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有的孩子看似腦子快卻不專心

為什麼有的孩子看似腦子快卻不專心

發布時間: 2022-09-22 23:28:56

❶ 為什麼孩子看似沒有專注於學習語言,卻能夠很快掌握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所以不能說孩子沒有專注於學習語言,其實在孩子開始說話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努力地在腦海里識別和認知語言,小孩子之所以能很快掌握語言,這是大腦發育模式決定的,我們可以說成是本能。總之,小孩子學習母語的方法和成年人學習外語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❷ 小孩子做什麼事都不專心是怎麼回事

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孩子本身精力旺盛,動個不停,不能靜下來;有些則是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有的是身體不適,像過敏、皮膚癢,甚至是蛔、蟯蟲問題;也有些孩子是屬於個性或教養問題。
一、孩子的氣質個性
A
興奮型孩子的特性是好動、急躁、坐立不安,從嬰兒開始,他就不喜歡睡覺或做靜態的活動,連吃奶都東張西望,無法專注於一件事,或耐心地玩游戲……充沛的精力更使他沒有控制興奮的能力,因而逐漸喪失「專心」的意志力量
B抑鬱型的孩子,性情脆弱,極易產生挫折感,而且也愛哭,常常需要成人大量的關心和特別的注意。他常把注意力放在成人的關注、愛撫上,以致不能去注意身旁的事物或其他有益的活動。雖然,孩子的不專心和他的個性與氣質有關,但個性氣質是可以修正的,這一切都取決於成人是否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
二、環境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孩子。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而孩子的個性形成與他整個生活環境的關系極為密切,例如,有的家庭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吃飯也沒有固定的位置。
學習和游戲也是一樣,沒有固定的空間和作息時間,將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觀念,以為可以隨興地做事、玩耍和拖延時間。以致吃飯漫不經心、吃吃停停,做事、游戲、學習也是隨意而至,甚至隨興離開,造成不易專心的問題。
三、成人的教養

孩子的不專心和成人的縱容有關,有的父母非常縱容、放任孩子,不去要求他們或是沒有給予應有的合理規范。例如,做事有頭無尾、拖拖拉拉,長久下來,孩子在行為沒有受到規范的情況下,,就沒有辦法形成紀律和應有的專心有的父母設下規范和要求後,堅持度卻不夠,情緒、態度不一致。成人的態度使所訂立的規范遭到破壞,使孩子專心度和意志力無法得到鞏固和建立。
另外一個原因是,成人沒有良好的榜樣,例如,父母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吃早點邊看報紙……大人往往可以做到一心兩用,或一心多用,但年幼的孩子則沒有辦法做到。於是,他在模仿成人的行為,認同成人的做法時,不專心的習慣也因此形成了。 如果成人對孩子能夠明確地提出要求、目的、時間與態度(做什麼、如何做、何時完成),孩子就會以責任心對待自己的職責,這對孩子「專心」態度的形成有積極的意義。
不過,對待孩子也不可以以強制的方式來要求,或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財產,任意指使。例如,孩子正專心看一本書時,成人卻指使孩子做其他事。別小看這種偶然性的支配,孩子的不專心就是在這樣不定性的活動中形成的。因為孩子必須隨時等待被吩咐、被支配,即使在工作與游戲中也必須如此,無疑地,這也就是造成不專心的另一個原因。

四、成人的引導方法
要使孩子能夠專心、持久地完成一件工作,成人的引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由於孩子的年齡小、經驗不多,對很多事物的概念並不清楚,如果透過示範、引導,使孩子知道整個操作過程,並且將有趣的焦點引導出來,讓孩子了解完成的可能性,孩子將會有信心地投入工作。

此外,成人的參與對孩子的「專心」也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可指導和協助孩子,另一方面也可隨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使他更投入。
五、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
在教室里,我們常發現許多不專心的孩子,是因為他對正在進行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或覺得不好玩,而失去了熱心和注意力。「興趣」對孩子來說是極重要的學習動機,沒有興趣的事,會讓孩子失去耐心和專心。什麼是孩子有興趣的事?就是不要太困難(會讓孩子充滿挫折感),不要太容易(沒有挑戰性的);符合孩子曾有的經驗,而且和他的身心發展有關的事。
例如,2~4歲的孩子,語言和想像力正在發展,如果我們提供富有想像力的故事,他就會專心致至地聽講;他們的邏輯、組織能力正在發展,下棋、玩撲克牌等活動能令他們非常有興趣,因而會專心注意。

