鄭州小學升初中的政策每年於5月底6月初公布,入學原則是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以公辦學校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

外地戶口學生來鄭州上初中,分兩種情況:

一、沒有鄭州學籍/未在鄭州讀小學,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居住證原件。

2.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須是規范的勞動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

3.一家三口戶籍所在地的戶口薄。

4.父母身份證。

5.義務教育證書或小學畢業證或學籍檔案材料。

♡ 溫馨提示:以上證件准備齊全,6月中旬到居住證地址所在區的中招辦進行報名(民辦與公辦同時報名,具體日期根據當年政策公布為准)

二、有鄭州學籍/在鄭州讀小學,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居住證原件。

2.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須是規范的勞動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

3.一家三口戶籍所在地的戶口薄。

4.父母身份證。

♡ 溫馨提示:以上證件准備齊全,孩子就讀小學大概6月上旬開始著手,家長帶齊相關資料在學校填報公辦與民辦學校的報名表。

還需注意以下幾條:

1、原則上是父母一方的居住證,但有條件的建議辦父母雙方的(2018年經開區要求父母雙方居住證);

2、即便有鄭州學籍,居住證原件也必須准備;

3、如果學生本人戶口不在鄭州,父母一方鄭州戶口無法代替居住證;

4、學生本人戶口不在鄭州九區(金水區、管城區、二七區、中原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惠濟區、航空港區)內均屬於外地戶口。

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原因,最好把孩子戶口遷到房子所在學區內。我們小區比較特殊,一半在A小學上學,另一半在B小學上學。A學校只招收戶口在本地的學生入學,需要提供戶口本,房產證,父母身份證,防疫本。但是這幾棟樓的孩子如果戶口不在本地,也需要去B學校入學。B學校招收轄區內戶口在本地和不在本地的。戶口不在本地的入學需要提供戶口本,父母身份證,防疫本,居住證,父母一方勞務合同即可。所以可提前去社區了解自己小區學生該去哪所小學入學。我們這里八月中旬,學校門口會張貼報名通知,以前需要徹夜排隊等候報名,現在按小區分配的不同時間去報到即可,非常人性化,有的小區甚至會通知業主把材料交齊以後由物業代理統一去報名,服務非常好。建議你加入小區群聊或者物業群,方便接收通知,准備好所有的材料和其他鄰居一起報名更加方便。

這個情況還真是不太了解。說說北京的情況吧。

如果在北京有房子,而沒有戶口,上小學時是可以的。在房產所屬區域小學報告就讀。當然,如果是重點學區,那隻有房子可能也是有難度的。畢竟還有招生順位的影響。

但是目前的規定是可以上小學,中學,但要回戶口所在地參加中考和高考。所以為了讓孩子能夠跟上當地的教學進度,很多人是在孩子6年級前後就選擇回戶籍所在地了。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選擇上國際學校,不走中考高考這條路。

外來務工的可以在鄭州的,但也得注意一下,可以去私立學校就讀

有渠道,可安排。私信

義務教育階段都是隨戶口和實際居住地相對就近上學,如果老家在農村,且有一定的家產,就別轉戶口了,按照外地務工人員上學也是可以的。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戶口只出不進,移出來再想移回去就難了。

一般的公辦學校,不用遷戶口,外來戶口,可以上,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明,暫住證等。

如果考慮重點小學是需要劃片遷戶口的。

我覺得呀你肯定沒有去學校問吧,有些學校就算你沒有房子都能上,自己房子附近那些學校去問問就知道了,有些必須遷戶口才能上,有些不需要遷,有特殊關系除外哈

㈡ 孩子上個小學為何家長還要連夜排隊報名

現在我們小學階段的公辦小學,都是實行義務教育,原則上只要是你在那個路段的,都要接收,如果那個學校容納不下,會有別的辦法進行調劑,所以建議家長們還是按照教育局以及學校方面的指示,來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而且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報上名就可以了。

㈢ 孩子養成排隊的習慣對未來有什麼影響

引言: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的好習慣,對以後上學有哪些影響?在孩子小的時候,教育是每位父母所需要做的事情,而且都說讓孩子從小就要養成獨立的習慣,這也是一個對實在孩子的要求。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孩子沒有獨立的習慣的話,做什麼事情必然是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的要求。因為面對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孩子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只有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的習慣,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才能夠理智的處理。

