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不能慣金錢

為什麼孩子不能慣金錢

發布時間: 2022-10-20 16:34:38

A. 心理學家:過度限制孩子金錢,會造成不可逆的童年創傷,對此你怎麼看

人們不能選擇自己的本地家庭,有些人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命運很好,從小就可以實現所有的願望,有些人生活在貧窮的家庭中,吃得飽已成為他的期望,他們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兒童的未來生活會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富裕的家庭將培養孩子的各種才能,使孩子從小就具有自信心。

父母不能僅僅因為他們年輕就忽略他們的孩子,父母應該關心孩子,並在物質上和精神上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則可以購買,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購買不受控制,人們的慾望是有限的,父母希望知道何時滿足孩子以及何時不滿足孩子,如果始終滿足這種願望,它將成為無底洞,家庭越窮,孩子越早成熟,由於所謂的較貧窮家庭的孩子早在屋子裡,孩子就知道自己的家庭不好,他將在生活中保持謹慎,不敢與同學接觸過多,也不敢與他人接觸過多。

同學們 為了嘗試新事物,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這種財務狀況,即使他很羨慕,他也會把它埋在心裡,孩子們會感到不安全和感動,安全感來自多個層次,其中一些來自金錢,當人們很貧窮時,他們覺得錢很重要,只有金錢才能改善生活,因此,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將金錢更重要,長大後,您會拚命賺錢,無論您賺多少錢都不夠,這就是金錢帶給孩子們的安全感。

B. 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在家庭教育當中,金錢教育是一個會貫穿孩子一生的問題。

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習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

但是在中國家庭,金錢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樣,是十分匱乏的。

很多家長可能並沒有這樣的意識。

他們要麼單純地認為「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要麼就壓根不會在孩子面前提起錢。

其實,真正的金錢教育,是教我們如何正確地獲得以及如何對待自己所擁有的。

極度窮養的孩子,自卑懦弱

知乎有一個問題「男孩被窮養是一種什麼體驗」,一位網友說得很扎心:

小時候,窮養也不過是別人晚餐紅燒肉,自己吃饅頭。這並不能影響我開心。

長大後,遇到自己喜歡卻條件比自己好太多的女孩時,那種自卑才是發自內心的。

很多父母都是在年少時窮過來的,所以他們深信,物質的匱乏能夠教會孩子懂得吃苦,知奮斗,但卻忽視了貧窮同時也會帶給孩子自卑與懦弱。

窮不過是一時的,自卑和懦弱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的趙德漢,利用職權,貪污了2億多元。他別墅里的現金,堆滿了冰箱和床鋪。

但奇怪的是,他貪了2億多元,擁有豪宅別墅,卻依舊住在簡陋的房子里,吃著炸醬面,穿著土氣便宜的衣服,騎著電動車出行,每個月給老人寄300元生活費,甚至連掉在桌子上的飯粒他都會吃掉,生活過得比別人更節儉。

贓款被查封的時候他說:「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因為從小「窮怕了」,所以他長大後把金錢作為追求的終極目標,甚至不惜做出違紀違法的事情。他把錢壘成床躺在上面,守著一屋子的鈔票,才會睡得踏實。

他的所作所為,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童年時期,沒有受到家長良好的教育與指引,從小物質的匱乏讓他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作家劉墉曾經說過:

我希望兒子未來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隻龍蝦吃得乾乾凈凈,讓對方知道自己見過場面;

而當女朋友家水龍頭漏水時,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讓對方知道自己絕非嬌生慣養,而是有責任擔當。

父母希望用窮養孩子,來教會孩子懂得賺錢不易,不能貪圖享樂,要有責任有擔當,但窮養未必就能養出一個吃苦上進的男孩,甚至還有可能因此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想要成為生活的強者,吃苦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家境貧寒,也要有著正確地引導,指引孩子去樹立志向,開闊格局,而不只是為錢奮斗。

