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北歐爸爸帶孩子

為什麼北歐爸爸帶孩子

發布時間: 2022-10-23 12:55:33

『壹』 北歐人為什麼最幸福

下午的四、五點鍾,北歐人已經下班開著車到湖邊或山上,恣意地劃船或攀岩;此刻的中國CBD區,上班族仍賣力地沖業績,繼續吃著各種方便食品。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讓中國夜晚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晚餐的應酬又變相地延長了工作時間。 北歐人平均每周工時37個小時,而中國人平均多了8小時。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公布的調查,中國人去年平均工時已經超過2200個小時,幾乎居全球之冠。這樣的代價,讓我們的富裕陷入了著名的「GDP與幸福」問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國的經濟指標逐年攀升,中國人的幸福值卻沒能與之同步,先升後降地劃著一條並不漂亮的曲線。 而最近幾年以來世界各國推出的幸福指數、幸福值排行中,北歐五國無不高居榜首位置,中國則遠遠地在三四十位徘徊。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中國人到底是輸給了北歐人。 放眼望去,北歐國家沒有高樓大廈,人們穿著樸素,開著舊車,吃著簡單的食物,每天晚上7點以後街上就靜悄悄的,沒有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也沒有超級奢華的消費刺激著人的神經。生活在這種地方的男人們,幸福從哪裡來? 北歐男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生活品質,瑞典有句老話:錢是可以儲存的,而時間是不能儲存的,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量。被房子、車子、票子充滿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園子充滿的人生,北歐男人選擇後者,因為他們要的是品質,而不是物質。 孩子是男人生活品質的重要部分 如果你有孩子,而保姆費用特別昂貴,你會選擇去外面多找一份工作掙錢給孩子請保姆,還是辭職回家自己帶孩子? 在瑞典,很多男人無一例外選擇後者。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他們有一年的帶薪產假,政府鼓勵生育。他們會說,你說的沒錯,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男人帶孩子比女人更細致,或者孩子跟父親在一起才能培養好的個性。Fredrik說的可能最有代表性:「因為我一天不看見我的孩子,不給他講故事,不在他的小額頭上親一下,我就什麼都做不了,人生沒有意義了。如果錯過了孩子叫第一聲『爸爸』,我可能恨不得撞牆。」 這一點都不誇張,瑞典男人愛孩子是出了名的。在路上經常看到胳膊上都是文身,卻在胸前兜著一個嬰兒,手上牽著一個孩子,拎著購物袋的金發帥哥,他們慢吞吞地走著,時不時地往街邊的店鋪里張望一下,彷彿心裡在默算還要添置的東西。公園里也有推著嬰兒車曬太陽的奶爸,換尿布的時候把孩子的小腿並起來往上一抬,手底下一抻一塞,動作十分嫻熟。

