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了孩子為什麼不做盆底肌
① 產後都建議做凱格爾運動,盆底肌運動真的有必要去做嗎
盆底肌運動當然有必要去做啦,不僅是生完孩子的產後,女性就算是平時的小女生,也是有必要去做的呀,因為現在人們都不怎麼活動,其實有的人包括一些比較年輕的小姑娘,她的盆底肌都是不太健康的,甚至說有的小姑娘沒有生孩子,都沒有過夫妻生活,一打噴嚏都會漏尿,這說明盆底肌實在是太薄弱了,一定要進行凱格爾運動的,不然這以後要是懷孕啥的,實在是太危險了,對自己來說也會造成一些一輩子的痛苦。而且我們的盆底肌受到傷害,並不是說從生產的時候才會受到傷害,而是從懷孕的那一天起,隨著孩子在肚子里慢慢長大,對盆底肌的傷害是越來越大的,所以說,當我們出了月子之後,一定要抓緊去做產後康復,不僅是為了以後夫妻和諧,也是為了我們自己,以後不至於有這一方面的困擾,本來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盆底肌就會變得薄弱,為什麼要在能恢復的時候不進行恢復呢?
② 生完孩子有沒有必要做,盆底肌和骨盆修復
1、盆底肌損傷最直觀的危害就是漏尿,有的寶媽會在生完孩子以後就出現這種情況,而有的則會在中年或是老年以後出現。有的乾重活的時候會漏尿,有的則在打個噴嚏、哈哈大笑時都會漏尿。
2、盆底肌損傷會影響夫妻性生活和諧,導致女性產後***的情況,所以寶媽們還是要注意。
3、盆底肌損傷還會造成女性子宮出現不同程度的下垂,嚴重的影響到生活,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產婦盆底肌修復的黃金期是什麼時候?
一般來說,在產後42天到一年這個時期是女性盆底肌修復的黃金期,其中產後半年進行盆底肌修復最好。一般醫生會在專業儀器的檢測下檢測出產婦盆底肌的損傷情況,然後根據不同情況決定修復方式。
如果是輕微受損,產婦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恢復;如果嚴重受損,醫生就會通過儀器治療和葯物治療
③ 盆底肌修復有必要做嗎為什麼
引言:女性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骨盆都會有影響。產後恢復不僅包括心理恢復,還包括身體恢復。那麼,盆底肌修復有必要做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
最後,孕期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和增加骨盆負擔,分娩前後常做提肛運動,加強骨盆肌肉。如果孕期有恥骨疼痛,准媽媽要減少活動,卧床休息。
④ 生完娃後,女性一定要修復的盆底肌嗎該如何修復
懷孕期間,女性盆底肌會受到逐漸增大胎兒的持續壓力,導致盆底肌肉受壓後拉伸難以自行修復,再加之在懷孕期間激素的改變會使得盆骨鬆弛,特別是恥骨聯合部位會擴張,這些都會影響產後寶媽的身體健康,情況嚴重的盆底肌鬆弛寶媽還會出現漏尿現象,這對她們的生活都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因此,產後女性很有必要做盆底肌修復訓練。
生完娃後,女性該如何修復自己的盆底肌?
