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是默默的哭
① 我兒子三歲剛上幼兒園,在園里不和小朋友玩,總是自己默默的哭,怎麼辦
孩子愛哭的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來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於親子之間經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隻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於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麼,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於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4、父母的態度過嚴厲 大人太凶,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找出問題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義,但哭得不是時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緒本質負向、慣用哭來達成目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大人對孩子太凶、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較容易表現出愛哭的傾向,你的孩子愛哭是屬於哪種原因呢?找出來才有辦法協助他。以下的親子生活現場實例,跟你分享解決方法。 親子生活現場問題二:小孩子在外受委屈後,除了哭,其他什麼都不會,你說怎麼能不讓人揪心? 改善親子教育方式 從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他用說的不用哭的,才給予正面響應;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嚴厲?或者太保護?當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協。最後,還要給孩子時間,協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另外,哭,並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哭後,孩子可以感覺輕松、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現愛哭的人甚至比不愛哭的人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為了清靜,過於抑制孩子的哭。 恰當的做法是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採取中性態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給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凶。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 4、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於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麼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5、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因這種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郁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鬆,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向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6、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於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後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溫柔多些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此起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裡。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8、別為孩子亂貼標簽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後就難以摘此標簽。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動不動就對人說這個小孩「哭得像狼一樣」。
② 小孩子經常哭是什麼原因
寶寶哭鬧的原因: 狀況一 :生理需求 【常見原因】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太冷、太熱等。 【行為表現】寶寶多半會以哭泣來表達他的生理需求,有的寶寶可能會選擇放聲大哭,有的則可能小聲嗚嗚哭泣,表現委屈的模樣;或是躁動不安,扭來扭去。 【妙招】 1.媽媽先想一下是否又到了該喝奶的時間,或是以手指輕輕拍寶寶的臉頰,看他有沒有急著尋找媽媽乳房的反應;同時,檢查尿布需不需要更換。 2.如果問題出在尿布濕了或肚子餓,通常只要更換完尿布或餵了奶,寶寶就會停止哭泣。 3.另外,摸看看寶寶手腳會不會太冰冷,看情況加件衣物;如果脖子、頭發滲出汗水,可能是寶寶因為太熱而煩躁不安。 重點叮嚀 排除寶寶的生理需求,通常寶寶就會露出滿足愉悅的表情,只要家長再陪他說說話、抱抱寶寶,問題很快就會解決啰! 狀況2:病痛 【常見原因】腸絞痛、感冒、皮膚搔癢、尿布疹、鵝口瘡、長牙等。 【行為表現】如果每天某個時段固定啼哭,哭時可能伸直雙腳,且寶寶末滿3個月就會懷疑是腸絞痛作怪;另外,有感冒或身體其它病痛時,寶寶可能會哭哭睡睡或持續性的啼哭,也可能出現身體其它方面的不適症狀,家長可以先從外觀察覺原因。 【妙招】 1.先觀察寶寶是否有病理上的問題,例如:發燒、皮膚發炎、尿布疹等。如果感覺異狀就要帶寶寶去看醫師,並依照醫師指示用葯。 2.如果醫師懷疑為腸絞痛,家長可以透過腹部按摩來減緩寶寶的不適。或幫寶寶塗抹一些防脹氣的葯膏,減緩不適感。 3.如果喝奶就哭或胃口明顯不好,就要留意可能是鵝口瘡或喉嚨發炎,讓寶寶不舒服,可以改喂涼一點的牛奶或食物,並帶寶寶給醫師檢查。 4.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緩和寶寶的情緒,多讓寶寶休息、睡覺,增強體力。 5.讓寶寶泡泡澡、拍拍寶寶的背、或幫他輕柔地進行身體按摩都有助緩和寶寶的不適。 6.長牙中的寶寶,給予一些冰冰涼涼的固齒器也會有幫助。 重點叮嚀 小寶寶難免有生病的時候,有的寶寶生病時顯得虛弱、沒精神,有的寶寶則是大吵大鬧想發泄身體的苦痛,只要經醫師確認過病因,家長無需太過擔心,不要因為無法停止寶寶的哭泣就生氣或焦慮,隨著病情好轉,寶寶就會慢慢展露笑顏。 不過,如果寶寶出現哭泣、食慾很差、嘔吐、活動力明顯減弱、感覺神色不對,就需要再次就醫,確認是否有其它問題。只要寶寶的哭泣可以很快安撫,甚至逗弄後會露出笑容,則可以放心,再觀察即可。 狀況3:疲倦 【常見原因】想睡覺、玩累了、刺激過多。 【行為表現】 1.