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與眾不同呢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與眾不同呢

發布時間: 2022-09-17 23:19:46

①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那麼在教育他的過程當中,是需要父母去想一定的方法的。盡量的去鍛煉孩子的一個獨立性,讓他能夠自己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讓他能夠自己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去得到他自己的一個結論。這樣的話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當他以後再面對相同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去處理。

② 寶雞一女童想用黑筆修補電視屏幕,孩子的想法為什麼會如此與眾不同

孩子想法會與眾不同,同他們對世界認知有很大關系,年幼的他們,沒有積累知識,只能夠異想天開,用自己思維來看待和解決問題。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孩子身上,擁有難得的純粹和可愛,也才會表現出天真無邪一面。

寶雞一位女孩,在玩耍時候弄壞了家裡電視,知道自己闖禍後,便想要用自己辦法救場,自行將電視修復。女孩所選用方法,讓人看了哭笑不得。她選擇用黑色記號筆,來塗抹電視屏幕損壞出現裂縫。似乎這樣就能修補裂縫,讓電視看上去完好如初。

孩子就是全家人歡樂根源,有孩子家庭,歡聲笑語也會增添很多。我們作為家長,要學會保護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不要做抹殺創造力事情。

③ 讓自己的孩子有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關鍵是什麼

現在的孩子不僅需要有高情商,還要有很強的受挫能力,家長都知道不能因為溺愛而造成孩子嬌氣和自私,所以有的時候會可以將孩子至於困難的境地中,來鍛煉孩子的受挫力。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經這樣描述孩子思維過程:“成年人看到的是過程,而孩子只能看到開始和結果。”

孩子的思維能力與大人是不同的,想要鍛煉他們沒有必要非要刻意為之的讓孩子處於困難的境地,因為孩子的思維方式大多都是直覺思維,沒有理性分析,他們只會盯著結果,一旦結果不如意內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挫折,產生負面情緒,年齡越小的孩子抗挫能力就越差。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展的階段論中提到過:“學齡前兒童的思維處於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覺的思維,會利用初級推理以及內心渴求來獲得世界知識。”

盡管事實並未如此,但是他們還是如此自信,自信得絲毫沒有邏輯基礎,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孩子。

直覺思維的優勢就是能提高直覺敏感性,人的直覺敏銳是智慧的體現,也是藝術創作必備的基本素質,4歲是孩子形象直覺的敏感期,孩子能創造符號表現感知,是直覺思維開發的最佳時期。

兒童在10歲之前通過直覺思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十分重要。直覺思維還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人的記憶是對過去感知事物,識記和再現的過程,對外界信息的儲存不同人的記憶是有差別的。識記的速度和容量能夠通過提高直覺思維來獲得整體提高。

幼兒與兒童的記憶主要以形象記憶為主,因此可以通過繪畫來提高直覺思維從而提高識記能力。家長要善於引導,讓孩子形成主動探索的習慣,兒童的創意經常在不搭界的兩個物質之間形成合理性,直覺思維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孩子自己善於動腦筋去想,才會在藝術創作中顯現鮮明的個性。

④ 家裡老人幫帶的孩子,孩子出現不合群的行為該怎麼辦

# 育兒 事務所#

你是否也是家裡老人來幫帶小孩,是否也在為小孩不合群而困擾

我自己也有一個小孩,四歲。平時帶出去跟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我的小孩總是很快跟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且玩 游戲 的時候有商有量,遇到他能力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也會清晰的向我表達出來尋求幫助。這個時候一同帶著小孩出來玩的好多父母就過來問我怎麼帶的小孩,他們覺得我的小孩性格開朗,語言表達能力不錯,而且主要是不怯生,叔叔阿姨的叫著嘴巴很會說。他們說自己的小孩看著好難融入和別人一起玩,總有些顯得不合群的樣子。 我跟他們說我平時帶小孩帶的少,主要是我媽幫忙在帶,我請我媽來帶的時候,是先跟她溝通了我的養娃思路的,定好了思路大家一起執行就好了。 他們就讓我說一說到底是什麼樣的養娃思路,他們幾乎也都是家裡老人來幫帶小孩,小孩總是怯生生的,也不合群,跟老人溝通讓多帶出來跟別的小朋友玩老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辭,所以經常就是各執己見,小孩也沒帶好,一對比別人家的小孩,再看看自家老人帶出來的小孩,待父母也沒見有好臉色了。

