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要用軟毛洗刷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要用軟毛洗刷

發布時間: 2022-10-19 10:35:12

⑴ 生完孩子的你,覺得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是哪些

寶寶用品:

目前能想到寶寶用品就這些。

媽媽用品:

1.純棉哺乳衣3-4件。母嬰店或者網上有很多款式,有拉鏈的,系扣的,橫著開口的還有豎著開口的。我個人用著豎開口的比較方便。由於出汗或溢奶衣服需要經常換,所以多備幾件。

2.哺乳內衣2-3件。哺乳內衣一般是前開扣的,母嬰店及網上都有賣的。

3.衛生巾。惡露大概要4-6周才幹凈,而且是逐漸減少,所以可以湊著雙11多囤一些,夜用、日用的都要准備。

4.一次性純棉內褲1包。前期惡露較多的時候容易弄臟,自己又不方便洗,所以多備幾條,臟了扔了就可以。而且用不完以後出差啥的也可以用。

5.護理墊1包。剛生完孩子就要用護理墊,另外盡量選尺寸大一些的。

6.軟毛牙刷或者納米牙刷。產後是可以刷牙的,不刷牙才是不 健康 的。用溫水,軟牙刷輕輕刷。

7.棉拖鞋。我是急性子,穿帶後跟的還得彎腰提,很不方便,所以推薦不帶後跟的就可以。

8.收口的家居褲子。盡可能做好腳部、腿的保暖工作,避免進風著涼。

9.出門的厚帽子。冬天出門一定帶好帽子圍巾。做好保暖工作。

10.溢乳墊。少買一點就可以,平時用的少,主要是出門的時候還是貼上比較好。

11.電動吸奶器。一定要准備。奶量多的時候可以吸出來儲藏起來,堵奶的時候可以幫忙疏通,月子里寶寶睡得多,吃奶不規律,可以定時吸出來保證奶量。

12.儲奶袋/瓶。我買的是儲奶袋,可以冷藏或冷凍,很方便。

13.溫奶器。這種小電器一定買功能單一的,操作簡單的,老人用起來方便。

14.電飯煲(可選)。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我餓的很快,凌晨3、4點經常餓醒。我媽媽就用電飯煲熬好小米粥,粥里加一些胡蘿卜,調到保溫上,半夜餓了我自己起來吃就可以,也不用讓家人起來給我做飯。

15.一個勤快、體貼、不玩手機、會按摩、會做飯、會哄娃的老公。(這個想想就行了)

待產包里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有點用,主要看怎麼用。

各類證件自是不必說,必備的。

除此以外,個人認為特別有用的東西:

媽媽方面:

1、一次性內褲

如果有人願意照顧月子,願意幫忙洗,一次性內褲是完全沒必要買的。

可對於沒人照顧月子的我來說,一次性內褲是必需品。

2、全棉紗布尿布

本來以為寶寶有了尿不濕,這個沒用

結果發現這個特別柔軟,吸水性也特別好,還不會掉毛,於是,用來清潔身體、隔汗、擦頭發等(月子里容易出汗,頭發經常汗濕)。

給寶寶准備的,被我用了一大半。

3、哺乳內衣、哺乳月子服、哺乳衣

有了這些,寶寶出門要吃奶就不會尷尬了。還可以加條絲巾,遮得嚴嚴實實。

4、一次性產褥墊、隔尿墊

本來買了刀紙,結果發現一次性的產褥墊更好用,內檢、生產、排惡露的時候,都用上了。

一次性的隔尿墊在給寶寶換尿不濕的時候很好用,不會弄臟床單。

5、吸管

東西雖小用處大,可以躺著喝湯、喝水,還可以避免喝掉湯里的油。

6、一次性溢乳墊

開始母乳少,沒用上,後來寶寶吃一邊的奶,另一邊就溢乳,經常弄濕衣服,一天四五套都不夠換,墊上之後好多了。

全棉的溢乳墊好是好,可容易發霉,於是又買了一次性的。

7、靠枕

躺著餵奶的時候枕頭,坐著餵奶的時候墊腰,會輕松很多。

8、齒間距較大的梳子

無論之前頭發多麼順滑,生完寶寶也變成稻草,這時,就需要齒間距大點的梳子來梳梳頭發。

其他的,包跟月子鞋、月子帽、牙刷、漱口水、衛生巾(包括普通的和產婦專用的)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寶寶方面:

除了奶瓶、奶粉、尿不濕、寶寶衣服、包被這些必備品外,以下物件也是幫了大忙的:

1、恆溫壺

有了這個,調好溫度,不用一次次的試水溫,沖調奶粉方便快捷。

2、小碗、硅膠軟勺

擔心寶寶混淆奶瓶和乳頭,可以用硅膠軟勺給寶寶餵奶喂水。

3、棉簽

給寶寶清潔眼睛、鼻子、耳朵,給屁屁塗茶油等,方方面面都用得上。

其他的小盆子、毛巾、浴巾什麼的,也都是要准備。

差不多就這些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生娃寶寶快兩月了。現在家裡還有很多待產的東西沒有用到,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需要的東西。順序比較亂,我按生產我用到的給大家分享。