畢竟,人窮窮一陣,心窮窮一生。

過分富養的孩子,自私驕縱

節目《變形計》里有個女孩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16歲的女孩,卻過著巨嬰一樣的生活。媽媽幫她穿衣服穿襪子,姑姑給她剪腳指甲,阿姨端著碗給她喂飯。

平時的花銷也十分闊綽,一個月零花錢四五萬。為了做頭發,還讓叔叔開車送她去300公里之外的大連,花上萬塊人民幣做造型。

最令人跌破眼鏡的是,花20塊錢進回來的手機殼她2塊錢賣出去,還特別有成就感。

節目組采訪她的媽媽時,這位母親說:

「我覺得女孩子就是要富養,這樣在外面,金錢誘惑不了她,可以防止她走歪路。」

為了「不走歪路」而被富養的女孩,到底被養成了什麼樣呢?

節目中她對年幼的弟弟大打出手,大扇耳光。媽媽帶著弟弟躲開,她就打電話給父親告狀:先是炫耀自己打了弟弟和媽媽,接著指示爸爸不許再給弟弟買玩具,儼然一副家中老大的姿態。

他父親在節目中說:

「每個人都讓著她,包括弟弟啊。不讓著她,她真揍啊,她多任性你知道啊。」

這樣一味的寵溺忍讓和有求必應,只會讓她產生全世界都應該圍著她轉的錯覺,自然會培養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驕縱、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富養未必能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當有一天父母的能力滿足不了孩子的慾望的時候,孩子甚至有可能對父母產生抱怨和報復心理。

曾經震驚世人的「汪佳晶弒母案」就是典型的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汪佳晶在日本留學5年,每年開銷二三十萬,留學5年花費超過150萬元,而他的所有花銷都是靠母親每個月7000元的收入支撐的。2011年4月1日,因為跟母親要錢要不到,就在機場連捅了母親九刀。

汪母為了兒子四處借錢,可最後卻換來了兒子的9刀連刺。

這樣一味付出的金錢教育,只會讓孩子變得功利冷血,不斷向父母索取,對父母的辛勞視而不見。

真正的富養,並不是簡單的物質滿足,而是在於物質與精神的並重,既要讓孩子見過世面,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也一樣來之不易。

窮養富養,不如培養

人們都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但真相往往是:

窮養操作不當,孩子自卑不堪,格局狹小;富養把握不好度,孩子驕縱攀比,自私自利。

真正的金錢教育,並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足夠的錢或者是父母自己嚴格地把控金錢。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好好地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正確認知。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 告訴孩子金錢的來源,誠實回應孩子的需求。

讓孩子知道金錢是父母勞動所得,能讓孩子學會珍惜和感恩。而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如果能力不足的,就對孩子坦誠,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不配,而是需要變得更優秀。

2. 告訴孩子,為家庭付出是讓人一件驕傲的事。

如果只是一味在孩子面前強調生活的壓力,會讓孩子內心惶恐不安。除了讓孩子學會感恩之外,更要讓孩子明白,雖然工作很辛苦,但為了家庭付出是一件讓人自豪和驕傲的事情。

3. 告訴孩子,愛財是人之本性,但要取之有道。

物質是生活的基礎,想要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是人的本性追求,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君子愛財,一定得取之有道。

4. 以身作則,理性消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給孩子做好理性消費的榜樣。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消費當中,和孩子一起做好合理的消費計劃,引導孩子學會通過儲蓄來獲得暫時買不起的東西。

5. 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自己想要的。

可以通過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務,給予孩子額外的「獎勵」。但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養成「沒有錢就不工作」的想法,學習、做作業,這些本就該自己做的事,不能用錢來交換。

6. 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

家長在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的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金錢只是一個等價的交換物,人的一生不能受控於金錢。

音樂家貝多芬說過: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

富不可以驕,貧不可以卑,人的幸福,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用心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樂。