今天我就把我的思路都梳理了一些,分為幾個方面,先寫一部分出來跟大家學習討論。

家裡老人幫帶孩子,孩子出現不合群時,對於老人,自己和小孩應該怎麼辦?

對家裡老人,自己首先應該是尊重然後是多溝通。老人來幫忙帶小孩,發現小孩有不合理的行為,自己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指責老人,不要給老人擺臉色,對老人說話也不要頤指氣使的樣子。 6歲之前的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我們要因地制宜的言傳身教。對自己的父母要足夠尊重,平日里對父母講話不要埋怨,要肯定,不要反駁,要適當講一些道理。父母年紀大了,來幫我們帶小孩本就不容易,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來給你帶娃不是來受氣聽你指揮的。如果你擺臉色,頤指氣使的,那麼勢必就會引起家庭戰爭,要麼是跟父母大吵一架要麼就是父母低聲吵受氣。試想你在家裡大聲說話的模樣,作為弱勢群體的老人和小孩,會是怎麼樣的呢,他們只會害怕恐懼,如果到了外面別人說話甚至笑起來聲音大一點他們就縮頭縮尾,如此這樣怎麼讓他去合群呢。我們對自己的父母最重要的是尊重和溝通,在孩子面前做到言傳身教。我媽剛來幫我帶小孩的時候,我下班回家開門總是先高聲喊:媽,我回來了。不管在外面我有多沮喪,我喊媽的這一聲總是要鼓起笑臉來喊。其實說起來也挺 搞笑 ,我媽一開始超級不適應,她說你喊那麼大聲幹啥,你開門我就知道你回來了,你還喊。我就笑嘻嘻跟她說那不一樣啊,我得讓我孩子知道我回家了很高興,而且我想我媽了,所以要表達出來。多跟我媽說幾次,我媽也就適應了,我一喊她她也會回應說回來啦,今天這么開心之類的話。其實小孩怯生,多跟家庭環境有關系,家庭氛圍輕松,充滿關愛,小孩內心自然向陽,充滿陽光。

對自己,因為自己沒有時間帶小孩,發現由老人長時間負責帶的孩子有不合理的行為時,自己首先要做到的是關愛尊重老人,態度平和親近,其次喜愛但不溺愛孩子,讓孩子形成尊重他人、有愛心的好品質;跟孩子商定好規則,然後一同遵守這個規則 。 我跟我媽說可以適當給小孩關愛,但不能過頭。他走路說累了可以抱,說渴了可以給水喝,但是到了三歲之後不能喂飯,每天看電視累計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每天帶他洗一次碗,每周我媽給他買零食的次數不超過兩次。而且我把這些規則也跟我小孩講,一次聽不懂,我就下次逮到機會再講,我覺得這個是有用的,我的小孩會重復我說的話,然後就會自覺執行。我發現很多家庭中的父母會習慣於 設置「紅臉」、「白臉」的角色,這看似有效互補但卻會讓孩子更精於「察言觀色」 。小孩子很聰明的,特別會察言觀色,家裡有唱紅白臉的,是不是常有的情況就是孩子遠離「紅臉」家長,而非常依賴「白臉」的家長。 其實家庭教育不用走紅臉白臉路線,而是我們要制定並遵守規則 六歲之前你可以允許孩子時不時打破規則,但每次打破了都要重新再跟孩子溝通一遍讓他明白為什麼爸爸媽媽說他了。我們每次跟小孩說話,盡可能語氣平和而且堅定,如果他一時半會接收不了出現委屈哭泣情況,可以摸一摸他的頭,順一順他的後背,甚至可以多抱一下他,並以你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為什麼要這樣說。