一 普通衛生巾 先破水再去的醫院,所以去的路上可以用到,不會把褲子打濕。產後用普通的衛生巾即可,我買了很多產後衛生巾,用的不多,因為實在是太大太厚,很不舒服,普通夜用就行了,勤換也不容易滋生細菌。

二 護理墊,很重要,我一住院護士就叫我拿出來,因為這樣不會弄臟弄濕床單,我是先破水,所以更為重要,順產一包就可以了,剖腹備兩包。

三 刀紙,這個建議大家備一包,比較方便,以後小孩換尿不濕也可以用到。

四 一次性馬桶墊,這個不用解釋吧。

五 吸管,陣痛時可以喝水,剖腹產後喝水也方便。

六 睡衣兩套,襪子幾雙,月子鞋兩雙,帽子兩頂

七 尿不濕

八 棉簽

九 棉柔巾,可以給孩子洗臉洗屁股,用途多多

十 兩三個小盆,幾條毛巾,牙膏牙刷等

沒有用到的東西

漱口水,我直接刷牙的。護臍貼,現在嬰兒肚子上都有護臍的夾子和葯,臍帶幾天就掉了,完全沒有必要買。防溢乳墊,餵奶的時候一邊溢奶,可以用毛巾,乳墊不透氣,餵奶不方便。濕巾,用棉柔巾加水代替,濕巾裡面含有一些化學成分。

你好很高興回答問題。覺得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是哪些?我是個快8個月寶寶的媽媽,我家閨女是冬天出生的。因為是頭胎,也沒有經驗,所以准備了很多的東西,現在回顧,覺得待產包里這幾樣東西最有用:

媽媽的待產用品:

1.產褥墊,衛生巾。

我生產的醫院是提供產褥墊的,但預防有些醫院沒有,寶媽們還是要備著。生產時會大量出血,產後又要排惡露,所以衛生巾是必備的,建議前三天用大容量衛生巾,或者直接用成人尿不濕,後面根據惡露量可以換成輕薄的衛生棉。

2.月子牙刷,牙膏。

產後坐月子千萬別不刷牙,還是要做好口腔護理的,建議選用產婦專用的軟毛牙刷。

3.吸管,水杯。

產後會大量出汗,需要適時的補充水分,如果是剖腹產的寶媽,建議准備一次性吸管。

4.月子衣,帽,襪,鞋。

月子服建議選擇純棉透氣的,會大量出虛汗,建議准備2~3套換洗,在室內時,月子帽可以不戴,出門必須戴上防風。

5.一次性馬桶墊。

這個真的很有用,醫院的馬桶都是公用的,會有些臟,每次上廁所墊上,干凈衛生。

6.盆,毛巾。(洗臉,洗腳,洗衣服等)

在醫院會需要梳洗,可以備3~4個盆。

7.各種證件。

身份證,准生證,結婚證,社保卡,辦理入院,出院和寶寶出生證明時會用到。

8.月子紙,抽紙。

產後會需要排惡露,出血交多,上廁所需要很多紙。

9.孕期保健手冊。

必須得帶著,醫生會根據孕期的產檢情況,來評估生產時會遇到的狀況,可以很好的了解到產婦的身體情況。

10.哺乳內衣。

生完寶寶後,哺乳時穿戴哺乳內衣既舒適又方便。

寶寶待產用品:

1.奶粉。

雖然現在都提倡母乳喂養,但有些寶媽不能立馬下奶,寶寶餓了時,就可以給她喝。

2.軟勺。

寶寶餵奶粉時用軟勺喂,不建議使用奶瓶,以免造成寶寶奶嘴和乳頭混餚,不肯吸母乳。

3.新生兒衣服,襪子,帽子。

現在醫院雖然都會准備新生寶寶衣物,但還是建議備一兩套,防止寶寶尿或拉臟了,沒有換洗的。

4.包被。

一般醫院也會發一個包被,但如果是冬天,建議可以備一個防風,夏天建議准備純棉的薄毯。

5.睡袋。

新生兒剛才媽媽肚裡出來會很沒有安全感,還有驚跳反應,經常容易驚醒哭鬧。穿上睡袋能很好的幫助寶寶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6.寶寶用水盆。

在醫院期間需要每天幫寶寶洗臉,還有如果寶寶拉便便了也需要清洗屁股。

7.紗布巾。

寶寶洗臉,洗屁屁,拍嗝都會用到,建議多准備幾條。(越多越好)

8.嬰兒濕巾,抽紙。

寶寶尿了或拉便便時,更換尿不濕時可以用到。

9.尿不濕。

新生兒長得快,建議就准備2包NB碼的,用完再買。

以上就是我覺得待產包里比較有用的幾樣東西。孕媽們可以作下參考。祝孕媽們都能順利生產,寶寶們都能平安 健康 !

孩子已經快1歲半了,生之前就囤了一堆貨,就怕臨時抓瞎,跟你分享下待產包中哪些比較實用吧。

新媽媽

對於新媽媽來說,在產褥期需要多備的東西有:

1. 產褥墊

特別是在住院期間,會大量用到,如進待產室進行胎心監護、打催產針、待產時,生完寶寶後在病房的那幾天也會用到。

其實回家的時候也都可以用,以免把床單弄臟。

2. 一次性內褲

如果是由不太熟悉的人來照顧月子,如婆婆、月嫂,為避免尷尬,可以選擇一次性內褲。

3. 衛生巾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厚度的衛生巾,一般產婦專用的衛生巾都比較厚,我本人不太喜歡,可以直接購買用習慣的普通的衛生巾。

4. 月子鞋、襪子

現在這個季節一定要准備暖和、柔軟的鞋、襪,保暖很重要!

