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熊孩子很疼

為什麼熊孩子很疼

發布時間: 2022-09-25 14:13:19

『壹』 家裡有熊孩子會讓人很抓狂嗎

我覺得家裡面有一個熊孩子,不僅僅是讓人抓狂的事情了,而是一種讓人非常崩潰,非常無奈,想要一頭撞死的心態。有很多人都認為熊孩子就是因為太過於縱容,認為這樣的孩子打一頓就行了,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打只能夠暫時的解決目前的問題,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你對於這樣的孩子,應該是用智慧來跟他鬥智斗勇,不能夠直接使用強硬的手段。

但是我覺得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有一些東西還是真的讓後天的干預,有的小孩子可能出生的時候,脾氣或者是性格的確不太好,但是如果在後天能夠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更改正的話,孩子也是會慢慢變好的。可是現實就是有熊孩子,就是一定有熊家長,有一些孩子,他那麼熊,就是因為從他的家長那裡遺傳過來的,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

『貳』 當了熊孩子的父母,忘了熊孩子的苦惱

讀書時,看到一句話「世間最嚴酷的暴君統治下的臣民也比最溫柔的父母寵愛下的孩子來的幸福。」感慨一下,幸好我已經長大成人。

可見做孩子雖然有諸多好處,卻是萬分不自由的。近日,一友人抱怨剛邁入青春期門檻的熊孩子,讓人頭疼,簡直到了抓狂的地步,已然方寸大亂的節奏。

對此,我深表同情,不僅同情父母,更同情那個熊孩子。

很明顯,父母覺得熊孩子不可理喻,瞎操蛋,熊孩子肯定也覺得父母冥頑不靈,無法交流。

1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靠近,唯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為了別離。

這種別離不僅是空間上的,也是包括思想和感情。曾經親密無間的親子關系,漸漸疏遠,

不知何時,無話不談已成歷史,躲躲閃閃已是常態。孩子緊閉的嘴巴、緊關的房門成為父母心頭的痛。

熊孩子們的翅膀慢慢硬了,不再和父母親近,而更樂於向同伴敞開心扉。日漸成熟的生理和心理,讓熊孩子不安分的心躍躍欲試,想要挑戰統治了自己10多年的絕對權威——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們不知天高地厚,彷彿世間萬物皆不值得一提,只有拿破崙、華盛頓之類的偉人才入得法眼,日漸開闊的眼界和視野,讓兒時眼中超人一般的父母也褪去了光環:和心目中的英雄相去甚遠,這也為自己的叛逆添加了一條好理由。

2

我們都是曾經的熊孩子,只是歲月已經久遠,印象模糊了。

青春期的熊孩子有太多的話題不能和父母分享:暗戀的男孩/女孩、考砸的試卷、給老師起的外號、偷偷的抽煙喝酒……

熊孩子一旦接觸到學習之外的東西,容易上癮,即使知道這樣不對,也無法戒掉,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精力和情緒。

父母和老師頭疼的頭號大敵是早戀,二號敵人是網游,其它問題都比這兩個容易戒掉。

關於早戀,我一般表示理解。青春期的熊孩子喜歡異性,再正常不過了,不喜歡才奇怪。

想想自己當熊孩子的時候,要是好不容易勾搭上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卻被父母勾結老師棒打鴛鴦,那種恨,估計殺人的心都有了。

合適的辦法是讓熊孩子們的交往走到陽光下,畢竟他們還在學習怎麼和異性相處的階段,正常的交往是可以理解,只有被壓抑的感情才容易走向極端。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走到陽光下的正常交往也才更好引導一些。

能有機會早戀的孩子都是幸運的,那些青春期都沒有和異性講過幾句話的人,一般都會自卑,長大了怎麼可能一日之間變成撩妹撩漢高手啊。

3

說到網游,我真是又愛又恨啊。

網游是個坑,有的人繞過去了,有的人掉進去又爬出來了,有的人掉進去躺著不出來了。

我很敬佩繞過去的好孩子們,不過也為他們人生的不完整表示遺憾;我鄙視掉進去躺下來走不出來的人,前面還有風景,怎麼就不走了呢?我很幸運,是那種掉進去又爬出來的人,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會爬出來,只是遲早的問題。

我清楚地記得大學時迷戀網游時候的狀態。那時候可以不吃飯,可以不買新衣服,卻不能不打游戲,幾乎每天包夜,白天的睡眠很差,晚上也能睜著眼睛熬一夜。

每天想的都是怎麼升級,如何弄到更好的裝備,覺得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多餘的,都是浪費我寶貴的打游戲時間,包括睡覺在內!!

