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對我聽而不聞

為什麼孩子對我聽而不聞

發布時間: 2022-09-22 12:47:12

Ⅰ 男孩,4歲,注意力不集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脾氣大,是感統失調的表現嗎

孩子4歲,有您說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只是那種現象所表現出來的強度不一樣。但是否是您所說的感統失調還有待確認,不能聽信一般的宣傳廣告。
我認為您可以分兩步來看:第一,如果到醫院咨詢後確定是感統失調,那也沒關系,孩子小,很容易糾正,不用太擔心!第二,如果不是,那就要看您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環境了。一般來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脾氣大,除了可能是感統失調的臨床表現外,也是孩子被溺愛的表現和不良後果,孩子仗著有大人寵愛和支撐,仗著自己是小孩子的身份而表現出一些「故意」的行為,對他的身心發展及其不利。(別看孩子年齡小,都聰明著呢)
所以,您現在需要做的事有兩個,第一是帶孩子去相關醫療機構咨詢,第二,檢查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

Ⅱ 只是多說了幾句,為什麼我孩子嫌我嘮叨

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家長嘮叨幾句,孩子態度好些的往往是勉強屈從;更多的則是或陽奉陰違,或聽而不聞,或乾脆故意逆你的要求而動。為何孩子對媽媽的嘮叨特別不買賬?快樂成長學校認為主要原因是家長的嘮叨打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嘮叨常常是擔心、提醒、數落、批評,家長擺出的往往是一副居高臨下的父母心態;傳遞的是不信任、不滿意的情感,當然讓處於第二加速發展期、自以為已經長大的孩子十分反感。就一件事,說了又說、嘮嘮叨叨,帶有強制性的多次重復的聲音,客觀上確實是一種噪音,會引起聽者「膩煩」的情緒。如果家長認識不到這些,甚至會造成兩代人無法交流的局面。

Ⅲ 我的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走神搞小動作、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由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這些習慣讓很多孩子和父母很受傷,影響親子關系,影響學習成績,更嚴重的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要是發現了,負責任的做法是馬上解決問題,劉智剛注意力訓練軟體是非常有效的家庭注意力訓練軟體,解決孩子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學習成績不良的難題。

Ⅳ 3、幼兒出現聽而不聞,不聽指令屬於哪種感統失調類型

幼兒出現聽而不聞,不聽指令屬於聽覺失調,一種是自閉症患者,一種是多動症患者,還有一種是倔強固執的普通兒童。
如若孩子出現聽而不聞的現象,可以去醫院檢查,多觀察孩子是否還有其他現象出現,一定要多注意,多了解,把孩子的情況反應出來,盡早的檢查干預。
願安好!!

Ⅳ 孩子對我不是特別尊重,還振振有詞,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很多年輕人都有一些叛逆期,尤其是一些小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很有可能這些孩子就不想要聽家長的話,想跟家長對著來家長說什麼他們就反而不去做什麼,而且對家長是非常不尊重的,這些做法會讓很多家長感覺到非常的寒心,同時也感覺很頭疼,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的責任,需要非常的重視。那麼有一些網友在網路上問,如果孩子對自己不是特別的尊重,而且還振振有詞,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要該怎麼辦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總的來說,如果孩子對自己非常的不尊重,並且真正有詞的話,這個時候其實一定要了解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缺少一些陪伴或者是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太嚴格了,需要去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一些整改。

Ⅵ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怎樣讓家長堅持自己的原則

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個和他們鬥智斗勇的過程,往往有的時候家長說的道理是對的,可遇上孩子情緒不對,不管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再好的道理也是對牛彈琴。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因為耐心耗盡,而對孩子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比如說指責甚至是打罵,希望用這種方式盡快讓孩子聽話,解決問題。

但是暴力手段只能是一時的讓孩子聽話,家長的火氣發出來了,但憤怒和壓抑會一直在孩子心中累積,不僅不利於親子關系的維持,還有可能讓孩子今後變得叛逆,更不聽家長的話。

父母對於孩子不聽話這件事很多時候是無可奈何,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強迫他們聽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對於家長的要求孩子會假裝聽不見來進行消極反抗,家長要學會從表面看本質。

孩子「聽不見」家長的要求都是在特定情境下產生的,大多數時候都會出現在孩子正在興頭上玩,家長要他們做其他的事情,孩子就會假裝聽不見。又或者讓他們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做家務,做作業,看書,孩子也會有「聽不見」的情況發生。



家長的解釋是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孩子的執行最基本的尊重,因為孩子對很多可能存在的危險或者是傷害都沒有基本的意識,這就會造成對父母的要求的不理解,比如說糖吃多了會有蛀牙,孩子只是聽未必會明白能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傷害,所以就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買糖,而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家長和孩子及時溝通講道理,最後堅持自己的決定,限制孩子吃糖。

家長表現得很專橫並且一直在用命令的語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覺得父母是在強迫自己,於是就反抗得更厲害。

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著想的事情,即使說了第一次孩子聽而不聞,家長也不能放棄,最好走過去和孩子慢慢溝通,講道理,直到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滿意的做法,讓這件事有圓滿地解決,而不是孩子不聽家長就放棄,最後不了了之。

這就要求家長在下命令之前,就先想好了這個要求是不是必須要讓孩子去做的,因為一旦要求說出口就不能輕易放棄和妥協,要用行動去貫徹執行。

如果孩子一哭一鬧家長就妥協,其實就是在給他們一個錯誤的信號,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和家長談條件,眼淚和撒嬌能讓自己達到目的。

熱點內容
為什麼看鬼片晚上會做惡夢 發布:2025-02-09 00:17:11 瀏覽:193
為什麼總有人晚上炸街 發布:2025-02-09 00:11:24 瀏覽:33
網吧的電腦為什麼總是自動關機 發布:2025-02-09 00:11:16 瀏覽:343
為什麼不懂的東西更要去弄懂 發布:2025-02-09 00:09:44 瀏覽:903
為什麼開轉發軟體會封號 發布:2025-02-08 23:57:16 瀏覽:236
南大碎石屍案為什麼找不到兇手 發布:2025-02-08 23:55:38 瀏覽:134
門診部洗牙為什麼很便宜 發布:2025-02-08 23:51:38 瀏覽:693
為什麼下載不了音效軟體 發布:2025-02-08 23:50:35 瀏覽:679
為什麼刷牙隔得時間久了會流血 發布:2025-02-08 23:43:46 瀏覽:315
網上的餐椅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8 23:34:32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