5. 哺乳衣、哺乳內衣

天氣冷了,要准備暖和一些的哺乳衣,也要盡量穿合適的哺乳內衣,防溢乳墊也要適當准備一些。

6. 衛生紙、濕巾之類

這些都會用得多,而且時間久,可以多囤一些。

7. 吸奶器

吸奶器可以幫助媽媽擠奶或維持母乳分泌,在剛生完寶寶時可以多用,刺激泌乳。

電動吸奶器相對於手動吸奶器,可以更有效的刺激乳房吸出乳汁,但相對手動的來說價格也更貴一些,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吸奶器。

新生寶寶

一般醫院會要求住院時購買指定待產包,一般裡面會有兩套包被、小衣服之類,如要單獨購買,自己可酌情考慮。

1.紙尿褲

紙尿褲在現今 社會 使用非常普遍,也主要源自於它的干凈、衛生、方便,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都是寶寶的不二之選哦。

2.隔尿墊

隔尿墊對新生兒小月齡寶寶很實用,寶寶偶爾會在換尿布濕那一刻尿一身或者噴出來臭臭,沒有隔尿墊就只能換衣服、洗床單啦。

而且隔尿墊除了換尿布時可以用,給寶寶洗屁屁、曬太陽、洗完澡做撫觸等時候都可以用到,只要白天寶寶白天沒用紙尿褲的時候都可以使用隔尿墊,因為誰也不知道寶寶啥時候就會暴個雷。

如果外出的話,也可以用一次性隔尿墊墊在寶寶身子底下換尿不濕,相對衛生一些。

3. 奶粉喂養用具

如果媽媽因為各種原因奶水不夠,而給寶寶選擇混合喂養或純奶粉喂養,奶粉、奶瓶、奶瓶刷、奶瓶清洗劑、都是必備的用品哦,如果想要給寶寶餵奶更方便,溫奶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但可以保持水溫恆定,快速給寶寶沖奶,有些溫奶器還會帶有消毒、解凍母乳等多項功能哦。

4. 寶寶衣服

不同的季節,可以給寶寶准備不同的衣服哦,對於夏季的新生寶寶,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哈衣、肚兜、圍肚之類,新生寶寶衣物一定要注重安全和舒適,首選全棉面料,排汗透氣,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

5. 睡袋

根據季節變化,准備一兩條袖子可拆卸的睡袋,可以輕松應對寶寶各種奇葩的睡姿,寶寶踢被子也不用再擔心。

睡袋的材質也應選擇柔軟、純棉、透氣性好的。

6. 紗布、棉柔巾

紗布的用處可以說是非常多了,無論是餵奶時、吐奶後的口水巾,還是給寶寶洗手,洗屁屁,亦或者寶寶沒長牙前,將紗布纏繞在手指上給寶寶清潔牙齒,好用的很。

如果爸媽們覺得紗布清洗太麻煩,也可以選擇寶寶專用棉柔巾或紙巾哦。

7. 浴巾

給寶寶洗澡時一定要注意給寶寶保暖哦,大塊的、吸水性好的浴巾就很有必要了,不但能快速將寶寶包裹,擦乾水分,而且還能避免寶寶著涼哦。

8. 棉簽

棉簽堪稱萬用神器,不管清潔臍帶、鼻屎、洗耳朵等都能用得上。

家庭生活中准備一些棉簽,使用頻率非常大。另外,碘伏、雙氧水等消毒用品也需要給寶寶准備一些。

9. 氧化鋅護臀霜

寶寶每天要拉尿無數次,稍不小心紅屁屁就會找上門,氧化鋅護臀霜堪稱紅屁股的剋星。

每次清洗小屁屁都需要塗上一層厚厚的含氧化鋅護臀霜,不用每次換尿不濕都擦去護臀霜,如沒有污染,就不要全部擦去。

10. 寶寶專用各種盆

寶寶洗臉、洗澡、洗屁屁的各種盆,需要分開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可不要圖省事兒而只准備一個盆哦。

1.一次性內褲

不用洗內褲了

2.拉拉褲式衛生巾

剛生完寶寶那幾天惡露多,避免側漏。過個一星期,就用產婦專用衛生紙了,比較透氣

3.成人一次性隔尿墊

避免惡露弄到床單上

4.初生寶寶專用T型紙尿褲

我家月嫂推薦的,剛開始嬰兒拉的臍帶屎比較粘,不要買多,一包就夠了。

5.濕巾

買好點的,給寶寶洗屁股,要用溫水過一遍在用

其他的寶寶剛出生的衣服什麼的不要准備太多,有三套就夠了,寶寶長的快,有的寶寶滿了月就得換大一號衣服了。

還有NB號的紙尿褲別買多,滿了月就得穿S碼了,小了不舒服。

暫時就想起來這么多緊要的

我生過兩個孩子,記得生我家大寶的時候,准備了好大一個待產包,但結果很多都沒有用上,而生我家二寶就只帶了一些比較有用的東西。

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是哪些

我是順產生的寶寶,下面說說我覺得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有哪些。

除此之外,我覺得很多孕媽咪在准備待產包時都會遺漏一個東西,那就是梳子,特別是針對長頭發的准媽媽,我覺得還是帶一個梳子比較好。關鍵時刻有大作用。產後出院的時候,可用來整理一下頭發,產後輕輕梳一下就行了。

寶寶剛4四個月,新鮮熱辣的待產清單,你值得擁有!