甚至一直記得有個念頭,想把網游升級當成終生的奮斗目標!

現在想來,當然很荒唐,但當時真的就那麼想的。上癮了就是上癮了,強迫戒掉是沒有用的,只能等時間的解葯慢慢溶化掉網游的毒癮。

一日打游戲,迷迷糊糊之間,看到自己的胳膊,心想:這誰呀,瘦成這樣,太可怕了。一回神,發現那居然是自己的胳膊!!於是困意頓無,感到上癮的可怕和自己瘋狂的不可理喻,開始擔心年紀輕輕的自己會猝死在網吧。

幸好,大四的歲月在不舍中結束了,離開了校園、離開了游戲隊友,開始了新的生活,網游時光便一去不復返了。

4

現在的熊孩子自然比我早熟,網癮發作的年紀也提前了很多,越是年輕,自製力也就越差了,苦了熊孩子的父母,尤其是青春期是好孩子的父母。

作為熊孩子的父母,光著急、抓狂是沒有用的,

父母想要溝通,但是大部分的時候,熊孩子已經不信任父母,因為這個暴君明擺著是想來繼續穩固自己的統治,是想復辟的!

父母是不是這樣批評孩子的:你天天這么玩游戲,學習成績下滑,怎麼辦?如果你是吼著說的,效果更佳。

熊孩子會更理直氣壯地想:你們只關心我的學習,給你們增光是不是?成績不好就丟人了,是吧。逼了我那麼多年了,我就不學,你能怎麼地?

熊孩子彷彿一夜之間認定了父母是不愛自己的,養活自己只是某種投資和責任。

父母的吼叫印證了這樣的認識;我學習好你們就對我好,學習不好就討厭我,你們到底是喜歡我還是更關心自己的面子?

不信任就是這么來的……

5

抓狂的父母,請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熊孩子,也想早戀不被抓、也想網遊玩個夠。

可是作為父母,我們太懂事了,太成熟了,我們害怕孩子走彎路,可是這是熊孩子自己的路,我們再厲害,也代替不了的。

父母必須靜下心來,耐心點,陪孩子度過一個個檻,而不是把他們拖過去,或者用皮鞭抽過去。

還記得陪孩子坐旋轉木馬嗎?還記得和孩子一起打雪仗嗎?為什麼那時候我們不著急?

我們抓狂不是因為孩子有多壞,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耐心,並不真關心他們所思所想,不想陪伴他們成長,而是化成一條皮鞭,逼著他們往我們認為的正確的道路上行走。

如果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心和熊孩子一樣年輕,為了他們,去了解游戲,也可以去玩玩,也許熊孩子會覺得你是真的愛他,而不是愛他的成績。

如果你游戲打的不錯,你們就有共同語言了,還愁無法交流嗎?對待客戶,我們知道要說他感興趣的話題,為什麼對熊孩子,父母不能說說游戲,非要老說學習成績呢?

如果你是情感高手和游戲達人,直接化身網路中ID和熊孩子交流,也許到你們能成為「兄弟」或者「戀人」。不過,千萬別穿幫,否則,後果自負……

讓熊孩子認同父母,才是交流的第一步。

反正我是熊孩子的時候,不喜歡只知道賺錢、搭人脈、找老師的俗人父母,這樣的父母實在是太無趣、太世俗了。

想和熊孩子交流,請先忘記自己是父母,養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返老還童,陪孩子重新成長一次,就像當年陪他們坐旋轉木馬一樣,一起快樂,一起痛苦……

『叄』 為什麼熊孩子會讓身邊的朋友頭疼

生活中如果有過育兒經驗,或經常關注育兒方面的知識,你會經常看到有關「熊孩子」的報道。有時候你會覺得非常的搞笑,氣都生不出來,小龍宮母嬰說道,生活中的熊孩子類型也有多樣。

有的是精力十分旺盛,每天都有使用不完的力氣;有著驚人的破壞力,可能會把家裡折騰的一塌糊塗;也有的彷彿想像力十分豐富,隨時都能給你上演惡作劇。一起八卦一下有哪些星座的寶寶盛產「熊孩子」吧!