1、產後寶媽應該選擇最佳盆底肌修復時間,這樣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產後盆底肌修復有個黃金時期,一般在產後42天到產後3個月內,這段時間做一些盆底肌修復訓練,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去醫院正規地方做盆底肌康復訓練
如果寶媽在產後42天去醫院做產後檢查的時候,發現盆底肌恢復不良可以在醫院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
總之,對於產後寶媽來說,一定要重視自己的盆底肌康復問題,雖然這個部位很隱蔽,但是卻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健康,產後盆底肌康復也並不一定要去專業機構進行,只要你盆底肌損傷不嚴重的,自己進行一些鍛煉就能恢復的比較好了。
⑤ 產後有必要做盆底修復嗎不做會怎麼樣
產後有必要進行盆底肌修復。因為懷孕、分娩的過程會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使盆底肌變得鬆弛,主要會出現陰道鬆弛、子宮脫垂、小腹墜脹感、漏尿、尿失禁、婦科炎症等一系列問題,
具體如下:
1.女性的盆底由肌肉、韌帶、神經和結締組織組成,支持盆腔臟器、維持陰道緊縮度的功能。
2.懷孕期間隨著子宮增大,子宮的重力對盆底軟組織造成了慢性牽拉損傷,加上懷孕期激素變化使盆底肌鬆弛;分娩時盆底受胎頭擠壓,使盆底結締組織間連接發生分離等變化。
3.以上妊娠及分娩過程對盆底肌造成的損傷,導致盆底肌變得鬆弛,使得控制排尿排便、支持盆腔臟器、維持陰道緊縮度的功能下降,會給女性帶來一系列的煩惱,比如陰道鬆弛、子宮脫垂、小腹墜脹感及便秘、漏尿、尿失禁、婦科炎症等,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
4.為提高女性生活質量,所以很有必要及時進行產後盆底肌修復。
⑥ 生完孩子後,寶媽要不要進行盆底肌的恢復鍛煉
生完孩子後,寶媽一定要進行盆底肌的恢復鍛煉。經歷過生娩孩子的這一過程,身體的每個方面都處於疲憊的狀態,這個時候,對盆底肌進行恢復鍛煉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產後的人來說,盆底肌的恢復鍛煉是十分重要的。對於改善因為分娩,而對盆底肌造成的損傷起到顯著的效果。
⑦ 生完孩子有沒有必要做,盆底肌和骨盆修復
無論媽媽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分娩,她們的盆骨都會因為荷爾蒙增高而變寬,以為自然分娩做准備。
其實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生完孩子骨盆都會變大,要想保持好體形,你必須及時進行「修復」。
而研究發現,在產後42天內女性荷爾蒙尚未降低,盆骨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在產後42天內及時對盆骨施加適度的外力,可以有效幫助骨盆恢復到產前的狀態。
產後骨盆恢復操也有利於骨盆的恢復。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
注意產後2年內可以說是骨盆修復有效期,最佳時間是在產後6個月內,如果准備修復,最好盡早。
以上回答由麥西美嘉中醫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⑧ 生完孩子不做盆底肌修復會有什麼後遺症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產後是否需要做盆底修復,最好在產後42天到當地正規醫院做做一下產後康復的常規檢查。由於在孕期和分娩後,盆底肌肉鬆弛,會導致子宮脫垂,陰道壁脫垂等症狀,看看你恢復的怎麼樣,聽聽醫生是什麼建議。
