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好強

孩子為什麼好強

發布時間: 2022-09-14 21:22:45

『壹』 孩子特別喜歡爭強好勝怎麼辦

孩子爭強好勝,不能說對或者錯,也不能說是好還是壞,只能說有其積極和消極的方面。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好強、上進是好的,這是讓孩子成長的動力。但好勝心過於強烈往往滋生自私、嫉妒心理,霸道,缺乏團結和團體精神,在今後的歲月里,容易被孤立,而最終好勝心也會遭受損傷。實際上,過於爭強好勝是抗挫折能力弱的表現之一,3-6歲是孩子塑造性格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對孩子爭強好勝的積極面予以肯定,但對消極方面一定要合理地引導,最終讓孩子不僅與人隨和,內心也能更加強韌。下面有幾點建議供家長參考: 1.家長心態要平和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不論升職還是失業,不論得到還是失去,家長如果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平和心態,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示範,孩子從中也能學習到這種寵辱不驚的品質。 2.引導孩子去欣賞別人的長處 當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欣賞別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懂得贊美別人,而不是只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和別人身上的缺點。 3.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在和孩子做游戲時,不要總是故意輸給孩子,要讓孩子明白,重要的是享受游戲的快樂,而非爭第一,任何事情,都是有贏有輸的,贏得起更要輸得起。 4.讓孩子與自己比較 平時言談時不要把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分出孰優孰劣,不要說「誰不如誰」,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對別人形成對抗心理,而應該讓孩子和自己的過去做比較,誇獎孩子取得的新技能和新能力。對於其他孩子,要以經驗借鑒的方式促使孩子進步。 5.對孩子不要期望過高 不要給孩子過度的壓力,更不要天天總是把「第一」「最好」掛在嘴邊上,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里成長。只要孩子盡力了,就要由衷地贊美他,對於孩子薄弱的環節,要給孩子創造環境使其進步而不是指責孩子。 6.教會孩子面對失敗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給孩子多講講失畋者後來居上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勝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努力。失敗是成功的動力,並不可怕。

『貳』 為什麼孩子的好勝心很強

有的人說,孩子好勝心強,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有了好勝心,孩子們就會更加努力的去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是,好勝性格的孩子也有非常明顯的缺點,比如說包容性的欠缺、性格相對孤僻等等。那麼孩子的好勝心是怎麼來的呢?導致孩子好勝心強的兩大因素:

1.過分自信

孩子對自己充滿自信,喜歡表現自己,因此會產生好勝心。這部分孩子認為自己有才華,當然要展示出來,這種觀念當然沒錯,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在更適合的舞台展現自己,這反而會成為孩子的一個優點,孩子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充足。

2.虛榮心強

虛榮心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的心理,這類孩子通常更喜歡追求表面的東西。如果孩子是因此而好勝心強,家長就必須及時對孩子展開正確的教育,幫助孩子消除這種不切實際的好勝心。

在引導和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a.挫折容忍度低

這和孩子成長環境有關,大部分難以面對挫折的孩子,都極度受父母呵護。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很少有體驗挫折的機會。盲目的贊美與誇獎充斥著這些孩子的生活,這讓他們非常在乎自己是不是第一,由此,孩子便可能出現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

b.帶著父母的高期望而生活

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壓力越大。雖然自己的能力可能很難達到父母的期盼,但是為了取悅父母孩子仍然會去做這些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他們不願意麵對失敗,因此會表現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好勝心。

c.不認可自己

孩子之所以會不認可自己,主要是因為他人對他的不認可,讓他們產生了一種一定要證明自己的心裡,其中父母對他們的不認可,是導致他們這種心理出現的最大因素。

不被他人認可、不認可自己的孩子,總是期待能夠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即使是父母認可孩子的本質優秀,但是不認可孩子的行為,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他們也很難將這兩者區分,以此導致孩子好勝心的出現。

d.父母愛比較

常常能聽到家長與家長在互相交流時,提到自己孩子的缺點,誇贊對方孩子的優點,也經常看到一些家長把其他孩子樹立成自己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成為那樣的「好孩子」,這種比較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通過這種心理暗示,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壞孩子,只有好孩子才受歡迎,家長的這種比較容易引起孩子不良的好勝心。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好勝心不是平地而起的,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因此解鈴還需系鈴人,怎樣幫助孩子消除不正確的好勝心,家長還需從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開始。

