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是說老師打人
『壹』 三歲孩子上幼兒園,回家老說老師打罵,該怎麼辦啊
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家長可以去幼兒園了解一些,可以向園長反映一下,查看一些監控錄像。要不孩子心裡會有陰影的,影響孩子身心發展。
『貳』 兒子說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我要怎樣才能知道兒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8
『叄』 寶寶說幼兒園老師打他怎麼辦
這個事情你應該去幼兒園調查清楚再說;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撒謊也是有的,如果真的是孩子撒謊了,那麼就告訴孩子,這個習慣不好,讓他以後不要這樣了;如果真的是老師打他了,不管是什麼原因,你都應該去找他們理論理論,因為他們教的是一群孩子,他們還什麼都不懂,只能用教育的方式來改變孩子不好的習慣,而不是用武力,那樣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傷害;
但是,如果是孩子錯了,回來以後可以給孩子指正一下,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快到幾個月不出去工作就已經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所以有很多的寶媽都選擇早一點重返工作崗位,找到那個在職場從容而驕傲的自己。帶娃自然就成了父母的事情,娃到一定的年齡為了讓他們很好的接觸社會長大以後不孤僻懂規則。自然就會選擇送去一家最適合的幼兒園。不管是託人也好,花高昂的園費也好,都要讓孩子進一個相對正規一些的幼兒園,目的就是能吃的好,玩的好,教的好。老師有責任心。
每天看著自己的孩子像快樂的小鳥一樣去上幼兒園心裡寄予厚望。同時對幼兒園辛勤的小園丁們也非常的尊敬,都希望對自己的孩子能好一些,因為在幼兒園不比在家裡,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能喜歡,對他們能好一些。因為對於寶寶來說,老師不是媽媽爸爸,是一張完全陌生的面孔,即便是老師想親近小朋友成為他們喜歡的人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每天對著這個不是媽媽的陌生人感覺到好無助好害怕好擔心被批評,所以孩子們每天都變的乖乖的,就是為了不要讓這個陌生阿姨不高興或者冷麵孔對待,當有一天孩子回家沮喪的說,媽媽,老師打我,我想每一個家長都會心頭一顫,轉瞬陷入沉思。思考的問題就是,到底要不要跟老師去交流,跟幼兒園去反應。針對這個問題,有幾種不一樣的聲音。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和老人如果在別人的手裡就不能得罪照顧和護理的人,怕說了老師公報私仇,所以心裡特別不爽一直忍著。孩子幼小的心靈屢次受到傷害,這種體罰可以變本加厲。有的家長選擇跟老師去講,但是因為教師素質良莠不齊,有好多低齡幼師還是選擇對孩子另眼相看,那麼在以後的教學生活中孩子就不會有一個非常好的人際環境。對孩子的幼小心靈是一種無形的傷害。所以家長很難,很糾結。我認為這件事情的解決不是哪家幼教機構的事情,而是整個行業現狀的事情。那麼幼兒園的老師為什麼要懲罰孩子。
有幾個理由,首先這個行業是一個低工資,高責任,特疲憊,很心煩的工作。試著想一想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在家裡磨人的狀態,有的時候實在是很離譜,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小皇帝小公主。導致他們在家裡即使犯了錯誤家長也捨不得懲罰。但是他們走進幼兒園就不一樣了,有好多家長心疼自己的孩子被打了,被修理了。這也要看性質,是因為老師為了孩子好,糾正他的錯誤,還是不喜歡孩子故意刁難孩子。我認為如果是老師善意的糾正這種直接的懲罰方式只要不對孩子造成傷害,也是可以被原諒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一些暴力,惡意,或者蓄意殘害未成年的行為可以饒恕;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幼師心裡不陽光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談一談人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強度。因為現在我們的公立或者私立幼兒園的人員配置嚴重不足。有的園里甚至有可能1到2位老師對50到60名孩子。我們來想想這種手忙腳亂的狀態,非常凌亂的心情,孩子集體哭鬧的無助。一天可以,一個月可以,一年也可以,如果做這項工作好幾年會不會被壓力擊垮呢?有的老師甚至會不喜歡見到孩子,見到孩子就感覺到莫大的壓力。所以我們的幼教機構為什麼沒有注重關注這部分人群的壓力舒緩和心理輔導呢?老師們為什麼會抓狂,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多到看不過來。家長對照顧孩子的需求多元化到根本無法滿足。所以個人認為這個行業也是一個僅次於醫生的精神高度緊張行業。