一、上學的要求

很多孩子在上學後都是被父母強迫的,要求寫作業或者讀書,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是需要孩子自己完全的才能夠有促進孩子獨立精神的培養。所以在今後孩子的小事情都要讓孩子自己做,比如每天早上夜晚的刷牙洗臉,都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很多孩子長到四五歲可能還是父母幫忙。

二、有自我學習能力

在上學過程中,如果孩子有一個獨立的好習慣,就意味著孩子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以及自我把控的能力,很多人在面對作業太多的時候都會不知所措,但是如果獨立的孩子肯定會專項突破完成自己的作業。有獨立的習慣,在面對學習過程中,是肯定有自己的方法的,並且在上學過程中也能結交更好的朋友,有自己的交流能力。能夠更好的適應群體生活,這也是為什麼要讓孩子培養獨立的習慣。

三、幫助他人

其實讓孩子從小培養獨立的習慣,在上學過程中也可以選擇幫助他人,因為同學肯定是有困難的,這個時候需要勇敢的幫助他人,這也是在小的時候就需要家長灌輸的精神。而不能夠隨便的家長就說只要把學上好了就行。這樣的家長是不負責任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應該只有上學更多的,還有其他個人素質的培養,只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創造能力和想像力,才能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

㈣ 對於上幼兒園排隊報名不公平怎麼看待

市部分幼兒的家長開始緊張起來,在每年上半年幼兒園的新生報名季到來之時,由於部分「理想」中的幼兒園學位有限,這些家長們不得不全家上陣,寒風中徹夜排隊,只為給孩子提前搶到一個滿意的幼兒園學位(據3月9日《珠江晚報》)。 常言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上一座心儀的幼兒園,家長們不惜冒著寒風徹夜排隊,排隊最長時間的需要等候20多個小時,盡管幼兒教育質量的優與差與孩子未來並不存在必然因果關系,但家長的這番苦心勞累也完全能夠理解,幼兒園畢竟也是人生的第一個「起跑線」,人們也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有著多重理解,本身只有一個孩子,力盡所能讓孩子上一所好的幼兒園,對於孩子的將來註定只有好處沒壞處,「值得」,恐怕是這些徹夜排隊家長們的普遍心態,但是,面對並不均衡的幼兒教育資源,好的幼兒園要滿足所有家庭孩子的學位需求,無論到什麼時候都很難成為現實。

㈤ 為什麼幼兒園放學時很多家長會提前排隊接孩子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自己的例子,晚接孩子的例子。

某一天,因為工作原因,我去接孩子的時候,晚了。幼兒園的孩子都走光了,只剩下我女兒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門口(放學之前老師就會讓孩子排隊站著等著,來一個家長接走一個孩子,沒接走的,就站在那等)。

看到我去了,孩子的表情不是高興,而是委屈。

我雖然很抱歉卻並沒有多想。直到有一天,她畫了一幅畫,還給我講了她的心情,我才知道晚接孩子是一件多麼不明智的事。

這幅畫的意思是同學們都走光了,就剩下寶寶一個人,孤單單地站在門口,焦急地等著媽媽來接。

看了這幅畫之後,我真的很慚愧,想方設法早點去接她,再不讓她剩到最好了。

家長們排著隊等著接孩子這種現象可以理解,也是有其原因的。

總是被晚接的孩子會很失落,看到別人都被接走了,就剩下自己,會有被遺忘、被冷落的感覺,甚至會懷疑家長不重視自己。如果長期晚接孩子,後果更嚴重,孩子還會以為爸爸媽媽不要他了。

這樣的心理壓力是家長們無法忍受的。

孩子太小,去幼兒園一天了,家長一直惦記著,渴望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的表現。早些去幼兒園接孩子,可以早一點看到孩子,聽孩子講一講這一天的經歷。

為了減少擁堵現象、保證幼兒安全,幼兒園會分時段放學,讓孩子分批走出幼兒園,由家長接走。這樣家長就需要按照園方要求,按時過來排隊了。

上幼兒園的孩子都很小,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需要大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去呵護。雖然家長們就排著隊到幼兒園去接,看著有些不可思議,可想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感受也便都理解了。

為什麼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家長提前排隊接孩子?