『貳』 北歐人為什麼最幸福

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讓中國夜晚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晚餐的應酬又變相地延長了工作的時間。 北歐人平均每周工時37個小時,而中國人平均多了8小時。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公布的調查,中國人去年平均工時已經超過2200個小時,幾乎居全球之冠。這樣的代價,讓我們的富裕陷入了著名的「GDP與幸福」問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國的經濟指標逐年攀升,中國人的幸福值卻沒能與之同步,先升後降地劃著一條並不漂亮的曲線。 而最近幾年以來世界各國推出的幸福指數、幸福值排行中,北歐五國無不高居榜首位置,中國則遠遠地在三四十位徘徊。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中國人到底是輸給了北歐人。 孩子是男人生活品質的重要部分。 在瑞典,很多男人無一例外選擇後者。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他們有一年的帶薪產假,政府鼓勵生育。他們會說,你說的沒錯,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男人帶孩子比女人更細致,或者孩子跟父親在一起才能培養好的個性。Fredrik說的可能最有代表性:「因為我一天不看見我的孩子,不給他講故事,不在他的小額頭上親一下,我就什麼都做不了,人生沒有意義了。如果錯過了孩子叫第一聲『爸爸』,我可能恨不得撞牆。」 這一點都不誇張,瑞典男人愛孩子是出了名的。在路上經常看到胳膊上都是文身,卻在胸前兜著一個嬰兒,手上牽著一個孩子,拎著購物袋的金發帥哥,他們慢吞吞地走著,時不時地往街邊的店鋪里張望一下,彷彿心裡在默算還要添置的東西。公園里也有推著嬰兒車曬太陽的奶爸,換尿布的時候把孩子的小腿並起來往上一抬,手底下一抻一塞,動作十分嫻熟。 Fredrik是一家商場的會計師,公司有專門的幼兒園和哺乳室,很多父母都是帶著孩子上班,午飯時間還要去給孩子餵奶。很多奶爸混跡在奶媽中間,坦然地用奶瓶給孩子餵奶,一點都不覺得尷尬。機場的男用洗手間里甚至有專門給嬰兒換尿布的操作台,北歐爸爸是一刻也離不開孩子。 「我們並不是『家務男』,而是『居家父親』。如果一個家庭主男把自己淹沒在瑣碎的家務事里,是愚蠢的表現。居家父親應該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棒的爸爸,還要能有自己的創意,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做過8年家庭主男的Fredrik鄭重補充。 瑞典「奶爸」們認為,最好的時光就是孩子們在睡覺之前爬上膝蓋,向自己要一個擁抱。這種時候,他們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幸福。對瑞典男人來說,孩子不是男人在尋求成功過程中的一個背景,而是一個男人生活品質最重要的部分。 眾所周知,丹麥的婚姻制度幾乎瀕臨滅亡,很多成年男女選擇同居不結婚。結婚的人也經常穿著便裝去登個記就可以了。而且丹麥是個性開放程度很高的國家。然而丹麥男人卻非常保守和專一。 Eric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在一家公司作軟體開發師,還有半年的時間他就可以升任研發主管。這個時候女友Jan被銀行總部派往香港出任經理,這正是Jan夢寐以求的機會,為此她每天堅持學習一個小時中文。這讓人擔心,沒有婚姻關系的感情,能否經得起兩地分居的考驗? Eric卻抿起好看的嘴唇笑了,他輕松地說,兩周後我會去公司領最後一個月的薪水。 Eric認為,自己的工作雖然好,但自己沒有Jan那麼強烈的工作願望,當然是自己放棄比較好。Jan每天都那麼努力地學習中文,她一定能實現夢想的。根本就不存在兩地分居的問題,因為這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 這也不是什麼特殊例子。丹麥男人從小就被教育要熱愛女人,尊重女人。Eric不僅對她Jqan這樣,對自己的母親、姐妹都是這樣照顧得無微不至。妹妹的丈夫不幸去世,Eric陪伴了她整整一年,每天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開導她,帶她去旅遊,在她情緒失控大叫大鬧的時候沖上去抱住她,流著淚親吻她。他熱愛所有的女人,這已經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看來,給女人一個虛無的承諾只能讓他感到不安,只有分分秒秒的陪伴和注視才能讓他安心。 Rein住在挪威卑爾根附近的一個島上,島上幾乎荒無人煙,每座房子都掩藏在大片的樹林和草坪中。他家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裡面的擺設非常普通,但推開後門,人們都會驚叫出來,他的後花園令人驚艷,玫瑰、鬱金香發出陣陣香氣,嫩綠的草坪被修剪得像絨毯一樣,甚至還有一處人工瀑布,水簾底下是一塊刻著盾牌的石雕。Rein得意地說:「這個園子和我兒子同齡,6歲,這個瀑布,我花了整整兩年才搭好。」 其實,這個花園並不是那麼奢華,花草都是普通的品種,是挪威家家後花園里都有的東西。Rein引以為豪的瀑布,也不過是普通的石料,他自己雕的圖案也難免粗糙。Rein說:「我就是喜歡勞動的感覺,渾身熱汗,喝一杯冰鎮啤酒,很爽。陽光燦爛的時候,脫了衣服在草地上曬一天,是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候。」 Rein從來都閑不住,他現在的計劃是每個星期去刨一根圓木,要在樹林里搭一個小木屋,還要砌個壁爐,冬天帶全家人去度假。 對Rein來說,「我們的花園很大,不僅僅是自己家裡的後花園,還有這個國家所有的公園、湖泊和森林。挪威男人的花園是無邊無際的,我們總是能找到讓自己高興的事情做,讓自己的生活處處有味道,不會懶散,只會充實。」 五個問題,你是否象北歐人一樣幸福 中國:人們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際應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網、看電視)。 北歐:此時是Family time,不開電視機的家庭時間,北歐的商店在晚上6 點鍾就打烊(有時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會,很少人在外流連。 中國:年輕父母,經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來,更別說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轉角的早餐店解決,有了零用錢,不怕餓肚子。 北歐: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話,也會有一個人陪孩子。 中國:別說因為青少年叛逆期,事實上,是因為父母親早年失誤所造成的結果。回憶一下,大人帶著小孩參加宴會,常任由他們跑來跑去,在極其無聊的情況下,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挨罵。長大後便認定,通常父母約的八成沒好事。 北歐:父母約子孩出門是歡天喜地的事,即使80歲北歐的老父母打1通電話給 60歲的老孩子,也能相約出遊。北歐的父母親如果帶小孩出門,必定以小孩為中心安排行程內容,否則寧可不帶在身邊,單純赴約。因此,北歐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約的絕對是好事。 中國:多數中國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將工作擺在第一的結果就是晚歸晚起,中國爸爸經常晚上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經上課,同住一個屋檐下,一個禮拜有五天無法見面好好說話,已經成為中國雙薪家庭的生活常態。 北歐: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准,例如父親寧可選擇凌晨3點鍾去加班,家裡至少還有母親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親也只損失早餐的 1小時相聚。凌晨加班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的確為北歐爸爸們增加了3小時的晚餐家庭相聚時光。 中國:許多中國父母經常掏腰包替孩子買車或付頭期款房貸,不然,就是要求孩子乾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貸款。 北歐:若要替孩子買車,會讓孩子上初中時開始打工攢錢,父母親以漸進式贊助資金,與孩子一起買了3輛二手車,到了孩子上大學需要用車時,雙方便將3輛二手車的好零件湊在一起成就一輛好車,這是北歐人送車給孩子的方式。等孩子要結婚,做父母的通常會算算自己有多少錢、孩子有多少錢,然後雙方合資買 1塊地,合力蓋新房,這是經營親子感情的基本模式。

