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五歲孩子為什麼總尿褲子

五歲孩子為什麼總尿褲子

發布時間: 2022-09-26 22:59:42

❶ 5歲的小孩子經常尿褲子什麼原因

1.看寶寶有沒有上廁所的習慣。2.看寶寶會不會上廁所。3.看寶寶是不是只在幼兒園尿褲子。4.如果都不是,需要去醫院看看,問問醫生。

❷ 三,四歲小孩總是尿褲子怎麼回事

四歲小孩經常尿褲子的原因通常是:
1、 內褲太緊,刺激孩子,使孩子排尿感改變;
2、 喝水太多;
3、 玩得太專注或太興奮,使孩子忘了尿尿;
4、 孩子受了驚嚇;
5、 孩子患病(非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也不是遺傳因素),身體不舒服;
6、 孩子發生泌尿系統感染、有某些遺傳性疾病或畸形,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等。例如,孩子發生尿路感染,可以因尿頻、尿急而讓孩子尿了褲子;
7、 父母照顧不周,沒有及時訓練孩子排便。 孩子尿多不好,尿少也不行。尿少,一般情況是孩子飲水少了,也可能是患病。 孩子小時,應每天把大便一至兩次,大一些後為每天一次。每天把大便的時間最好固定,當然也可以視孩子的具體情況掌握。

❸ l五歲男孩白天總是尿褲拉褲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小孩經常尿褲子的原因很多,一是喝水太多,出現尿頻導致的,二是泌尿系統感染導致尿頻尿急,三是考慮脊柱壓迫神經引起的。一旦寶寶經常尿褲子,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病因,對症治療。平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舉動,對寶寶進行提醒和勸導,褲子濕了要立即跟換。

❹ 為什麼小孩子經常尿褲子

臨床上,我們將5歲以上的兒童夜間仍不能從睡眠中醒來排尿,且超過6個月每周總尿床次數多於3次的孩子稱為遺尿症兒童。
小兒遺尿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類,多數孩子的遺尿是功能性遺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遺傳因素。2.膀胱功能障礙。部分小兒膀胱容量較小,控制排尿的肌肉逼尿肌功能不穩定,孩子常有白天尿頻、尿急、尿濕褲子的現象。3.睡眠過深。遺尿的孩子睡眠往往很深,不易被喚醒,過深的睡眠使大腦皮層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刺激而起床排尿,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善。4.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這部分小兒夜間由於缺少正常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導致夜間尿量相對較多而遺尿。對於功能性遺尿的孩子,可對孩子進行定時排尿訓練,以建立條件反射。對於器質性遺尿的孩子則應對因治療。

另外,孩子白天玩得太興奮、受到驚嚇或喝水太多等也可導致孩子尿床,您可以先找找具體原因,不要過多責備孩子,以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很多家長想通過限制孩子晚上的飲水、夜間叫孩子起床小便、訓練孩子憋尿等方法來杜絕孩子尿床,往往收效不大。中醫認為,只要孩子的泌尿系統沒有器質性的問題,那麼,孩子患遺尿症及尿頻多與肺、脾、腎功能失調有關,其中尤以腎氣不足最多見。患有腎炎的孩子也多伴有遺尿的現象,所以家長可以給這類孩子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改善腎虛的狀況。

具體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吃胎盤粉,增強寶寶抵抗力。
胎盤,俗稱衣胞或胞衣,中醫稱為紫河車,性溫,歸肺、肝、腎經,具有溫腎、益精、補氣、補血的功效。用現代醫學手段研究胎盤,發現它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患有遺尿症、腎炎及哮喘的孩子,在冬天吃適量的胎盤粉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家長可以自己製作胎盤粉,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吃上3克左右就可以了(一個啤酒瓶蓋是6克)。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吃6克。只要堅持吃上一個冬天,孩子的抵抗力會明顯增強。具體製作方法: (1)選一個好一些的胎盤(也就是產婦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病的),一定要新鮮,腐爛變質的不能食用。(2)拿回家後先清洗干凈,然後將洗干凈的胎盤切成小碎塊,放到微波爐的盤子上,向四周攤勻,中間的地方空出來,因為那裡的熱力集中,容易烤焦胎盤。(3)選微波爐的最小火,開上幾分鍾後打開來看時,會發現有許多液體滲出,倒掉液體,繼續再用微波爐加熱幾分鍾。(4)如此反復多次加熱,直到胎盤的肉質干硬了,再拿出來放涼,放入粉碎機里打碎,裝瓶待用。因胎盤屬溫性,如果孩子吃了以後有上火的症狀,可以取1/4的蘋果,去皮切成片,加水在鍋中煮5分鍾後,給孩子喝蘋果水,能消內熱。