說一下我的親身體驗。我兒子剛上幼兒園那會兒我一直很准時接他,有一天單位太忙了,所以晚去了大概半個小時。大部分孩子都已經被接走了,剩下的幾個孩子被老師統一帶到一間教室等待。孩子一看見我立刻撲了過來,委屈的眼淚啪啪直掉,我當時心裡特別酸,老師跟我說他剛剛不哭了。後來我問他為什麼哭了?他說覺得媽媽可能是不要他了。聽了這話做家長的還會晚接嗎?我告訴他無論怎樣媽媽都不會不要你,但是媽媽以後還會有晚來的時候,因為媽媽要工作,會有事情忙,如果我還沒來你就和老師待一會兒。他知道了這個之後我再有晚去他也很安心的等著了!

我覺得之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會提前等待接孩子無外乎以下兩種情形:

一是全職媽媽或者專門接送孩子的老人,她們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接送孩子,所以沒有意外都會早來一會。

二是像我這樣的上班族,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安排好時間和工作了,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會晚去。

這個問題提得好。好多年前,我就有過困惑,當自己成為家長後,似乎能夠解答這樣的問題了。

幼兒園一般放學都比較早,能夠去排隊接孩子的家長基本都是不上班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而幼兒園的孩子年紀還很小,家長們一般怕孩子等太久,因此就一個比一個早到。到點就能進幼兒園,不讓孩子覺得受了冷落和委屈。

再有,有些家長還想快點帶孩子回家,好讓他們吃點東西。擔心在幼兒園沒吃好吃飽,家裡有更好的條件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記得幾年前自己還在上學時,曾經幫姐姐接送過孩子一學期。那時候小朋友4點多才下課,3點出頭就有一堆老人家陸陸續續到達幼兒園門口,不管天氣是熱還是冷,他們的眼裡就似乎只有孩子。(部分老人家沒有孩子在身邊會覺得有些無聊,因此在幼兒園提前排隊,還能跟旁邊的家長們聊聊天,解解悶,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一個幼兒園一般體量不會太大,但是接送時間安排很集中,比如4點半下課,4點45分就要求全部離園。許多家長考慮到每次即使剛好到點到達幼兒園,也需要排長隊,為了確保能夠在幼兒園規定的時間里接到孩子,就不得不早點出門到點接送娃兒了。並且,一般幼兒園只有兩個出入點,排解壓力相對大。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助到你。

您的提問不但在幼兒園存在,在小學校門前,也同樣:車水馬龍!其根本原因是:安全!記得我的兒子上幼兒園時,因其太小每周必須接送一次。其它時間都住宿在幼兒園。那時在企業月工資四十多元,每月僅交十元就可以了,而且,孩子吃住非常好,阿姨老師對孩子曰夜精心照料,他們的月工資比企業工人工資低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工作時間卻較長!記得我有一次大病住院,半個多月,愛人在邊境,孩子都是由老師在周六、日義務接到她們家中照料!

而今,我們的孫子輩上幼兒園,需每天下午三點左右接孩子,這與家長下班時間相差三個小時!無有老人的難度太大了!要麼每天請假,要麼辭職!這也是雙職工無法生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的家庭條件好的,開車接送,條件差的坐公交。

幼兒園如此車水馬龍,小學校同樣車水馬龍!

記得四十年前,我的兒子上小學時,我們是雙職工,無條件接送,上下學完全他自已,他脖子上掛把鑰匙,自己回家。他們無有安全之猶!而且更無有偷盜倒賣孩子現象!

由於我自己經常去學校女兒,不僅親眼目睹過,也親身經歷過,所以對 題主這個問題 感受頗深。對此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就自然聯想到了我們趕班車、趕動車、趕飛機等的情景,其實到幼兒園接孩子和趕各種交通工具在本質上並無多大的區別。

現在春運也快到了,大家都很熟悉趕動車的情景,雖然發車時間都早已知道,但大部分人都不會踩著點到車站,而是提前到車站的候車室候車及排隊,這情景其實就和在幼兒園門口排隊等候是一個樣的道理。其目的就是想留有時間上的餘量。這就是人們嘴裡常說的只有人等車,沒有車等人。趕飛機更是如此,不可能把上飛機的時間按照幾點幾分算得剛剛好,大都是要提早一點趕到飛機場等候,排隊辦理登機手續、排隊托運行李、排隊過安檢、排隊等候登機等等,就怕耽誤了上飛機。

回到題主這個問題,雖然幼兒園的放學時間在作息時間表上是已確定好的,但由於放學時各班都要收拾座位、整理路隊,還要一個一個班按照順序輪流出校門,所以這裡面在時間上就有較大的跨度,或早幾分鍾或遲幾分鍾都很正常。對家長來說,由於無法准確判斷孩子出校門的時間,本著寧可早一點也不願意遲到而給孩子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會提早幾分鍾到幼兒園排隊等待接孩子。