『叄』 幼兒好強的表現

好強的幼兒該怎麼做
1、有的孩子很好強,感覺比某個同學一定要強才行,比如穿衣戴帽上等等,這時父母要告訴孩子,你不能只看到他人的外表。要多找找別人的發光點,學會欣賞別人,這樣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不要總是一味的追求超過別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2、孩子有好強的心理,這是好的,其實是把雙刃劍,父母要抓好孩子的好強心,增強他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增強動力,告訴孩子不能盲目攀比,或者把輸贏看的太重了。
3、很多時候父母的行為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好強心理,比如平常父母在孩子面前說「xx學習多麼好,彈鋼琴多麼好」等等,孩子聽了心理就會出現不平衡了,他們會感覺父母對自己不肯定,不認可,慢慢就會變得爭強好勝了。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孩子總有閃光點,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較。
好強的幼兒的表現
1、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如果別人給予的評價好很開心,評價不好會計較或懷恨在心,或容易因此受到心理上的傷害打擊,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記在心裡,放不下。
2、往往能嚴格要求自己,在某些方面做的也比其他人好,也不斷得到表揚,這讓你感到自信。但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你遇到困難時,別人想幫你解決,而你毫不猶豫地拒絕。
3、睚眥必報,看不得別人對自己的白眼,內心想當生活的主角,得到別人的重視。生活中往往死要面子,原因不過是想在別人的腦海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時候,那個時候也顯得特別的重要,如果可以的話,父母給予更多的關愛,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一些性格方面的問題,也更好的解決以後的一些

『肆』 現在小孩子為什麼越來越「厲害」了

現在的小孩越來越厲害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現在的小孩越來越難管了,另一個方面是現在的小孩很聰明,讓人刮目相看,「厲害」是用來稱贊他們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孩子成熟的早了。生理早熟:孩子的性早熟時間普遍提前了3.3歲,性教育也應該放在小學四五年級普及。懂得更多: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孩子們獲得知識的渠道不計其數,知識的呈現方式也五花八門,孩子們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容易了,真因為懂得多,所以各方面看起來要比過去的孩子更成熟。

『伍』 為什麼小孩的天賦好強啊比大人厲害學習能力快

確實是這樣,小孩子該學習的時候,是一門心思過專注一件東西的,所以他學的比較深刻一點,而大人學的時候,總是會被或心裡想其他東西,而分心,即使學了,記憶也只是淺層記憶。
所以學習要趁早,我們發現小時候學的背的東西記得深。

『陸』 太過強勢的孩子總是特別好強,該如何改變孩子的性格

1、一個是自己父母自身要培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影響孩子。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要灌輸正能量。

2、孩子生活的環境入手,孩子從學校回來你問問孩子學校發生了什啊,班級上發生什麼事啊,你有沒有什麼感到不解的事情呀,大多數會有一些疑惑。然後你就給孩子正向的解答他的疑惑。

5、我們家長就可以有意給孩子推薦一些像“新希望英語大賽”這樣的電視節目,讓孩子看到“書獃子”的榮譽和機敏。或是與孩子進一步分析他們班級的同學,讓孩子自己找到影響人與人之間關系親疏遠近的原因首先是性格、愛好的相近互補,還有做人、作朋友要講誠信,但是不是所謂的“哥們義氣”,對於人性和社會負面的問題也可以和孩子討論。其次,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我們家長還要盡量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在一個“獨裁、暴君統治”下的環境是不會形成完善的獨立人格的,同樣在一個沒有是非標準的環境,在一個是非標准不正確的環境,在一個溺愛的環境也不會改變孩子特別好強的人格。

『柒』 小孩子性格很要強怎麼辦

過於要強要壓制

太要強的性格就是輸不起的,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經歷的事情太多了,怎麼可能每件事情都能爭贏。這樣的性格父母要壓制,不然將來會因為太要強吃虧在這上面的。

多孩子多些關心

也許孩子好強只是為了能引起你的注意,因為你總是很忙,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孩子認為只有他變的強大有些,你才會注意他。所以再忙,也請對孩子多些關心吧!