NO1:雙子座熊孩子

例如,0~1歲的寶寶正處在口欲探索期,什麼東西只要到手,都會往嘴裡塞,有時候糊的滿嘴都是;1歲以上的寶寶喜歡四處探索,所以不經意間會打翻很多東西,身上、牆上會畫滿、塗抹上各種東西;2、3歲的孩子很容易為了搶東西和小夥伴們打起來,因為他們會認為不完全是他們的錯;而有的是因為家庭教育的溺愛,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或習慣未能及時糾正、引導,從而形成任性的特點。

所以面對熊孩子,不管是何種原因使得他們做出不良行為,

陳小姐最近非常頭疼,3歲的兒子特別不讓人省心,各種鬧、各種瘋、各種跳、極其任性。你越是不讓他動的東西,他偏要摸一摸,還特別愛搞破壞。帶他逛街,只要是他看中某個喜歡的玩具,就吵著非要買不可,不給買的話就賴在地上打滾……

面對這「熊孩子」,陳小姐非常頭疼,卻沒有什麼辦法。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朱冬生說,如果有教育得當的話,熊孩子就不熊了,正是他們的爹媽把他們寵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樣。因而面對熊孩子的行為,既不能太過於較真,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使用一些適當的方法能夠讓這些任性的「熊」行為得到糾正。

1、及早進行糾正「過分」行為

孩子1-2歲的時候,實際上他還不懂得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但是他能夠從父母的語言表情中知道自己哪些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家長就要對孩子行為要有明確的態度,讓他逐漸對客觀事物有個判斷標准。

朱冬生說,父母對孩子正確的語言行為要不吝嗇地表揚,如微笑著摸摸他的頭告訴他:「寶寶好棒哦。」但遇到寶寶不正確的語言、行為時,決不能姑息遷就,應該要讓孩子的任性苗頭得到及時的遏制,比如孩子打人,家長可以嚴肅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

2、事先約法三章,預防任性的發生

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熊孩子的各種無理要求。比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著讓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與孩子說好:「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

再有就是熊孩子一上街就想父母給他買各種玩具或食物,不買就哭鬧不止。對於上街這件事,父母實現要與孩子約法三章,先說好買什麼東西,而不是孩子要什麼就隨便買什麼,最好根據實際需要買合適的東西,而不是完全滿足其慾望,要讓孩子懂得剋制自己。

3、冷處理

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達不到就哭鬧的話,家長不能隨意妥協,也不跟他討價還價,應該要表現出一副你不怕他哭鬧的表情,或暫時離開他,當孩子看到沒有人理他時,哭鬧一會之後他便會無趣地停止哭鬧了。

4、在阻止孩子破壞行為的同時滿足其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自己去摸一摸,撕書、扔東西、碰這碰那,這些表面上看起來都像是孩子的破壞行為,實際上是孩子的好奇心在驅使,是兒童的探索行為,家長在阻止他破壞的同時,可以將其注意力轉移到滿足其探索心上。朱冬生說,如果孩子喜歡撕書,可以告訴他,書裡面有很多很好聽的故事,撕壞了媽媽就不能給你講故事了,然後拿一些廢紙給他撕,讓他在滿足了好奇心的同時,也知道書籍是用來看而不是用來撕的。

5、獎懲分明,絕不含糊

負強化包括懲罰不良不行等。比如當孩子能夠主動將玩具分給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微笑著表揚他,讓他知道學會分享是一件能令爸爸媽媽喜歡的行為,是可以得到贊揚的,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有些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法,但要注意物質獎勵不要過多、過大,否則很快就會失效。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飯,父母不用多費唇舌,過了吃飯時間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擔心餓壞了孩子,一頓兩頓不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會有什麼很大影響的。

『肆』 熊孩子真的令人頭疼,到底是誰在「培養」不懂規矩的「熊孩子」

在育兒的路上,總會有許多煩惱,而最讓人頭疼之一恐怕是:孩子總是調皮搗蛋,不服管教吧!

