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混得差的男人喜歡政治
❶ 有人說沒本事的人喜歡談論政治你怎麼看
正常啊、
有本事的人都忙自己的專業去了,
哪還有空談論政治,
如果政治不是這個人的工作范疇,
卻總去討論,
那這個人應該就是平時比較空閑的人。
❷ 一個男同事能力不強,但整天聊國際上的政治經濟軍事新聞是什麼心理
在一個公司裡面幹活,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有的人只是濫竽充數,整天在辦公室里坐著沒事干,關注其他的事情。這時候,很多同事都會嫉妒這些沒有能力的人,憑什麼大家領的都是一樣的工資,活卻不一樣。職場上很多人都有看新聞的習慣,如果一個男同事整天聊的都是國際上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的新聞,他是什麼樣的心理呢?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❸ 為什麼越是底層的人越喜歡談政治
這只能顯示你思想的劣根性;政治是場博弈,是事關未來命運的真理,關乎到世間萬物,而你卻出此言論。連所謂的"底層"都知道,你的高層底層評判標準是什麼,自己捫心自問一下!
❹ 為什麼底層的人喜歡談政治
因為只有談政治可以讓人感覺很有能力!其實是虛的表現!有能力有遠見的人是不會隨便討論政治的!因為知道說了不算!
❺ 賈平凹說:「混得差的男人關心政治」精闢道出了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政治是男人的第二性。
賈平凹說:「混得差的男人關心政治,經濟差的地方飯館多。雌雄同體的人往往是人中龍鳳。」這幾句話看似普通,但是精闢地道出了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政治是男人的第二性。
曾有個女性朋友跟我說,他老公的需求在世界盃和美國選期間達到之最。我不知道這兩者有什麼本質的聯系。但是在群情狂歡之下,更容易激發人的最原始的慾望,無論男女。
我們小區六樓有一對這樣的夫妻,妻子工作能力超強,兩人生育了三個女兒,家裡的大小開支都是靠妻子的工資。
而這個男人呢?一米八的個頭,長相不錯,卻從沒有真正地去干過一份工作。在家做飯洗衣,最經常乾的事就是跟胡同口的一堆老大爺侃大山。
有一次聽他媳婦說:」那次我們家老黑給我要錢,說,媳婦,你給我幾張一百塊錢,我放到錢包里,我不花,不行你每天檢查一下...「
(二)也只能關心一下政治。
混得差的人也想關心小事,想問問村道為什麼這樣修,資金怎麼用的,不過很容易被村長打,想問問鎮里或縣里政策實施方案,怕被誤會為尋事滋事,最後只好胸懷天下了,曾經一個段子美國總統對赫魯曉夫說,我國的子民都敢罵美國總統,赫魯曉夫說我國的子民也敢罵美國總統。
要是一群男人一邊喝啤酒看談球賽選秀奶頭樂,混得好的男人就可以安心睡他們的妹子了。只要是人,就應該關心政治。你去上個班,都會有辦公室政治。為什麼國家大事就可以不關心呢?你不關心,就有人替你關心。
(三)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如果一個人關心政治,說明他很清楚他的處境和這個社會和國家息息相關,並且說明他對自己的現狀不滿。
第二,如果大家都不關心政治,那政治就真的變成少數人的游戲了。可能有人會說關心了有用嗎?有沒有用不知道,但不關心肯定是沒用的。
第三,其實近三十年來國家一直在努力淡化民眾對政治的關注度。一方面是因為不可說的原因讓他們怕了,另一方面就是過度注重意識形態和分配問題不利於經濟發展。
第四,並不是混的不好的男人才關心政治,混的好的更關心。因為連政治都不關心,國家什麼政策都不知道,他能混得好我就想不明白了。
(四)窮人只能關心。
賈平凹的意思是:有錢人戴假表,人都會說真傢伙,窮小伙戴真表,人都說假的,裝。 表就在那裡,不真不假,功能齊全還能走。唯一的區別就是,主人是什麼階層。階層決定不了智商,手錶同理。 階層的作用是忽悠范圍大,即使方向錯誤。
混得好的在功成名就之前關心政治=天下大事,匹夫有責,雖為布衣,胸懷天下。
混得差的關心政治=咸吃蘿卜淡操心。
橫批:成功的人放屁都是香的,幹啥都是對的。
這個世界處處離不開政治,政策的調整關繫到每一個人,不參與政治但是必須懂政治。討論政治要看是新聞聯播里的表層討論還是深入研究,如果是前者就只能快樂一下娛樂而已。
❻ 混得差的男人關心政治經濟差的地方飯館多雌雄同體的女人是人中之鳳什麼意思
那意思是說不得志的男人愛關心政治,經濟落後的地方餐飲業較多為支柱產業,有男人氣的女子是女強人!
❼ 為什麼男人都喜歡關注政治問題
男性對政、經、軍的偏愛似乎根深蒂固。即便二次元宅男這一亞文化群體中,也會出現「艦娘」這樣的軍事元素。那麼,男性為什麼會對政治、軍事類的話題如此感興趣?
