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喜歡經典吟誦

孩子為什麼喜歡經典吟誦

發布時間: 2022-10-16 05:01:41

Ⅰ 國學經典誦讀的好處和意義有哪些

一,國學經典誦讀能夠傳承我們中華名族的優秀文化,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源遠流長的名族精神,特別是那些經典的篇目能夠讓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

第二,國學經典誦讀能夠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誦當中還能夠提升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培養自己的愛國熱情。讓孩子的性情得到開朗,培養他們的自信。

第三,國學經典誦讀也是一種素質教育,能夠讓孩子的心智得到開發,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1)孩子為什麼喜歡經典吟誦擴展閱讀:

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

在《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中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

「經」是指古籍經典,如《易經》、《詩經》、《孝經》、《論語》、《孟子》、《爾雅》。

「史」指一些史學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馬遷的《史記》;斷代史,如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等;政事史,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專詳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等。

「子」是指中國歷史上創立一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韓非子》,兵家的《孫子》,道家的《老子》、《莊子》。

「集」是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個人的稱為「別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等。

Ⅱ 小學生古詩吟誦的好處

吟誦是中國人傳統的讀書法。自古以來,漢詩文就是這樣讀的。

所謂「讀」,經常是有曲調、有節奏的。我們的孩子是唱著歌上學的,所以叫「書聲琅琅」。「琅琅」就是兩塊美玉相碰發出來的美妙的叮咚之聲。走到校園里,聽到孩子們在讀書,那聲音非常好聽、旋律十分優美。

其實在百年前,民國的教育部廢除了舊式私塾,推廣新學堂,同時也將吟誦這種讀書法廢除了。不過從那時起,就有許多大師們提出要讓吟誦回歸。實話來說,直到現在大多數教材里也沒有涉及吟誦相關的內容,更別說課堂教學了。

而我作為一個即將走上講台的教師,大可不必為難自己來學一個教材里沒有,教學當中不涉及的東西。那麼我為什麼要學吟誦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吟誦對孩子的好處是無可替代的:

吟誦解決了一個十分艱巨的問題,就是讀書

我們師范生有許許多多的專業訓練。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得我們把一堂課上的很精彩,可以通過講故事吸引學生,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不過這些手段都不能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讀書的問題。

孩子全都被老師吸引了,而不是書本上的文章本身。現代文還好,我們可以用朗誦的手段吸引孩子,可是一到古詩文,朗誦就有點行不通。不管多麼聲情並茂,總是離不開四個字:詰屈聱牙!長此以往,孩子會漸漸的遠離我們祖先3000多年來留下的瑰寶。這是很可怕的。

而吟誦很直接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唱唱歌就把書讀了,這可比坐那乾巴巴的念有意思多了,就像是小時候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唱兒歌做游戲一樣,老師帶著孩子們吟誦這些古詩文。當課堂都變成了游戲的樣子,孩子還會厭惡么?

吟誦可以讓孩子通過曲調感受那些遠離自己的文字

古人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這三篇裡面前兩篇都是教材里收錄的課文,從來沒聽說過哪個老師在教這些課文的時候全班學生哭得涕泗橫流、淚如雨下的。

難道就說我們的孩子不忠不孝不友么?一定不是這樣的。那問題可能就是我們的孩子根本沒讀。古人說的讀就是現在的吟誦啊。文人們是吟誦著創作的,孩子當然也要吟誦著學,加上那些或堅定、或傷感的曲調,孩子們的理解才會更深刻。

那有人說,我們這么多作曲家,譜上曲子唱不就好了么?這可不一樣。譜的曲是我們後人加的,而吟誦是真的,是漢字本身就帶著的。

吟誦是一種傳統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是祖先們幾千年的總結和發明,特別適合於學習中國傳統

Ⅲ 經典誦讀的好處和意義

一、有利於開發右腦。

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二、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孩子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三、有利於孩子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

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

四、有利於改變自卑。

大多數的差生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會大聲讀課文,大聲讀不好課文,從大聲朗讀開始訓練,許多差生能在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大聲讀,使腦神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

這本身就能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書籍。

六、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大腦處於「排空」狀態,有利於記憶材料。

七、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走之路。

可以這么說,沒有真正的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語感。

八、大聲讀文章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

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九、大聲讀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需要廣泛深入思考、記憶的學科如果運用了大聲讀,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Ⅳ 為什麼讓孩子從小誦讀國學經典