『叄』 為什麼母愛會被歌頌,准備當父母之前需要了解的三件事


關於 育兒 的三個方面:

一、女性的生育成本。

二、雄性基因的 育兒 觀。

三、女人為自己生孩子的意義在哪裡?

一、女性的生育成本

千百年來被模糊被隱晦,約定俗成閉口不談的一個問題,女性的生育成本。 這個成本是生理性和 社會 性。

生理成本

生理成本有10級陣痛,衰老、鬆弛、脫發、痔瘡、乳腺炎、漏尿、腹直肌分離,其中漏尿和腹直肌分離是80%的母親都有的一個產後後遺症。

這些付出的生理成本,很多時候是不可逆的,不管你再怎麼做產後修復都不可能恢復到跟生 孩子之前一樣,其他的一些風險包括孕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而產後抑鬱就是孕激素極速變化而造成的產後抑鬱症,更是致命的生育成本之一。

社會 成本

在我們母親輩呢,因為女性很少參與 社會 勞動,所以生育造成的 社會 性成本不太顯現,但是隨著女性的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參加 社會 勞動,由生育養育而造成的女性生產力的下降,在職場以及其他個人發展上的阻礙也越來越明顯。 所以近幾年產生了母職懲罰這個詞。來說明身為母親在 社會 上職場四處碰壁。四處破壁的天花板有哪些?最常見的就是作為女性已婚未育找工作都很難,你在職場懷孕了會被歧視,甚至會被勸退,你產假結束再回去就再也沒有你的位置了。

由於承擔了大部分的幼兒工作,所以職場上被委以重任,升遷的概率也是遠遠低於男性的,現在還沒有發展到 社會 對女性支付的生育成本,以及由於養育所造成的 社會 生產力下降支付的成本而進行補貼,大城市有正規工作的五險一金的女性會有一些 育兒 的福利。

但是四億來自農村四處打工,沒有五險一金的女性,他們是沒有任何 社會 保障的,她們由於生育養育孩子而支付的成本主要由孩子的父親承擔,彩禮就是補償的形式之一,總體來看,當下 社會 ,男性對於女性生育養育的補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成 本主要還是由女性自己承擔。這也就是為什麼 社會 一直在歌頌母愛,

母愛偉大、為母則剛,這些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份工作需要自我犧牲的,因為只有隱藏著巨大犧牲的工作才需要被歌頌。

二、雄性基因的 育兒 觀

接下來談到就是雄性基因的 育兒 觀了,這一點可以從根本上解釋為什麼當下喪偶式 育兒 為什麼這么普遍,如果看到動物世界你會發 現,哺乳動物中雄性90%沒有照顧下一代,基本上就是交配的時候出現其他時間都是消失的。

