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帶孩子還是會吼孩子
⑴ 為什麼如今大多數父母還是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呢
因為很多父母在生活當中會面對很多的壓力,而在這些壓力的刺激之下很多父母的情緒是不穩定的,所以就很容易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父母有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對於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孩子的性格發生扭曲。
1、壓力
父母在現實生活當中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而這些壓力又讓父母無可奈何,於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點的瑣事都很有可能會壓垮父母,父母情緒就屬於極不穩定的狀態。在很多情況之下,由於父母本身情緒是不穩定,孩子只要犯一點點的錯誤,父母就會大吼大叫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當然很多父母都知道這樣行為是非常錯誤,可是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會產生這樣的行為,最終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父母一定要改變,要讓自己情緒再不穩定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而是要找一個地方宣洩。
通過以上相關內容,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為什麼父母容易對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出現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時改正,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
⑵ 父母為什麼控制不住吼叫孩子主要有這3點原因,家長不要再犯錯
文/小熊 育兒 日記
前段時間一位離異後自己帶娃的單身父親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 育兒 路上一件心酸的事情。
三年前,因為和妻子性格不合,這位父親選擇離婚,妻子不願意帶孩子走,父親自己照顧孩子。作為一個90後父親,帶娃手忙腳亂,很多事情都不懂,再加上年輕氣盛,難免缺乏耐心。
有天下班後,這個父親忙碌了一天,身心疲憊的回到家,看到廁所和客廳到處都是水,自己五歲的兒子正趴在地上用抹布擦,當時他就控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沖著兒子大聲吼叫:「你能不能讓我省點心,每次都把家裡弄得這么亂,氣死我了!」
年幼的孩子坐在地上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對不起爸爸,我只想想幫你擦地,不想讓你每天都那麼累。」孩子的話讓父親怔住了,他蹲下去抱住了孩子,失聲痛哭。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而錯過傾聽孩子講話的時機,導致誤會產生。
1、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現代 社會 大家壓力普遍比較大,很多家庭夫妻兩個人為了生活,需要兩個人都出去工作賺錢養家,在陪伴孩子,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就少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父母想要用最短的時間,投入最少的精力把孩子培養成才,很多人都急功近利,導致情緒不穩定,多次失控,很多家庭都有歇斯底里的父母 。當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或者教了很多次孩子還沒有學會的時候,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
2、遷怒
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吼叫是把孩子當成了垃圾桶和出氣筒。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父母也有各自的壓力,來源於工作、生活、金錢等等。
當他們承受了太多壓力卻無從發泄的時候,有些父母就會選擇把孩子當出氣筒,孩子做錯了一點點事就觸怒了父母,父母就會忍不住跟孩子吼叫,同時順著這件事把積攢的壓力和怨氣發泄出去。
3、掩飾情緒
還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吼叫其實是一種掩飾,把吼叫當作遮羞布。當人們極度生氣的時候,往往不會只有氣憤一種情緒,還有恐懼、羞愧、無助、挫敗等。
而吼叫恰好能暫時掩飾這部分情緒,還有父母因為自己不夠好,感到丟面子而吼叫孩子,用尖酸刻薄的話來侮辱孩子,實際上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足。
1、孩子產生恐懼和焦慮
當父母吼叫孩子的時候,一般會加上言語的威脅,很多父母都會說:「如果你再不按照我說的去做,我就不要你了」「再不聽話就把你扔出去」「一會大灰狼就你叼走」......
當父母對孩子吼出這些話語的時候,孩子第一反應就是恐懼和害怕,控制不住自己哭出來,甚至會嚇得身體發抖,呆楞在那裡,很讓人心疼。
當孩子產生恐懼和焦慮心理的時候,就會變得格外不安,這種不安會導致孩子心緒不寧,無法專心做事,甚至會產生失眠、做噩夢等現象,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 健康 ,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 健康 。
2、影響孩子正常社交
經常被家長吼叫的孩子容易變得膽小不自信,在人群中習慣性的隱藏自己,不會主動去交朋友,主動展示自己,喜歡安靜,自己一個人待著,這樣很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社交受到阻礙。
還有一部分孩子,會模仿父母,也變成具有攻擊性喜歡大吼大叫的人,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時候,如果發生了不順意的事情就會像父母吼叫自己那樣吼叫其他小朋友,攻擊其他人,時間長了,其他小朋友就會不願意和這樣的孩子玩耍,漸漸就會被遠離。
這種不好的社交習慣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導致孩子與他人交往時受限。
3、傷害親子關系
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我太糟糕了」「爸爸媽媽不愛我」「爸爸媽媽討厭我」「我什麼都做不好」......
