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哭鬧我不想理他
『壹』 孩子哭鬧時可以不理他嗎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溫和而又嚴格,與孩子明確約定哪些事堅決不能做,要一次一次跟孩子講道理。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父母還要學著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引導他。
比如果孩子特別吵鬧,說他好幾次也不聽,這時父母就可以用一種「積極的消極」來處理。這種消極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消極,而是父母的有意為之:你吵,我就不理你,就讓你在那邊吵;你哭,我不理你,你累了就會自己找台階下。其實這就是給了孩子自我調節的空間,讓他自己尋找處理問題的對策。
但有些情況,父母採用消極對待卻並不合適了,而是需要父母為孩子確立明確的行為准則,告訴他應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有些事情,哪怕孩子很不願意,甚至十分抗拒,只要它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的,那父母也要堅決讓他做。
這些是我從教育學者張文質的講座里學到的,他的很多教育類新書都不錯,推薦看看《奶蜜鹽》。從孩子的天性來講,他們當然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個被保護的、安全的世界裡。但如果父母過於保護孩子,也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有的時候需要狠得下心來。
『貳』 孩子哭鬧時,家長該置之不理還是立即討好呢
家長在面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應該選擇置之不理,而不能總是討好孩子。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哭鬧不止的原因,一定是因為想要向家長討要禮物所造成的。尤其是有一些孩子在和家長一起出門逛超市的時候,如果家長沒有滿足孩子購物的需求,孩子就會直接撒潑打滾。而對於家長就應該直接置之不理,不要理會孩子,等到孩子情緒哭鬧過後也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非常的不對。
老年人比較寵溺孩子
如今的一些老年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會非常的寵溺孩子,尤其是在面對小男孩去逛超市的時候,如果看中了玩具不給孩子買,孩子就會直接躺在地上。而超市的其他工作人員如果再看到小男孩有這樣情況的時候,就會認為家長非常的摳門,不願意給孩子買玩具,所以都會用另類的眼光去看著大人。
『叄』 有人說孩子哭時不要理會,讓他自己哭一會兒就好,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好嗎
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很多人見識了媽媽包文婧和女兒餃子在一起哭泣的場景,帶孩子的無力感如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觀眾的心上。抖音上有一個系列,拍攝的是孩子從小哭到大的視頻,很多人看完表示「和自家娃同款」,太扎心。孩子哭鬧,家長為難,到底該採用何種方式來解決呢?
孩子哭鬧,家長的N種解決方式
1、動粗
朋友的二姐一向文靜柔弱,可是在生娃後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面對孩子的哭鬧,她常常失去信心,不是威脅恐嚇,就是直接動粗。朋友說有一次她親眼看到二姐把哭泣的孩子大力地扔在了沙發上,嚇得她連忙抱起了外甥女。二姐對此也非常後悔,但是卻表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每次孩子哭就感覺自己特別無力和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現實中這類父母不少,以埋怨、威脅、體罰的方式阻止娃哭鬧。效果是短期的,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是長遠的,他可能因此變得怯懦,不敢表達自己的主張,或者有樣學樣,復制了父母暴力的影子。
孩子鬧情緒,家長怎麼辦?