在遠古的母系 社會 ,男性也是不參與 育兒 的,那時候是集 體育 兒,後來進入農耕時代,男性通過體力優勢搞生產有盈餘了,有盈餘之後私有制才開始出現,為了自己的財產留給自己的血脈,婚姻制度隨之產生,所以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保護財產保護私有制,跟愛情是沒有關系的。

從婚姻產生之後,男性才開始漸漸的參與 育兒 ,尤其在當下的發達國家,男性 育兒 的參與率是非常高的,漸漸成了主流。

北歐紐西蘭這些國家周末都是父親在帶孩子,包括現在的北上廣大城市,也經常看到很多男性帶著孩子在公園玩,從這里可以得出一些結論,就是男性的 育兒 參與度是跟一個區域的富裕、教育程度和思想水平、思想認知成正比的。

男性照顧下一代的慾望不像女性是基因里自帶的,而是人類當中精神先富足起來的一部分雄性基因,通過進化戰勝了動物本能之後所產生的 高級 情感 ,那就是責任和愛。

我們當下喪偶式 育兒 的家庭這么多,根本上也就是這部分男性還沒有進化到精神富足的階段,內心還沒有滋生出愛和責任,這種高級 情感 很多男同胞就跟那些雄性哺乳動物一樣,交配完成後在幼仔出生後能逃避就逃避,要麼就是不見蹤影,在了解了生育所要支付的生育成本和 社會 成本之後 ,再了解雄性 育兒 的主動性,不是先天而是後天需要這個男性強大的人格力量,是愛和責任下才能產生的,自我約束力後,那麼各位女性在生育之前就可以做出清醒的選擇,以及對伴侶能否共同參與 育兒 ,就能做出切合實際的預判了。

三、女人為自己生孩子的意義在哪裡?

一個女性了解所需要支付的生理和 社會 成本後,依舊選擇生育,並能承擔選擇帶來的結果,並能為結果負責,這才是偉大的母親,偉大在於做出的偉大選擇在於清醒下的犧牲,而不是歌頌一個女性健全的生殖功能,女人為自己生孩子的意義就在於孩子一旦是你自己想要的,是你自己期待中的生命。

是你在了解成本和責任後的選擇,你是為自己而生,那麼你的配偶如果能跟你共同承擔 育兒 ,你這個孩子將會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你們會成為最棒的父母,但是如果你的配偶跟那些雄性動物一樣逃避消失不見,那麼也不影響你生孩子的初衷, 你雖然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你一樣能給孩子完整的愛,他一樣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你也就不會成為那些為了男性生孩子,為了 社會 壓力而生孩子的女性。

你被動選擇下的結果就是你無法為自己和孩子的未來負責任,一旦配偶缺席,你和孩子生活就會陷入被動的境地,因為生孩子不是你的主動選擇,如果母親在生活的重壓下,久而久之心態就會失衡,甚至對孩子產生怨恨,這對母親養育孩子的過程是有那種賭徒的心態,

她根本不是為了愛,而是因為前期投入的太多,所以才下不了賭桌,所有在孩子身上的付出都是在押注,押注越高,期待越大,在孩子成年後就會出現收割的心態,索取、壓榨控制、道德綁架,這樣的母親現在在我們身邊是比比皆是。

說這么多最主要是讓女性了解做母親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去了解自己所要支付的生育成本,去明白自己要犧牲什麼,去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去真正的考量你的配偶是不是真的可以跟你一起 育兒 的人去努力做到為自己生孩子,因為只有這樣上一代母親的悲劇,以及他們傷痕累累的孩子的命運才會在我 我們這一代手裡終結

總結:

第一、清楚自己生育成本,生理成本和 社會 成本。

第二、清楚自己是否能承受這樣的生育成本,能不能承擔做母親的責任。

第三、主動選擇,不要有為男人生孩子的道德綁架。

第四、盡量選擇一個有責任的男人共同 育兒 。#正確的生育觀#

『肆』 為什麼說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寶寶多大開始長牙家長該如何護理

大部分寶寶平均從6個月開始萌出乳牙,注意嘴巴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爽。 通常由爸爸帶大的小孩,往往具備更強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伍』 北歐人的消費觀是怎樣的

你好,樓主:

北歐的國民所得、國家競爭力,全球榜上有名,北歐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北歐人堪稱是地球上最懂得生活的一群人。
活得北歐一點兒,是現代人的嚮往,簡單、自然、幸福,讓我們一起來透視北歐,學學過生活。
下午的四、五點鍾,北歐人已經下班開著車到達湖邊或山上,恣意地劃船或攀岩;此刻的香港北京上海,上班族仍賣力地沖業績,繼續吃著中午剩下的便當。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讓香港北京上海夜晚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晚餐的應酬又變相地延長了工作的時間。
北歐人平均每周工作時數三十七個小時。
英國《經濟學人》曾依國民收入、健康、失業率、氣候、政治、工作保、性別平等、自由、家庭和社區生活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居住國家,北歐國家的挪威、瑞典、丹麥、冰島都入圍前十名,芬蘭排名第十二,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中國人還是輸給了北歐人。
高效率,是北歐人之所以能拚半天、休息半天的主要原因。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效率的工作來自於北歐人認真地「創造」熱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北歐人總是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改良技術,大到要添加什堋好機器,小到如何設置機器上按鈕的排放位置會更便捷等等,北歐人總是想著如何讓機器或工具多做一點,人少做一點。
節約,對北歐人而言是多面向的,舉凡節省工時、節用資源以及節制消費,都在節約之內。除了重視實際效用,勤持家的美德讓北歐人比其他先進國家活得更好。例如有專家認為,美國的創造力和勞動效率也非常高,但美國人並沒有過得比北歐人優閑,主要是因美國人要的東西太多了,多數人喜歡開更大的車、住更大的房子,個人平均所消耗的能源也是世界第一,這也讓美國人的平均債務居世界前列。
反觀北歐人,嚴苛的天然環境養成節約的民族性: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錢不能沒有,但不必太多。例如,知名瑞典品牌IKEA的創始人坎普拉德,即使身為世界大富翁之一,出門旅行仍搭經濟艙,在公司自掏腰包吃工作午餐,首富都如此了,更何況平民百姓。物質慾望低了,人就快樂多了。
一位華人同胞陳志欣20多年前便開始接觸瑞典,生活及工作態度儼然已成半個北歐人,崇尚極簡主義的他,以此理念親手設計全省的20個SAAB展示場。他的家庭生活很北歐,早、晚餐一律在家吃,不應酬,如果要陪老外吃飯,則由員工抽簽決定;如果是大人物,他必選擇共進午餐。
他認為北歐人富裕健康的生活其來有自,高所得、高福利的社會制度,讓北歐人從小到大無憂無慮,居家生活品質世界第一。比所得、比福利,當然比不過北歐人,不過,生活品質是個人可以掌控的,他建議從生活中檢視一下,看看以下五個問題,自己有沒有福氣過得像北歐人?
1,晚上7點到10點,你在哪裡?
國內:人們多在KTV、打牌、吃大餐、應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網、看電視)。
北歐:此時是Family time,不開電視機的家庭時間,北歐的商店在晚上6點鍾就打烊(有時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會,很少人在外流連。
2,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
國內:年輕父母,經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來,更別說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轉角的早餐店解決,有了零用錢,不怕餓肚子。
北歐: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話,也會有一個人陪孩子。
3,你的青少年孩子願意跟父母一起出門嗎?
國內:別說因為青少年叛逆期,事實上,是因為父母親早年失誤所造成的結果。回憶一下,大人帶著小孩參加宴會,常任由他們跑來跑去,在極其無聊的情況下,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挨罵。長大後便認定,通常父母約的八成沒好事。
北歐:父母約子孩出門是歡天喜地的事,即使80歲北歐的老父母打一通電話給60歲的老孩子,也能相約出遊。北歐的父母親如果帶小孩出門,必定以小孩為中心安排行程內容,否則寧可不帶在身邊,單純赴約。因此,北歐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約的絕對是好事。
4,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
國內:多數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將工作擺在第一的結果就是晚歸晚起,爸爸經常晚上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經上課,同住一個屋檐下,一個禮拜有五天無法見面好好說話,已經成為雙薪家庭的生活常態。
北歐: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准,例如父親寧可選擇凌晨3點鍾去加班,家裡至少還有母親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親也只損失早餐的1小時相聚。凌晨加班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的確為北歐爸爸們增加了3小時的晚餐家庭相聚時光。
5,幫孩子買房子?還是一起買房子?
國內:許多父母經常掏腰包替孩子買車或付頭期款房貸,不然,就是要求孩子乾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貸款。
北歐:若要替孩子買車,會讓孩子上初中時開始打工攢錢,父母親以漸進式贊助資金,與孩子一起買了3輛中古車,到了孩子上大學要用車時,雙方便將3輛中古車的好零件湊在一起成就一輛好車,這是北歐人送車給孩子的方式。等孩子要結婚,做父母的通常會算算自己有多少錢、孩子有多少錢,然後雙方合資買1塊地,合力蓋新房,這是經營親子感情的基本模式。
和其他歐陸國家比起來,19世紀的北歐相對上比較窮困,由於天然資源貧乏、物料短缺,形塑了北歐人簡約的人生觀。受到20年代德國包浩斯功能主義的影響,北歐的工藝設計不但講究物料節約,更強調設計的功能性,但又不像受哲學思潮影響的德國,展現方方正正的理性線條,北歐在自有的文化背景下,顯現較多的曲線。
北歐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是「設計」,舉凡公車踏板、扶把、衣架、路燈、水溝蓋等,他們認為既然要簡約,就要做到最好、最美,為了透過設計節省成本,設計師竭盡思考如何切割以減少材料,這種切割的曲線恰巧同時造成獨特的設計感。
我搭北歐航空時印象特別深刻,即使是用後即丟的塑膠咖啡杯,為了讓人拿起來舒適、重量均衡,設計者在把手處特別用了 3根細塑膠支撐,表層霧面處理,美觀又實用。
從北歐的單品物件中,你可以發現設計師的想法,他們品味極限、擇善固執,常為了一件小事情,花很長的時間去思考、去設計出解決的方法。