2.喝紅棗白果枸杞水。
紅棗5粒(切開)、白果3粒(棕色內皮要去掉)、枸杞子3粒,加水在鍋中煮10分鍾,每晚臨睡前讓孩子把食物加湯一起吃下,堅持一個冬天,孩子的遺尿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此方法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使用,若孩子吃後有上火症狀,同樣可以喝煮過的蘋果水消內熱。專門給孩子做的固元膏,也適合遺尿的孩子食用。

(4)按壓耳窩: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處有心、肺、氣管、三焦等部位的反射區,按壓15~20下,直至明顯地發熱、發燙。再按壓上邊凹陷處,此處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區,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這一治療方法需要家長有耐心,堅持幾個月,再配合食療,你一定會看到孩子身體強壯起來。

尿床的孩子普遍體虛,家長在做好以上四點的同時,還應注意下列事項:不讓孩子過度疲勞;忌食太寒及瀉氣的食物,如蕎麥、螃蟹、田螺、蚌肉、烏魚、柿子、柚子、香蕉、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薺、慈姑、蕹菜、山楂、菊花、蘿卜、金橘、金橘餅等都應少吃或不吃;少吃薏苡仁,薏苡仁性涼,利尿、消腫的作用非常明顯,所以身體虛弱者及孩子、老人不適合吃

❺ 5歲的孩子幾乎每天晚上都尿床,該如何是好

寶寶5歲尿床不算多大問題。有可能以下幾個問題引起的:神經系統尚未成熟,調節不夠完善,小孩身體功能不完善,體虛的症狀,腎虛,腎虛且不固,大一點神經系統發育完善就好了。建議中葯調理,期間飲食清淡,多休息,不對其恐嚇,不受驚嚇,不食刺激性食物,臨睡不吃易脫水的食物,如西瓜等,臨睡少喝水。尿濕被褥不恐嚇,打罵,懲罰等刺激他。如再大尿床或頻繁請帶領正規醫院檢查。

您好!3歲以後的孩子還常尿床,除了日常排尿反射訓練,還需要及時就醫。

治療不能「等等看」

孩子尿床引起的嚴重危害,還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很多家長認為尿床不是病,認為寶寶長大一些就好了,從而耽擱了最佳治療的時機。

盡管尿床有15%的年自然緩解率,但孩子尿床可能是精神生理發育延遲的一種表現,需要早期開始訓練和開發。

尿床嚴重的孩子可能伴有自卑、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影響學習和人際交往,少部分可能持續到成人期。

因此,除了注意飲食和按時睡眠外,最重要的還是要積極治療。

孩子幼兒園放假時,因不用擔心尿床的事情被老師和同學們知道而放下心理包袱,便於集中治療,效果會比平時好。

家長和孩子出門在外,也要按時按量、按療程用葯,服葯時要照顧孩子的「面子」,最好不要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吃葯,避免孩子自卑心理形成。71

排除生理因素,五歲後還尿床的話,是 脊柱格蘭特反射和脊柱佩雷茲反射不整合 。如果孩子有以下現象,就說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l 耐力差 。做什麼事情沒有長勁兒、沒長性,玩兒的時候也是玩玩這個玩玩那個,做事有頭沒尾,就是平時所說的耐不住性子。

l 注意力困難,專注力不足 。這樣的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無關緊要的聲音、色彩等所吸引。在學習的時候也容易溜號、走神,一定做不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他的神經很敏感,像是對什麼都感興趣,但做什麼都不會集中精力有始有終地完成。

l 坐立不安/多動 。一歲左右時的表現為手腳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總在動,玩耍的時候無關的動作太多。兩三歲時的表現為四處張望、到處觸碰,有種不安的感覺。如果這種原始反射得不到有效抑制,孩子發生多動症的可能性很大。

l 短期記憶差,容易丟三落四 ,有時候記不住老師留的作業,你剛告訴他做什麼,一轉身就給忘了。

l 對運動的影響是 協調性不好、姿勢不良 ,以後容易駝背、愛蹺二郎腿、坐凳子上容易用腳鉤凳子腿兒、寫字容易伏案或手托腮、在跑跳時雙手或雙腿不協調,等等。

l 觸覺敏感 ,對衣服敏感和挑剔,例如彈性腰帶不舒服,「褲子里有螞蟻」,坐不住,不喜歡別人的觸碰。

如果沒有這些現象,就不用往下看了。

什麼原因導致脊柱戈藍反射沒有整合?