每個寶寶性格不同,有些寶寶睡覺時間快到了,會習慣先哭鬧一番,才肯安心睡覺。 2.有的寶寶則會不停地揉眼睛,對大人的逗弄露出沒興趣的表情。 3.最明顯就是拚命打呵欠,眼皮沉重的快要關上了。 【妙招】 1.回到寶寶習慣睡覺的床上或房間,幫他換尿布或放固定的催眠曲,讓他准備睡覺。 2.關掉電視或吵雜的音樂,或離開人多的地方,讓情緒緩和下來。 3.調降室內冷氣溫度或空調,讓寶寶冷靜下來,輕聲對他說話。 4.喂他喝一點水,准備休息。 5.喂母奶的寶寶,也可以讓他喝些母奶,對於情緒安撫有很好的作用,通常很快就會睡著了。 6.輕輕拍寶寶的背,用穩定的聲音告訴他,累了就趕快睡覺吧! 重點叮嚀 1.媽媽通常可以從寶寶習慣的表情或反應,察覺寶寶是否累了、想睡了。 2.讓寶寶停止活動並回到熟悉的床上,通常哭鬧一下,寶寶就會睡著了。 3.媽媽應該建立寶寶固定的生理時鍾,時間差不多就准備讓寶寶睡覺,不要等到寶寶累得哭鬧時才休息。 狀況4:缺乏安全感 【常見原因】看不到母親、突然被聲音驚嚇、陌生環境、摔倒等。 【行為表現】 1.只要母親一離開就大哭,母親一回來又恢復正常。 2.突然出現聲響或受到驚嚇時,寶寶常會大哭,爬向大人身邊或伸手要大人抱。 3.如果處在陌生環境,通常是表情緊張,眼睛直盯陌生朋友或四周環境。 4.學爬或學站中的寶寶,有時會被自己摔倒的舉動嚇得哇哇大叫。 【妙招】 1.將寶寶抱緊,然後安撫寶寶的情緒。 2.如果是因為母親離開而哭泣,可以對寶寶說話,讓他了解情況,拍拍背安撫他。 3.媽媽下次如果要到其它房間,可以不停對他說話,讓他聽見媽媽的聲音。 4.如果是被聲音嚇到,可以帶他去看看發出聲音的物品或地方,讓他碰碰發出聲音的物品。 5.在陌生環境中可先抱著寶寶,不要急著把他交給別人,讓他先四處看看熟悉環境。 6.給他一個玩具或一點小零食,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7.有機會多帶他出去走走,慢慢解除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的擔憂。 8.准備一個觸感舒服的安撫娃娃,放在寶寶身邊或用一條大毛巾把他稍微包起來,讓他覺得有安全感。 重點叮嚀 當寶寶覺得不安的時候,通常會以聲音,例如大哭或大叫,希望引起媽媽或照顧者的注意,盡快回到他的眼前,大約六個月左右寶寶也開始出現怕生的反應,所以,這是正常的表現,此時最好立即讓寶寶得到響應,降低他的焦慮,久了就會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同時,以愉快的語調讓寶寶放鬆心情。 狀況5:無聊 【常見原因】寂寞、厭煩、沒人理他、沒辦法表達想法等。 【行為表現】 1.有的寶寶習慣有人陪,只要視線中沒有看到人就開始哭。 2.有的時候是因為一個人躺久了太無趣,決定大哭吸引注意力。 3.或是進行一項不感興趣的活動,以哭泣或厭煩來抗拒。 4.有時也可能因為想法沒辦法達到而生氣,例如:抓不到某個玩具、吃不到奶嘴等。 【妙招】 1.如果總是要找人抱的寶寶,可以先開口對他說說話,拍拍他的身體,不要他一哭就立刻馬上抱起來。 2.給他一個新鮮的玩具,或抱他離開原來的環境,讓他轉移注意力。 3.注意他的需求,解決他的問題,例如:把玩具交給他。 4.陪他說話或播放兒童故事CD、透過熱鬧音樂,吸引他的注意。 5.轉換環境,帶他出門去,把他放在推車里,讓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人。 重點叮嚀 寶寶無聊的時候也會鬧脾氣,想要大人多陪陪他、抱抱他,帶他去找點新鮮事物,有時間的家長當然就盡量陪他做些活動或體操,不然就需要准備幾個新奇有趣的玩具,交替拿出來,讓他忙得不亦樂乎,沒有時間哭鬧了。
③ 孩子總是愛哭,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言:
有很多小孩子特別愛哭,其實這種現象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所以說相關的寶媽也是應該引起很好的重視也是應該仔細的關愛一下孩子。如果說孩子一直哭,那麼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身體出現了不舒服的情況。所以說媽媽也是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這樣也是能夠看一下孩子的發育情況。還有很多孩子之所以愛哭,這也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很不好。所以說父母也是應該進行很好的教育,沒事的話也是需要多鼓勵一下孩子。
希望父母能夠重視孩子
小孩子愛哭也是完全正常的現象,因為哭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種的。所以說父母也是需要從全方面來對孩子進行關照,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感覺到比較溫暖。希望每一個父母也都能夠重視這方面的現象,這樣也是能夠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④ 為什麼小孩子會經常哭呢
.生理性哭鬧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
...
⑤ 小孩無緣無故的哭鬧,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突然無緣無故的哭鬧,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有些原因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孩子的哭鬧,那麼孩子哭鬧的原因到底會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難養型兒童。
最後一種孩子哭鬧的原因,就是他的性格是難養型兒童。這類的兒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容易哭鬧,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經常哭鬧,但是在生理上和健康上都找不到原因的話,不妨把自己的孩子歸類為難養型兒童,我們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他們的情緒就可以了,不必過分的擔心。
不知道你們在生活中遇到孩子哭鬧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或者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你都是怎樣解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底下留言給更多的家長一些寶貴意見吧。
⑥ 小寶寶老是哭,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小寶寶老是哭這是身體發出的信號,特別是小寶寶每天晚上的時候不管父母怎樣哄,一直平靜不下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證明孩子不是餓了就是身體不舒服。或者是尿了大多數就只有這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總是哭泣,作為家長的一定要時刻的關注孩子的狀況。有可能孩子是沒有安全感,寶媽可以在身邊給孩子唱一些嬰兒歌曲或者是睡眠曲,都能幫助孩子起到緩解。
排除其他因素之後,就要證明孩子是不是餓了,身體不舒服,如果睡前吃的比較多或者是喝完奶之後腹部比較脹痛。晚上不要給孩子吃的太多,吃完奶之後給孩子豎著抱拍拍嗝,有效的改變。如果有輕微的鼻炎或者是鼻子受到堵塞之後,孩子也是很難以入睡的,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還是要及時帶到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