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老梁為什麼孩子不和父母溝通

老梁為什麼孩子不和父母溝通

發布時間: 2022-10-19 08:14:49

1.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父母要怎麼辦

朋友向我抱怨,孩子放暑假,父母簡直過得比孩子還累,每天在家跟孩子要多說好多話,更可氣的是,自己跟孩子說話,孩子要麼不耐煩,要麼壓根不理你,覺得自己說了半天,像是在跟空氣說話一樣。


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溝通時,可以在電話旁放上用於記錄用的紙和筆,把要說的話寫下來,放在某個地方——比如用磁鐵固定在冰箱門上。

也可以在牆上掛一塊白板,配上馬克筆和板擦。父母跟孩子可以在上面寫上希望傳遞的信息,讀完就可以擦掉。通過這小小的方寸空間,增強父母與孩子的溝通。

歸根結底,父母跟孩子的親子關系的融洽在於,父母跟孩子之間高質量的溝通。有效溝通的基礎是父母的認真投入。看看孩子是否以信任回應你,就能知道溝通的效果好壞。如果父母用懲罰的方式矯正孩子的行為,孩子會失去安全感,溝通的大門也隨之關閉。父母不僅在高興時要溝通,在感到傷害時更應進行溝通。營造敞開溝通的環境都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2.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我們家庭中出現的這個問題需要追根尋源可能在他小的時候作為父母強制執行你們的思想不給他一些可能所以慢慢形成了厭煩所以他們。就不願意跟你們溝通

3.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遇到事情藏在自己心理

引言:感覺有很多的孩子都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溝通,遇到事情都藏在自己的心裡,這個主要和家長的解決方式有關系,剛開始的時候孩子都想把自己的心事和家長去溝通,但是家長從來都沒有去理解,沒有去尊重總認為孩子的這些心事不應該出現,他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期以往就會讓孩子不願意去和家長溝通,因為他們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安慰,反而得到了一頓批評,孩子感覺自己沒有受到尊重,而且自尊心受到了打擊。

4.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喜歡跟家長聊天的,什麼事情都會跟家長說。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世界慢慢的就不會跟家長無話不談了,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會主動和父母傾訴溝通,即使是家長主動去找孩子溝通,孩子也是躲避不理。


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再和家長溝通了,很可能是因為不喜歡家長的溝通方式。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講話的時候都是陰陽怪氣的,特別喜歡正話反說。比如當孩子高高興興的在班裡面考了,全班第二開心的跑回家和家長分享的時候,家長卻說怎麼才第二名?這種脫口而來的指責會大大的挫傷孩子的記性,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覺得家長太苛刻。其實家長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先誇誇孩子,表示自己看到了孩子的進步,然後再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不然孩子長時間在家長這里受到打擊,就不會再願意和家長溝通了。


如果家長總是不去照顧孩子的內心世界,不了解孩子的真情實感,慢慢的孩子就不會願意再和家長溝通了。

5.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家長應該報著一種審視的心態來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說話語氣、態度表情等等有什麼讓孩子害怕和恐懼的地方。是不是曾經孩子把什麼事情說給你聽的時候,您沒有認真的聽?是不是曾經孩子和你說的心裡話,您當成玩笑講給其他人或拿著當玩笑?是不是曾經孩子和你談一些學校同學如何淘氣的事情而您遭到您的嚴厲批評呢?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孩子當然會因此傷了自尊心或是怕挨您的批評不願與您溝通和交流。

本身處於12-18歲的孩子,具孩子的成長發育情況,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孩子願意將自己的秘密藏在內心深處,這是這一成長期的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但是往往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受到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而使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而隱藏起來,深怕自己的的受到傷害,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

家長一定要保證少在孩子面前嘮叨

壓力越大的孩子,越不能好好學習,成就需要越低,越容易感到絕望。人的壓力要適當。但是,孩子們的壓力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不一定寫在臉上,而是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心中往外溢的壓力:"孩子,好好學,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對象,你將來怎麼生活啊……"孩子們每天被這樣的話語包圍著,他能沒有壓力嗎?