至於是不是必須做,就要看自己了,生完孩子後如果條件好些可以做骨盆修復,因為生孩子後,骨盆是會變形的,而且盆底肌肉也會鬆弛。女人分娩都會引起盆底肌的損傷,時間長了久不注意,會容易引起尿頻、咳嗽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便秘等狀況的發生。當然不做也可以,但容易導致盆骨變形,身材走樣,屁股大等。
如果產後恢復的不錯,也可以自己後期做提肛訓練,也可以用專業的骨盆帶做一些康復鍛煉,可以自己在家下載網上視屏學習,也能達到一個康復的目的。
分娩後盆底肌肉韌帶鬆弛需要進行鍛煉。有一些醫院開展了這個項目,可以去產後修復中心進行修復。
產後盆底修復不是每個寶媽必須要去醫院或專門場所做的,還是聽專業的醫生根據你的情況來制定適合你的方案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第一步:識別盆底肌肉群
識別方法很簡單:排尿時試著憋尿。會有一種會陰部位收緊並提起的感覺,連同肛門、尿道也會收縮提起,這些收縮後能夠阻止排尿的肌肉,便是盆底肌肉群。
第二步:具體運動步驟
要求產婦每日堅持行提肛訓練,同時還進行以下幾種鍛煉運動:
① 腹式深呼吸運動:去除枕頭平卧體位,產婦將雙手放置在腹部,吸氣時腹部明顯隆起,呼氣時盡量收縮腹部肌肉;隨後從床上抬起臀部,最後恢復至初始位置,上述過程為1次鍛煉運動步驟,每天做60次,間隔10次可稍事休息。
② 腹直肌與盆底肌肉運動:產婦取仰卧位同時雙腿呈屈曲狀態,大腿緊貼於腹部,雙手抱住雙腿並觸及腳趾尖部,深呼氣運動後產婦身體首先向前坐起,然後躺下並予以深吸氣運動,每次運動時間為10min,每天運動5次。
③ 坐立提肛肌運動:產婦坐在床邊,雙足呈交叉狀,同時雙手平放在大腿上,起立時做收縮上提肛門運動並維持8s,肌肉放鬆後坐下,反復鍛煉運動,15min為一次,每日鍛煉3次。
④ 會陰和肛門收縮運動:產婦首先需排盡膀胱內尿液,深吸氣運動末時用力收縮會陰和肛門,並維持5s,間隔15s再重復進行,隨後再迅速收縮10次之後放鬆肌肉8s,反復鍛煉運動8min,每日鍛煉5次。
不論順產還是剖腹產,盆底肌受損是必然的。 盆底肌要是毫發無傷,那你可能懷的是假孕。當然這是玩笑話,但是也說明一個真理:做什麼都要付出代價。女人生孩子除了產痛以外,骨盆底肌肉群受損就是難以啟齒的代價。
盆底肌,形象的說法它是一張吊床。盆底肌將尾骨和恥骨連接起來,然後將我們的直腸、子宮、膀胱、生殖道和尿道給托舉起來。那麼懷孕之後胎兒不斷發育長大,盆底肌所承載的重量也在不斷增加。最大載荷是約15~20公斤左右。
這么大的重量壓在「吊床」上,盆底肌肉群包括筯膜和韌帶就會變得鬆弛、斷裂,失去彈性。所以並不是只有順產婦需要修復盆底肌,剖腹產媽媽也需要。只不過順產婦更嚴重一些而已。
常見的表現是漏尿或者大小便失禁,不能大聲咳嗽也不能大聲地笑,因為腹腔壓力一大,就會壓迫膀胱和直腸。尿道得不到支持,就出現壓力性尿失禁。其它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其次,盆底肌受損了會影響夫妻生活。再嚴重一些還包括:陰道壁膨出、子宮脫垂以及臟器脫出等「後遺症」。
1、產後練習426呼吸法。
寶媽取仰卧或俯卧位,吸氣4秒鍾,讓胸腔和腹腔充滿氣體,然後屏住呼吸2秒鍾,再呼出。呼出氣體的時候放慢一點,過程應保持6秒鍾。這種方法就是426呼吸法。為什麼要建議大家練習呼吸呢?因為盆底肌和膈肌是互動參與的,膈肌每一次收縮,盆底肌就會作出相對應的反應。
2、提肛運動和臀橋
產後42天過後,月子就結束了。這時候趁去醫院復查的機會可以問一下大夫要不要有針對性地做盆底肌訓練。如果盆底肌受損並不是很嚴重,那麼自己在家裡練習和修復也可以。比較常見的練習方法有提肛運動或臀橋練習法。但是這種練習還是建議大家去找個專業的運動教練學習一下,一個是安全第二個產後康復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的。
總之:生完孩子後還是建議寶媽們做盆底修復,在月子期間先練習426呼吸,產後42天過完再慢慢加難度,不要太著急,尤其是做運動之前要確認身體有沒有炎症,像如果有尿道感染或者生殖道感染的情況下,提肛運動就不適合做的。所以量力而行哦!