先說坑。


畢竟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有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可能用得著;但是 有些東西就是實實在在的智商稅,咱們還是能免就免 。我產前功課做得比較好,坑得還是比較少。


坑一:骨盆帶


我花了400多大洋,買了最好的牌子,然鵝……孕後期坐著會頂著肚子,產後會頂著傷口,基本沒用。而且港真,就算骨盆變形或者怎麼滴了,還不如去找個正骨醫生,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成都一次才一百多快。





坑二:刀紙


很多醫院不用這個,我買了兩大包,最後結局是拿回家擦桌子。產前去醫院病房問一問,踏實點。


坑三:防水肚臍貼


我沒買,但是很多待產包里有,沒必要。新生兒在醫院洗澡都是直接淋浴,洗完澡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就可以了。


有用轉坑:收腹帶


我是剖腹產,收腹帶對剖腹產很有效,能幫助固定傷口、避免拉扯。為什麼我要說有用轉坑呢,是因為我的醫生沒有告訴我,最好使用不要超過7天,所以,我後來子宮恢復不算很好,明明住院期間還恢復得很不錯的。


必不可少部分


1、拯救老腰神器:尿布台!!!


一開始沒買,因為看攻略說可有可無,想著萬一需要再買就是。結果,月子遇到天坑新冠,賣家不發貨,差點累斷了老腰。雖然月子里基本是婆婆和豬隊友給娃換尿布,但是難免偶爾要換一次,加上出了月子婆婆回老家了,瘋掉的我等不到發貨差點買了個同城二手。


事實證明,豬隊友都覺得我買的這個很好使。


重點:按身高買! 我高估了自己,買了個165以上身高用的,事實證明,我錯了,我160買那麼高幹嘛,賣家是專業的,雖然確實一點腰都不彎了,但是把娃抱上和抱下尿布台有點費勁,需要墊腳……





2、告別紅PP神器:濕紙巾


本來我沒買多少,想著出門總要用一點,按我處女座的龜毛性格,覺得在家肯定還是溫水洗好,濕紙巾肯定不如溫開水呀。結果在醫院的時候請了個母嬰師,人家說溫水洗多了容易把小孩的皮脂洗掉,造成紅PP,用濕紙巾更好。


我們家擦粑粑的流程就是:濕紙巾擦——棉柔巾蘸干——護膚霜(如果有點點紅的跡象,塗點屁屁樂),目前為止沒有造成過嚴重的紅屁股。


3、嬰兒床


這個感覺有點超綱啊,不過我想回答的主旨是新生兒 育兒 過程中具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老一輩都習慣小孩和大人一起睡,但是這個非常不安全,而且小朋友睡著也不舒服,熱啊。


買個嬰兒床,大人能放心大膽睡,小孩也自在。 有朋友給二手的最好,甲醛啥的都沒有了。


4、洗澡溫度計


再次說一下,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處女座,所以所謂的用手肘內側測溫度,對我來說太不靠譜, 花十多個塊錢買個溫度計一目瞭然,它不香嗎? 等娃大一點還可以做洗澡玩具,一舉兩得。


全面待產清單


上面是單獨拎出來說的一些單品,全面的待產清單,請看圖表。




需要原表格的,可以加我發私信哦。


先說說的我的情況,41周還沒有發動,一直在准備待產包。因為要催生,所以是自己不慌不忙走去醫院的,東西准備的那叫一個全,一個拉桿箱外加一個整理箱。護士一臉黑線,說你這打算住院多久。

我都准備了些什麼呢?大致分為,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兩部分,個人覺得重要的,都高劃線了。

媽媽用品:

1、產褥墊:

這是醫院要求帶的,我有側切,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傷口上葯各種,都要在產褥墊上進行。這邊建議大家直接買 嬰兒專用的大隔尿墊 ,多買點,用不完娃接著用。

2、衛生巾

個人覺得衛生巾絕對是大坑,尤其是褲狀的那種。在醫院時用不了幾個,回家現買都來得及,沒必要囤一堆。我買了一箱蘇菲的褲狀衛生巾。生完孩子後傻眼了,胖了兩圈,尺碼不合適了。

3、溢乳墊

沒有溢乳的機會,在醫院的三天里,就是不斷哺乳哺乳的過程,每個護士來看我,都直搖頭,你是沒奶還是娃太能吃,為啥永遠都在餵奶???

4、吸奶器

我娃就是最好的吸奶器,幸虧我有先見之明,找朋友借了一個,事實上根本就沒用上。這個因人而異把。放在購物車里,現買也來得及。

5、各種證件

這個是必須要的,無論是辦戶口還是弄保險都需要的。趕緊歸攏好放身邊,要不還指著孩子爹回家翻箱倒櫃?