出於家長疼愛孩子的心理。如果家長遲來接孩子,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是一件「大事」,當他看到其他同學都被家長接走,只留下孤零零的自己,恐怕心理會不好受。多數家長寧願自己委屈一點,也不忍心看到孩子受到一丁點兒的委屈,出於這種心理也會提前到校門口排隊接孩子。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孩子是受特殊保護的對象,在人身安全方面來不得一絲的疏忽。按照我的親身經歷,家長在幼兒園門口排隊等候,很多是因為園方考慮到孩子的安全接送問題,不排隊往往會出現安全方面的大事。這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會想第一個擠到園裡面接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排隊的話,等校門一開,沒有受到約束或管控的話,那就會出現上百人甚至是幾百人一窩蜂沖進去接孩子的混亂不堪的場面,這場面真的不敢想像,遲早會出現嚴重的踩踏事件。

不管是家長自發的排隊還是園方要求或組織的排隊,這種做法的目的都是為了引導家長們在放學開門時可以有秩序的入園,不至於出現失控的人擠人的擁擠現象。

還有一個大家不能忽視的實際情況:大家都知道,接孩子的人除了年輕的父母之外,還有不少年紀大的爺爺奶奶輩的家長來。所以,家長們在校門口有序排隊,有序入園,既是在最大程度上杜絕出現踩踏孩子事件的安全隱患,也是對接孩子家長自身的保護。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題主,謝謝!

提問的朋友,估計您那裡是家長排著隊接孩子?真的很懂禮貌呢

我們這里,可能是天高皇帝遠,或者說是荒蕪之地,我們這里的幼兒園不排隊,孩子們都在各自的教室里坐著,等家長們來到教室門口接。

又因為教室離著大門口距離不一,有的遠有的近,而大家又都盼著第一個看見孩子,或者第一個接到孩子,於是,到了放學點,幼兒園大門嘩啦一開,各位啊, 奇跡出現了!

所有家長都開始玩命往裡跑!

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跑的那叫一個快!

爸爸媽媽也就算了,畢竟身強力壯,百米沖刺起來,都是破紀錄的模樣

最感人的就是那些爺爺奶奶,那個時候,孫子在屋裡期盼著呢,他們,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一個個精神百倍,速度+激情,剛剛滴!

每天傍晚,都呈現出,你追我趕的熱血澎湃的場面!

有一次去見習的時候,我記得所有小朋友都被接走啦,只剩嶽嶽小朋友,我就觀察他(從剛開始的滿心歡喜、期待到最後的悶悶不樂、沮喪、)我就上前說,咱倆再玩一會兒好不好呀?我可喜歡嶽嶽了,(轉移小朋友的注意力,不讓他想只剩自己一個了,爸爸媽媽還沒來接我)我們一起玩了差不多十分鍾左右,嶽嶽家長就來了,看到家長的瞬間,嶽嶽就哭了,嚇人呀,把我弄的不知所措,家長以為我怎麼孩子了,孩子也只管哭,我就安慰嶽嶽,家長也不讓,過了會兒嶽嶽不哭了,我說寶貝乖,怎麼好好的就哭了呢?這時孩子說: 「別的小朋友都走了,爸爸現在才來。」 這時家長不好意思的看著我,同時給嶽嶽說:「寶貝,對不起,爸爸堵車來遲了,以後爸爸早早等你好不好?不哭了哈,乖」。致使家長早早來園的原因之一。

㈥ 孩子上學賴床總是遲到怎麼辦做好哪幾點,讓孩子知道時間不等人

孩子上學賴床總是遲到怎麼辦?做好哪幾點,讓孩子知道時間不等人?