謝謝閱讀。
盆底肌鬆弛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女性的生殖道,生殖道鬆弛後敏感度降低,嚴重影響夫妻生活,使得夫妻生活直線下降。其次受害的是尿道,盆底肌鬆弛後的女性有可能出現輕微的小便失禁,在大笑、咳嗽、打噴嚏時都會有控制不住的小便流出,這會給女性帶來說不出的尷尬。嚴重的就連大便也會有不由自主的流漏現象,往往使女性陷入難堪的不便中。
盆底肌就是盆底的肌肉,盆底肌肉起著托起子宮、膀胱、直腸、尿道、生殖道等器官的作用,是維持這些器官在正常位置正常運行的肌肉群,也是一塊不容易被人感受到的肌肉群。懷孕後隨著子宮增大變重,盆腔內壓力逐漸增大壓迫到盆底肌,就會使得盆底肌肉群有拉伸現象,並受到一定的損傷。分娩時的用力也會使盆底肌受到大力牽拉,就會在產後給這塊肌肉留下變得鬆弛的遺憾。
盆底肌中有很多筋膜及韌帶等結締組織,就是這些結締組織對盆底肌起著支撐作用,而懷孕後受到拉伸和生產時牽拉的也正是這些支撐盆底肌的結締組織。正是有這些盆底肌中結締組織的支撐才使得懷孕後增大的子宮等器官不會脫垂下來,因此產後鬆弛的盆底肌要想恢復產前的起托作用,就需要女性在產後加緊自我鍛煉,以期盆底肌能夠盡量恢復過來,避免出現如上提到過的大小便漏流尷尬及夫妻生活質量的下降。而且盆底肌筋膜如不及時鍛煉恢復強健,有可能出現因支撐不住而斷裂,到那時就無法再恢復了。對於女性來說,這樣的結果會是很痛苦且無法採用任何手段來改變的了。
盆底肌受損後的鬆弛不像坐月子,第一胎月子沒有坐好的,可以第二胎彌補。盆底肌受損後,第一胎生產後沒有恢復的,到了第二胎損傷更大,恢復的機會更小。 孕期子宮增大帶給盆底肌逐漸鬆弛的壓力,生產後不可能立即恢復的,全靠產後女性自己抓緊鍛煉。需要記住一點的是,無論怎樣的鍛煉,盆底肌的恢復都不可能恢復到生產前的原樣,多少都會存在一點差別的。因此建議產後42天經過了產後 健康 檢查,身體各方面恢復差不多的女性就開始盆底肌的恢復鍛煉。
在產後42天到產後半年這個期間,是盆底肌恢復鍛煉的最佳時期,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鍛煉方式就是提肛運動。而且這個運動不需要直到做完月子才開始,從產婦決定自己體力恢復就可以開始了,越早開始鍛煉效果會越好的。現在還有恢復盆底肌的瑜伽運動,在覺得自己需要也有能力做的情況下,產後媽媽也可以選擇利用瑜伽來修復盆底肌。當然了,產後有關於身體恢復的種種運動或者訓練,都應該在產後體檢醫生確定各方面都恢復得可以開始運動後再進行,不要自己盲目地選擇運動方式或者過早開始鍛煉,以免身體恢復受到影響不說還帶來其它對身體的損傷。
我以多年婦產科工作經驗告訴大家,需不需要做盆底肌修復主要是看盆底肌功能恢復程度。然後我們需要弄清楚下列有關盆底肌的問題。
盆底肌是女性盆底支持組織一部分。盆底支持組織就是封閉骨盆出口的所有肌肉、筋膜和韌帶,這些盆底肌肉縱橫交錯和筋膜韌帶組織一起,就像一張有力的網兜,保護盆腔臟器正常位置和功能,其中盆底肌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文芻芻的專業術語難理解,來個通俗話:盆底肌就是外陰、肛門這一塊地方的肌肉,與其他組織一起形成一張「網兜」,兜住子宮、膀胱、陰道、直腸等,不讓它們下垂,保障這些臟器位置和功能。
十月懷胎時,胎兒、羊水、胎盤及增大子宮,重量比孕前增加了一兩百倍,這樣的重量壓在「網兜」上,造成盆底組織長期負重,分娩時又會造成盆底肌肉、筋膜和韌帶撕裂損傷,雙重影響使「網兜」不堪重負,發生了盆底功能障礙。