6、月子洗漱包

給自己的准備的物品中,月子洗漱包是必不可少的,知道他們探望我的時候要拍照,我可不像邋邋遢遢被傳到家族群。牙刷可以買產後專用的,其他沿用孕期的無添加就行了。

7、一次性內褲

像紙尿褲一樣,簡直是婦女之光。產後已經造成那樣了,誰給我洗內褲呢?老公?婆婆?親媽?一次性內褲現在穿起來有舒服,臟了直接扔。簡直不要太香。後來我就迷戀上一次性內褲了,出差旅行必備產品。

8、pad、手機各種充電器

這個也是因人而異吧,至少能讓我在哺乳時,忘記自己是頭奶牛的事實。不過提醒大家,還是少看少看,那種姿勢正常人看三天都受不了。

9、吸管杯

這個很多媽媽都說是必備,因為平時不喜歡用吸管杯喝水,所以我的方案是直接買了一個孩子用的,可以換杯口的那種杯子。暫時用一下,退役就當保溫杯了。但是因為分娩和很順利,第二天就能跑能跳了,完全沒有用上。

10、棉拖鞋

這個我沒寫是有因為醫院准備了,不止如此還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套睡衣。

除此之外,(重點重點!!!) 不要忘了給自己買兩個 哺乳背心 ,暖和點的。百密一疏啊,我就沒有拿哺乳背心,自己穿著T覺得好不方便,衣服總是掉在孩子臉上。因為病房足夠暖和,索性敞著衣服或光著膀子哺乳.......人來看我,我就縮被子里。到現在我老公還一直說我是街溜子。

另外「乳t霜」也要准備好,剛開始哺乳那是會相當疼的。

寶寶用品:

給寶寶買東西,買的多,不如買的准。因為孩子變數太大,沒出生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1、和尚服(連體衣)

寶寶出生後穿的,最好是純棉或者紗布,要柔軟輕薄,連體最好。

2、襁褓巾

晚上睡覺包一包,沒有驚跳反射,寶寶會睡得更安穩。

3、帽子

不需要,現在咱們這居住條件,完全沒必要。

4、包被

准備一兩個,去洗澡或者回家的時候再用】

5、奶瓶

我買了貝親的四種奶瓶子,結果一個沒用上。這個也是要看狀況,准備就行,不用那麼多。

6、小勺子

我沒用上,孩子也沒喝水,一直在喝奶。

7、新生兒奶粉

准備了沒用,也是因人而異的。

8、紙尿褲

第一天就開始用紙尿褲,NB的拎一包就夠用了。

9、棉柔巾

直接代替毛巾紙巾用,三五包足夠了。

10、pp霜

建議來一罐大白罐的馬油,避免寶寶紅屁屁。因為剛出生拉尿會比較頻繁。


我當時准備待產包也是滿滿的一大包,按照網上的各種攻略買了好多的東西,從大人的產褥墊到孩子的奶嘴奶瓶,但是到生完孩子出院到最後出月子,發現很多東西都沒有用上。但是我覺得有一樣東西最有用,就是產褥墊。也推薦每個媽媽在准備待產包的時候,一定別把產褥墊忘記了。

由於我當時雖然是順產,但是經歷了側切,在醫院的三四天基本不能下床,多虧了產褥墊兒解決很多衛生方面的問題。產後惡露是每個產婦都會遇到的問題,因此產婦產褥墊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分享一下待產包里其他還有什麼東西是必要的。

第1個就是各種證件

在入院的時候需要帶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卡,保險卡。還要准備一定的現金。

第二個就是媽媽的必備用品

給大人准備的東西當中包括牙具,洗漱用具,毛巾,飯缸,水杯吸水管,衛生巾,產褥墊,一次性內褲,電動吸奶器。

給寶寶准備的東西

包括奶粉,奶瓶,奶嘴奶瓶刷,尿不濕。寶寶服帽子,寶寶用的小被子。

我推薦的這些就是大人和孩子必備的東西,其他的真的是可有可無,買的夠多,到最後發現很多東西都沒有用。

現在網路購物這么方便,如果缺什麼下單可能最快當天能收到,所以千萬別多買,要挑就挑最有用的去買。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媽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 育兒 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⑵ 生完小孩要用什麼洗澡

剛剛出生後的小孩直接用清水洗就可以了呢,也可以少量用些沐浴露的。不過產婦生完孩子後是不可以洗澡的呢,防止落下月子病哦

⑶ 市面上牙刷的種類很多,軟毛的比硅膠的清潔得更干凈嗎

很多人對於自己的洗漱用品,化妝品等這些人護理用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對於衣服,鞋子的要求低,但對自己的護理用品的要求一直都很高的,比如用品牌的化妝品,用好的牙膏,牙刷,洗發露等這些。雖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些也足夠體現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今天我們來說說牙刷,市面上的牙刷種類很多,那軟毛的比硅膠的清潔更干凈嗎?