國學是以中華傳統文化典籍為核心的教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國學經典是指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國學啟蒙教育旨在繼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提高廣大少年兒童的道德文化修養,弘揚民族精神。
我們常常鼓勵孩子們從小誦讀國學經典,實踐證明,傳統文化的學習對少年兒童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十年來,國學教育日益深入人心,今天咱們就來詳細的剖析一下,讓孩子讀國學經典到底有哪些好處。

1.快速增加識字量
開始誦讀國學後,可以幫助孩子每天記憶幾十個漢字。如果孩子一個月學會《千字文》,即認識了近1000個漢字;誦讀國學經典兩年,即可自然輕松認識3000多個漢字,相當於達到小學六年級的識字水平。

6.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培養的訓練從一開始就要求蒙童「朝夕模仿、正確做到」,然後「積久成熟」,從模仿轉化為「自成方圓」,不需用心就自然而然地不越矩。因為,道德教育除了傳授道德知識外,最重要的還是教化人們的行為。

Ⅳ 小學生每天誦讀經典的好處

1.人格優化,身心健康——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會養成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的良好習慣。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內涵會從更高的起點上邁步,

2. 專注力提高——經常進行誦讀經典的訓練,會逐漸形成較高的專注力、內心寧靜安詳的良好讀書習慣,《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講就是這個道理,從而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3. 記憶力大大提升——經常背誦經典,孩子的記憶力將獲得明顯提高,一旦獲得了這種記憶能力,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都會很輕松,並一生保持這種超越常人的記憶力。

4. 語文能力增強——背熟經典後,孩子的識字量大大增加。此後,孩子作文、發言時就會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很有深度。

5. 閱讀興趣和能力大為提高——讀懂經典,孩子會形成博覽群書的習慣。許多誦讀經典的孩子,在6歲-10歲時,能主動找書讀。從而視野開闊,智慧流溢,比不誦讀經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許多倍。

6. 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很大幫助——通過誦讀經典,孩子的形象思維(右腦)獲得全面的鍛煉,從而為學習數學、物理、外語、化學等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經典的內容早一點存儲到頭里邊,孩子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潛移默化地進行消化,從而使理解力也獲得提升。

7.才藝、體育、勞動等技能的學習變得很輕松——「心靈手巧」是誦讀經典的另一種效益。通過誦讀經典,可使頭腦里和軀體內的氣血很好的暢通,健腦效果明顯,大腦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強化,從而在才藝、體育、勞動等技能的學習上會事半功倍。

8.文化修養與道德品質養成: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提高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結果。經典飽含古人的智慧修養,經典是在講各種規律: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通過讀經,很容易就把孩子的道德層面提高。

9.促進親子關系——許多經典是家長們也沒有接觸過的,因此,父母(包括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誦讀,除了能有效地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外,還能取得健腦、健身、緩解壓力、解除疲勞、提高文化層次的良好效益。

Ⅵ 經典誦讀對孩子的影響

經典誦讀對孩子的影響,我覺得應該非常的多,經典誦讀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去讀一讀,經典裡面的古詩詞句一定意義深遠,對孩子有非常大的幫助 。對兒童的經典誦讀的培養,平均每年背幾十首到上百首,到高中畢業能熟背三四百首以上,孩子的傳統文化功底及語言文字功底就會很好了。在和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如果你能解釋明白,那麼可以和孩子解釋一下,如果不能解釋,那麼我們就和孩子一起去讀,讓孩子喜歡上經典誦讀這些古詩。從小讓孩子的頭腦里,有經典誦讀的內容,作為他學習的基礎。無論是他在閱讀上寫作上,或者是做人品質上都會是很大的提升。

和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一起去欣賞這些古詩詞,讓孩子偶爾喜歡去背誦經典,我們最好選擇和孩子一起背誦個學習的方式,讓孩子真正喜歡。若誦讀的時光是親子相處的美好時光,沒有壓力沒有訓斥,孩子肯定會喜歡上經典誦讀的。

其實還是,和孩子享受一種東西,讓孩子沒有任何壓力,孩子肯定會喜歡會感興趣,這樣我們做什麼都會得心應手的。用耐心去和孩子相處用真心去幫助孩子,這些孩子一頂能感受到的,長期下去他感受到你的行為,那麼他就會喜歡和你在一起。從而建立更為融洽的親子關系。

好的閱讀方式,是讓孩子在讀或者背誦的過程中感到一種快樂和一種享受,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

Ⅶ 為什麼孩子學習國學是要大量進行經典誦讀

大腦生理學家發現,0—13歲是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經過近幾年的實驗證明兒童進行國學經典誦讀2—3個月就會得到一個明顯的改變。從每天讀20—30個字到後來每天能讀100—200個子。許多兒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把一萬六千字的論語熟背。其記憶潛能在國學經典誦讀中得到開發。幾萬字的古文對他們來說都不是難事。實踐證明,有多動症,感覺綜合失調甚至自閉症的孩子在進行一段時間國學經典誦讀之後。境況會大為改善!

