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3歲孩子為什麼有強迫症

3歲孩子為什麼有強迫症

發布時間: 2022-09-22 13:38:44

❶ 兒童強迫症的表現、成因及防治簡介

兒童強迫症的表現、成因及防治簡介

強迫症指的是以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徵的一類神經症性障礙。強迫觀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復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必要的或多餘的,患者明知不必要,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強迫動作是反復出現的刻板行為或儀式動作,是患者屈從於強迫觀念(包括強迫思維,強迫情緒和強迫意向)以及強迫動作或行為。可能以一種為重,或幾種兼而有之。在兒童的強迫症中,以10——14歲的男孩多見。其症狀主要表現為:

一、強迫觀念

包括強迫思維,強迫情緒和強迫意向。

強迫思維。

有如下一些表現形式:a.強迫懷疑。患兒有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產生懷疑,明知毫無必要,但又不能擺脫。例如:出門時懷疑門窗是否關好了,雖然檢查了一遍、兩遍、三遍……但還是不放心,又如計算題做完後總懷疑自己是否做對了。同時,常伴有焦慮不安,因而促使患兒對自己的言行反復檢查。b.強迫性窮思竭慮。患兒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尋根究底,反復思索,明知缺乏現實主義,沒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例如,反復思索:為什麼1加1等於2,而不等於3?樹葉為什麼是綠色,而不是其他顏色?有時達到窮思竭慮的程度,以至食不甘味,卧不安眠,無法解脫。C.強迫聯想。患兒腦子里出現一個觀念或看到一句話,便不由自主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語句。如果聯想的觀念或語句與原來相反,如看到「白」,立即聯想到「黑」等,則稱為對立性思維。由於對立觀念的出現違背患兒的主觀意願,常使患兒感到苦惱。d.強迫回憶。患兒經歷過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識中反復呈現,無法擺脫,因而感到苦惱。有時這種回憶可到達表象程度。

強迫情緒。

現為對某些事物的擔心或厭惡,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卻無法擺脫。例如,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擔心自己會表現不理智的行為,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細菌的侵襲等,明知不合理,卻無法克制。

強迫意向。

患兒反復體驗到想要做某種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的強烈內心沖動。患兒明知這樣做是荒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卻無法擺脫這種內心沖動。例如,走到高處,有一種想往下跳的內心沖動;與好朋友到河邊散步,竟有把好朋友往河裡推的意向等。盡管當時這種內心沖動十分強烈,但從不會付諸行動。

二、強迫動作和行為

往往是為減輕強迫觀念所引起的焦慮而不由自主地採取的順應行為。有如下一些表現形式。

強迫檢查。是患兒為減輕強迫性懷疑所起的焦慮而採取的措施。如反復檢查算術題是否做對了,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反復檢查水龍頭是否關緊,反復檢查衣服鞋襪是否放得整整齊齊等。

強迫詢問。強迫症患兒常常不相信自己。為了消除疑慮或窮思竭慮給患兒帶來的焦慮,常反復要求他人不厭其詳地給予解釋或保證。

強迫清洗。患兒為了消除對受到贓物、毒物或細菌污染的擔心,常反復洗手,洗澡或洗衣服等。有的患兒不僅自己反復清洗,而且要求與他一道生活的人,如父母等也要徹底清洗。

強迫性儀式動作。這是一些重復出現的動作,他人看來是不合理的或荒謬可笑的,但卻可減輕或防治強迫觀念所引起的緊張不安。如有的患兒要求自己上樓梯必須一步跨兩級台階,走路必須走兩步跳一下。走路時一定要左腳先出,停下來時一定要右腳先站定等。這類患兒,如不讓他重復這些動作,他們反而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發脾氣。一般說來,患兒對自己的強迫行為並不感到苦惱和傷心,只是刻板地重復這些行為而已。強迫性計數,也屬儀式動作,如有的兒童反復數課本有多少人物圖像,反復數街道旁邊電線桿活樹桿的'數目,強迫數自己走了多少台階,強迫計算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

強迫性遲緩。可因儀式動作而行動遲緩。例如,早晨起床後反復梳洗,使患兒遲遲不能出門,以致上學經常遲到。但也可能是原發的,例如,每當患兒看書時,目光常停頓在第一行第一個字,不能順利地閱讀以下的內容。這類患兒往往並不感到焦慮。