對孩子,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帶領孩子去認識更多的朋友,教會孩子去學會表達 。不管是老人孩子自己,帶著孩子出去的時候不管是碰到大人還是小孩都主動跟他們打招呼,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也跟著你識了這些人,也會有模有樣的學著跟你一樣和別人打招呼、聊天。而我們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了主動打招呼,主動聊天等的合群行為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甚至可以給一些小獎勵。長時間下來,孩子就不會害怕社交,而是會變成一個超級社交的小達人啦。

總結:

不管是老人,父母,還是小孩,一家人都應平和相待,共同參與養育孩子的這個歷程;要盡量協商統一養育理念,教養方式越一致,對孩子越有益。 溫馨祥和的家庭氛圍更會促進孩子安全依戀的發展,讓他們勇於去嘗試, 探索 新環境,尋找和接受新鮮事物,同時勇於承擔風險的勇氣和能力。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時,我們慢慢會發現,不同時期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需求,而且每個家庭的小孩都各有特色,我們能做的就是多陪伴,善於發現和接受我們的孩子平庸或與眾不同,用愛呵護孩子成長的的每一刻。

我是黑四兒,提出 育兒 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並以切身經驗或體會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並討論。

⑤ 被愛滋養的孩子是與眾不同的,這樣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愛是非常強大的一種情感,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如果能夠被愛滋養成長的話,孩子也會變得非常與眾不同的。那麼被愛這樣的孩子,他在成長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三、自信陽光

這些孩子他們在長大之後,肯定都是非常自信陽光的,因為在愛當中成長的孩子,他們都會非常的自信,不會唯唯諾諾。因為有的孩子他們在小的時候不被愛,甚至可以說是經常被家長打罵的話,那麼他們自身是會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但是對於被愛滋養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裡都是非常強大,自信,陽光的。因為對於那些被愛滋養長大的孩子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有靠山,自己有人能夠維護自己,所以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實都會比較大膽自信。

⑥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而活著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 紀伯倫《致孩子》

            2019年 3月23日-3月24日,WESIE世界青少年創新創業教育峰會在深圳舉辦,來自全球教育創新教育專家一起分享,互加計劃在大會上分享了中國鄉村教育創新的故事。教育創新沒有國家、地域的差別,我們雖然身處鄉村,依然可以通過互聯網打開了眼界,也打開了世界大門。

          三年來互加計劃陪伴鄉村學校一路走來,我們發現,我們在改變鄉村教育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在神奇地發生著改變。我們改變了學習模式,更改變了思維模式,這種神奇的改變是什麼原因?這樣的改變將帶來怎樣的力量?3月24(周日)19:00,美麗鄉村助教&助學教育創新專場。吳虹老師在深圳為大家帶來分享《互加計劃與世界教育創新》以全新的視角重新看待互加計劃,看待互聯網在教育創新中的巨大力量!從鄉村到世界,更多神奇的改變正在發生。

        今晚,又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禮。吳虹校長太了不起了!兩天的峰會內容,濃縮成兩個小時的課程,吸收世界峰會的精髓,全是精華,馬上推送給我們。我們這些鄉村教師不用去峰會,不用花錢,沒有車馬勞頓之苦,依然可以聽到最前沿的聲音,這就是一群教育創新的人們的大愛,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