因為妊娠和分娩損傷盆底肌那張「網兜」,形成盆底功能障礙,「網兜」不夠力了,兜不住了,就出現盆腔臟器脫垂如子宮脫垂等,壓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盆腔慢性疼痛等。如產後不進行修復,症狀會加重,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盆底肌進一步退化,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產後42天回醫院復診時,會有盆底功能障礙檢測項目。主要檢測指標有盆底肌力和臟器下垂評分即POP-Q評分。肌力分0~5級,5級肌力正常。是否需要治療,看肌力情況和臟器下垂程度決定。
主要方法是縮肛運動、陰道啞鈴、盆底生物電反饋治療,這些治療方法,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礙症狀,提升生活質量。
適合所產後各階段盆底肌損傷病人,普通女性也可以將它作為保健。 這個治療方法由病人在家就可以做。方法:作收縮肛門動作,持續3秒,進行15分鍾,每天2~3次。這個運動可以鍛煉盆底肌功能,使肌肉更強壯,可以增加肌肉張力,盡快恢復正常功能。這既是治療措施也是預防措施,寶媽們可以在孕中期就開始做縮肛運動,有研究證實,可有效減少產後盆底功能障礙發生率。
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煅煉陰道肌肉,就像普通啞鈴鍛煉手臂肌力一樣,原理和目的同縮肛運動,無非一個徒手,一個藉助器械而異。陰道啞鈴大小類似大拇指,帶有尾線,塞入陰道後行縮肛運動。啞鈴根據重量大小,分1~5號,5號最重,如果5號啞鈴置入陰道,收縮陰道肌肉進行咳嗽動作,啞鈴沒有掉出來的話,肌力就達到5級,就是正常肌力了。
這個治療方法必須到醫院盆底功能治療科由專業人士操作,通過電刺激,生物反饋方法,糾正損傷的肌肉和神經,盡快恢復盆底肌肉功能,減輕甚至治癒盆底功能障礙症狀,改善性功能障礙。
嗨,姐妹們!
很高興來跟你們分享一下,我這個 90後新晉寶媽的產後感受。
下面,我的回答僅代表個人觀念及經驗,如果對你有參考價值,我很開心。若您不喜,也別介意哦!
我在網上看到過很多產後以及待產媽媽都很關心,盆底肌(盆底肌肉鬆弛)修復的問題。
還有的說法是,你去交錢做這種,就是交的智商稅……
但也有的寶媽反饋,做盆底肌修復真的很不錯!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個人觀念及感受~
我認為這也是分個人身體情況的,就有的寶媽生了兩個孩子,沒做盆底肌修復的情況下,還是要比只生過一個孩子的寶媽狀態好。
再說回到我自己,是沒有做盆底肌修復的。
我是第一胎,產後42天因為沒有經驗,單純以為這個盆底肌去趟三甲醫院也能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做。
但是,去完醫院回來我才發現,人家根本不會管你這方面。
只是例行照了個B超,看子宮的恢復情況而已,於是我也就沒有再深究盆底肌這方面的問題。
但我自己是知道產前產後,盆底肌肉的變化的。
我是順產撕裂2級,自己也發現的確是寬了一些(雖然老公一直說沒有)。但是, 咳嗽或大笑漏尿這種情況,我是沒有出現的。
個人認為,如果你手上有閑錢或是二胎媽媽,為了自己好還是去做一下盆底肌修復的!
當然了,想省錢的朋友或覺得抱懷疑心態猶豫不定的姐們,完全可以自行做免費的盆底肌修復訓練呀!