Ⅷ 孩子誦讀國學經典有何意義

誦讀國學經典書籍,對於孩子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孩子經典誦讀教育,其實簡單的說,對全腦發展都有幫助,孩子誦讀經典這個好處,要從大的方面看,讀經典一部,勝雜書萬本;“經書”,便是涵蘊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書,我們一生中,學習能力最好的時間是有限的,就是0-14、5 歲這個年齡段,記憶力特別好,背誦過的東西一般終生不忘的,或者說,成年以後,稍微提醒立刻就能想起來,我們自己都會有這個體會的,所以說,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熟讀一些有高度價值的書,終身受益!

誦讀國學經典,相當於和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交朋友,輕松的接受他的教會,吸取他的智慧,也是這位智者說的話、講的道理我們不是太理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體會就會越來越深,這是智慧也會融入到我們自己的知識結構中,我們會運用在生活、工作、學習、處事等各個方面。

【1】人格優化,身心健康

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會養成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的良好習慣。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內涵會在更高的起點上邁步,從而不僅身心健康,而且會使成功的幾率明顯增加。

【2】專注力提高

經常進行誦讀經典的訓練,會逐漸形成精神集中專一、頭腦里少雜念、內心寧靜安詳的良好讀書習慣,從而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3】記憶力大大提升

經常背誦經典,孩子的記憶力將獲得明顯提高,50%的孩子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一旦獲得了這種記憶能力,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都會很輕松,並一生保持這種超越常人的記憶力。

【4】語文能力增強

背熟《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論語》、《大學》、《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華經典精粹選讀》等經典後,孩子的識字量將達到5000字(這是中文系教授的識字量)左右。此後,孩子作文、發言時就會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很有深度。

【5】閱讀興趣和能力大為提高

讀懂經典,孩子會形成博覽群書的習慣。許多誦讀經典的孩子,在6歲-10歲時,能主動找書讀。一個7歲前誦讀10部左右經典的孩子,可創造1年閱讀500冊到1000冊書的奇跡,從而視野開闊,智慧流溢,比不誦讀經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許多倍。

【6】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通過誦讀經典,孩子的形象思維(右腦)獲得全面的鍛煉,從而為學習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些科目的學習成績也隨之提升2-4倍;此外,經典的內容早一點存儲到頭里邊,孩子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潛移默化地進行消化,從而使理解力也獲得提升。

【7】才藝、體育、勞動等技能的學習變得很輕松

“心靈手巧”是誦讀經典的另一種效益。通過誦讀經典,可使頭腦里和軀體內的氣血很好的暢通,健腦效果明顯,大腦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強化,從而在才藝、體育、勞動等技能的學習上會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療的效果

通過誦讀經典,患有多動症、感覺統合失調、自閉症的孩子的症狀明顯緩解。這一項意外的收獲已為醫學界所關注,相關醫院已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了。

【9】促進親子關系,親子相長

許多經典是家長們也沒有接觸過的,因此,父母(包括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誦讀,除了能有效地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外,還能取得健腦、健身、緩解壓力、解除疲勞、提高文化層次的良好效益。

【10】對“文言文”有了天然的親近感

有的家長認為經典以“文言文”為主,擔心孩子不理解,其實,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關鍵的關鍵是把這些經典先背誦下來,並不一定讓孩子去理解,以後,經過復習及日常的應用,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讀懂文言文則會掃除接受聖賢教育的障礙,從而為考大學、做學問、幹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11】加強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設

當代社會,流行讀物泛濫,信息過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會產生無法擺脫困惑和焦慮,有的人會對活著的意義和價值產生疑問,從而厭倦生命、質疑社會。經過經典的熏修,可讓孩子從小樹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從而懂得擔當責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實現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Ⅸ 幼兒古詩詞誦讀的好處