要深入了解每個不同年齡孩子的需求發展,乍看之下似乎頗不容易,但只要稍加留意、觀察,就可以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很多信息。除了觀察外,也有很多關於孩子發展的書籍可以參考,如果能確實掌握孩子的需要,再配合孩子的需求來提供他們有興趣的事物,他們就比較能專心地學習了。
六、孩子的過度好動
過度好動也是孩子不專心的一大原因。其實大部分被稱為過度好動的孩子,常常只是指那些興奮型和精力旺盛的孩子。真正多動兒的情況就不是那麼單純了。

造成過度好動的原因很多,例如:腦部受傷、過敏(食物的生化因素)、感官神經系統失調(視、聽、味、嗅、觸覺過分敏銳),缺乏溝通能力(自閉症或聾啞等)、精神方面異常或沮喪壓抑……過度好動的孩子很少能靜下來超過5分鍾,他們不停地動來動去,到處製造出響聲,就連睡眠也很容易驚醒。成人如果發現孩子與高度的不專心和注意力無法持久,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過度好動的徵兆。

有過度好動傾向的孩子需要由專業醫生來做診斷,若經過診斷後並無上述的病症就可以放心。日後透過正確的教養方式和環境的陶冶,等孩子漸漸長大,不專心的情況大多會逐漸改變。
如果經診斷後,發現孩子有過度好動的傾向,不管是敏感性的反應症或是輕度腦部受傷、小兒自閉症等,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與協助。而不論是用葯、建立新習慣或食物控制,都須經醫師、治療師、專家的建議和配合,才能真正對過度好動的孩子有所助益。

【糾正方法】

「專心」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基本能力,不能集中意志力做事的人,很難發現或發展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越是不能專心,越顯示個人沒有耐心和定性,所謂無定性就是指個人沒有確定的見解,以及性情過於善變。而這些日後也會影響一個人的信心、成就和生涯規劃。因此,使孩子專心是很重要的教育過程,要孩子專心就必須把所有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因素一一消除,以下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希望能有效地預防和修正孩子的不專心。
A
提供使孩子能夠專心的空間。
B吃飯、學習、游戲都要有固定的位置、區域,使他能夠在固定的地方,專心地做事、學習。
C
提供安靜的環境。孩子在做事、學習、游戲、做功課時,盡量使他不受到干擾(如電視機聲音和其他人為的吵鬧)。
D
給予合理的生活規則要求。孩子的生活、學習要有作息表,讓孩子每天按作息表活動,每一件事從開始到完成都要有時間限定,例如:吃飯20~30分鍾,洗澡10~20分鍾。給予孩子適度的引導和協助,明確告訴孩子該做的事,並指導示範應如何做,必須的時候給予協助,使他盡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E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活動。孩子在沒有經驗或進行比較困難的活動時,如有成人的參與和陪伴,會使孩子更有信心克服困難和陌生感,使他能有效地進行和完成。成人要以身作則並且尊重孩子。成人平常做事就應該專心致至,並尊重孩子的工作和空間,不要隨意支配他或干擾他,使他中斷工作。
F成人的管教態度要堅定一致。成人的管教態度要一致,除了要徹底執行外,更不能情緒化。用正確的方法,溫和、堅定的語氣要求孩子,不要讓孩子質疑、試探和挑戰成人所訂立的規定。
G提供適合孩子身心發展需求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給予孩子操作學習的事物,應是孩子能力所及而且有興趣的事,成就感會使孩子更專心。
H利用靜態活動來平衡和修正孩子好動的氣質。對於好動的孩子,可盡量利用靜態活動來養成沉著、冷靜的習性,由好動、喧嘩、吵鬧轉移至安靜的活動,以平衡他好動的性格。
I對孩子專心的表現要給予獎勵和重視,並排除孩子的身體不適。專心是一種重要的態度和行為學習,孩子專心時要給予肯定或獎勵。而當孩子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要設法排除和治療,以免造成干擾專心的因素。