l 嬰兒出生過程(順產)是原始反射整合的一個關鍵因素,難產、早產和剖腹產可能導致發育遲緩和不成熟的神經系統發育,包括原始反射的遺留。

l 缺少運動,如嬰兒期腹部著地的時間不夠,缺乏爬行,走路過早等,如果孩子抱得多,自由玩耍的時候就少,手推車用得多,接受外界刺激就少。

l 其他因素,可能包括頭部創傷性事件,疫苗,麻醉,頭部受傷,經常摔跤,慢性耳朵感染,也會增加留存原始反射的可能性。

怎麼做才能讓脊柱戈藍反射得到整合?

l 多玩多運動,孩子小的時候多讓孩子胸部和腹部著地爬行和手膝爬行,背部也要多接受刺激,有專家提議讓孩子多在地板上玩兒以便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接受外界刺激越多,孩子的原始反射完成得越好。

l 允許孩子有重復性、節奏性和韻律性運動,大人也要幫助他多做類似的動作,上下運動、前後運動、垂直運動、旋轉運動、離心運動、轉身運動、深度運動等。

l 多帶孩子玩自然的東西,多到草地、森林、海邊、沙漠等地方玩耍,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很多,要好好利用,平時也帶孩子多玩水、沙子、泥、面團等。多接觸大自然和自然的東西,原始反射完成得就好,少讓孩子玩兒聲光電的玩具。

l 當然,最好是通過完整的整合原始反射的方法來給孩子做調和,這樣會更精準、需要時間更少。

1歲半至3歲是孩子的肛欲期發展階段,尿床是很正常的,父母不會有什麼抱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比如過了4歲,尤其是到達了5歲這個年齡,如果孩子還繼續尿床,父母就很著急了。

研究發現,孩子只有白天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才能在夜間控制住自己的大小便。50%的孩子要到4歲才能不尿床,10%以上的3到6歲的孩子在夜間有時會尿床,這類現象男孩子多於女孩子。關於在夜間對自己小便的掌控能力,大部分的孩子在6歲前能夠完成。

如果是5歲這個年齡,偶爾尿床父母不必在意。排除生理性疾病,5歲的孩子如果頻繁地尿床可能是缺乏父母的關愛引起的。如果是這個原因要特別引起父母的注意,及時給足孩子愛和關注。

有時候,孩子的尿床可能是由成人造成的問題,比如不停地追問孩子有沒有尿,造成感覺紊亂;尿床後成人態度嚴厲、批評、指責甚至辱罵,造成孩子的緊張、自卑和恐懼;強烈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或反復強調有尿要說,造成孩子的失敗感。

如果父母想在這方面有所改善,就不要過分注意和提醒孩子這件事;給孩子做示範,如睡前要尿尿,夜裡有尿了起來尿到哪裡等。

5歲左右是肛欲期的自然修復時期,如果孩子在2歲時的尿褲子等行為被壓制了,那

么在5歲時可能再次出現。因此這個年齡,無論孩子出現什麼樣的反復,父母都要從內心接受,用溫和的態度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時期。

不是所有孩子一尿床我們就說他患病了,但是孩子總尿床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尿床,在臨床上叫兒童遺尿,它指的是5周歲及以上兒童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行為。

根據《2017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5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15%,10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5%,甚至16-18歲的青少年中還有高達1.7%的患病率。

令人擔心的是,在中國,兒童遺尿症的就診率不到20%,很多家長都認為尿床不是病,認為是孩子笨,或是孩子的「壞習慣」,長大就會好。

目前國際上對於遺尿症的程度劃分還沒有標准,但是國內有一個比較通用的分度標准:

對於5-7歲之間,甚至是10歲以內的孩子偶爾尿床行為,醫生一般不會直接診斷為遺尿症,而是建議家長改變孩子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來減少孩子尿床的機會。

如何減少?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睡前不要讓孩子過度活動。

>>> 晚餐進食時間稍微提前,最好在6點以前,晚餐的食物盡量少吃流食,比如粥,盡量少吃利尿或含水分較多的水果,比如西瓜、梨等,有的父母覺得睡前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實際上這種行為也會增加孩子尿床的機會。

>>> 睡前注意排空膀胱,也就是說睡覺前先指導孩子上廁所。

>>> 保持心情放鬆,不要讓孩子過度興奮、過度恐懼、或精神緊張

如果上述方法沒有改變或較少孩子的尿床行為,建議去專科門診檢查一下。

為什麼我們不能忽視孩子的遺尿症?