很多人對於選擇牙刷很矛盾,也不知道面對種類眾多的牙刷到底該怎麼選才能夠使自己用的更加的舒適安心。通過這些可以得到,對於牙刷的選擇符合自己的生理需求,讓自己用的舒服就可以,軟毛的和硅膠的效果都一樣,重要的是刷牙的位置。

⑷ 小孩子刷牙使用軟毛還是硬毛牙刷好

給兒童選擇兒童專門使用的牙刷最好選擇軟毛的,但是具體的牙刷,根據不同的品牌,牙刷的質量也是不相同的。而且牙刷的刷頭大小也要適合孩子的嘴巴,避免太大,可以選擇能夠在孩子嘴巴裡面靈活的、自由的在口腔當中移動,並且能夠刷到任何的位置。

⑸ 孕婦生孩子後為什麼要用濕紙巾

因為產婦生產後不可以洗澡啊,所以用濕紙巾方便,快捷。

⑹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肚子會痛

不痛那叫生孩子嗎? 坐月子的時候多注意休息,別喝涼水,用熱水洗澡,另外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產後注意事項也是不同的: 做月不只是30天:傳統上人們將產後一個月稱為「坐月子」,但實際上,經過一個月的調整,身體許多器官並未得到完全的復原。比如,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胎盤附著處子宮內膜的全部再生修復也需6周;產後腹壁緊張度的恢復也需要6周到8周的時間。如在此期間產婦乾重活,就容易患上子宮下垂等疾病。 一、產婦的個人衛生 傳統上認為:產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怕因此受風受涼留下病根。實際上這種認識是不合理的。 1、「月子」里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干凈。 2、一般產後一周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臟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淋浴。 3、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 ②開冷氣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並將室溫設定在攝氏25~28度左右是最適宜的。 ③坐月子期間衣服若因排汗量過多而濕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冬天時床邊准備睡袍,半夜起來餵奶要立刻穿上,才不會受風寒。 4、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只要體力允許產後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在孕期注意攝取鈣營養,保持口腔衛生,避免使牙齒受到損害。 ②產婦身體較虛弱,正處於調整中,對寒冷刺激較敏感。因此,切記要用溫水刷牙,並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③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宵夜後再刷一遍。 ④可在產後的3天採用指漱,即把食指洗凈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把牙膏擠於手指上並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松動。 5、至於剪指甲、趾甲也可以照常進行,指甲是角化了上皮,根本不存在「剪刀風」的問題。 6、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二、剛生完BB的注意事項 1、分娩後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產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很難消化,這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在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2、產後應喝蔬菜湯。很多媽媽產後馬上喝全湯催奶,導致乳腺導管堵塞,乳房脹痛加劇,不利於下奶。產後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並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後再喝全湯。 推薦:原味蔬菜湯。將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味道清香,可以當茶喝,在產後當天(剖腹產次日)即喝有極佳發奶作用。 原料:黃豆芽、西蘭花、菜椒(青椒、黃椒、紅椒均可)、紫甘藍、絲瓜、毛豆、西葫蘆,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 製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爛後取湯水飲用。 注意!喝原味蔬菜湯的同時喝豬蹄湯、鯽魚湯、雞湯等會影響發奶效果。 另外,產後最初幾天,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於腸道和腹部肌肉鬆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誤區:傳統說產婦坐月不能吃青菜,否則BB拉肚子 解釋:老人們擔心的拉肚子問題,很多時候指的是嬰兒的大便呈綠色。嬰兒偶爾會有墨綠色大便是因為食物殘渣經膽汁消化,而膽汁是黃色並使大便成為酸性,排出後與空氣接觸,偶爾會變成綠色。一般喂母乳的大便容易偏向酸性,有可能成為綠便排出。另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還有:(1)未吃飽的嬰兒也可能拉綠色的稀大便,屬於飢餓性腹瀉。(2)媽媽吃得太油膩,嬰兒也會消化不良,拉綠色大便。因此媽媽的飲食要均衡。 母乳喂養嬰兒,糞便一般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葯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只要BB的糞便符合上面所說的,並且無其他異常狀況,就不用過於擔心。因此BB某次綠色大便並不是媽媽吃了青菜,BB消化不良。 3、產後三天內可以喝清淡魚粥 產婦在生產完的三天內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古代醫家的建議是吃小魚粥,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掛面也是好的選擇。二三天後,胃口漸增,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但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早晚可喝熱牛奶,每天吃1—2個蛋,然後慢慢再酌加雞、魚、蝦、肉等,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除了恢復體力外亦有助於乳汁的分泌。注意!產後的一周內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 4、什麼時候能活動:產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5、記得及早給BB吮吸乳頭:分娩後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於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鍾為宜。產後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產後第一天,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卧位學習餵奶。多數產婦分娩後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BB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於乳汁分泌。 6、4-6小時產婦要排尿:自然分娩的產婦,在分娩後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產婦排尿困難,發生尿瀦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應鼓勵產婦盡量起床解小便,實在有困難也可請醫生想辦法,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7、隨時留意自己的情況:產後24小時內若感到會陰部,或肛門有下墜不適感、疼痛感,應請醫生診治,以防感染和血腫發生。惡露會發出新鮮的血腥味,但如果發出惡臭,應立即告知醫生,因為這表示可能感染了。另外,最好在惡露排出期間使用衛生棉或產婦衛生巾。 8、除了家人,親戚朋友不要過早探望產婦和嬰兒:由於剛分娩後的產婦需要靜養以恢復體力,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要給產婦盡量多的時間休息。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產婦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⑺ 生完孩子後怎樣減少妊娠紋