❸ 孩子總是做事不專心是什麼原因

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孩子本身精力旺盛,動個不停,不能靜下來;有些則是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有的是身體不適,像過敏、皮膚癢,甚至是蛔、蟯蟲問題;也有些孩子是屬於個性或教養問題。
一、孩子的氣質個性
A
興奮型孩子的特性是好動、急躁、坐立不安,從嬰兒開始,他就不喜歡睡覺或做靜態的活動,連吃奶都東張西望,無法專注於一件事,或耐心地玩游戲……充沛的精力更使他沒有控制興奮的能力,因而逐漸喪失「專心」的意志力量
B抑鬱型的孩子,性情脆弱,極易產生挫折感,而且也愛哭,常常需要成人大量的關心和特別的注意。他常把注意力放在成人的關注、愛撫上,以致不能去注意身旁的事物或其他有益的活動。雖然,孩子的不專心和他的個性與氣質有關,但個性氣質是可以修正的,這一切都取決於成人是否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
二、環境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孩子。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而孩子的個性形成與他整個生活環境的關系極為密切,例如,有的家庭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吃飯也沒有固定的位置。
學習和游戲也是一樣,沒有固定的空間和作息時間,將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觀念,以為可以隨興地做事、玩耍和拖延時間。以致吃飯漫不經心、吃吃停停,做事、游戲、學習也是隨意而至,甚至隨興離開,造成不易專心的問題。
三、成人的教養

孩子的不專心和成人的縱容有關,有的父母非常縱容、放任孩子,不去要求他們或是沒有給予應有的合理規范。例如,做事有頭無尾、拖拖拉拉,長久下來,孩子在行為沒有受到規范的情況下,,就沒有辦法形成紀律和應有的專心有的父母設下規范和要求後,堅持度卻不夠,情緒、態度不一致。成人的態度使所訂立的規范遭到破壞,使孩子專心度和意志力無法得到鞏固和建立。
另外一個原因是,成人沒有良好的榜樣,例如,父母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吃早點邊看報紙……大人往往可以做到一心兩用,或一心多用,但年幼的孩子則沒有辦法做到。於是,他在模仿成人的行為,認同成人的做法時,不專心的習慣也因此形成了。 如果成人對孩子能夠明確地提出要求、目的、時間與態度(做什麼、如何做、何時完成),孩子就會以責任心對待自己的職責,這對孩子「專心」態度的形成有積極的意義。
不過,對待孩子也不可以以強制的方式來要求,或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財產,任意指使。例如,孩子正專心看一本書時,成人卻指使孩子做其他事。別小看這種偶然性的支配,孩子的不專心就是在這樣不定性的活動中形成的。因為孩子必須隨時等待被吩咐、被支配,即使在工作與游戲中也必須如此,無疑地,這也就是造成不專心的另一個原因。

四、成人的引導方法
要使孩子能夠專心、持久地完成一件工作,成人的引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由於孩子的年齡小、經驗不多,對很多事物的概念並不清楚,如果透過示範、引導,使孩子知道整個操作過程,並且將有趣的焦點引導出來,讓孩子了解完成的可能性,孩子將會有信心地投入工作。

此外,成人的參與對孩子的「專心」也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可指導和協助孩子,另一方面也可隨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使他更投入。
五、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
在教室里,我們常發現許多不專心的孩子,是因為他對正在進行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或覺得不好玩,而失去了熱心和注意力。「興趣」對孩子來說是極重要的學習動機,沒有興趣的事,會讓孩子失去耐心和專心。什麼是孩子有興趣的事?就是不要太困難(會讓孩子充滿挫折感),不要太容易(沒有挑戰性的);符合孩子曾有的經驗,而且和他的身心發展有關的事。
例如,2~4歲的孩子,語言和想像力正在發展,如果我們提供富有想像力的故事,他就會專心致至地聽講;他們的邏輯、組織能力正在發展,下棋、玩撲克牌等活動能令他們非常有興趣,因而會專心注意。

要深入了解每個不同年齡孩子的需求發展,乍看之下似乎頗不容易,但只要稍加留意、觀察,就可以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很多信息。除了觀察外,也有很多關於孩子發展的書籍可以參考,如果能確實掌握孩子的需要,再配合孩子的需求來提供他們有興趣的事物,他們就比較能專心地學習了。
六、孩子的過度好動
過度好動也是孩子不專心的一大原因。其實大部分被稱為過度好動的孩子,常常只是指那些興奮型和精力旺盛的孩子。真正多動兒的情況就不是那麼單純了。