C. 怎樣教育孩子正確對待錢的觀念

一、告訴孩子應該消費的積極消費,不需要消費的停止花錢。

孩子是被呵護著長大的,所以他的金錢觀念來自於家庭教育,所以他的消費賬單一定要讓家長過目。

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消費,讓他了解花錢的重要,然後幫助他理財。

比如她喜歡書籍,那不管花多少錢都可以幫助他圓滿這種願望世界,因為這個消費賬單特別有魅力,讓大人也喜歡這樣的消費方向。

但是他要是喜歡衣食住行里的消費方向,也可以幫助他擁有有自己的眼光,挑剔出應該需要消費的和挑剔出應該不用消費的。

比如穿衣打扮這個方向,確實不需要太在意,所以禁止花錢,只需要跟著大人消費就可以。

孩子慢慢悠悠跟著家長的眼光,擁有了自己的眼光,然後成就了消費世界的魅力消費。

D. 孩子的金錢觀念要從小培養,別讓孩子吃了沒概念的虧,你怎麼看

孩子喜歡錢並不是壞事,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刻意的避開金錢地問題,擔心孩子成為一個小財迷,事實上這是個錯誤的想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金錢是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想要避免孩子養成相互攀比,花錢大手大腳浪費的習慣,就需要從小養成正確的金錢觀,所以家長反而應該越早和孩子談金錢越好。

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

父母要明白,孩子亂花錢的背後,其實是自己教育不到位所引發的後果。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亂花錢的習慣,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不能讓孩子吃了對金錢沒概念的虧,最後坑人又坑己。

E. 為什麼小孩不能有錢

因為小孩沒有計劃性,不能約束和剋制自己。手裡有了錢,就會亂花,這樣會養成孩子亂花錢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改起來很難,一旦手裡沒有錢了,花錢的慾望無法滿足,就會想一些歪門斜道或做一些品質不好的事。

F. 不讓孩子接觸金錢是為他好財商培養很重要,媽替你存錢3個危害

朋友家的經濟條件非常不錯,夫妻倆都在外企上班,工資收入也是不菲,但是在孩子的零花錢上,兩個人是很謹慎的,害怕孩子因為家庭條件好的關系而養成亂花錢的習慣。所以夫妻倆一般是把孩子需要的東西提前買好,盡量不讓孩子接觸到錢,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有正確的金錢認知。但是沒想到,朋友漸漸發現放在家裡的零錢時不時的就不見了,問過孩子爸爸也未曾拿過,那很有可能就是孩子拿的。

終於在朋友的盤問下孩子承認了,孩子「偷」錢的事對朋友的觸動很大。朋友對孩子的金錢觀更加看重了,每次涉及到錢的事都會舊事重提一遍,而孩子也在朋友的「提醒」下越發的沉默了,與父母的溝通變少了,甚至還有些逆反的行為。朋友對孩子的變化很錯愕,但是自始至終都沒有給過孩子自由支配的零花錢。

相信很多家長已經看出了朋友 育兒 的問題所在,注重孩子的金錢觀培養但是卻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一味地不讓孩子接觸金錢,卻造成了孩子偷拿的行為。以為通過控制零花錢就可以讓孩子避免養成亂花錢的習慣,但是卻沒想到過於嚴苛的零花錢制度讓孩子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進而發生狀況之外的行為偏差。

與之類似的是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的零花錢據為己有,表面上稱之為是「媽幫你存壓歲錢」,但是孩子卻再也未曾和這些壓歲錢見過面。很多家長覺得這樣的行為並沒有什麼不對,孩子還小自然不能夠合理的消費大額的壓歲錢。那麼究竟家長沒收壓歲錢的行為是否正確呢?