          教育=幸福生活?一些5-8歲的孩子,不同年齡背景,相似的痕跡。都說孩子最可愛,看著一張張稚嫩的面孔,卻沒有應有的天真無邪。都說童言無忌,聽著孩子們真實的話語,控訴著這個世界,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這個短短的視頻,讓每一個家長,每一位教師的心都不能平靜,無法平靜。孩子本是純真的,無憂無慮的,孩子應有孩子的樣子的,可是我們卻發現不是的,孩子已沒有了應有的光彩,眼神混沌,難見笑容……我們總是對孩子說你要怎樣做,你應干什麼,你不能怎麼樣,你不能幹什麼……控制著孩子的話語權和行動權,家長為孩子報了英語,畫畫,圍棋,寫字,唱歌……無數的課外班,而在鄉村,家長對孩子不關心,只會說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掙大錢……我們都說為孩子好,得好好上學,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已不喜歡上學,不喜歡學習,他們沒有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甚至覺得學習是很恐怖的事情,有的孩子甚至說不想長大。在幼小的心靈里已埋下了這樣的種子:長大很可怕,學習很可怕。不想長大,拒絕成長。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聽聽孩子的聲音,認真思考教育到底該怎麼做?

        從上而下,大環境,教育機制,教育領導,校長,教師,家長……為了孩子,我們需要改變。雖然改變很艱難,但改變絕對不一樣。說到這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有些難過,因為我們發現自己越學習知道的越多越痛苦,我們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小,我們被困在原地,不知該怎麼走。我們只是宇宙中小小的一粒沙,我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而我們的思想還活著,我們有熱情,我們有理想,但是我們缺少勇氣,面對一些困難我們無能為力,只能從教學做起,從課堂做起。今晚聽到吳虹校長的課程,看到這段視頻,聽完峰會分享,讓我們覺醒,我們應該告訴自己,一定要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吧!為了孩子,不應放棄理想,沒有理想,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我們應該給孩子真正的教育。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 和孩子好好說話吧。家長不要張口閉口就是訓斥,停下急匆匆的腳步,坐下來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做為教師,說讓學生挺得懂的話,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不要只是作業考試,讓孩子老老實實,允許孩子犯錯,這也是他們成長的方式。讓孩子說說話吧,鼓勵孩子表達,現在多說說,在說中想,在說中提高表達水平。未來社會,未必是「言多必失」,而很可能是「不言即失」。不要著急,讓孩子把話說完,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耐心。孩子是種子不是石頭,一個孩子的成長要好多年,做為家長和教師,要有種樹人那樣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

            教育應當一切以人為本。基礎教育階段,任何違反教學規律的評價方式都會傷害學生,從而造成學生更大的學習困難。所以我們應重視學生的發展,要給他們足夠的鼓勵,讓他們看到希望。比如作業批改標准可以因人而異,只要尺度把握得當,能夠激勵學生。讓教學回歸教學本原,讓課堂充滿活力,把課堂還給學生。比分數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學生的想像力是怎麼喪失的呢?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規矩太多,太具體。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好奇心和探索事理的慾望,讓孩子們把學習課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在教學中種下一粒思維的種子。

        讓我們把孩子的內心視作一個宇宙吧,重新發現孩子的真實世界,重新認識教育者的使命。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為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們的生命生長價值,把童年還給兒童,讓他們做該做的事,過他們該過的生活,這樣孩子們才能體驗他們該有的歡樂,真正擁有兒童的幸福。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而活著?世界因不同而更加美麗,每個孩子最值得珍惜之處就是他們的與眾不同。孩子是希望,孩子是未來,孩子擁有創造他的世界的權利和能力。每個孩子都應該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活著,每個孩子都應該為創造美好的世界而活著!

《致孩子》http://www.iqiyi.com/w_19ru3gr3g1.html

⑦ 認同孩子的與眾不同

我的父母親吵了一輩子,到了六十多了還是沒有磨合好,最終分開過了。母親始終不能接受和認可父親的個性。

做為中國人祖祖輩輩傳下來好多規矩,吃飯要這樣,走路要那樣,說話要謹慎。生活的方方面面總有一些條條框框在指導著我們,所以我們很難接受有個性的人。

我有兩個歲數相鄰的並且性別不同的孩子,女孩性格外向,懂察言觀色,把家裡的人哄的圍著她團團轉。男孩內向不善表達,三年級了都記不清自己同班同學的名字,但是學習很專心,成績也不錯。每每下小區玩耍小姑娘的朋友很多,兒子時常找不到玩伴。他們的爺爺時常同我兒子說:你看你妹妹多能交朋友啊,你怎麼一個朋友都沒有。我兒子總是特別委屈的說:他們都不和我玩,我不會交朋友。我兒子問我:媽媽我都不會交朋友怎麼辦?