造成過度好動的原因很多,例如:腦部受傷、過敏(食物的生化因素)、感官神經系統失調(視、聽、味、嗅、觸覺過分敏銳),缺乏溝通能力(自閉症或聾啞等)、精神方面異常或沮喪壓抑……過度好動的孩子很少能靜下來超過5分鍾,他們不停地動來動去,到處製造出響聲,就連睡眠也很容易驚醒。成人如果發現孩子與高度的不專心和注意力無法持久,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過度好動的徵兆。

有過度好動傾向的孩子需要由專業醫生來做診斷,若經過診斷後並無上述的病症就可以放心。日後透過正確的教養方式和環境的陶冶,等孩子漸漸長大,不專心的情況大多會逐漸改變。
如果經診斷後,發現孩子有過度好動的傾向,不管是敏感性的反應症或是輕度腦部受傷、小兒自閉症等,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與協助。而不論是用葯、建立新習慣或食物控制,都須經醫師、治療師、專家的建議和配合,才能真正對過度好動的孩子有所助益。

【糾正方法】

「專心」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基本能力,不能集中意志力做事的人,很難發現或發展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越是不能專心,越顯示個人沒有耐心和定性,所謂無定性就是指個人沒有確定的見解,以及性情過於善變。而這些日後也會影響一個人的信心、成就和生涯規劃。因此,使孩子專心是很重要的教育過程,要孩子專心就必須把所有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因素一一消除,以下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希望能有效地預防和修正孩子的不專心。
A
提供使孩子能夠專心的空間。
B吃飯、學習、游戲都要有固定的位置、區域,使他能夠在固定的地方,專心地做事、學習。
C
提供安靜的環境。孩子在做事、學習、游戲、做功課時,盡量使他不受到干擾(如電視機聲音和其他人為的吵鬧)。
D
給予合理的生活規則要求。孩子的生活、學習要有作息表,讓孩子每天按作息表活動,每一件事從開始到完成都要有時間限定,例如:吃飯20~30分鍾,洗澡10~20分鍾。給予孩子適度的引導和協助,明確告訴孩子該做的事,並指導示範應如何做,必須的時候給予協助,使他盡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E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活動。孩子在沒有經驗或進行比較困難的活動時,如有成人的參與和陪伴,會使孩子更有信心克服困難和陌生感,使他能有效地進行和完成。成人要以身作則並且尊重孩子。成人平常做事就應該專心致至,並尊重孩子的工作和空間,不要隨意支配他或干擾他,使他中斷工作。
F成人的管教態度要堅定一致。成人的管教態度要一致,除了要徹底執行外,更不能情緒化。用正確的方法,溫和、堅定的語氣要求孩子,不要讓孩子質疑、試探和挑戰成人所訂立的規定。
G提供適合孩子身心發展需求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給予孩子操作學習的事物,應是孩子能力所及而且有興趣的事,成就感會使孩子更專心。
H利用靜態活動來平衡和修正孩子好動的氣質。對於好動的孩子,可盡量利用靜態活動來養成沉著、冷靜的習性,由好動、喧嘩、吵鬧轉移至安靜的活動,以平衡他好動的性格。
I對孩子專心的表現要給予獎勵和重視,並排除孩子的身體不適。專心是一種重要的態度和行為學習,孩子專心時要給予肯定或獎勵。而當孩子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要設法排除和治療,以免造成干擾專心的因素。

❹ 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可能是外界干擾引起的,如環境繁雜、喧鬧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可以從以下3點改善:
1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與熬夜都有關系,所以要多提醒孩子早點睡覺,不要熬夜。
2不要讓孩子沉迷游戲:孩子沉迷於游戲,滿腦子想的事情都是游戲,自然上課就沒有注意力了。
3保證充足的睡眠:孩子正處於成長期,良好的睡眠是提高智商的基礎。在我孩子讀初一的階段,寫作文總是提不起神,成績都很糟糕。就我看到能夠讓孩子開啟智力的尼古拉特斯拉大腦開發,學習後,才改變了孩子的不良狀況。讀書不再犯困,各科成績都得到了提高。堅持就可以看到希望,望採納!