但是面對這樣的強度,老師的個人薪資和回饋又很低,所以行業的流動性也越來越大。其實孩子在人家手裡家長都喜歡小小的幫助老師打打進步,從經濟上各個方面,就希望老師能特殊照顧自己的孩子。可能有些喜歡這些表示的老師就真的會對這樣的孩子不一樣。但是所有的孩子如果都特殊照顧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這個只是家長的一個心理安慰。所以最重要的問題我認為是增加幼教人員的編制,然後把孩子分成幾個小組,一個小組由一位老師來帶領,班主任統一來監督指導工作。這樣從管理上,從強度上就能降下來一部分。老師不焦灼了自然就能像花一樣展開笑顏了。這樣孩子們的性格也開朗陽光了。家長也放心了。
第二我們談一下社會監督體系,因為我們想投訴幼兒園,投訴老師沒有部門受理,所以家長和孩子都是弱勢群體,所以我們應該成立這樣一個部門專門的監督和管理幼教機構的德育水平,我們的教育局可以開通一個老師體罰反饋熱線,做好硬性監管,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樣不會讓老師有不良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
第三,我們談一下薪資問題,為什麼部分幼兒園的老師們心理會不平衡,就是因為她們認為一份如此操心責任大的工作,為什麼只賺小學老師一半的工資,大學老師三分之一的工資。她們會感覺到付出和回報嚴重的不成正比,所以心情不好,同時會拿孩子撒氣。我們的薪資如果能夠讓她們感覺到對這份工作的珍惜,相信所有的老師又是另外的表情,她們臉上會帶著發自內心的微笑,給孩子一個積極陽光的氛圍。因為她們知道如果自己做的不好,這么好的薪資待遇會有好多人來頂替自己的位置。這個同樣也是一個根源問題。
第四,孩子家長和教師的連接不緊密,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脫節,還有老師沒有能把自己也融入到家長的角色中做不到互相換位思考。曾經有一個做的非常好的幼兒園老師她的孩子家長們從來不擔心她對自己的孩子不好,因為每一次集體活動,這名老師都是雙層身份,即是孩子們的老師,同樣她也帶著自己的孩子讓自己也成為一名普通家長。所以大家相處幾乎沒有壓力。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心靈溝通還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建議我們的幼教老師不僅僅要學習幼兒心理學。還有多看一些關於客戶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讓家長更認同老師的教育。讓老師更了解家長們的憂慮。
所以我認為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簡述為,加人,減壓,監管,漲薪, 溝通,換位。這樣我們的祖國的花朵們才會感覺更幸福。不被部分老師重重的體罰。我也是一位孩子媽媽,寫的都是我的真情實感和一些憂慮。我希望我的孩子開心快樂成長,在幼兒園里得到最好的呵護。
『肆』 三歲孩子上幼兒園,回家老說老師打罵,該怎麼辦啊
了解實情,這是第一步,三歲孩子的話有時候不能說清事實和原委;如屬實,告知園長,懲戒教師。
『伍』 幼兒園的小孩老是說老師打她,作為老師怎麼辦啊
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提及過多和幼兒園有關的事情。再次立即聯系班級老師,如沒有回應,直接到園長辦公室投訴,一般情況下班級老師會給予答復,看老師的態度如何,另外到園長辦公室要求立即處理該事件。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每天開會都會再三強調不要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所以平時都會非常注意此類事情。在園方能夠合理處理的情況下,我不建議家長用曝光或報警這類方式處理問題,曝光或報警會再次加深幼兒的心理壓力,然後整個幼兒園的社會地位都岌岌可危,所有的老師和孩子們可能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一次事故,幼兒園全體上下都會警醒。園方一般採取的措施是道歉並立即開除該老師,對家長給予一定的賠款,家長所要求的也是想要得到一個合理的說法與解釋,雙方能和平解決盡量採取和平解決的方式。站在家長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我這只是站在老師的角度的看法,肯定會有很多人不同意,但這是我最希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