1.不利於財商的養成

當父母把壓歲錢沒收的時候,也是減少了以此鍛煉孩子財商的機會。教會孩子有計劃的消費以及合理的消費很重要,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注重財商培養,才不會導致在成年後產生消費沖動,不能夠合理的利用好金錢。

2.不利於孩子金錢觀的建立

壓歲錢是孩子接觸金錢的一個機會,也是家長幫助孩子認識金錢的好時機。在這個時候孩子對金錢有一定的認識,才不會在成年後因為對擁有金錢的渴望而過分的看重物質。

3.不利於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

家長的這種行為使得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規劃金錢的空間。很多時候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對父母的依賴感過強。

當孩子對金錢沒有正確的認知時,很容易形成行為上的偏差,家庭教育中缺少金錢教育的部分,很容易把孩子帶入理解誤區,不利於孩子的財商形成與發展。

1.過分的看重金錢

家長對於孩子花銷的過分限制會引起孩子過分看重金錢的心理,為了滿足對金錢的需求和渴望,很容易發生偏差性行為。過分的注重金錢使得孩子在成年後也容易被物質所困。

2.缺乏規劃意識,不能理性消費

有些家長只讓孩子看到了金錢的好處,但是卻沒有讓孩子認識到金錢是通過勞動換取的。孩子因此會缺乏規劃消費的意識,養成亂花錢的習慣,不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的消費。

3.產生報復性消費行為

當家長對孩子的金錢管控過於嚴格時,孩子會發生報復性消費行為,在短時間購買大量的物品,從揮霍金錢中獲得 情感 滿足。

所以家長在孩子的不同年齡段對孩子的零花錢有所安排的話更加有利於孩子的金錢觀的建立,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

1.一年級給孩子商量的零花錢

在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這時孩子所處的環境較之前的環境是獨立一些的,適當的零花錢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因為這時候孩子對零錢的需求並不大,在金額上盡量小一點。

2.三年級分多次給孩子零花錢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零花錢的需求有所提高,父母可以根據情況採用分多次給孩子零花錢的行為鍛煉孩子的消費能力。但是要注意控制好金額和頻率,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理性消費習慣的養成。

3.五年級定期給孩子零花錢

這個時期孩子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對於零花錢可以有自己的掌控,父母就可以定期的給孩子零花錢,讓其自行安排,列出消費清單,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金錢上的安排。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金錢觀有一定的認識誤區,認為孩子還小對金錢的概念薄弱,同時自控力不強,不宜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金錢。然而事實上,父母讓孩子更早的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更加能夠幫助孩子建立金錢觀,避免進入消費誤區。

1.抓住時機讓孩子明白金錢是靠勞動獲得的

父母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下讓孩子明白勞動才能換取金錢,金錢是努力付出的結果並非是輕易就能夠獲得的。比如說告訴孩子媽媽每天上班才能夠掙取工資獲得金錢來支付家庭的開銷,比如說給寶寶買糖果的錢就是媽媽努力工作掙來的,所以寶寶要珍惜媽媽的勞動成果。

2.培養孩子建立消費規劃的意識

引導孩子學會規劃消費,把自己想要買的東西按是否必需來進行分類,孩子在抉擇的過程中也是逐漸認識金錢的過程,在消費的時候能夠更加理性。

3.讓孩子在金錢上有一定的安全感

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渲染一種金錢很重要的氛圍,彷彿孩子多買了一顆糖果,全家人就要沒飯吃似的。這樣的教育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在表達自己的訴求時有所顧忌,進而更加迷戀金錢。

培養孩子理性消費的金錢觀時,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要比沒收孩子的壓歲錢來的有效果。孩子可以在支配過程中對金錢有很深的認知。另外,當孩子對於金錢有一定的掌控力時,家長盡量不要過多的干涉,這會阻礙孩子財商的養成。那麼,各位寶爸寶媽們,您對於父母沒收孩子壓歲錢的事情如何看待呢?您會給予孩子合理的零花錢嗎?歡迎大家與果莓媽媽一起探討!