妊娠紋治療趁早越好,現在生育後的前兩年是修復妊娠紋的最佳時期,應該在生育後第一時間進行妊娠紋 修復。如果時間較長的話,可以多使用一段時間效果也是可以的。要真正治療妊娠紋一般的治療方法和其 它品牌產品是不行的,效果不太明顯。不過我覺得「媽媽美」用於產後去除妊娠紋那效果很不錯的,特別是 針對妊娠紋的,是媽媽們的首選的健康產品,不緊能消除妊娠紋,而且更具有彈性,更有滋潤性,沒有什 么副作用,你可以去試試,很不錯的。

⑻ 好處多多,產婦不用難為情,女性為什麼分娩前要備皮

好處多多,產婦不用難為情,女性為什麼分娩前要備皮?

生孩子不僅讓寶媽承受生理上的痛苦,還要面臨心理上的壓力。不少寶媽都表示:生完孩子後自己臉皮變厚了,畢竟分娩要經歷一系列尷尬事,產前備皮就是其中之一備皮,指的是在手術相對應部位剃除頭發然後進行表皮潔凈的手術准備。分娩前備皮,指的是剃除體毛。許多寶媽直至分娩前才懂得還需要備皮,想想都覺得不好意思,恨不能現場找一個縫隙鑽入!那臨產前為何必須備皮呢?

一、便捷手術治療

雖是選擇順產,但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突發狀況,例如順轉剖、側切傷口這些,提前把手術治療部位的頭發剃除並消毒殺菌,可以減少不少麻煩,那絕對是術前必做的一項工作。

四、便捷產後調理

假如寶媽是剖宮產,術後還要消毒殺菌、插導尿管等,這些都要醫務人員提前准備備皮工作中,便於產後調理地進行。備皮是分娩的必走全過程,無論對寶媽或是寶寶而言都益處多多,因此寶媽無須由於不好意思而抵觸醫務人員開展備皮。有一些寶媽為了能緩解尷尬,會在家裡提早讓丈夫幫助剃好,這么做也不是不行,但一定要確保安全,避免一不小心刮傷。

⑼ 孕婦快要生了,應該給孩子和自己准備些什麼東西

嬰兒用品★衣:吸水性強的棉製品 寶寶的衣服用料以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皮膚刺激性小、顏色淺淡的棉製品為好。 1.內衣:5套左右,純棉、耐洗、寬大、穿脫方便的摁扣或系帶式單衣。 2.尿不濕、尿片、隔尿墊巾、尿床墊:選吸水性好的棉布製成約40塊左右的尿布(也可購買現成的紗布可洗尿片)或用大人穿舊的內衣褲,但事先要消毒;隔尿墊巾是放在尿布上的,防止尿液迴流;尿墊是放在寶寶屁屁下的,防止把小床尿濕。 3.紙尿褲:2大包,月子里用NB(初生嬰兒)碼,不蓋臍帶;出了月子用S(小)碼。 4.口水巾:3個月以內嬰兒可用紗布代替圍嘴。 5.帽子:厚、薄各2頂。 6.棉衣、棉褲;冬天時穿,自己做的保暖性好些,買的則漂亮些,4套左右。 7.手套、腳套:各2副。 ★食:新生兒用品注意消毒 1.奶瓶;大小奶瓶各一個。耐熱玻璃奶瓶能煮沸消毒,易於洗刷;塑料奶瓶重量輕,不易破碎,攜帶方便。 2.奶嘴;准備2~3個替換使用。剛出生的嬰兒一般用黃色橡膠針眼式奶嘴,等到2個月就能更換白色硅膠十字頭的奶嘴了。 3.奶瓶刷、奶嘴刷;要准備1套。 4.消毒器具;家用的消毒櫃就可以,臭氧和紅外線高溫能分別使用,需要煮沸消毒的家裡用的鍋也行,但要保證是寶寶專用。 5.吸乳器:最好選擇帶2奶瓶的吸奶器,初乳很珍貴,最好不要浪費。 ★住:向陽保暖通氣 新生兒最好住在向陽、保暖、噪音小、通氣好的房間內。室內燈泡光線不宜太強,以免刺激孩子。 1.嬰兒床;木製,內設可拆卸搖籃、蚊帳;圍欄高度要大於60cm,防止寶寶較大時翻越摔傷;各活動連接處螺栓牢固,不易被搖晃導致松動脫落;最好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備好,放在通風處吹散油漆味道。 2.床墊;為使寶寶的脊椎正常發育,不宜太軟,稍硬一點的較好。 3.被子;被面和里子均為棉製,厚薄適中,大中小各一床。 4.墊被;兩床以備換洗。 5.毛巾被、床單;兩條以上,棉製,吸濕性強。 6.枕頭;3個月以內可用毛巾折疊,3個月以後用嬰兒專用的固定頭形枕頭。 ★紀念品:留下美好回憶 1.寶寶相冊:將寶寶從出生到出院每一天的靚照裝訂成一本相冊,留作紀念。 2.紀念印泥;最好是那種雙手雙腳都能印上去的。 孩子出生後要進行一系列的護理,如洗澡、護膚、洗發、通鼻等。 1、浴盆、沐浴床:沐浴床,老人用不慣的話,可以一人抱,一人洗。 2、浴巾:大、中型各准備兩條,選擇純棉製品。這個比較實用,既可當浴巾,又能當蓋被,抱寶寶出去時還能當抱毯。 3、水溫計:專用的有吸盤式和漂浮式等,能顯示溫度。可酌情選用一種。 4、嬰兒護膚品一套:包括沐浴液、洗發液、香皂、爽身粉、護臀霜、潤膚油等等。 5、嬰兒洗衣液:也可用嬰兒香皂給寶寶洗衣服; 6、嬰兒用棉花棒:耳、鼻、肚臍護理。 准媽媽用品 證件 一般辦理入院所需的證件包括:准生證、孕婦圍產保健手冊、圍產期保健卡、獻血證以及夫妻雙方的身份證、錢款等。 便於產前宮縮時使用的物品 能幫助准媽媽們熬過漫長、難忍的陣發性腹痛時期的物品有很多,因人而異。 1、筆記本和鋼筆:記錄陣發性腹痛情況,包括陣發性腹痛時的狀況和時間間隔。 2、帶有秒針的鬧表:記錄陣發性腹痛的持續時間,帶有秒鍾的鬧表容易觀察。 3、按摩工具:放在腹痛位置,以緩解疼痛。 4、點心:在宮縮較弱的時候,可以吃一些自己喜歡吃的點心,補充體力。 5、飲料:嗓子乾燥時,可喝一些飲料。因為要躺著喝,所以別忘了帶彎的吸管。 產後住院期間需要的東西 1、梳洗用具:盡量備一些小型的、便於攜帶的洗漱用具。牙膏、牙刷、漱口杯;香皂、洗面奶;洗臉毛巾3條(分擦臉、擦身體和擦下身),擦洗乳房的方巾 2條、供孩子吃奶、喝水時墊在下巴底下的小方巾3條;小臉盆2個,洗下身的臉盆,熱敷或者清潔乳房的臉盆各1個;梳子、鏡子、發夾。 2、衣物:棉內褲3條;哺乳胸罩、背心2件、哺乳襯墊;便於觀察、哺乳的前扣款式的西式睡衣;春秋季節需要准備3條襯褲;束腹帶1條;外面穿的長保暖外套1件;拖鞋1雙;如果天冷加上棉襪2雙。 3、食具:杯子、湯匙、吸管。 4、衛生清潔用品:產婦墊巾;特殊或加長加大的衛生巾、產後衛生棉、面巾紙。 5、記錄用品:錄音機、錄音帶,錄下孩子可愛的童音,哪怕是哭聲,這些都是最有紀念意義的、不可追回的「生命旅途記錄」。 7、其他:把用慣的護膚品帶上一些,會客時還可塗上口紅。

