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孩子為什麼越來越粘人
Ⅰ 九個月寶寶粘人愛哭鬧
寶寶粘媽媽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個年齡段正是分離焦慮最厲害的時期,寶寶非常害怕見不到媽媽甚至失去媽媽,所以寶寶要粘就讓他粘著,千萬不要強行推開,以為那樣就可以培養獨立性,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只有得到媽媽足夠的愛的滿足,寶寶才會建立起安全感,再大一些的時候才有勇氣和膽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其次,多鼓勵和創造條件讓寶寶和別人接觸,媽媽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捨不得放手,害怕寶寶離開自己後會有危險。媽媽的焦慮情緒會傳遞給寶寶,導致他不敢和別人接近,只會越來越粘媽媽,那就不是正常意義上的粘人,而是伴有心理問題的粘人了。
寶寶愛哭纏人的原因
1、缺乏感情的表現。嬰兒啼哭,不僅僅是因為肚子餓的原故,有時看到大人從他身邊走過來卻不抱他,也會哇哇哭起來,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趕快抱他。這是一種感情需要。兒童纏人也出於同樣的道理,問你要東西、跟你搗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
2、一種心理依賴。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相反,過於嬌生慣養,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這種依賴性反映在情緒上,就是圍著父母胡攪蠻纏,甚至被父母罵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穩了。這種情況正是兒童行為不獨立、內心情緒不安定而採取的一種發泄。
3、家庭成員的態度不一。請注意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後滿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況分別對待。
寶寶偶爾哭鬧是完全正常的現象,可能是身體哪裡不舒服或者肚子餓了等多種原因,但如果寶寶總是愛哭且粘人,那麼寶媽就要引起注意了,寶寶纏人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媽媽應該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葯,相信不久後寶寶的情況就能夠有所改善。
Ⅱ 寶寶突然變得粘人,一直讓抱著,怎麼辦
對這個問題,我嘗試過使用三招來解決,效果挺好。
一是幫助寶寶建立信心。父母應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伴寶寶,在游戲的過程中,多鼓勵寶寶,以幫助他建立自信心。也可以邀請鄰居的小朋友到家裡玩,在熟悉的環境中,寶寶容易和人建立起交往關系,漸漸地,與人交往的能力將會提高,而一旦有了外在交往的吸引,對媽媽的粘度自然會降低。值得指出的是,父親在這個時候應該多介入到對寶寶的陪伴中,因為父性的力量和父愛的方式更容易讓寶寶建立信心,當然,無論是父親和母親,都切忌用暴躁的方式來與寶寶相處。
Ⅲ 九個月的寶寶一到下午就特別粘人讓抱著,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孩子的情況應該是有陰虛內熱的問題。 指導意見: 把舌頭的照片發一張過來看看。可考慮請中醫大夫看看,選用中葯如六味地黃湯加減調治。
Ⅳ 寶寶九個月最近特別賴嘰還粘人怎麼回事
您好,寶寶這個時候可能是出現分離焦慮症,一般是沒事的,您多注意帶寶寶接觸一下其他的孩子可能是會好一點的
Ⅳ 九個月寶寶特別粘人,怎麼回事
九個月的寶寶太粘人,這是正常現象,寶寶從7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探索慾望便隨著月齡的增加而愈見旺盛,但他生理成長的現狀還無法滿足他四處探索的需要,...