從疾病類型來看,根據病因,小兒遺尿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根據遺尿症是否有伴隨症狀,又可以分為原發性單症狀性遺尿和原發性非單症狀性遺尿。

原發性單症狀性遺尿是指患兒除了尿床以外,不伴有任何其他的伴隨表現;而原發性非單症狀性遺尿患兒除了尿床還有可能伴隨尿頻、尿急、尿不盡,或者白天漏尿。

原發性遺尿症是一個慢性疾病,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是繼發性遺尿症卻有可能涉及到生命安康。繼發性遺尿症治療前需要找到孩子的原發病,首先要鑒別孩子有沒有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腎臟、膀胱、輸尿管等是否正常,其次要檢查確定孩子有沒有內分泌方面問題,有的糖尿病患兒會存在遺尿的情況,再有就是通過問卷或問診了解孩子有沒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果家長不加以重視,而忽略了孩子身體或心理方面的問題,錯過了孩子最佳治療期,真的可能會遺憾終身。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遺尿症?

目前醫學上認為小兒遺尿症是一個綜合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 遺傳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約40%的遺尿症患兒有遺傳傾向。孩子有遺尿症並不意味著父母一定也有遺尿症,父母是一級親屬,孩子的遺尿症遺傳可以追溯到二級親屬、甚至三級親屬。

國外有文獻報道,遺尿症的遺傳基因染色體位點大概在13號染色體上。

>>> 覺醒障礙

臨床中很多遺尿症患兒來就診時,其父母會說,孩子睡覺特別沉,很難被喚醒。在門診問卷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這類情況佔到遺尿症孩子的95%以上。

因為覺醒障礙,所以膀胱脹滿的信號不能及時反饋到孩子的大腦,於是孩子就發生了遺尿。

>>> 抗利尿激素

人體中的抗利尿激素量非常小,但是功能很強大,它是酞類的激素,它能夠控制夜間尿量,使夜間尿量保持在全天總尿量的1/3以下,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患者夜間尿量就會相對較多,一旦超過正常孩子膀胱的容量,就會出現晚上尿床的現象。

>>> 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

存在心理方面問題或者其他精神障礙,也可能會引起夜間遺尿。

>>> 睡眠問題

有報道顯示,睡眠問題,比如呼吸睡眠暫停綜合症,也可能會影響到遺尿。

以上五個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針對原發性遺尿,至於繼發性遺尿,我們則需要找到孩子的原發病,通過治療原發性疾病,然後才能治療繼發性遺尿的問題。

【小兒遺尿如何治療?】

主講人:初梅——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腎臟內科專業主任醫師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您,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評論區回復,我會盡力回復您的。

孩子從新生兒到成年,神經系統是從最初的低級水平逐步發育成熟的。嬰兒期0-3歲之間,神經系統沒有完善的時候,拉撒等生理活動無法控自主意識去控制大腦中樞神經。所以嬰兒不能自控 大小便。隨著嬰兒百天後,神經系統發育進入新的一個台階了,母親可以嘗試著訓練孩子排尿 和定點排便。當然訓練是 成人與嬰兒相互協調調整中進行的,逐步摸索嬰兒規律,然後順著嬰兒規律去訓練孩子排尿排便的意識,基本這個訓練當孩子接近12個月的時候,可以初見成效。隨著孩子言語發育期高速發展,家長訓練寶寶表達與排尿排便 連接性互動,也是訓練孩子的自主意識的能力。這些都是家庭訓練大腦發育的早教方法。促進大腦神經完善高速成熟。

家長用心細心的訓練,3歲基本可以達到寶寶自己表達 有尿有便的意願。

另外,家長必須給寶寶養成規律的起居習慣。睡前不要多喝水,睡前要引導孩子排尿習慣。起床第一件事也要引導訓練孩子去排尿的習慣。習慣良好,孩子大腦神經系統也是規律和完善 健康 的。家長嬌慣孩子,任意隨意,孩子大腦神經處於沒有任何訓練,只能停留在生物本能階段上,孩子言語發育也沒獲得家長的良好訓練,孩子只能發育的是動物本能的神經系統,拉撒毫無自主表達和自主意識。這樣孩子等於被家長培養成了神經系統不完善的不 健康 人。