上述強迫症狀往往使患兒中日糾纏於一些毫無現實意義的觀念和行為,妨害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使患兒感到苦惱。

形成的主要原因

由於兒童強迫症的病因,一般認為,與兒童的先天素質、個性特點、父母不良性格的影響、教育方法不當以及精神刺激有關。

1.父母不良性格和教育方式

調查表明,部分患兒的父母往往就有膽小怕事、過分謹慎和拘謹、遇事優柔寡斷、事後愛反復檢查等不良性格特徵。父母對於孩子過於苛求,如對清潔衛生過分要求、生活刻板規矩等,都可能是誘發本症的原因。

2.兒童的先天素質

有人發現一些患兒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神經遞質(如多巴胺,5—羥色胺等)不平等可能與強迫行為有關,這說明患兒可能有易患強迫症的先天素質。

3.患兒本身的個性特點

患兒本身性格也構成強迫症狀產生的中間因素。強迫症患兒常具有如下性格特徵:

處事過於拘謹,特別講究衣飾整潔和個人衛生,酷愛干凈,做事井井有條,並嚴格按程序進行。

平常表情較為嚴肅,甚至有些呆板,過於克制自己,缺乏一般兒童的興趣和愛好。

膽怯怕羞、聽話,守紀律;對自己缺乏信心,喜歡自我檢查做好的事,遇事常遲疑不決。

4.患兒遭受過精神刺激

在一些比較強烈的精神刺激下,如獲悉親人或同學患重病或死亡,考試不理想,受到老師嚴厲批評或父母的懲罰等情況下,患兒易出現強迫症狀。

此外,孩子嚴重的疾病、頭部外傷或長期處於過度的心理緊張狀態,心理負擔過重等,都可成為誘發因素,促使症狀明顯出現。

防治策略

1.家長與老師應正確對待患兒

小學生強迫行為,一般不需要葯物治療,主要在於教育和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正確認識患兒的病態,不要過分焦慮,也不要亂加懲罰。要幫助患兒尋找發病的原因,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正確的做法是不要過分的關注孩子的行為,而是鼓勵患兒多參加集體活動,最好是引導孩子從事一項較為緊張的活動(如鼓勵孩子參加足球隊),把孩子的生活學習安排得緊湊些,以轉移其注意力,逐步使症狀減輕直至消失。另外,要注重孩子性格弱點的改善。父母和老師要創造條件,使孩子能靈活地、自信地處理各項事情,克服其膽怯拘謹和刻板的個性特點。

2.支持性心理治療

對強迫症患兒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使患兒了解其疾病的性質,指導患兒把注意力從強迫症狀轉移到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去,有助於減輕患兒的焦慮。

3.暴露療法和反應防法

暴露療法是鼓勵患兒暴露於引起焦慮的情境之下,直至焦慮近乎消失為止,其目的在於減輕強迫症狀伴隨的焦慮;而反應防止技術是防止接著出現的強迫行為,即反應預防,其目的在於減少儀式動作和強迫思維出現的頻率。暴露與反應防止結合法是對強迫症療效最好的一種行為技術。

4.厭惡療法

又稱厭惡性條件法,是一種具體的行為治療技術。其內容為:將欲戒除的強迫症狀與某種不愉快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條件作用,達到戒除或至少是減少強迫症行為的目的。極個別症狀非常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可配合心理治療給予小劑量的奮乃靜或泰爾登,也可選用抗焦慮葯,如安定,利眠靈等。 ;

❷ 為什麼孩子會患有強迫症

引言: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經濟水平也不斷的上漲,有很多人對生活品質也要求的越來越高,從而也會得上強迫症這一種心理疾病,對於強迫症的了解,很多人都沒有完全的把控好自己的狀態,不僅是大人,更有許多孩子也會有強迫症的現象出現。

患有強迫症的兒童要讓他們從心理上不要去有過多的壓力,不管做什麼事情不要拖延,要積極、及時的去做,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往嚴重的地方去想去發展,在思想上放過自己,在行為上會有更好的發展,同樣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去糾結,不管你做的怎麼樣,你做過就行,就是這樣給自己心理方面的疏導。

❸ 哪些原因導致孩子有強迫症

主要有四個方面因素可導致孩子強迫症:1.心理社會因素。比如父母管教嚴格,親子關系緊張,學習受挫等;2.個性因素。比如追求完美,強迫性人格;3.遺傳因素。家長患有強迫症,那麼子女、下一代親屬中強迫症的患病率或亞強迫症狀的發病率都會比普通人高;4.神經內分泌因素。個體神經-內分泌方面功能紊亂,造成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失衡,無法正常發揮它們的生理功能。

❹ 強迫症是什麼孩子為什麼會患有強迫症

引言: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強迫症,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治療。孩子如果有強迫症就會讓身體得不到健康發展。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用什麼樣的方法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子。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強迫症是什麼,孩子為什麼會患有強迫症?