比如,綁骨盆帶,在網上學修復動作的教程視頻,或者後期自己做提肛運動都可以。
Ps:如果我有幸養得起(不單純指吃飽穿暖)二胎,我二胎後肯定是要去做盆底肌修復滴!
以上,希望能幫到姐妹們呀!
我是萌媽柒月,育有5月半女寶,正在更新輔食喂養音頻專欄!
希望我們能一起學習並分享母嬰、 育兒 ,以及輔食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共同成長!
懷孕時在激素刺激下,骨盆松開,方便生產,但是這樣導致原來兜住腹腔內臟器的盆底肌鬆弛,導致子宮下垂,壓迫尿道,有嚴重的生完孩子就會出現漏尿的現象,有的是老年後有漏尿和遺尿的現象
很多新媽媽會問如果想要生二胎或者三胎,可以生完之後再做盆底肌修復嗎?對於產後盆底肌修復的重要性更是一知半解。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說說產後盆底肌修復為什麼不能留到二胎後做的原因。
盆底肌在哪裡?
產後盆底肌為啥會出現問題?
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不斷增大,對媽媽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會有一定的壓迫,容易造成一定的損傷,尤其是對盆底肌損傷很大;另外,分娩時的過度壓力和牽拉,也會容易讓這塊肌肉變得鬆弛無力。
產後盆底肌會出現哪些問題?
如果盆底肌肉不經常鍛煉而處於鬆弛或異常緊張狀態,將會引起陰道敏感性下降,導致約53%的產婦產後8周後在性生活中發生問題,性生活質量下降。
除此之外,大概70%-80%的產後新媽媽,有輕微尿失禁的情況;比如打噴嚏或者是咳嗽,尿會漏出來一點;嚴重的,還會有一些大便失禁。因此,分娩後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需要做盆底康復訓練。
一胎後不修復,二胎時損傷更大
聽過很多二胎媽媽跟我反應她們的問題,聊完之後來一句:「我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沒像現在出現那麼多問題。」那是當然,生一個怎麼能跟生兩個比較。
懷一胎時肯定比懷二胎時年輕,身體也相對好一些,很多孕媽在懷二胎時明顯比之前懷孕辛苦。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懷孕對於盆底肌的慢性損傷,在二胎時就 x2 了。有個二胎孕媽說:我懷孕後期打個噴嚏就出現漏尿,之前可沒發生過。
特別是一胎產後出現盆底肌功能性障礙的,如果不及時康復,在二胎孕中,症狀容易加重。
盆底肌是有記憶的
我們都見過吃不胖的瘦子,和瘦不下來的胖子。如果突然讓瘦子多吃,他開始發胖,但到某個程度會停止下來。讓胖子減肥,一開始瘦了,然後又出現平台期。這都是由於身體的記憶功能,記住我們某個階段的狀態,不輕易改變。
盆底肌也一樣,孕期子宮發育帶來的壓力,使得盆底肌逐漸鬆弛,在分娩後,不會立即恢復原狀。此時盆底肌就「記憶混亂」,它不知道該記住孕前 健康 的肌肉,還是產後鬆弛的樣子,此時我們要抓緊做康復訓練,別讓盆底肌「記住」鬆弛的狀態,定型之後,恢復難度增大了。
一胎做好盆底肌康復, 二胎恢復更快
「以後你會感謝當初努力的自己」,身體很神奇,你對它好,它就會對你好。生完做了盆底肌康復的女性,比沒做康復的女性,二胎後出現脫垂的比例低。盆底肌恢復得越好,盆底肌功能性障礙發生風險越低。例如:在大笑,噴嚏,咳嗽,跑跳,出力時候,稍不注意就會漏尿的尷尬現場發生。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女性產後生活品質變差,幸福指數下降,甚至於有些女性朋友產生自卑感。
30-40% 的女性會在四五十歲出現不同程度的排尿異常。但她們不知道排尿問題如失禁漏尿,尿頻,尿不幹凈,尿急等這些現象,很可能跟二三十年前分娩懷孕有關。
如果女性在產後積極鍛煉盆底肌或著進行盆底肌專業修復,第二次產後,也能較快找到對盆底肌的本體感覺,更容易喚醒肌肉神經!