提問中5歲孩子尿床,需要家長根據上述內容自查,是否存在自身培養訓練孩子不足導致孩子神經系統發育落後。同時家長要甄別 孩子是每每尿床還是只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尿床? 孩子不分家裡幼兒園統統尿床,那就是神經系統訓練不夠,孩子神經系統發育落後,家長抓緊訓練,否則直接影響孩子未來上學後的思維能力。

如果孩子僅僅就是幼兒園午睡尿床,那就不是神經發育問題,那就是情緒焦慮不安導致孩子神經系統紊亂激發的無法控制排尿。這是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總處於緊張不安,孩子情緒不好,5歲孩童根本不會自己調整處理情緒,就會激發神經系統亂套來預警孩子的心理壓力焦慮的外顯體現。需要家長幫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幫孩子緩解不安緊張的心理。自己不會找跟我一樣的 育兒 咨詢師進行專業指導。

小孩子一般要兩歲到三歲左右才會逐漸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而在此之前,小孩子尿床大多數是正常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會逐漸變少。



一般來說,兩歲以後的小孩子大小便會知道叫人,但是要小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要等到三歲以後。而且每個小孩子的發育進度不一樣,有的快一點有的慢一點;父母不要太著急,這個階段的小孩子尿床尿褲子不要責備和打罵,否則會對寶寶的發育和心理成長帶來不好的影響。



小孩子對自己大小便的控制能力從兩歲開始逐漸出現,到五歲左右接近完善。在這一過程,孩子有尿褲子尿床都是正常的,家長要正確對待以及引導。

但是孩子五歲了,依舊經常尿床。這就有點不正常了。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做相應的檢查,看看是否因為疾病引起的。如果檢查沒有異常,可能是習慣沒養好以及發育遲緩。

那生活中家長們應該怎麼給孩子養成自己控制大小便好習慣呢?

1、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小兒睡覺前,家長應該提醒他先排尿再睡覺。

2、睡覺前不要太興奮。大腦過度興奮,容易引起夜裡尿床。

3、睡前少喝水或者飲料。

4、生活要規律,按時睡覺,即使補充營養以免發育不良。

5、家長調好鬧鍾,觀察孩子大概什麼時候尿床,在這個時候就叫醒寶寶去尿尿。

6、白天不一太疲勞。睡得太沉,有尿意起不來去尿尿,也會引發尿床。

7、孩子尿床,家長要寬容點,不要過度責備打罵。要多安慰和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我遇到過幾個類似案例。日常生活當中,我有見過快十歲的孩子,依然每天都差不多要尿床的。可以試著從生理和心理兩個角度去看。通常我們關注孩子生理方面會多一些。孩子尚小,神經發育不夠成熟,的確會比較容易尿床。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也許有腎氣不足等狀況,這個需要專業的中醫師來診斷。另外,心理方面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兩年前在寧夏、重慶講課時,遇到過類似的例子。有個孩子遇到了比較嚴苛的老師,那段時間總是尿床;當家長帶孩子回老家一個月後,孩子就慢慢不尿床了。另外的一個孩子則是母親非常嚴苛;等孩子跟母親一起睡覺時不尿床,但跟奶奶睡覺的時候會尿床,因為她跟母親時如果尿床就會挨打;但我必須要說的是,孩子在跟她奶奶睡覺的時候睡眠質量會非常好,跟著她媽媽會非常差,不敢睡,有時會夜醒。

一些可能的做法:接納孩子暫時這樣的狀態;白天可以給孩子多些水,睡前2個小時不再給水,除非孩子有要求,可以喝一點;晚餐後帶孩子適當做一些運動;天氣乾燥時打開加濕器;當孩子真的尿床時,少一些批評,少一些無奈的表情,與孩子一起協商如何處理。

關於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多多去鼓勵孩子,少一些批評和指責,少一些羞辱。孩子跟孩子本來就有一些不同,我們也避免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橫向比較。不如去看看孩子有怎樣的困難,是來自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還是兩者都需要我們關注呢?又或者是孩子自己就在按自己的步調成長,我們只需要陪伴、等待呢?