『陸』 北歐又稱北歐五國,生活在北歐五國都有哪些福利呢

北歐五國是指挪威、冰島、芬蘭、瑞典、丹麥五國,這五個我國全是迅猛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我國十分富有,又由於執行全員多福利現行政策而聞名世界。

丹麥有著完備的社會福利制度,遮蓋所有在丹麥居住的人,包含生活在丹麥的外國人。丹麥文化教育比較發達,公辦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學費全免。自然這一切褔利都來自丹麥高的稅款,丹麥稅賦相當高,達50-70%。由於稅款絕大多數運用在社會保障制度與教育上,丹麥人也坦然面對,在他們看來「交稅是一種義務,由於他們不想走在路上見到窮光蛋。」

『柒』 北歐真的是爸爸全職帶孩子嗎

我也聽說北歐就是爸爸全職帶孩子的,但是女人是出去掙大錢的,是這樣的。

『捌』 為什麼北歐的孩子跟父母的關系更好

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好,更多的是在於家長的教育方式。對於北歐的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家長的教育方式,引導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玖』 國外的爸爸是如何帶孩子的呢

國外爸爸帶孩子的訣竅之一,就是凡事都和孩子一起做。孩子也喜歡和爸爸一起「玩」,一起幹家務,很早就成了爸爸的好幫手,不到一歲就和爸爸一起收拾玩具,現在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和爸爸一起將玩具放入分類的箱子里。一歲剛會走時,孩子最愛乾的活兒是扔垃圾,每每看到沒用的東西都要丟到垃圾箱。再大一點兒,孩子又開始和爸爸一起洗衣服,每次將要洗的衣服放入洗衣機,爸爸和孩子一起設定,最後要由孩子按開始,洗完後還要幫爸爸將衣服晾好。

熱點內容
為什麼在網吧下東西很慢 發布:2025-02-05 06:35:57 瀏覽:914
人為什麼會有一段時間在發燒 發布:2025-02-05 06:35:56 瀏覽:29
電腦截屏為什麼截不了 發布:2025-02-05 06:26:52 瀏覽:830
做ct為什麼留置針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06:13:35 瀏覽:836
蘋果手機視頻為什麼沒有顯示全部 發布:2025-02-05 06:01:06 瀏覽:43
華為手機相冊為什麼不能打開文件 發布:2025-02-05 05:45:24 瀏覽:296
孩子為什麼總愛招東西 發布:2025-02-05 05:45:17 瀏覽:720
為什麼有些手機陀螺儀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05:39:41 瀏覽:581
為什麼淘寶上賣的手辦便宜 發布:2025-02-05 05:33:58 瀏覽:488
紅薯為什麼顏色都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05:33:53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