Ⅵ 寶寶粘人怎麼辦
造成孩子粘人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處在關鍵性的發育階段。這種成熟過程主要發生在大腦處理負面情緒的區域,於是孩子總會流露出不快樂的情緒;另一方面,與這種新的大腦活動一同出現的,還有另外一些令人激動發育,如學會走路和跑步,以及發展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孩子正努力應付這些剛剛出現的強烈而又復雜的感覺,因此這時候,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你;最後,這個年齡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分離焦慮」—離開看護人時感到不安,對陌生人採取謹慎與迴避的態度,與親人分離時常表現反抗、緊張、恐懼。所以粘人現象在這個年齡很常見。 孩子的想法:也許媽媽把我忘掉了。 孩子的想法:如果我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大聲哭,她就會多陪我一會兒。 孩子的想法:和媽媽說再見就意味著世界末日。 孩子的想法:爸爸媽媽把我放在嬰兒床上,我得一輩子待在這兒了。 你該怎麼做:坐在孩子的床邊等她睡著。專家解釋說:獨自睡覺是孩子建立健康的獨處模式的第一步。你可以讓孩子一點點的脫離你,每天晚上離她遠一點,直到她看不到你,但能聽到你的聲音。如果孩子在半夜的時候喊你,開始的幾次你要走過去,安撫他入睡。慢慢地,你只要答應一聲就可以讓他感到安全,消除他的焦慮,他便會開始自己睡覺。 孩子的想法:如果我吵鬧著不願睡覺,媽媽也許就會過來陪我一起睡,還會陪我一起玩。 實際上,或早或晚,所有的孩子都會知道,和爸爸媽媽分開是件激動人心的妙事。你的小傢伙走出去征服世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TIPS:粘人的類型 美國心理學家M.艾恩斯沃斯通過對寶寶的粘人行為進行實驗研究,指出寶寶的粘人行為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A型(迴避型):約佔20%,這個類型的寶寶容易與陌生人相處,容易適應陌生環境,在與母親剛分離時並不難過。但獨自在陌生環境中呆一段時間後會感到焦慮,不過很容易從陌生人那裡獲得安慰。當分離後再見到母親時,對母親採取迴避態度。 (2)B型(安全型):約佔70%,當最初和母親在一起時,這個類型的寶寶很愉快地玩,當陌生人進入時,他們有點警惕,但繼續玩,無煩燥不安表現。當把他們留給陌生人時,他們停止了玩,並試圖找到母親,有時甚至哭。當母親回來時,他們顯得比以前同母親更親熱。當再次把他們留給陌生人,寶寶很容易被安慰。 (3)C型(反抗型)約佔10%,這個類型的寶寶顯出很高的分離焦慮。同母親分離後,他們感到強烈的不安。當再次同母親團聚時,他們一方面試圖主動接近母親,一方面又對來自母親的安慰進行反抗 不同的依戀類型影響著寶寶在其它方面的行為。例如:B型寶寶傾向於和父母有良好關系,他們常遵守規則,也願意學習新的東西,這類寶寶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C型寶寶則經常用焦慮和反抗來對待父母的幫助,母親剛剛回來時,他可能會用盡所有時間在同母親生氣和親呢之間交替,而不是同母親玩。A型寶寶似乎沒有特殊問題,但是因為他們的被動性,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對他們喪失信心。 因此在對待不同類型的粘人寶寶時,要採取合適的方法,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TIPS:孩子總是粘人,會他影響他的社會化,使他難以和他人、其他小朋友交往了。減輕孩子粘人的問題,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必須讓孩子懂得你是愛他的。雖然有時你不在他身邊,你還是愛他的,可以多抱他、親他、和他說話。 2、都在家時,你可以讓他一個人玩,但常回來,他可以常看見你。這會使他在媽媽上班去不在家時,想到:「現在媽媽不在,過一會兒會在的,等著吧!」 3、在你離開前讓孩子處於愉快的狀態。早上你早一點起來,做好上班的准備,再和他玩一玩他感興趣的事,然後在他正玩得高興時,和他再見,並說:「一會回來和你玩」。 4、當孩子不冷靜時,你要冷靜。你要堅定地對他說:「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使離開、回來變得很自然,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給孩子,走時要微笑、聲音要輕柔。 5、在你回來時一定要對他說:「我回來了,你玩得高興嗎?」。老說同樣的一句話,他會對你離開他了再回來,不那麼在意,安全感不受影響。 6、不要偷偷溜走。不和他說聲再見就走,會顯得你真的消失不見了。 7、不要遲到。接送孩子要選擇可以預測的可靠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