五歲小孩尿床,也有可能白天瘋的很了,所以晚上睡覺就會尿床,還有就是,家長夜裡要叫孩子起來尿,不就不會尿到床上了嗎?要不是這個原因就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看,不是醫生不好下定論。

❻ 5歲孩子最近老是尿褲子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此時期的孩子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各種技能和語言發育達到一定水平,但控制能力較弱,尤其在專心玩耍時,偶爾出現尿褲子,不要太著急。 指導意見: 最好用關心的語氣對孩子說尿褲子對他的不好,如不舒服、容易生病等,同時也可以要求老師幫助,按時提醒他。祝寶寶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❼ 5歲小孩子這幾天都有尿褲子是何問題導致

你好朋友,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尿路感染引起的,最好是檢查一下小便常規和血常規,確診後再治療,多喝水,注意復查,祝您健康。

❽ 為什麼5歲的男孩白天不睡覺的情況下尿褲子

病情分析:你好,那他可能是尿失禁啊,不知道晚上有沒有尿,要是晚上不尿呢只可以說明是他白天不去廁所,強忍的結果。
指導意見:可能孩子壓力太大,環境不好,也會的,有些事心理因素造成的,建議你帶他去看看是不是病理原因。

❾ 五歲小孩尿床主要原因是什麼

小孩子晚上睡覺老尿床那是遺尿病,一般與以下方面有關系:1,膀胱小、膀胱括約肌功能差,白天小便次數多,有尿憋不住,有尿急、尿頻現象,有個別的孩子白天還有尿褲子現象。2,大腦內分泌失調,腎氣不足,晚上12-2點之間尿床,叫時迷糊,不叫則尿。3,脾胃虛弱,飯量小,挑食,體弱多病,易感冒上火鬧嗓子。4,膀胱中樞神經功能失調,靈敏度差,神經感受器傳遞信號有誤,早上凌晨有尿不能醒,導致的尿床,5,腎虛,發育慢個子矮小,晚上出盜汗,白天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記憶力差,6,拍X光片顯示隱性脊柱裂的患者,一般表現為白天小便次數的,中午睡覺尿床、晚上睡覺尿床3-5次或更多,或者有遺傳的患者一般表現症狀都是比較重等等。以上原因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互為因果,互相制約。只有從補腎健腦,調理脾胃,促進膀胱功能恢復,疏通營養神經,全面調理身體,全面綜合治療後達到有尿自醒,一夜不起到天明。缺一不可,只有全面綜合治療了,我相信是可以完全治癒的。河北省佔位中醫葯研究院遺尿科提醒大家:遺尿病不算什麼大病,只要認真對待,都是可以治好的,一定要有信心。
禁喝飲料、果汁橙汁、酸奶、奶製品飲料等,少吃糖,少吃海鮮、少吃冰凍食品、少吃利尿水果如西瓜、葡萄、泥猴桃、火龍果、橙子等等。晚飯後少喝水,不吃水果,不吃零食,不喝奶。睡前去一次廁所等等。晚上孩子有尿了來回動的時候,叫醒了,讓他自己去廁所,鍛煉鍛煉,慢慢孩子有尿就能自醒了。

❿ 四五歲的小孩最近總尿褲子是怎麼回事

你好;一般考慮兒童遺尿症也就是尿床,是指孩子在5歲之後,睡眠中任然不能自主控制而將尿液排泄在床上的一種疾病,尿床是一種機能性的問題,只要父母注意看護並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糾正的,密切觀察。

熱點內容
為什麼淘寶賬單發現少了 發布:2025-02-08 03:43:54 瀏覽:151
為什麼手臂肌肉線條不一樣 發布:2025-02-08 03:43:53 瀏覽:668
查看手機為什麼這么卡 發布:2025-02-08 03:40:51 瀏覽:874
為什麼人的耳朵在晚上會發熱 發布:2025-02-08 03:34:33 瀏覽:719
胖人為什麼不好瘦 發布:2025-02-08 03:18:58 瀏覽:533
為什麼電高壓鍋煮半熟東西 發布:2025-02-08 03:14:04 瀏覽:845
淘寶為什麼不滿意包退 發布:2025-02-08 03:11:48 瀏覽:810
為什麼淘寶解鎖要好幾天 發布:2025-02-08 03:09:30 瀏覽:387
男人為什麼會先喜歡上對方 發布:2025-02-08 02:50:12 瀏覽:575
情緒不好的人為什麼要少看電影 發布:2025-02-08 02:24:53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