1.許多幼兒園會讓幼兒學古詩,這有何好處

許多幼兒園會讓幼兒學古詩,學習古詩的好處是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也能讓他們了解一些古詩文化,也能充分鍛煉他們的理解能力,加強他們的記憶力。

其實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快的,而且他們的記憶力也很快,所以在幼兒園學習古詩的話,能讓他們把這些詩句都記住。老師在幼兒園教這些小朋友念古詩的時候,會讓他們一起朗讀,這個時候可以鍛煉小朋友的說話能力,能開動小朋友的大腦,讓他們更聰明。而且老師會告訴孩子們這些古詩的真正含義,可能短時間內小孩子是理解不了的。但是老師說的多了,小孩子也就能理解了,理解了之後就能把這些古詩全部都記住,會很好的增強他們的記憶力。

我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古詩還是非常好的,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早一點接觸就早一點了解。我覺得現在的小朋友都特別聰明,只要老師教一遍他們就能記住,所以早一點學習還是有好處的。我覺得老師教小孩兒學習古詩,並不意味著希望這些孩子能把這些古詩的意思都記住,是希望他們有學習的能力,一旦有了學習的能力,不僅是學習古詩,學習其他的東西會很快。而且在幼兒園學習古詩的時候,老師會通過和他們做運動的方式讓他們了解這些古詩,相信小孩子還是很喜歡的。

那時候我女兒上了幼兒園之後,我才知道幼兒園老師有多麼不容易,小孩子的褲子臟了要給他們洗,哭了要哄著,睡覺的時候要抱著。但我覺得孩子只有送去幼兒園的時候才會長得更快,因為他們能在幼兒園中學習很多知識。而且可以和小朋友玩耍,主要的是能鍛煉獨立的能力,所以我覺得學習古詩還是很有好處的。

2.朗誦古詩詞的好處

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小學生背誦、學習古詩,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使孩子終生受益,好處數不勝數。

1、增強記憶力。有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極快,到13歲達到高峰。此後,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強。從小背誦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2、提高語言文字能力。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誦讀能積累語言,培養寫作水平,提高人格修養.

3、擴大知識面。在誦讀古詩文過程中,詩文的風采格調藝術手法、思想情感無形中影響學生,有利於學生知識的積累,眼界的開闊,利於學生明白事理,豐富情感。

4、培養學習興趣。背誦古詩文經典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展「古文誦讀」活動,全班同學通過對詩、競賽等各種活動,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

5、提高審美能力。詩文中蘊涵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其中美麗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遠大的理想,愛國的熱情,對學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習慣的養成,人格的塑造,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6、增強自信心。這個活動不同於其它活動的一個特點是,人人都能成為誦讀高手。越是那些在正規教學課程中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誦讀活動中走到前面,因為這使他第一次感到是與其它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7、培養耐性。孩子背誦的古詩文,難易結合,長短相交。一篇篇詩文的成功背誦,孩子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培養了持之以恆的精神。

8、提高孩子的人格修養。背誦這些經典古詩文,對孩子們的眼界、胸懷、志氣、品格修養的提高大有幫助。

9、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操。背誦古典詩文對孩子的個人修養和人格發育有好處。古詩文是塑造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載體,讓孩子們自小就紮根在自己的文化傳統中,這是愛國主義最具體的表現。不管他們將來學文學理,良好的傳統文化素養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好處。

總之,誦讀詩文,受益終身。教材中的古詩文,都是經典之作。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多多誦讀吧!誦讀能讓你讀出做人的境界,讀出生命的輝煌,讀出人生旅途中燦爛的自我

3.孩子背古詩詞的好處有哪些

【好處】

1. 使兒童的記憶力增強:古詩詞都十分的有意境,比一般的兒歌要有畫面感,孩子長時間背誦古詩有利於提高記憶能力;

2. 提高兒童的審美情趣:詩歌是我國燦爛的文化遺產,中國上下五千年中是個事一卷燦爛的畫卷,尤其是古詩當中的意境美,很有詩情畫意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好的熏陶;

3. 擴大兒童的知識面:古詩詞中涵蓋的只是和類型也是多樣的,從而也能擴大孩子的知識視野;

4. 為將來孩子的學習打好基礎:詩歌里的詞語和語法運用也是隨處可見的,有助於還在提前接觸了解打下基礎;

5. 還可以促進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交流:在孩子背誦古詩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地引導也有助於提高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交流。