『捌』 孩子好強怎麼辦

好勝的性格是一把雙刃劍,它能讓孩子積極進取,力爭把事情做好,也能讓孩子缺乏寬容心,不能包容別人,形成自我封閉、孤僻、不合群的人格。孩子爭強好勝,一般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對自己的能力過分自信,喜歡表現自己;一個是虛榮心作祟,喜歡追求表面上的東西。如果是前者,孩子喜歡展示才華沒有錯,家長不僅要加以引導,而且要為孩子尋找表現的舞台,讓孩子更加自信。如果是後者,家長要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不能以華而不實的東西作為追求的目標。 1、「我」對自己的價值感認識不夠。 孩子無法認可自己,源自於父母對他的認同不夠,他認為只有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才能證明自己是好的是優秀的,也就是想從在別人身上作出對比來體現自己的好與優秀,從而來獲得父母或別人更多的認同。這取決於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否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愛、是否適合孩子真正心智成熟悉的愛,無論孩子如何,包括孩子通過不斷的「犯錯」,父母一致的認可「孩子本身很好,不好的是行為」,孩子就會把自己不好的行為與他的本人區分開來,當把兩者混為一談時,孩子就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可愛,要不為什麼自己做錯了事會遭到父母的挑剔、指責或者批評呢?從側面來說也是父母不懂得如何的愛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愛而導致的。 2、「我」自信心不足。 不能自主選擇自己的興趣,總在成人的意願下成長,無法按照自己內在的成長機制來成長時,孩子無法形成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也就無法形成一個有自我的孩子。 3、「我」的挫折容忍度低。 孩子一直在呵護中長大,沒有機會過多去體驗與感受挫折帶給自己的心理調適,或者說孩子關注到得「第一」是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表揚甚至獎勵,也可能由於平常家裡人過多在這方面的熏陶或重點化了的原因。過多的獎勵、過多的保護也會使孩子過度認為自己完美無缺,日後將無法面對任何的瑕疵,過度保護使孩子沒有面對挫折的機會,一旦不如意,則有調適的困難。 4、「我」受父母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雖然你現在不爭強好勝了,但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習慣是可以形成你今天的潛在意識,父母之間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會常常透露在言行舉止上時而自己毫不覺察,孩子自然吸收了。 5、父母把「我」和別人比較。 父母總愛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我們要向好的孩子學習」「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等的暗示與比較,反復的提醒,這些會導致孩子把過多的注意力關注到這里來,認為:好的孩子是受到父母歡迎的,這樣的孩子才會得到父母的關注。 6、父母對「我」過高的期望。 父母過高地期望常夾帶著對孩子的壓力,孩子為了取悅家人,而去面對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要求,也擔心自己做不到會讓父母失望,而不願意麵對這樣的失敗,所以孩子會表現出比較好勝。

『玖』 為什麼人會有好強的心理

影響一個人形成好強特質的因素有:

1、先天因素:有的人生性倔強好強,不服輸,他們做事積極,有魄力,喜歡挑戰,氣質類型多為粘液質、多血質,九型人格中多為完美型、實踐型。他們的這種好強的性格幾乎是天生的。

2、性格因素:人說,虎父無犬子。家庭環境對性格的塑造非常大,一個性格堅毅的父親,可能會造就孩子好強的性格,而一個性格強勢的母親,則恰恰相反,可能會造就一個懦弱的孩子。當然,沒有絕對的事,根據個人具體情況不同,每個人的性格發展方向不一樣,這里說的好強,與原生家庭的影響關系密切。

3、安全感因素:一個從小沒有在愛中獲得安全感的人,他會用好強來保護自己。因為在他的世界裡,他不強大,就會危機四伏,他必須好強,強大,渾身帶刺,讓自己遠離一切危險。這種好強的人一般來說,剛愎自用,比較頑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只有自己才能靠得住,別人是不能依靠的。

4、焦慮壓力因素:有的人是非常容易焦慮的,壓力越大,他越好強,因為好強才能緩解焦慮和壓力。這種好強的人,通常會有各種各樣的身體不適,因為他們的身心長期處在疲勞中,是心理問題的易感人群。

好強不是什麼壞事,但是過猶不及。正所謂缺什麼補什麼,好強的人更要學著示弱,剛中帶柔,方能游刃有餘。

熱點內容
陰陽師現世封印為什麼找不到目標 發布:2025-02-11 09:20:24 瀏覽:218
視頻為什麼分享不到微信朋友圈 發布:2025-02-11 09:18:49 瀏覽:923
工控電腦硬碟程序為什麼么會丟失 發布:2025-02-11 09:17:19 瀏覽:873
單位房為什麼便宜商品房 發布:2025-02-11 09:17:18 瀏覽:885
為什麼我的手機貼膜便宜 發布:2025-02-11 09:15:43 瀏覽:287
為什麼困了會不停眨眼睛 發布:2025-02-11 09:06:10 瀏覽:628
阿爾法蛋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11 09:01:54 瀏覽:775
為什麼做了化療後晚上不要睡 發布:2025-02-11 08:58:59 瀏覽:412
為什麼有些人看衣服的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2-11 08:57:21 瀏覽:661
為什麼老婆出軌男人心裡難受 發布:2025-02-11 08:45:59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