家庭教育中重要的關系是親子關系,即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父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親子關系的好壞和質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成功和失敗。好的關系勝過很多教育。凡是親子關系不好的,其教育是難以成功的;親子關系好的,其教育成功率也很高。

6. 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為什麼呢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父母跟孩子之間的好好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溝通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座橋梁,讓兩個人樹立起彼此信任的關系,也讓父母跟孩子的關系更加親近。但是現在的很多孩子並不願跟父母溝通,寧願憋在心裡甚至和網友去傾訴,也不願跟父母說說自己的真心話,這是為什麼呢?作為父母又應該怎麼做呢?

希望各位家長,多傾聽一些孩子的成就,多給予孩子一些鼓勵來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作為家長也應該,主動跟孩子溝通。放下自己的家長架子,用朋友的方式跟孩子說一些心裡話。這樣親子關系也會更加融洽,孩子也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樣相處。

7.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的原因是:孩子根本沒有溝通的機會、父母的雙標行為、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

1、孩子根本沒有溝通的機會

親子之間溝通是雙向的,但有些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往往處於高高在上的態度。讓孩子閉嘴,打斷孩子說話。不是孩子不想溝通,而是沒被家長允許。

2、父母的雙標行為

家長總抱怨孩子不聽話,不拿自己的管教當回事。那就要看看平時父母是否有雙標行為。例如家長可以抱著手機玩,卻告訴孩子快點寫作業,看書去。當孩子反問,為什麼你可以看手機,家長給出的理由:「我是大人,你是孩子」。

這種解釋在孩子心中是蒼白無力的,這就會產生一種「憑什麼」的心理,覺得父母說的話沒有權威,才會產生溝通無效的結果。

3、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

有的孩子剛開始是很願意和父母交流的,這真的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一來可以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二來說明家庭的氛圍很好,孩子是把父母當作朋友了。可是,有些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聊過幾次之後,孩子基本就不願意再說了。

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1、尊重孩子的感情

嬰兒時期的孩子通過換尿布時踢腿來表達不想換尿布的願望,八個月時會直接把玩具扔出去。作為家長,很多人會直接說:「別動了」、「不許扔玩具」等嚴厲的詞語。這樣的回答讓孩子感到無法與父母分享他們的感情。適當給孩子一個釋放負面情緒的空間,會讓情緒消失得更快。

2、建立孩子的成功感

我們不能在本應入睡的時間帶孩子去吃晚餐,還要求她表現很好,也不應該把一個水晶擺設放在孩子可以夠得著的地方而指望孩子不去玩它,更不要因為孩子在吃了義大利面後弄臟衣服而生氣。

3、讓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當孩子們的感覺很好的時候,他們就會做得很好。如果孩子們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關心和尊重,他們就會更加主動地學習、與人合作和關愛他人。

熱點內容
為什麼姨媽疼人和人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17:33:01 瀏覽:591
為什麼每個小件分揀不一樣 發布:2025-02-05 17:32:29 瀏覽:591
蘋果11手機為什麼卡針捅不開 發布:2025-02-05 17:22:34 瀏覽:1001
今天晚上為什麼要燈火通明 發布:2025-02-05 17:11:02 瀏覽:71
為什麼一揉睛明穴眼睛裡就發癢 發布:2025-02-05 17:10:58 瀏覽:637
為什麼電腦玩游戲突然沒有響應 發布:2025-02-05 17:06:16 瀏覽:227
為什麼廠里的上班時間不能喝酒 發布:2025-02-05 17:02:45 瀏覽:732
為什麼不能紋睜著眼睛的紋 發布:2025-02-05 16:57:52 瀏覽:76
為什麼牙縫里的東西好臭啊 發布:2025-02-05 16:56:44 瀏覽:236
拼多多旗艦店口紅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2-05 16:55:49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