起初我告訴他朋友之間是要互相分享,分享多了也就成為了朋友。我發現對我兒子來說還是領悟不到要領。後來就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我一直覺得學會社交是很有必要的,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每個小孩的性格都不同,我必須去接受我兒子和別的小孩的不同。他不會社交反而能更專心在做事上,沒准長大了自己又忽然開竅了。即使長大了朋友很少也沒關系,本來人這一輩子真心的好朋友也就那麼幾個。

然後我告訴我兒子:其實每個小孩都是不相同的,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你不用像你妹妹一樣要交許多的朋友,也不用懊惱自己沒朋友,因為你所讀的每一本書,學習的知識都能讓你內心富足,總有一天會出現一個與你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最終我接受了我兒子的個性,再不把它當做缺點來調教了。

⑧ 孩子的興趣點與眾不同怎麼辦我的孩子5歲半,上

如何引導教育好孩子
第一,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是很重要的,也是首要的,無論在考試還是在以後的工作中,自信都是很重要的,好的自信心才能脫穎而出,才能不斷創造精彩生活。
第二,要讓孩子養成獨立自強的好的習慣,不能什麼都靠父母,不能飯來張口衣來張手,這樣的孩子在成年後不能獨立,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三,讓孩子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我們都知道,現在知識不斷的豐富,科技不斷的進步,不能與時俱進的學習,就會被淘汰,所以要不斷的學習最新的知識和技能。

⑨ 來自星星的孩子為何與眾不同我們該如何關愛這群孩子們

⑩ 為什麼從小仰望星空的孩子,長大會與眾不同

80年代,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孩子的天文夢,用四個月的工資(700多人民幣)給他買了一架准專業天文望遠鏡。後來,他雖然沒有成為天文學家,卻成了舉世聞名的企業家。他對天文學的熱愛一直延續到今天,他始終對宇宙和未知充滿好奇。

這個少年就是馬化騰, 騰訊馬化騰的創始人,他承認天文學對他有著深刻的影響:

我喜歡天文學,感覺自己很渺小。也許我們一直是宇宙中的一個意外。所以仔細想想什麼都沒什麼大不了的,讓你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穩定下來,敞開心扉…

巧合的是,還有一個科技天才也痴迷於天文學。他是—— 埃隆馬斯克, 特斯拉和太空X等許多高科技企業的創始人

天文學是一門綜合學科,門檻很高,大部分孩子都有學習興趣。但是學校很少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和教學,只能依靠課外閱讀和家庭教育來培養孩子對這方面的興趣,所以孩子之間的差距慢慢拉大。

熱點內容
淘寶上買的木耳曬不幹為什麼 發布:2025-02-10 23:55:23 瀏覽:818
為什麼淘寶店定期清評論 發布:2025-02-10 23:53:57 瀏覽:666
為什麼手機帶耳機不能說話了 發布:2025-02-10 23:53:48 瀏覽:781
QQ下機為什麼別人知道時間 發布:2025-02-10 23:53:13 瀏覽:2
為什麼透明膠有顏色 發布:2025-02-10 23:53:03 瀏覽:516
為什麼手機店不換背光 發布:2025-02-10 23:51:27 瀏覽:559
一甜相機字體為什麼改變不了顏色 發布:2025-02-10 23:50:33 瀏覽:376
為什麼女人怕晨練 發布:2025-02-10 23:48:26 瀏覽:769
為什麼有些陳皮放久了沒有顏色 發布:2025-02-10 23:48:18 瀏覽:656
為什麼一個人在外面男生很少做飯 發布:2025-02-10 23:46:50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