男人愛什麼,是女人的選擇
著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人類學家莎拉·布拉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曾提出一個觀點:雌性的擇偶偏好決定了物種的進化方向。
達爾文最早觀察到了性選擇的現象。雄鹿的角、雄鳥誇張的羽毛和叫聲、雄獅的鬃毛、男性胡須的產生,達爾文發現很難用普通的自然選擇來解釋。這些性狀主要是為了吸引雌性關注,是在雌性選擇配偶過程中,作為一種有效的性狀發展起來的。
當然,雌性也不是在挑選綉花枕頭,這些性狀通常能夠反映出雄性身體是否健康、強壯——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子女和配偶。
雄性在生育子女的過程中除了貢獻 DNA,還需要承擔養育者的角色,為子女提供巢穴、食物和保護,對那些生長緩慢的生物來講,尤為如此。
漫長的演化中,每一種生物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同樣的能量分配,有些物種選擇了快速發育,小型成體,生育數量更多後代的「平民策略」;另外一些選擇了緩慢生長,擁有更長的世代周期,但是也擁有更強的生存能力的「精英策略」。
人類屬於典型的走「精英路線」的生物。子女成長的周期較長,需要男人擔負起養育的責任,而不是「打了就跑」。因此,人類的性選擇對男性佔有社會資源有較高的要求。
男性游戲——狩獵與戰爭
對史前成年男性來說,想要獲得交配的機會,就需要佔有更多的資源,獲取資源的途徑就是狩獵和戰爭。
狩獵是為了獲得食物。和其他靈長目動物相比,人類算得上是兇猛的肉食動物了。黑猩猩雖然不抗拒吃肉,但他們的食譜裡面大概只有 4%的肉類,而人類中這個比例要高達 40%。
從 6 萬年前到 1 萬年前的時間段內,人類吃光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大型陸生哺乳動物,重達 12 噸的猛獁象曾經也是人類主要的獵食對象之一。
集體狩獵活動賦予了男性最原始的軍事素養——力量和方向感。男性的上肢強壯有力,力量幾乎是女性的兩倍,這使得他們擁有更遠的投擲距離和准頭。
男性在辨別方向和使用地圖上也比女性表現得更出色。女性並非不具備空間能力,但是她們的能力更多用在搜索和記憶物體的排列方式上——在採集果子的時候會有用處。
如果你分別向男性和女性問路,就會發現,男性更傾向於使用「東、西、南、北」,而女性會告訴你一些具體的參照物,比如「穿過一個公園」,「在商場的左邊」。
戰爭則是更加赤裸直接的生殖競爭。人類歷史上,小到部落沖突,大到世界大戰,戰爭的主導者和參與者大多數是男性,除了女權大作《權力的游戲》最近幾季表現出的趨勢外,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女性主動結成戰爭同盟相互征伐的例子。
很多雄性動物在發情期都會表現出攻擊性。雄鹿和公牛會用角決斗,家養的貓狗也會性格暴躁,異常活躍。性激素直接作用於大腦中最原始的下丘腦區域,表現出本能行為。
人類雖然沒有發情期的限制,但是攻擊也往往與性有關。有學者統計過芝加哥市 1965-1980 年的所有兇殺案件,其中 80%以上的攻擊者都為男性,80%以上的受害者也是男性。世界各國發生的同性兇殺案件中,有 99%以上都是男性殺害男性,女性互相殺害在人類中是極其罕見的行為。
一些數據統計表明,男性和女性在敵意的平均水平上並沒有表現出差異,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者讓一組青少年進行互相評價,並對他們每個人都進行了訪談。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女性在言語上進行攻擊的頻率甚至要比男性更高。
不過男性實際表現出的肢體暴力要遠遠高於女性。男性對同性的攻擊行為要高於其他三種可能的總和。女性雖然會通過言語攻擊同性,但極少捲入肢體沖突,更不會想要在肉體上消滅對方。
為什麼男性這么熱衷於攻擊?