1、面對自己的不夠,以己身做為危害

孩子一直懶床念書早晚,具體所遭受影響非常大要素還在於家庭氛圍,例如父母己身不正確沒被高度重視而傳達到孩子的身上,假如父母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從沒早到反而是早晚,那樣給孩子傳送能量便是早晚可以不等候,以致於孩子做任何事都是帶著早晚的念頭去立即得理不饒人。

所以在孩子念書懶床一直遲到背後,父母一定要立即認可身上的不夠,以己身更改做為危害去引導孩子搞好按時不遲到,尤其是孩子剛剛上幼兒園時,一定要保證寧願早到多等數分鍾也別圖不排隊的方便,孩子的發展包含文化教育全是受父母危害之深入,僅有父母搞好不遲到的榜樣孩子才會有模學樣。

㈦ 為什麼上學要房產證

法律規定是,孩子上學可以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也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因為地處東南沿海地區,人口密度本身就比較大,而且每家每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很多農村的家長都千方百計的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市區,希望能夠在市區上較好的學校。
可是好的教育資源畢竟是有限的,一所教學質量較好的學校,往往會被很多家長關注,很多家長託人情,有些家長徹夜排隊報名,為的就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所學校就讀,有時候甚至場面不可控。
教育局為了維護良好的入學報名次序,不得已才在入學報名的流程增加了出示學區的房產證這一條款,現在就讀哪所小學一般按照戶籍制度或者是學區房制度,戶籍制度就是孩子的戶口在哪裡,就在戶口所在地的學校就讀,這樣就限制了孩子離開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區域進行就讀,同時也更容易管理孩子學校的就讀問題。

㈧ 教師規定書店的家長要整夜排隊買書,這種行為對不對

這種行為很定時不對的,會給家長造成很大的壓力,影響到家長自己的工作狀態。

換個思路看待問題

如果說老師確實是因為一些事情,造成了無法提前告知家長准備某些書籍的狀況。那同樣可以想些別的辦法。

老師想要的教輔材料,一定是自己接觸過的。至少自己肯定有一份。而老師的教學進度是需要時間推進的。如果說,需要的時間比較急,沒有辦法等。那可以將所需的幾頁紙拍下來,交給學生以及家長。

這樣,家長至少有個備用方案。如果能夠買到整本書籍,自然再好不過。如果沒辦法一下就買到,也能將這幾頁紙列印出來,先解決眼前的問題。快遞行業的速度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只要給出三五天的時間,不管是當地的書店,還是家長自己,相信都會有辦法買到需要的書籍。

總結

我覺得,學校在給家長下達某項任務的時候,最好可以給出幾個選項。不要將責任以及麻煩都甩給家長。很多事情,在老師以及學校的角度上,都是有其他解決方案的。如果學校可以給家長多一些的體量,相信家長也會更認可學校一些。

㈨ 現在孩子上學為什麼這么難

我國共有三次生育高峰期:

第一次生育高峰:1949年-1957年

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年-1970年

第三次生育高峰:1981年-1990年

其中,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的小孩參加高考正好處於2000年-2009年左右,所以2000年-2009年高考人數逐年上升,此後高考報名人數開始下降並趨於平穩。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考報名人數2019年再次超過1000萬人,達到1031萬人。

早年,大學錄取率低,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光宗耀祖。現如今,「我是村裡唯一大學生」的榮耀不復存在,大學錄取率從2000年58.83%上升到2019年88.74%,2020年大學錄取率極有可能超過90%。

內卷化嚴重 家長「搶奪」教育資源

在以前上了一本線,志願填報沖一沖就能上個211,沖不上211也能去個普通院校的王牌專業。為什麼現在上了一本線,甚至可能「雙非(非985、211)」都讀不了,更別提王牌專業。

原因在於——內卷。

以前大家都認為高考只要高中三年拼一拼就能上個好大學,甚至只需要最後一兩年苦一苦就能考上重本。

但有一天,有個學生在高一開始上補習班,成績確實有提高。其他學生也紛紛效仿報補習班,以此希望提高成績。這個時候大家都開始上補習班,最後大家的總體成績都提高,但排名最後發現沒有多少變化,重要的是名校招生計劃數增長有限。

這個時候有家長又提前了,開始考查初中學校,拼盡全力給孩子上更好的初中。大家又紛紛效仿,開始奔波「初中最好的幾所學校」。

周而復始,內卷越來越嚴重,從高中往前推到初中,從初中往前推到小學,甚至從小學往前又推到了幼兒園。

這就是內卷。

內卷化並不全是家長的過錯,更不是家長們愛「攀比」。

內卷化的原因有很多,在教育方面,其實質在於教育資源匱乏、教育資源不均等,加上社會一元化的價值觀所導致。

教育資源匱乏以及教育資源不均很好理解,假設教育資源豐富且80%的學校都是好學校,那麼擇校的慾望自然會降低。但這仍然不能阻止家長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其原因在於社會一元化的價值觀所導致。