❺ 孩子做事情總是不能專心是怎麼回事啊

一、共情:孩子做事情總是煩躁,動不動就情緒化,就放棄了,讓人擔心他未來的發展,是嗎?
二、具體化: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沒耐性的具體表現嗎?
三、探討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專注力不足,自控力差;
解決:養成良好的專注習慣,可以用舒爾特表訓練法、視覺追蹤法、拼圖法等,以及跟孩子商量嘗試使用番茄工作法,逐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20分鍾休息5分鍾,會休息的孩子才會更好的學習和工作。
b 家長給孩子增加的額外負擔太多,任務沒完沒了,所以孩子用磨蹭少做後面的任務。
解決:家長給孩子制定任務要把握一個度,任務完成適當休息,勞逸結合,更好地提升孩子的學習和辦事效率。
c 家長給孩子的承諾一定要踐行。
解決:家長給孩子許諾的,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會嚴重影響哈子的自控能力的發展和延續。

❻ 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怎麼專心,是什麼導致的呢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如今,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已經成為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問題。 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會不情願地重復「專心、專心」,希望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但結果往往是家長越來越不耐煩,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 有時也會有一場大戰。

❼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是怎麼回事

注意力不集中肯定是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應該先培養起孩子對課堂的興趣感,方法有很多種:舉個例子,要讓他喜歡上數學課,可以試著和他做一些數學游戲,堅持下來應該可以讓孩子發覺數學的美妙。
另外,注意力不集中,不表示孩子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只是對這一類課堂不感興趣而已,家長不要給孩子壓力,要因孩子的情況善於利導,一定會使孩子成長一個有用的人才。天下沒有天生的笨蛋,只有不科學的教育方式。祝您的孩子早日成才!

培養孩子注意力六大金律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的這扇窗戶,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及其入學後學業成績的高低。
孩子注意力的形成雖然與先天的遺傳有一定關系,但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更為重要。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他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從孩子出生起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注意品質與能力。

(一)營造安靜、簡單的環境
幼兒注意穩定性差,容易因新異刺激而轉移,這是學前期幼兒的普遍特點。因此,父母應根據這一特點,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為孩子創造安靜、簡朴的物質環境。
例如,孩子玩安靜游戲或看圖書的地方應遠離過道,避免他人的來回走動影響孩子的活動;牆面布置不應過於花哨;電視、糖果等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也應擺放在較遠的位置。
父母還應注意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適時地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
例如,當孩子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時,成人不應隨意地去打擾孩子。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正聚精會神地玩著插塑或搭積木,爸爸走過來問一問吃飽了嗎,一會兒,奶奶又走過來讓孩子去喝果汁,又一會兒,媽媽又叫他幫忙去拿樣東西。孩子短短幾分鍾的活動被大人們打斷數次,時間一長,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孩子專心做事時,家長最好也坐下來做些安靜的活動,切忌在旁邊走來走去,打擾孩子。

(二)有規律的生活
孩子一日生活的節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長應當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
讓孩子的生活有張有弛、動靜交替。不同性質活動之間的轉換要平和,給孩子一個過渡准備。
例如,孩子在戶外跑來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處於一種興奮狀態。進到戶內後,孩子很難立刻進入到繪畫或讀書等安靜活動中。一些家長卻要求孩子立刻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這種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違背孩子的身體器官的運作規律的。
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宜太長。研究表明,大班末期的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鍾左右。因此,家長在安排孩子的活動時,應當注意調整時間,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孩子坐著一動不動。

(三)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有新異刺激出現時,成人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因此,為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景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採用游戲的方式,將持久注意的要求變為游戲角色本身的行為規則。
例如,與孩子一起玩「指揮交通」的游戲,讓孩子扮演交通警察,事先約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3分鍾的崗,時間到後才能換崗。在游戲中,對注意力持續時間的要求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幼兒可以慢慢地將外在的游戲規則內化為內在的自我約束。
有意識地增加干擾因素來增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比如,家長可以偶爾在孩子做事時,假裝無意地把他感興趣的玩具、圖書或糖果等放在他旁邊。當孩子表現出要放棄當前的活動去選擇新的誘惑時,家長應及時地明確提出要求,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四)培養孩子注意事物的廣度
幼兒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現是不能同時注意多個事物。為此,家長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活動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廣度。
「猜物游戲」
先在孩子面前擺放上汽車、小球、鉛筆等多種物品,讓孩子觀察幾秒種,然後讓他閉上眼睛,趁機悄悄拿走幾樣物品,然後讓他說出哪些東西不見了。這個游戲要求孩子在觀察時,能快速地注意到幾個物品,從而鍛煉了孩子的注意廣度。
注意事項
家長應當注意幼兒的年齡和個體之間的差異,呈現的物品的數量多少、拿走的物品的多少以及觀察時間的長短等都應當適當。對於年齡大的孩子,呈現的物品可以多一些,觀察的時間可以短一些。