⑽ 坐月子到底能不能洗頭洗澡和出門

每年,總有坐月子把產婦坐住院,甚至死亡的新聞,那坐月子到底能不能洗頭洗澡和出門呢。

洗洗更健康

分娩過程中,孕婦流汗多,再加上哺乳或是惡露尚未乾凈,身上衛生狀況比較差。

清潔不僅可以保持汗腺暢通,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排出,恢復體力,解除疲勞。

坐月子不是說整天你都得躺著,其實適量的活動,才更有利於身體的恢復。

①一般產後3天就可以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應該堅持在月子里適當身體鍛煉,做一些產後體操或瑜珈,這些活動能夠加速對身體的恢復。

②從產後的第二天起,可以梳頭、刷牙、漱口。但盡量不碰冷水。

③月子期間,居室內需經常通風,但不要門窗對流,不要讓穿堂風吹到產婦及嬰兒身上,以免感冒。

④一般孕婦感覺能自己走動後就表示可以出門啦。出去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避免在大風烈日等天氣出門。尤其是剖腹產女性,身體恢復得比較慢,手術過後最忌的就是吹風著涼,所以剖腹產女性想要出門活動的話,就要特別小心謹慎,千萬別吹到涼風。

⑤另外,新媽媽還要注意飲食的調理,堅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的飲食均衡原則,在產後幾天可能沒有什麼胃口,因此可以採用流食,之後再逐漸恢復正常的飲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ID:醫考充電寶)

熱點內容
為什麼姨媽疼人和人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17:33:01 瀏覽:591
為什麼每個小件分揀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17:32:29 瀏覽:591
蘋果11手機為什麼卡針捅不開 發布:2025-02-05 17:22:34 瀏覽:1001
今天晚上為什麼要燈火通明 發布:2025-02-05 17:11:02 瀏覽:71
為什麼一揉睛明穴眼睛裡就發癢 發布:2025-02-05 17:10:58 瀏覽:637
為什麼電腦玩游戲突然沒有響應 發布:2025-02-05 17:06:16 瀏覽:227
為什麼廠里的上班時間不能喝酒 發布:2025-02-05 17:02:45 瀏覽:732
為什麼不能紋睜著眼睛的紋 發布:2025-02-05 16:57:52 瀏覽:76
為什麼牙縫里的東西好臭啊 發布:2025-02-05 16:56:44 瀏覽:236
拼多多旗艦店口紅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2-05 16:55:49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