一旦孩子出現這種想法就會對父母的愛產生懷疑,覺得父母並不喜歡自己,因此而不信任父母,開始遠離父母,怕受到父母的嫌棄。
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很難過傷心,甚至會哭泣和父母頂嘴,但是當事情發生的次數越來越多,孩子就會選擇閉嘴,選擇不和父母溝通,什麼事情都藏在心裡,不反抗父母,用沉默來回應父母。
當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變成靜音模式,那麼親子關系已經遭到了 嚴重的破壞,在孩子心目中對父母的感情已經失去了信心,變得很麻木,即使站在父母對面,也是機械的聽父母單方面輸出,配合父母點頭。
1、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父母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面對孩子做錯的事情就很容易開口吼叫孩子,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因此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成長路上不會一直順利,總會出現各種問題,孩子也會犯各種錯誤,在犯錯—反思—糾正的過程中,孩子獲得成長,因此父母不要對孩子犯錯這件事耿耿於懷,要接受孩子的錯誤,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2、多給予孩子肯定
在很多父母眼裡覺得中國傳統教育是「棍棒教育」,孩子做錯了就要批評,一定要說出來,但是當孩子做對的時候卻有很多父母選擇不表揚。 其實父母的鼓勵和肯定對於孩子來講十分重要,可以給予孩子信心,讓孩子勇敢嘗試,不害怕失敗。
3、給孩子尊嚴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什麼是自尊,但是其實小寶寶也有自尊心,如果父母總是吼叫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自尊是一種很大的傷害,父母要學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多聽取孩子的意見。
如果父母整天對孩子又吼又叫,那麼孩子只會想方設法逃離父母,去尋找讓自己舒服的角落,父母應該用更多的耐心和溫柔的力量去保護孩子,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⑶ 全職媽媽對於帶孩子整天大吼大叫是什麼情況
全職媽媽整天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媽媽。產生了嚴重的焦慮。他認為自己如何在家全職的話,那麼就應該把孩子給教好,所以讓自己有了很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聽話的話她就會對她大吼大叫。
⑷ 為什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呢
原因有三。首先,部分父母的性格比較柔軟,能起到管教孩子的作用。他們只能通過大吼大叫,起到震懾作用,讓孩子感覺害怕。其次,父母會通過聲音的方式讓孩子停止哭泣或打鬧,從而使孩子了解到該行為是錯誤的。最後,父母有可能沒有掌握合適的教育方式,他們只能採取最簡單的方式。
孩子的教育問題本身是許多家長關心的重點,除了讓孩子享受到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之外,家長更應該了解到更多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是因為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發展,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第一個原因:有可能家長無法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
並非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教育方式,由於每一個家庭的生活氛圍和學習氛圍並不相同,能領會使得部分家長並非很了解正確的教育方式。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通過大吼孩子,使孩子安靜下來,可這種方式並不正確。
事實上,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確立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從而讓孩子了解到行為的正確和錯誤。一味的吼叫孩子,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害怕,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⑸ 為什麼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大吼大叫
越是對孩子大吼大叫表面強勢的媽媽,其實內心越是脆弱的,他們強烈的控制慾望,無非是想要獲取安全感。為何想要安全感?源於缺乏。
養育下一代時出現的諸多困難,常常與父母自己早年成長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的缺撼有關。 這點我深有感受。
在嬰兒期缺乏理想化父愛的人常常想:
「從來靠不上別人,所以只能靠自己,只能相信自己。」
「從小自強不息,視挫折為一種挑戰和磨練,愈挫愈勇。」
不斷的給自己上發條,不斷的苛求自己,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踏實,才能安心。
其實,缺乏安全感的我們,不妨「自私」一點,先學會照顧自己內心的需求,自己過舒服了,孩子和我們相處時也就舒服了!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由自主地成為「控制狂人」。他們的人際關系模式會表現為嚴重的自我界限混亂或沒有自我界限。他們從自我出發,卻常常以高道德標準的名義為別人做決定。
他們常常無視周圍人的存在,周圍的人對於他們來說常常被當作一個工具,或被作為一面理想化的鏡子,從中可照出同樣理想化的自身。
從我們身上,孩子學習愛自己
可以理解,那些剝奪孩子選擇權卻還要孩子感恩戴德的強勢父母,那些總想控制孩子的現在和未來的父母,原來背後,是他們自己在嬰兒期沒有得到很好的接納。
養育下一代時出現的諸多困難,常常與父母自己早年成長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的缺撼有關。
所以,不必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而自責,也不必去責備我們的父母,因為每一個父母已經在自己認知的范圍內,盡量做到了最好。
最後,一種提升孩子養育質量的方法,希望每個父母都可以學習並運用:讓我們學習照顧自己內心的需要,當我們過得舒服了,對待孩子的情緒也會更加平和,更重要的,這也是給孩子做出的示範,讓他們學會愛自己。
覺醒的父母們,讓我們通過努力,打破原生家庭的循環,給孩子完整的愛!
微信公眾號 【娟子媽媽講故事】
⑹ 娘家媽幫忙帶寶寶,經常控制不住情緒吼寶寶怎麼辦
老人們的教育方式可能和我們不太一樣,在他們眼裡孩子的行為,可能是故意的。這個時候他們可能就會生氣,忍不住就會想要罵孩子。平常的時候應該及時和媽媽進行溝通,告訴她孩子還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懂事。對待孩子要講究耐心,不能過於急躁。
我們作為父母可以跟外婆事先溝通好,盡量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的對孩子大吼大叫。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進行溝通,通過語言和感情來進行引導。這樣寶寶在下次就會注意,不再犯錯了。
⑺ 母親明明很愛孩子,為什麼還老凶孩子
引言:很多母親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平常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對孩子特別的凶或是沒耐心,有些母親還很喜歡對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但這樣其實對於教育孩子是非常不利的,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母親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還老是凶自己的孩子吧。
三、習慣
有些人可能他們的家庭習慣就是在孩子犯錯之後對孩子吼叫或是凶孩子,他們的父母就是這樣教他們的,所以在他們有了孩子之後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孩子對於很多事物都不明白不理解,這時他們難免就會犯一些小錯誤,如果父母在他們犯錯之後就對他們吼叫或是嚴厲的批評他們,這樣孩子就會養成懦弱敏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