(五)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與需要
興趣與需要是孩子活動的內在推動力,是直接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情感系統。為維持孩子對某一活動的持續興趣,父母應當注意活動內容的難度要適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
如果活動內容與孩子的先前經驗無關,孩子沒有充分的經驗准備和能力准備,活動任務超出了其駕馭的范圍,即使形式再活潑有趣,也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任務難度過低,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挑戰,孩子也不會感興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六)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完成任務的願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成人不能強迫他做什麼,而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願望。
因此,在活動之前,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在活動過程中,家長應當及時提醒孩子,使其注意力始終指向某個方向。
例如,家長和孩子種一顆豆放在窗檯上。最初幾天,孩子可能出於好奇而經常來看一看。但時間久了,興趣趨於淡化,自然不會來光顧了。
如果家長能在種豆之前對孩子說:「這顆豆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發芽了,就趕緊來告訴媽媽」。這樣就交給孩子一個任務,為了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他就必須經常注意它。
小提示
家長向孩子提出活動目的和要求時,應當注意要求一定要具體,要有明確的指向性。籠統模糊的要求對於孩子維持注意並沒有太多的積極作用,因為孩子並不明白應當如何去關注,什麼時候去關注以及去關注什麼。
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家長僅僅說「你要注意它的變化」,孩子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從而失去對觀察的興趣,不能持久注意。這時就要求家長能明確地提出具體要求,將孩子的注意指向具體的某物。所以,如果家長能說出「有沒有長出綠色的葉子」,或「看一看它的葉子有什麼變化」,效果會更好一些。

❽ 很多家長為孩子的「不專心」而苦惱,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這么差

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的不專心感覺十分苦惱,想讓孩子的注意力能夠集中一些。要知道孩子的專注力可是與生俱來的,父母一定要從這個方面進行很好的呵護。如果發現孩子上課的時候總是走成三心二意的話,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在孩子的書桌上擺放幾本書和孩子需要用到的學習工具,千萬不能夠讓孩子出現吃零食的現象。因為有了一些感興趣的東西,孩子肯定不會好好的學習。

總的來說家長最好要給孩子買一些彩色的繪本,讓孩子去了解一下各個人物形象。繪本都是根據孩子的思維特徵來進行設定的,家長一定要跟著孩子的思維去找。讓孩子喜歡一定能夠不由自主的進入專注的狀態,父母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打擾孩子。孩子很喜歡在書上寫寫畫畫,父母千萬不要去阻止。因為這正是孩子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不可以將孩子喜歡扼殺在搖籃當中。

熱點內容
為什麼坐在高腳凳上唱歌不好聽 發布:2025-04-23 02:32:31 瀏覽:866
女人跟男人在一起為什麼會臉紅 發布:2025-04-23 02:27:18 瀏覽:796
為什麼我的櫥窗賣東西沒有評分 發布:2025-04-23 02:23:45 瀏覽:861
嘎啦蘋果為什麼會脫袋 發布:2025-04-23 02:17:20 瀏覽:195
安卓手機看朋友圈為什麼折疊 發布:2025-04-23 01:52:56 瀏覽:796
為什麼挖土機有四個尖尖的東西 發布:2025-04-23 01:45:22 瀏覽:408
cctalk緩存的文件為什麼不能看 發布:2025-04-23 01:43:30 瀏覽:461
這段時間為什麼突然眩暈 發布:2025-04-23 01:42:00 瀏覽:149
女生為什麼不給你回消息 發布:2025-04-23 01:36:19 瀏覽:490
淘寶訂單差評為什麼顯示不出來 發布:2025-04-23 01:31:24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