還是與性選擇有關,女性對生育子女的高投入,決定其在育齡內不大可能擁有為數眾多的子女。然而,一個佔有足夠多資源的男性,理論上可擁有的子女數量幾乎沒有上限。
這也意味著若沒有婚姻制度約束,一部分男性可以擁有遠高於平均水平的生育機會,但是更多的人會因此徹底喪失生育機會。加利福尼亞北岸的海象種群中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5%的優勝者生育出將近 85%的後代。
地位、支配、政治與欺騙
軍事是戰爭的必經途徑,而政治是戰爭發展的最終形態。
只有性激素上腦的年輕男性才願意用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男性非正常死亡率最高的時期(20-25 歲),正是他們體能巔峰,也是生育能力最強的時期。在這個階段,泛濫的雄性激素,高度活躍的多巴胺系統,和沒有發育完全的前額葉會聯合起來,誘使他們做出一些愚蠢的對抗性活動和冒險行為。
一旦過了 25 歲,他們的死亡率會急劇下降,開始懂得參與政治,利用個人的聲望和權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群體之間的攻伐要有政治參與,收益和代價才能取得平衡。參與戰爭的人所獲得的適應性收益,必須要遠大於可能獲得的死亡代價。當對抗雙方都存在毀滅性的報復手段時,攻擊很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而政治和外交能夠減少無謂的損失。
群體內部更需要政治。狩獵和戰爭都是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團體活動,團體需要秩序、規則和領袖。在行動中如何分工,成功後怎麼分配戰利品,都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人類深諳此道,斯坦福大學的 Fisek 等研究者在 1970 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一群陌生人相遇,一句話不說,不出 5 分鍾,就能夠形成一定的支配等級,弱勢者自願服從強者的支配。
一個個體在群體中居於人下,通常意味著資源的剝奪。群體內的女性會更青睞處於支配地位的男性,在一些社會背景下,她們寧願和其他女性分享丈夫,也不願意和地位等級較低的男性結婚。在印加、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印度等古文明中都發現,除了宗教人員外,男性的社會地位和他所擁有的妻子數量一般都存在著比較嚴格的對應關系。
對男性來講,心甘情願的服從他人只有在戰爭年代才有可能帶來好處,那就是以群體為單位,保護自己的資源或者掠奪外群體資源。在和平年代,任何有進取心的人都希望能夠在自己的群體中獲得更高的地位。
現代社會男性除了普遍喜歡軍事政治,還特別痴迷於足球等團體性對抗項目,男性對足球的痴迷,常常讓女性無法理解,其實,足球這類大型團體游戲,就是一種戰爭模擬模擬游戲。那個貓在沙發上看比賽的土豆,雖然只能跑出五十米,依然有一顆熱愛戰斗的心。
不管是北京的哥,還是火車上遇見的東北大哥,只要一談到國際關系,人事變動、世界經濟、美國日本俄羅斯,他們一定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上兩天兩夜,讓你根本找不到插嘴的機會。
男性對於泛軍事和政治話題的偏好,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演化而來的機制,通過展示和炫耀自己在軍事政治領域的學識,巧妙地告訴對方自己實際的社會地位和擁有的社會資源:我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在原始社會,更關注軍事和政治的男性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因此這樣的性狀在演化中得到了保留。但是步入文明社會以後,男性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天賦就像是在技能樹上加錯了點,除了用來紙上談兵、聊天吹水之外,毫無用武之地。
更加尷尬的是,男性在政治話題上不著邊際的誇誇其談,只會吸引來其他男性的關注,卻極容易招致女性的厭惡。那些一張嘴就開始意淫政治和軍事的男性,通常肚子里並沒有什麼干貨。真正的政治高手,都懂得「悶聲大發財」的道理。
現代女性在擇偶過程中最看重的品質是男人的可靠性。對所有文化的女性來說,「可靠」都是他們選擇長期配偶必不可少的條件。可靠的男人也許不是最富有的,但是卻可以長期穩定地為女性提供支持。
2014 年,一家德國媒體總結了中國女性心中的理想伴侶標准:身高 1.72 米至 1.83 米之間,大學學位以上,要有耐心、愛心,可靠、大方,有責任心、有禮貌,並且會做飯,做家務。不抽煙、不喝酒。月收入不用太高,3000~10000 元以內即可,在城市郊區的新城有一套房。
❽ 為什麼底層的人喜歡談政治
因為一個國家的政治直接牽扯到最底層人的生死存亡的問題,所以底層百姓最關心和喜歡淡愛國的問題。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人們看著電腦顯示器給不同的人按照喜歡程度打分。在顯示器出現不同職業、地域、種族、國家的人時,同時快速(30毫秒內)閃過一些圖像。由於速度太快,超過了人眼的反應速度(閾限),這些人在意識層面並沒有看見這些圖片。
但是心理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閃現鮮花、白紙、風景等普通圖片時,被試給不同的人打分沒有太大的傾向性。當閃現現屍體、戰爭、恐怖圖片時,被試給與自己相似的人打分分數明顯偏高。
因此,心理學家得出結論,潛意識真的存在,人們在危機情形下,潛意識層面更願意給和自己在地域、職業、國家等方面相同的人打高分。社會心理學家也根據這個實驗得出結論,窮人因為有更多的危機感,所以比富人更愛國。
❾ 為什麼中年男人特別喜歡談論政治和歷史
政治無論大小,無論國際、國家甚至地方,都存在各方利益的角力與博弈、權利運用、戰略制定、戰術選擇、籌碼積累、利弊得失、人民福祉和政權擁護。參與其中的能一定程度決定結局,旁觀的就像在看一部劇情錯綜復雜甚至波瀾起伏的諜戰片,而且結局永遠不會定格。政治推動了歷史的車輪,決定了未來走向,也事關百姓生活點滴。男人潛意識里需要力量贏得勝利、保護女人以及維護家族平安,政治在心理上為男人提供了這種可能。所以男人喜歡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