一元化的價值觀,指的是社會上的大部分人認同同一種價值標准。例如,大多用人單位更傾向於聘用名校畢業、學歷高的畢業生,認為其能力更高。

一元化的價值觀帶來的後果會是什麼呢?首先,大家所認同的是名校畢業、研究生畢業的大學生,包容性降低,甚至認為讀文科就是成績不好,學理科就是聰明的體現。喜歡電競、唱歌、跳舞、畫畫被認為是「異類」,不務正業、不走正道。其次,大家有目標,沒理想,所有人的目標變成了「考上好大學」,一旦考上就認為萬事大吉後世無憂,沒考上好大學就萬念俱灰一輩子就完蛋了。

一元化的價值觀會讓內卷更加嚴重,我想起朋友說的一句話,「什麼時候街上踩滑板的少年多了,就有希望了」。

㈩ 現在的孩子上學放學都要有人接,是攀比呢還是家長擔心孩子的安全

以前,我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我認為在孩子進入初中後,是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上學、自己回家的。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情以後,就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後來我就一直堅持接送孩子,這並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

在孩子讀小學時,因為孩子小,因此我每天都會送孩子去上學,由外婆去接孩子回家。那時我有一位英語教師,他的孩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車禍,老師哭得痛不欲生。

我們看到老師痛哭的樣子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他的孩子是騎自行車回家的,在等紅燈的時候,有一輛貨車從他身邊開過把他捲入了車底,去醫院後搶救無效。

遭遇此事後,老師一直非常後悔,如果不讓孩子自己騎車回家,就不會發生這件事了。我們看到了孩子的照片,孩子很優秀,學習成績非常好。高高的個子,很懂事的樣子。那段日子,老師整天以淚洗面。忍著痛把事情調查清楚。最後發現在孩子放學的這條路上,每天都有貨車來來往往,而且這個時間還沒到6點,正是人流量處於高峰的時候。 按規定,貨車進入市區是有時間規定的。但是沒到時間貨車卻能暢通無阻,無人管理。混亂的交通現象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從那時起,我決定無論如何我都一定要親自接送孩子上、下課。再也不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獨立性了。因為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的,我賭不起。 這么多年來,很多人笑我、罵我,說不會讓孩子自己去嗎?養得這么嬌!我的回答是,我不想拿孩子的生命去做賭注。我不是不相信我的孩子會不遵守交通規則,我是擔心這個 社會 對車輛的管理還不夠規范。因此我寧願累一點,但只要孩子平安。

近年來,車輛越來越多,只要是剛拿到了駕照就可以馬上開車上路了。我看過太多這樣的驚魂一刻:有些車子會突然快速變道,讓別的車子躲閃不及,從而急剎車。讓車上的人驚恐萬分。人在車上,心卻是吊起來的。 連大人都感到很不安全,何況是孩子。

經歷過這些事後,我和孩子爸爸就一直接送孩子上下課。 這並不是攀比,而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無論父母花了多少精力在孩子身上,想把他培養成一個怎麼優秀的孩子,但是安全永遠是放在第一的。 當然,也有的孩子獨立能力特別強,而且學校離家也不算很遠,周圍的交通和路況都非常好,那麼父母也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

這個跟攀比有啥關系呢?接送小孩當然是出於安全考慮。

說實話,我連寶爸送孩子都不放心。冬天早上,兩人下樓我就在窗口看。寶爸一人前面走,頭都沒回一下。我娃背個小書包,一路小跑在後面追。男人嫌女人太過小心,女人嫌男人太過粗線條。

以前會覺得培養孩子獨立,大一點自己上下學。有了孩子我就否定了。獨立在別的方面鍛煉吧,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弱小,最容易被壞人盯上。路上車多人多,走路還被窗戶砸,媽媽在身邊都未能保護孩子,多心痛。還有很多極端的人,情緒不穩定就拿周邊小朋友撒火。

以前我也是不吃虧的性格,有了寶寶我就很慫。懷孕的時候被狗追,狗主人還罵我,我都不做聲灰溜溜回家。一次帶孩子排隊買地鐵票,小朋友不小心腳碰到前面大爺的褲子。已經各種對不起,那位大爺不依不饒站在旁邊罵了許久,還好有口音聽不太懂。我始終都沒有吭聲。

有了孩子就有了軟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孩子安全是最重要的。接送孩子就是為了安全,還有天氣下雨下雪,開車孩子也能舒服些。這些都與攀比沒關系。