三、孩子為什麼會患有強迫症?

孩子之所以會患有強迫症,就是因為父母給自己的影響。父母如果在生活當中有強迫的思想,就會把孩子也變成這樣的人。很多孩子都不願意聽家長嘮叨,也不願意看家長怎麼做,如果家長能夠很好地利用孩子心理就能夠告訴孩子怎樣改變自己的強迫症。有些家長在家裡面非要把東西擺得很整齊才可以,什麼東西要放到什麼位置,孩子就會有強迫的思維,也不能夠進行推理。

❺ 強迫症是什麼為什麼孩子會患有強迫症

孩子表現強迫症大概是父母對孩子忽略關心不夠,應該進行心理輔導溝通,大人能明白小孩的真正想法才好,強迫症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她關心她,父母要知道寶寶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從根源解決問題。兒童強迫症其實就是指以強迫觀念還有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兒童期情緒障礙,一般平均都是發生在九到十二歲之間,也有百分之十的患者起病是在七歲以前,是有六大兒童強迫症的治療方法的。


強迫症治療首選心理治療,是強迫症主要治療方式。心理治療方式也是因人而異,要根據病情、酌情選擇。常用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治療,對強迫觀念為主的患者有一定幫助。認知行為治療是對多種強迫行為有效。其實我覺得強迫症他有時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要看孩子的強迫症是針對哪一個方面。如果是愛干凈的強迫症,寫字兒規矩的強迫症,我覺得這是一個好事。因為有很多孩子想養成這樣的習慣,還養成不了的的。


❻ 為什麼兒童也會患強迫症呢

我覺得首先你不要確定你觀察的兒童患的就是強迫症。 正常兒童在發育早期,也可能有輕度的強迫性行為。如有的孩子走路時,喜歡用手撫摸路邊的電線桿;有的孩子走路時,喜歡用腳踢小石子,有的孩子愛反復地計算窗欄或涼台欄桿的數目等等。這類行為不伴任何情緒障礙,而且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 如果是強迫症兒童除此以外還常有其他強迫性症狀,如強迫意向、強迫觀念、強迫情緒等。其症狀表現也多種多樣:如強迫計數、強迫洗手,反復檢查作業是否做對了;有的患兒表現為儀式性動作,如要求自己上樓梯必須一步跨兩級。 父母如不讓他重復這些動作,他們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發脾氣。 關於兒童強迫症的原因,一般認為,兒童的先天素質、性格基礎、父母不良性格的影響、教育方法不當等,均與本症的發生有關。 有研究發現,紅細胞(ABO)血型,與強迫症關聯的研究發現,A型血有較高的強迫症發生率和O型血有較低的發生率。 還有就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對孩子對於苟求,如對清潔衛生過分要求,對生活刻板規矩等,可能是誘發本症的原因。孩子嚴重的疾病、外傷,突然的嚴懲的精神創傷,或長期處於過度的精神緊張狀態,精神負擔過重等,均可成為誘發因素,促使症狀出現。 還有患兒的父母本身的行為舉止也對幼兒有很大影響,比如父母也常膽小怕事,過分謹慎和拘謹,缺乏自信心,遇事遲疑不決,事後反復檢查,過於克制自己,呆板,缺乏興趣愛好等不良性格特徵等。 如果只是簡單的強迫行為存在,不必擔心,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如果真的比較嚴重,要帶幼兒及時進行正規治療,強迫症患兒的治療效果是相當好的,不少患兒在接受治療後的不久都會恢復正常。

❼ 孩子有強迫症的三大原因

孩子有強迫症的三大原因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症狀的心理障礙。強迫症狀是指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重復呈現的觀念、情緒和行為。