【方法】

1. 剛開始背誦時應該從孩子最熟悉的東西開始

2. 背誦唐詩,適宜親子共讀,一可增進親子感情,二可讓寶寶因為有大人的陪伴而喜歡背誦唐詩。

3. 及時回答寶寶的有關唐詩的問題,讓孩子感興趣。

4. 設法尋找或者適時利用唐詩的意境讓寶寶更進一步領悟詩詞的含義。

4.小班背誦古詩的好處

1﹑可以鍛煉兒童的記憶力。唐詩有些篇章與兒歌相似,孩子記憶能力好,很容易背會。一般兒歌,藝術性差;唐詩中不少篇章、藝術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點唐詩,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2﹑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詩中有不少篇章都寫得很美,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詩句,都寫得富於詩情畫意。多讓孩子讀一讀,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於身心健康。

3﹑可以為孩子將來學習漢語打下基礎。詩歌中,既有不少兒童不認識的字,又有許多語法現象,學齡前階段背些詩歌,可以使和童提前接觸漢語知識。不少人文學修養好都與他們從小接觸過唐詩有關。

4﹑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歷史知識。唐詩是古代的文化,在給孩子講解唐詩時,可以隨著講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理一些歷史知識。這比單純地講歷史,更容易受到兒童歡迎。

古詩詞用精簡的詞語表達了豐富的人文知識內涵,每一首唐詩都彷彿是一幅國畫,寶寶在背誦的時候,雖然不懂得詞語的內涵,但也不妨礙他們獲得美的享受,在他們小小的心靈里播下中華文化的種子。在日復一日的背誦中,他們也逐漸認識了古人行文的方式,這也為將來學習古文打下一些基礎。

5.讓孩子詩歌朗誦有什麼好處

1、增強記憶力。有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極快,到13歲達到高峰。此後,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強。從小背誦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2、提高語言文字能力。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對「古文誦讀」試點活動的評估報告指出: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3、擴大知識面。《中華古詩文讀本》所選詩文301篇,上自先秦,下至晚清,傳統的經、史、子、集(四庫)均有涉獵。從文體角度來看,除楹聯和漢代大賦外,幾乎包容了中國古代詩、詞、歌、賦、散曲及各類散文等所有常見的文體。能熟背這些經典,可謂有了中國文化的基本修養。

4、培養學習興趣。背誦古詩文經典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北京一所小學開展「古文誦讀」活動,全班同學通過對詩、競賽等各種活動,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在一次參加全市的活動時,一位以前學習成績並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誦—首比較簡單的古詩,他主動要求老師給他換一首較難的。老師認為這位同學的變化,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學習興趣。

5、提高審美能力。北京有個教現代文學的大學老師,原來她不太贊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詩文。她認為這些內容很難,而且要求很高的審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產生歧義。她主張先多讀—些現代文學作品,在有—定的基礎後再讀古詩文。有一天,她帶著二年級的女兒漫步在北大未名湖畔。面對著圖畫一樣美麗的湖水清蓮,她正琢磨著該如何描述,女兒脫口說出一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她被女兒如此貼切的審美表述驚住了。這兩句詩動靜結合,遠近相交,體現了一種非常生動的意境。這使地認識到,孩子的審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時期開發的。

6、增強自信心。這個活動不同於其它活動的一個特點是,人人都能成為誦讀高手。越是那些在正規教學課程中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誦讀活動中走到前面,因為這使他第一次感到是與其它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河南濮陽子路小學—個學生,由於學習成績一直不見提高,他的家長給他定的學習目標是,希望在小學畢業的時候,能夠打破倒數第十名。造成廠孩子的自卑感,不願意與他人交流。參加「古文誦讀」,活動以後,他現在已經能背300多篇,成為學校的誦讀尖子。學習成績成為全年級前10名,而且性格變得非常開朗,他的家長覺得孩子好像變了一個人。在最近一次河南省舉行的古文誦讀表演活動中,一個專家現場點篇目,連續點了十多篇古詩文,他非常准確而流利地全部背誦出來,得到大家的高度贊揚,孩子的自信心更強了。

7、培養耐性和長性。孩子背誦的古詩文,難易結合,長短相交。一篇篇詩文的成功背誦,孩子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培養了持之以恆的精神。