溫馨提示
分娩後42天應常規做一次盆底功能檢查,如果出現了盆底肌肉鬆弛、陰道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檢查和康復治療。
產後半年之內是盆底肌康復的黃金時期,否則隨著年齡增大不但增加治療難度,而且子宮脫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嚴重。所以,重視盆底功能檢查和及早進行盆底康復是每位媽媽明智的選擇。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寶媽取仰卧或俯卧位,吸氣4秒鍾,讓胸腔和腹腔充滿氣體,然後屏住呼吸2秒鍾,再呼出。呼出氣體的時候放慢一點,過程應保持6秒鍾。這種方法就是426呼吸法。為什麼要建議大家練習呼吸呢?因為盆底肌和膈肌是互動參與的,膈肌每一次收縮,盆底肌就會作出相對應的反應。
盆底肌,形象的說法它是一張吊床。盆底肌將尾骨和恥骨連接起來,然後將我們的直腸、子宮、膀胱、生殖道和尿道給托舉起來。那麼懷孕之後胎兒不斷發育長大,盆底肌所承載的重量也在不斷增加。最大載荷是約15~20公斤左右。
⑨ 生完寶寶後,進行盆底肌治療的必要性有多大
生完寶寶後,進行盆底肌治療的必要性有多大?作為一個女人,肩負一個妻子,為母親的沉重責任,特別是在經歷出生的誕生後,疾病和老齡化正在尋找自己。那麼,是否有必要的盆腔金屬修復?當一個女人坐在這個月份時,是否有必要進行骨盆肌肉修復?你想要的答案在這里!女性仍然需要在孩子之後做盆腔肌肉,尤其是那些經歷過女性的人。但在選擇這樣做之前,您必須清除盆底康復和盆底肌肉。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要困惑!女性懷孕,增加胎兒將導致孕婦的內部器官擠出和拉動,特別是在出生過程中,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害。
盆底肌的修復不僅可以預防子宮脫落,幫助產後恢復體型,還可以提高夫婦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 有些媽媽說醫院盆底肌修復特別高,我當時問了醫生,醫生說最少也需要一萬多,還差不多。 也咨詢過美容機構,當然美容機構的價格會更高。 其實骨盆底肌的修復不一定需要去醫院。 可以在網上找視頻,自己在家做。 初級自我訓練的恢復很簡單。 自己平時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也可以做憋尿的動作,抬起肛門促進骨盆底肌的修復。 可以在月子里的時候進行。 因為我很懶,照顧寶寶的話有時會忘記,所以請寶媽們一定要動起來。 我是早上的媽媽,新手媽媽。 如果育兒中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討論,一起研究。 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解決帶你孩子過程中的煩惱和困惑。
⑩ 生完孩子不做盆底肌修復會有什麼後遺症
有一些孕婦產後因為胎兒過大或者是因為產程過長的原因,而導致盆底肌肉鬆弛,如果不做盤底肌修復的話,那麼盤底肌肉就可能恢復不好,這樣就會容易導致如漏尿和盆底器官脫垂等這樣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的發生,也有可能會導致陰道感染等婦科疾病的發生,因為陰道松馳,還會影響夫妻性生活的質量。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在產後及早做盆底修復會比較好一些。
很多女人因為產後夫妻之間的感情受到影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產後女人沒有對自己的身體做更好的恢復,這樣就因此影響夫妻生活,丈夫得不到滿足,那麼就會很容易出現婚外情。很多女人產後遭到老公的嫌棄也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女人產後也不能忽視產後的身體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