G. 錯誤的金錢觀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如何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錯誤的金錢觀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如何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相信很多家長朋友都見過孩子們,問過我家有多少錢。很多家長含糊其詞。這樣做對孩子們的金錢觀也有影響。我們要知道孩子們小時候對錢沒有概念。因為對錢的印象來自我父母,所以朋友們在生活中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金觀。否則,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們會認為家裡比較窮,這會導致孩子們感到自卑,孩子們變得自卑,那麼再改變就會非常困難。那麼,我們如何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金冠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很多朋友認為不給孩子樹立金錢觀,如果孩子們不重視錢,那就是很高尚的品行。不愛錢確實是很高尚的品行,但我們也要給孩子們樹立最基本的錢觀。如果孩子們連最基本的錢觀都沒有,孩子們很有可能對錢沒有概念。這樣會導致孩子們揮霍無度或獲取錢財的手段。所以各位,如果孩子們不想變成這樣,我們應該盡快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H. 孩子喜歡亂花錢,沒有金錢觀念,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技巧有哪些

孩子總是喜歡亂花錢沒有金錢觀念,這是一件讓家長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孩子溺愛的家長來說,給孩子一點錢花,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長期這樣做的話,很容易會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對於孩子將來金錢觀有所影響,所以家長就應該在小的時候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千萬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錢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孩子,最好不要給他們錢花,而且在花錢上面一定要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不能夠隨便亂花,一旦將錢花掉之後,可能會在自己所需要的地方,沒有辦法用金錢去購買。

I. 孩子看不起金錢,對於其沒有太多概念,哪些方式才能培養正確金錢觀

手機被孩子“佔有”了3個小時,孩子聽到我的催促之後,不急不慢地走到我身前,神情興奮地對我說:“媽媽,剛才我看到幾件新衣服打折,你看。。。。。。”我早已猜透她的小心思,輕笑一聲,搖頭說道:“前天剛給你買了兩套新衣服,暫時先不買。”

孩子卻心有不甘,試圖“攻擊”我的防線:“新衣服又不會變質,買來先存著,反正你們的錢花不完,為什麼不給我花。”聽到這話,我頓時有些不悅,將這個月的家庭支出給孩子“過目”。孩子滿臉驚訝道:“沒想到我們家花費了這么多錢!”

孩子和金錢的關系可謂是若即若離,每天接觸金錢的同時,對金錢又沒有清晰的概念。父母每日給孩子相同數目的零花錢,也讓孩子產生了一種錯覺:爸爸媽媽的錢取之不盡。孩子認為獲得金錢易如反掌,只需要向父母索取便可。

孩子對金錢的“流動”缺少直觀的感受,和金錢深度接觸,花錢也難免“大開大合”。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每個月的賬目清算,將每個月的進賬和支出給孩子講解,然後和孩子一起計算每個月的平均消費。

如果孩子看到每個人花費在自己身上的金錢過多,身為家庭一員所產生的責任感,會使孩子在生活中不斷減少金錢的索取。孩子養成了節儉和金錢存儲的習慣,對金錢也就不會過度執迷,甚至會幫助父母分擔一些家庭壓力。

寄語:金錢是孩子成長必須要面對的“必備日用品”,也會是孩子的追求之一。我們要將孩子的價值觀和金錢觀引入同一軌道,讓孩子駛向成功的目的地。你的孩子平時喜歡“揮金如土”嗎?每天的零花錢有多少呢?

J. 家長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對金錢看得過於太重呢

引言:如果家長不想讓孩子把金錢看得太重,一定要做好引導。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手機版為什麼打不開 發布:2025-02-05 14:51:44 瀏覽:392
華晨宇眼睛為什麼是紅色 發布:2025-02-05 14:50:59 瀏覽:956
下巴為什麼有兩粒東西 發布:2025-02-05 14:37:05 瀏覽:39
蘋果手機功放打不開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5 14:28:03 瀏覽:569
淘寶為什麼會有店鋪搬走了 發布:2025-02-05 14:13:04 瀏覽:627
蘋果為什麼不能左滑拍照 發布:2025-02-05 13:56:12 瀏覽:35
放牧羊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5 13:54:32 瀏覽:726
為什麼文件的名得寫cpp 發布:2025-02-05 13:52:28 瀏覽:887
nx軟體為什麼草圖不能完全約束 發布:2025-02-05 13:49:15 瀏覽:707
為什麼有的男生鬍子很渣人 發布:2025-02-05 13:48:34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