8、加強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我們在全國開展這項活動的過程中,都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家長的認同有兩個原因:—個原因是家長認為這些都是真正的精華,希望孩子們從小能多讀;一是家長自己也可以參與,同孩子一起背,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的—位學生家長,開始認為孩子讀這些老掉牙的東西,純屬無用之功,於是找到老師,希望老師不要再讓他的孩子背誦。孩子自己本身也不想背。直到期中考試,這個孩子數學、英語兩門功課不及格,家長被請到學校。家長很生氣,當面責罵這個學生。無意中,她看見了教研室中的3塊警示牌,第一塊上寫著:「今日事,今日畢;老師不著急,爸媽不生氣;做人這叫有出息,做人這叫有志氣。」第二塊牌子上寫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之不易,人人珍惜糧食。」第三塊牌子寫著:「無側隱之心非人也,關心同學我的義務;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正當活動我的權利;無辭讓之心非人也,團結友愛我的風格;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明辨是非我的作風。」這些牌子是他們班的老師和同學共同寫的。前半句是古文中的經典名句,後半句是大家共同編寫的話。這位家長看後批評孩子說,你如果按照這些話去做,我就不用操這么大的心了。老師告訴這位家長說,這些話是從我們現在讀的這些古詩文中選出來的。從此後,這位家長與孩廠共同來誦讀古詩文。在不長的時間里,孩子已經能背誦兒十篇古詩文,而且家長與孩子的關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這種活動形式在港台地區被叫做「親子活動」。

9、提高孩子的人格修養。文以載道,經典古詩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處世為人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背誦這些經典古詩文,對孩子們的眼界、胸懷、志氣、品格修養的提高大有幫助。

10、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操。

6.讓幼兒園的孩子背誦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看到很多家長不贊同,也有意見很認可孩子從小學古文,我覺得是因材施教。

說說我的意見與方法吧,孩子小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全靠家長怎麼引導,古人留下來的智慧與精髓肯定是好的,怎麼樣讓這么小的孩子去自然接受,那方式方法很重要,刻意的死記硬背,家長拿著書本一句一句的教,這個方法大多數孩子會厭煩。我的方法是無意中發現的,有那麼幾天時間,我自己在家偶爾念念三字經,念的時候孩子有時會跟著我東一句西一句的,我也沒在意,有一天,孩子一邊拼積木,一邊嘴巴里念三字經,一字不差,一大段全背下來了,並且很樂意讓我聽他背,慢慢的我發現他說話的語言組織能力強了很多。

然後,你再想像一下另一個場景,你拿著書本或者開著視頻,喊著寶貝過來學三字經啦,我敢保證不這三天他就反感啦。我覺得應該是家長自己先記住,然後用嘴巴慢慢講給孩子聽,就像平時講故事一樣,其實孩子是特別喜歡聽媽媽說話的。

這個發現也是來至生活,有一天晚上,孩子讓我給他講故事,我講了一個,孩子還要我繼續講,我說喉嚨痛,給你聽手機裡面講故事,孩子很明確告訴我,要媽媽用嘴巴講,後來幾次我試著讓他聽手機里的哄睡故事,發現他聽一會兒就關了。所以說讓小孩學古詩也是同樣的道理,言傳身教最有效,慢慢引導他學,成為一種習慣最好。

Ⅹ 孩子為什麼要讀經典

其一,經典質量高,相對於快餐文字而言,閱讀經典不僅僅可以產生更多的閱讀快感,尤其可以增長見識;
其二,經典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活中運用得最多,讀經典本身意味著掌握更為有效的交際工具;
其三,對於正在求學的人而言,考試的題目往往要觸及經典。
其四,對於寫作文的人而言,讀經典則意味著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
其五,可養成閱讀的習慣,學習的習慣。……

熱點內容
為什麼治安傳喚的時間更長 發布:2025-02-06 00:41:04 瀏覽:8
為什麼電腦管家的wifi連接不上 發布:2025-02-06 00:39:23 瀏覽:349
深圳阿迪耐克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6 00:38:04 瀏覽:313
筆記本電腦為什麼開不了機一直啟動不起來 發布:2025-02-06 00:36:30 瀏覽:170
潮購商品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6 00:35:06 瀏覽:783
為什麼斗魚手機打不開 發布:2025-02-06 00:27:02 瀏覽:162
驛站為什麼下載不了軟體 發布:2025-02-06 00:26:25 瀏覽:554
女人懷孕為什麼會生氣 發布:2025-02-06 00:23:21 瀏覽:483
桐鄉六中官網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2025-02-06 00:08:54 瀏覽:748
為什麼蘋果沒有抖音最近瀏覽 發布:2025-02-06 00:01:34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