專家在此說到其實孩子患得強迫症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家長的因素,所以請家長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孩子喜歡追求完美的心態,有時也源於父母虛假的贊揚

為了贏得父母的愛或贊許,很多孩子極力表現自己。有些孩子做事的時候希望有人給自己打分數。他們認為得到表揚是自己獲得的成就,在這樣的'成就感中,孩子不惜用磨蹭這種方式去體驗快樂。如果媽媽對孩子的表揚很吝嗇,孩子就會更加努力。如果媽媽對孩子做的什麼事情都說好,就更加增長了表現欲。有的孩子出一點兒差錯就張皇失措,因為沒有了媽媽的肯定。這樣的孩子內心極其脆弱,或者沒有安全感。

二、父母過高要求會讓孩子強迫自己完美

孩子十全十美是很多父母的願望。爸爸媽媽事業成功也希望把成功感擴展到家庭,孩子自然成為塑造的對象。當孩子不能像他們期望的那樣成功,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事業上的光環也暗淡了。很多孩子智商極高,以爸爸媽媽為榜樣、為爸爸媽媽自豪,於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惜一切代價力爭做得完美。長期下去,孩子得強迫症和抑鬱症的幾率大大增加。

三、為達到父母的要求而反復塗改會讓孩子煩躁

媽媽不準孩子犯錯誤,犯錯誤就要受懲罰。例如:什麼東西都不準放錯了地方。如果忘了本書在桌子上,媽媽就會嚴厲批評,說孩子是「豬」,是「狗腦子」,是「笨蛋」等等,或者總是評價孩子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如別人,急了的時候還會扇兩巴掌。媽媽認為這是為了讓孩子有好的習慣,卻不知道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孩子知道自己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標准,就會思考:既然達不到,為什麼還要爭取呢?所以有些孩子就乾脆自暴自棄,或者和媽媽對著干。

;

❽ 為什麼孩子會患有強迫症如何讓孩子改掉強迫症

少年兒童發生強迫症的因素尚不十分清晰,可能是自然環境和遺傳二種關鍵因素相互作用的結論。當爸爸媽媽或爸爸、媽媽中一方有強迫症時,小孩發生強迫症的可能性比較大。假如媽媽有潔癖症或強迫行為,那麼小孩非常容易發生強迫症。人格特質因素針對強迫症的發生很重要,許多小孩很有可能在6歲前產生了強迫性人格,從而非常容易發生強迫症狀況。

父母對孩子規定過高。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是對孩子配有標准化,例如讓孩子做好清潔衛生清理,在做完事兒以後一定要立即的查驗等。這一種個人行為假如超過了孩子可以承擔的范疇就會促使孩子造成精神緊張等心態,而且生活規律也會趨向呆板,在這里一種狀況下非常容易就會發生強迫思維。

當孩子發生強迫行為時,父母應學好使用、了解這種行為。少年兒童強迫思維是少年兒童適應障礙的一種種類,以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為具體表現。患者常無法自動化控制的反復某事情或某一念頭,從情緒上,他比所有人都想糾正這種行為,但控制不了。

假如父母嘗試抑制、強制性患者糾正這種行為,那麼很有可能會給患者傳送不理解他、煩他、不太喜歡他乃至不喜歡他的信息內容。那樣既沒法緩解或清除逼迫的主要表現,還會繼續造成患者沒有安全感、更為焦慮情緒,從而加劇強迫思維的狀況。

熱點內容
門診部洗牙為什麼很便宜 發布:2025-02-08 23:51:38 瀏覽:693
為什麼下載不了音效軟體 發布:2025-02-08 23:50:35 瀏覽:679
為什麼刷牙隔得時間久了會流血 發布:2025-02-08 23:43:46 瀏覽:315
網上的餐椅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8 23:34:32 瀏覽:266
新買的電腦為什麼會彈出廣告 發布:2025-02-08 23:29:17 瀏覽:940
為什麼女孩子容易長頭虱子 發布:2025-02-08 23:18:28 瀏覽:819
加入棉花為什麼血凝時間變短 發布:2025-02-08 23:11:29 瀏覽:393
小孩子為什麼有左腹溝 發布:2025-02-08 22:59:24 瀏覽:335
為什麼男生教女生吸煙 發布:2025-02-08 22:38:42 瀏覽:561
為什麼在手機找不到信息和聯系人 發布:2025-02-08 22:35:32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