攀比?接送上學有啥好攀比的?都是老百姓,土豪的孩子估計也不跟老百姓在一個學校吧?我閨女小學門口發生過一次陌生人拽一個小女孩上車的事件,幸虧離得最近的一個接孩子的難受把小女孩拽住大聲呼救,幾個接孩子的家長和保安跑過去,陌生人跑了,要不後果不堪設想。還有孩子自己回家發生交通事故的,還有在路上打鬧受了嚴重傷的,還有被校園學生欺凌的,老師也一再強調安排好孩子的接送保證安全,不接怎麼辦?這么問的肯定沒孩子或者孩子還沒上學!

接孩子上學放學應該是擔心孩子的安全,至於攀比,個人感覺不存在,接送個孩子有什麼可攀比的呢。

畢竟現在路人車多人多,沒有哪一個家庭能夠承擔意外情況,與其呆在家裡各種擔心,不如接送一下,也放心不少。

不過現在有些家長可能是過分擔心了,有的離學校很近也接送,有點過度保護的意思。另外學樣也有規定,低年級的學生要求父母接送,一年級剛開學時老師要見到家長才讓孩子走。

我女兒上一年級,學校就在小區對面一點,需要過兩個紅綠燈。去年剛開學前兩個星期接送,之後我問女兒是否可以自己下下學,她表示可以,然後就一直自己上下學,下雨下雪的時候我才去接送。

而同小區許多孩子有的到三四年級可能還在接送,有時路上碰到聊起來,一般都是說要過路口,怕孩子不看路;還有一個就是老人接著居多,可能覺得是在家閑著也沒事,去接送下也就是十分鍾的事。

總之,特別是對小學生,如果學校離家遠,接送是必須的;而像我們離這么近的,我感覺是沒必要接送的,讓孩子獨立上下學是相信孩子能力的表現,過度保護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攀比?誰願意能睡懶覺的時候從床上爬起來開半個小時,從河西跑到河東,就為了把孩子從學校送到只有五分鍾車程的考場?!前幾天孩子高中學考,她爸就是這樣做的。只因為學校要求7:20之前必須到考點,雖然學校和考點之間只有五分鍾車程,但無論是坐公交車還是走路,孩子都必須六點多就出發。我想起很多年前,我們那有五個趕早上學的女孩子在那個大霧的早上被一輛麵包車全部抓走了。所以,我讓孩子爸爸早上六點從家裡出發,開半個小時的車趕到女兒學校,再開五分鍾把孩子送到考點。攀比什麼?只想孩子平安順利而已。

我覺得沒有 攀比的心理,因為現在生活條件都提高了!我是不會與人攀比,哪怕我很窮,我依然會依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會攀比,我想更多的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尤其是在城市,縣城上學的,人多,車多,處處要注意安全!

我孩子是剛上幼兒園,接送是想都不用想,很直接的去接送,幼兒園沒有校車,園里的小朋友都是家長接送,但他們有的都開賓士,寶馬接送孩子,我是騎電瓶車,我們寶貝班有個小孩都是奶奶騎三輪車接送孫子,沒見過爸媽去接的,人家孩子也很聽話懂事!有條件跟沒條件,孩子都是一樣上學,一樣多的學費,過著一樣的時間,做著一樣的活動,吃著一樣的飯菜!我覺得沒什麼可攀比性,你有錢你也不會給我花

熱點內容
為什麼蘋果手機打微信視頻卡 發布:2025-02-05 00:40:27 瀏覽:201
小米手環5nfc版耗電快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5 00:29:06 瀏覽:307
蘋果倉單為什麼這么少 發布:2025-02-05 00:29:05 瀏覽:510
arpro為什麼選不到壓縮文件夾 發布:2025-02-05 00:19:36 瀏覽:693
女人為什麼愛對男人發脾氣 發布:2025-02-05 00:15:58 瀏覽:840
倉鼠拉稀吃葯為什麼不好使 發布:2025-02-05 00:00:14 瀏覽:277
為什麼電腦錄出來的視頻會比較卡 發布:2025-02-04 23:58:48 瀏覽:756
為什麼淘寶店關注人很多 發布:2025-02-04 23:58:47 瀏覽:327
為什麼有的男人過目不忘 發布:2025-02-04 23:57:14 瀏覽:597
蘋果手機推薦照片為什麼沒有照片 發布:2025-02-04 23:57:12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