這時候,我們作為父母的,不妨反思一下,會不會是平時自己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出現問題了呢?

比如,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立刻就批評孩子了呢?孩子在搗亂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試過用懲罰的方式制止孩子的行為呢?懲罰,在當下確實能立刻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短期內讓孩子聽話,但是從長遠來看,懲罰只會導致孩子的四種反應: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

《正面管教》這本書中指出:

孩子只有在和善、堅定的氣氛里,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

正面管教是一種可以培養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長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的方法,和善和堅定是它的基石。

『伍』 叛逆期的「熊孩子」總讓人頭疼,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寶寶的成長問題,總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問題,看著寶寶一點點的進步,也是令爸爸媽媽非常欣慰的。不過很多爸爸媽媽表示頭疼,當寶寶到了兩歲以後,開始變得特別調皮,越不想讓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而且非常固執,家長讓怎麼做,他們偏不會去聽,讓爸爸媽媽感到崩潰至極,而且怎麼講道理好像還聽不懂,如果大聲訓斥了就會哇哇大哭,實在拿捏不好這個技巧。

可怕的兩周歲,寶寶的叛逆,讓媽媽崩潰至極

前幾天,鄰居月月媽媽跟我抱怨,女兒最近超級不聽話,不讓她做的事情偏做,每次問她要不要,她一定要說不要,每次問她吃不吃,她一定要說不吃,但是實際她還是想要的,媽媽多次教育她,你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再這樣不懂事,媽媽會生氣的。如果你下次還總是口是心非的話,媽媽真的就不給你了。

雖然媽媽也多次跟女兒講,但是月月還是老樣子,媽媽也不知道如何管束女兒了,重也不是,輕也不是,實在是摸不清套路。

其實,兩歲的孩子屬於心理敏感時期,這個時候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獨立思維的能力,他們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越是媽媽告訴怎麼樣去做,他們越喜歡擰著來,叛逆的心理重生。

而對於小孩子來講,如果媽媽有的時候說的過於深奧,他們還是理解不到的,不如用小孩子理解的方式,整治這些“熊孩子”。


3、巧用寶寶的逆反心理

有些寶寶進入叛逆期之後,當媽媽讓他們做什麼,他們總是喜歡反著來,越讓他這么做,他們偏不這樣做,我們可以反著告訴孩子。

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是不是不準備吃飯了啊”,“你是不是不穿衣服了”,然後做出轉身要走的姿勢,這樣孩子就會乖乖的照做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安全性或者要嚴格要求去做的事情,家長在孩子第一次去做的時候,就要嚴肅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可以的,如,“過馬路時不要闖紅燈,電梯里不能蹦跳”等等,打下良好的基礎,下次小孩子也會遵守。

4、跟寶寶進行比賽式的督促方法

小寶寶爭強好勝的心思也是非常強的,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誇獎和取得勝利的喜悅,家長不妨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能和孩子像做趣味比賽一樣,進行比試一番,可以提高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

不過對於吃飯來說這種比賽,採取適當原則,別因為一味的讓孩子吃得太快,而導致孩子腸胃消化不好,脾胃吃出毛病。

糖果媽媽提醒大家,育兒的道路上,不僅是寶寶成長的過程,對於媽媽來說更要不斷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不斷豐滿自己的羽翼,讓孩子在一個知識型的媽媽照顧下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

『陸』 熊孩子總是令人頭疼!父母怎麼管教孩子,才能讓孩子更聽話

先讓熊孩子能聽進去自己的話,然後再和熊孩子講道理,在中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多半和打有關,因為這種方式是最快讓孩子聽話的作為父母打熊孩子也是有技巧的,可不要傷了孩子的筋骨,打的時候,該讓孩子哭就讓他哭,讓附近沒有能夠阻止自己的力量時再動手,疼別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一定要讓父母中有一方可以對孩子起到威懾作用,下一步就是講道理了,可以讓父母中的另一方來,不過可以能孩子又聽不進去了,這還是要做好協商