1、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
很多時候,如果孩子能清晰、完整地說出他哭鬧的原因,不良情緒就排解一半了。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有時候家長明明給孩子買了一樣玩具,但是他還是會哭泣,有可能是因為這不是他喜歡的顏色,而要求家長另換,所以才會哭泣。並非家長簡單理解的「任性」、「不知足」、「鬧情緒」,找出明確的原因,再談家長的理由。特別是當孩子從外面回家時產生哭鬧行為,家長最好問清楚,看是同學間的小矛盾還是校園欺凌,不要讓弱小的孩子一個人去面對他不能解決的事情。
2、理解孩子的情緒
人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如喜怒哀樂懼,這很正常。有的父母「只喜歡孩子笑,不喜歡孩子哭」,就像轉移的那類家長,就是不管孩子真正哭啥,只要不哭就行了。這其實有些自私。孩子哭鬧,是因為受委屈了,需求得不到滿足,還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些家長都要搞清楚,並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的情緒。比如對孩子說:「奶奶把粉色的小熊給了妹妹,我知道你也喜歡,你哭鼻子我很理解,但是你們可以交換著玩。」
3、引導孩子掌控情緒
掌控情緒,並非壓抑哭泣,而是合理釋放不良情緒,轉向良好的情緒。這裡面有很多技巧可以探討,比如有的媽媽會錄一段寶貝哭鬧的視頻,然後給孩子自己看,告訴他哭鬧的樣子真難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先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最後再緩緩問出原因,這些都可以嘗試。
『肆』 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這樣對嗎
孩子發脾氣時,不建議用不理睬的方式冷處理。一方面,發脾氣不是孩子的錯,這是由他的發展階段和能力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不理睬並不能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解決問題。
01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很多大人覺得孩子發脾氣是不乖的表現。還有的人覺得孩子的動機不好,比如想通過發脾氣來讓大人給自己買玩具,所以看到孩子發脾氣時,他們就會覺得很反感,想要治一治孩子。
下一次,孩子再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不過發脾氣的話我沒辦法幫你。等你冷靜下來再來找我吧,我等你。」
說完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安靜地陪在孩子旁邊,不對他發脾氣的行為作回應。等他平靜了,好好表達自己時,再肯定他,「嗯,你好好說話,媽媽就懂你的意思了。」堅持這樣做,接納孩子的情緒,在他發脾氣時安靜地陪著他,等他平靜後鼓勵他好的行為,這樣孩子就能慢慢學會控制情緒了。
千萬不要用不理睬的方式對待孩子,那樣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是不被理解,不被愛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對我們敞開心扉了。
『伍』 寶寶遇到困難就大哭大鬧,越不理他哭得越來勁,家長怎樣做才合適呢
事情是這樣的:兒子4歲半,遇到點兒困難就又哭又喊要大人幫忙,比如樂高積木插不上、包裝袋打不開、衣服扣子扣不上等。聽專家說最好不要孩子一有困難就上手幫忙,否則孩子會形成依賴,變得不自信。
於是一般情況下我會耐心地走過去詢問他遇到什麼困難了,然後適當幫他完成。比如,扣不上衣服扣子,我會適當幫他把扣眼拉大一點兒,再讓他自己扣,這樣就能扣上了。總之,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會告訴他大喊大叫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辦法解決。盡管我告訴他很多次,但每次他遇到困難時仍會大喊大叫。有時我真的很不想理他,但越不理,他就哭得越來勁。
總結:這時,家長既不要繼續冷處理,與孩子「死磕」,也不要遷就孩子,而是應該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與孩子一起做其他有趣的事情,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陸』 為什麼聽到孩子哭,就會很煩呢
都這樣,孩子哭起來大人都心煩的,趕緊哄哄就好了,望採納
『柒』 孩子哭的時候,理還是不理
孩子會哭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二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總之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能受孩子影響情緒失控,對孩子發脾氣,然後再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並解決問題,讓孩子身體舒適,的心靈得到安撫,自然就會停止哭泣了。
『捌』 一歲寶寶脾氣大,不合心意就大哭,我不理她她更哭,可是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煩起來罵了她,我也不想的
如果說你的孩子已經一歲大的寶寶了,覺得他自己脾氣很大,不和你心意,他就大聲的去哭。你不理他,他更哭的更厲害,但是你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去做,反起來你就罵了他的話。其實我知道你這是肯定不想罵他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嘛,所以說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你最好是請一個保姆來幫你照看一下他。覺得如果說自己沒有這個條件請來保姆的話,那麼你可以讓你的媽媽或者是說你的婆婆來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