『柒』 家裡的熊孩子讓人很頭疼,如何應對調皮的熊孩子

家有「熊孩子」是一件讓人極其頭痛的事!他們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無法無天,不僅在家裡翻箱倒櫃,亂塗亂畫,整天把家裡禍禍的雞犬不寧,而且在外面也常常會無視規則,不計後果,腦洞大開做一些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

第二、「熊孩子」一般都比較頑皮,但也有自尊心,切莫辱罵甚至責打孩子。我們要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給孩子講道理,教育他如何換位思考,如何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第三、當「熊孩子」犯錯時,讓他「自食惡果」,這是用結果來懲戒孩子最好的辦法。生活中,「熊孩子」因為調皮搗蛋,總是小錯不斷,這個時候,家長切莫參與,幫助其處理善後,比如把家弄得亂七八糟,就由他自己打掃整理;損壞了別人的東西,自己去賠禮道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他知道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下一次就會收斂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熊孩子」難管教,但不是不可管教,作為家長,如果家有「熊孩子」,一定要多點耐心,多點方法,畢竟「熊孩子」潛力無窮,好好管教必定會成為一名不錯的好孩子!

『捌』 熊孩子,一個讓人頭疼的名詞,來看這些家長是怎樣教育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的活潑可愛,有的安靜內斂,有的聰明搞怪,有的安分守己,當把這些孩子放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各種性格矛盾就會摩擦出火花,有時吵架,有時親密。而偏偏有一些孩子,他們總是喜歡搗亂,看著別人三五成群的是好朋友,他們就會插一腳,攪散他們。下面小編來教給你幾種方法,管管這些愛搗亂的孩子。

其實我們家長或者老師們,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搗亂的孩子,他們同樣是天使,只是這種性格的天使在管教起來比較棘手而已,多下點功夫,找點竅門,一樣可以有美好未來的。

『玖』 熊孩子經常讓家長頭痛,那家長應該怎麼教育熊孩子

教育熊孩子最好的辦法,不是打罵,聰明的父母用這招更有效

想必許多家庭當中都有一個調皮的熊孩子,一旦頑皮起來真是令人頭疼,不管打或是罵,都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會更加地變本加厲,經常搞得家長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對付熊孩子最好的辦法,不是打罵,不是打罵,聰明的父母用這招更有效。

我家孩子像這樣動手打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雖然我每次都會教訓他,但是絲毫沒有一點用,他還是會打人。這一次他又打小朋友之後,讓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所以也一定要讓他意識到做壞事的後果。於是就把他拉回家跟他說:「因為你又打人了,所以罰你兩天不能出門和小朋友玩。」

這樣說了之後,就真的兩天沒有讓他出去玩。後來,我家孩子每次和小朋友的再有分歧的時候,都會先向我稟報,而不是先動手打人了。

其實,就算打孩子有用的話,也盡量不要用打和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應該用智慧和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不僅比打罵管用,並且還會減少對孩子的傷害,一舉兩得。

熱點內容
狗被關著晚上一直叫為什麼 發布:2025-04-16 17:03:41 瀏覽:804
為什麼有的東西叫包團 發布:2025-04-16 16:40:01 瀏覽:406
幻塔為什麼顯示軟體包出現問題 發布:2025-04-16 16:29:38 瀏覽:768
為什麼有的淘寶店評論不讓發圖 發布:2025-04-16 16:23:52 瀏覽:25
為什麼躺的時間長後背疼 發布:2025-04-16 16:14:14 瀏覽:923
為什麼國產電視劇都不是蘋果手機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312
為什麼小孩眼睛很白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155
為什麼皮鞋穿著走路時間長了 發布:2025-04-16 16:13:22 瀏覽:904
用電腦釘釘上課為什麼沒有聲音 發布:2025-04-16 16:11:05 瀏覽:814
為什麼有人說我眼睛看起來很壞 發布:2025-04-16 16:00:20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