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讓孩子幫助做家務

為什麼讓孩子幫助做家務

發布時間: 2022-09-13 20:37:53

❶ 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與意義

專家指出,在未來的社會中,身體素質的好壞和勞動意識的強弱,將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那麼做家務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方法,那麼孩子做家務有哪些重要性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

勞動開發思維。中國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卻不知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思維活動離不開實踐活動。在勞動中孩子往往會遇到或發現新問題,這就會引發他思維的需要,他就要對勞動的結果有所預想,設計達到目的的路徑。當孩子克服勞動中的困難,解決了勞動中的問題,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便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將進一步激發其求知慾,增大學習興趣,促進智力發展。這一過程在其他活動中是難以實現的。

勞動培養技能。不論孩子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需要有動手的技能技巧。如果父母有意識地從小訓練孩子動手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善於動手的好習慣,在未來社會中便能很好地適應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根據長期研究觀察得出結論:在家裡獲得正確的勞動教育的兒童,以後就會很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專門教育。凡是在家庭里沒有接受任何勞動訓練的兒童,雖然國家機關努力去教育他,也不會獲得很好的熟練技巧,會遭遇到各種失敗,會成為很不好的工作者。

勞動增強責任感。一位母親生病了,讓14歲的女兒收拾桌子,而孩子冷淡地回答:“我不是保姆!”媽媽傷心地向專家訴苦,專家問:“您常常讓您的孩子幫您幹家務活嗎?”媽媽說:“從來沒有……”這樣的父母平時總是怕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怕孩子累著,不給孩子學做家務活兒的機會。一旦父母有需要孩子幫把手的時候,孩子不可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父母,對待家庭,他會覺得那是分外的事。

家務勞動是培養孩子對家庭、對父母責任感的有效途徑。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孩子才會逐漸認識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個不可少的重要成員,並且知道自己應當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按照規定的要求和時間完成自己該做的和父母委託的事情。沒有家務勞動的鍛煉,孩子就很難有這種責任感。

孩子不願做家務的原因

1、強制的責任讓孩子變得逆反。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做一些事情,最好用誇獎、認同、支持和鼓勵等情緒來代替“責任”這類有壓力的詞,如果我們總是使用家長權威,孩子可能在長期的強制下會變得拒絕甚至逆反。

2、孩子的成績遭到輕視或者否定。

我們在要求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時候,總免不了擔心孩子會幫倒忙。這種擔心無意識地通過我們的語氣和態度以及不耐煩透露出來,讓孩子覺得他們的幫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比如,孩子動作慢一點,我們就會露出不耐煩的神情,尤其是當我們著急的時候,總是說:“算了,讓我來吧,這個你做不了!”甚至我們在幫孩子們整理他們亂七八糟的玩具時,也會在他們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在孩子們的眼中,似乎沒有多少長期幫忙做家務的理由,因為成年人做得更快,而且更好:擺餐桌、洗碗、打掃,還有倒垃圾,所有這些活兒成年人都會輕而易舉地完成,好像讓孩子幫忙只是給他們一個表現的機會似的。而孩子們都是敏感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夠非常清楚地感覺到他們對我們的幫助是否真的被需要。如果他們看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被肯定,自然也就喪失了對這件事的興趣。

爸爸做家務的重要性

1、爸爸的家務量,決定女兒的職業選擇

很多爸爸都不喜歡做家務,並找出種種借口來逃避,比如工作忙啊,要應酬啊,要賺錢養家,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是,你知道嗎?你的每一次逃避,都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女兒的未來。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做過一個實驗:觀察了326名七至十歲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研究家務量及分配對孩子的職業選擇,結果令人吃驚。

如果爸爸從來不做家務,女兒腦海里就會產生男女不平等的觀念,繼而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只敢選擇那些護士、家庭主婦之類的女性傳統職業;

如果爸爸在家裡和媽媽共同分擔家務,洗衣做飯照顧孩子,無所不做,女兒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就不會受性別思維的束縛,她們敢於挑戰軍官、CEO之類的傳統男性職業。

2、爸爸的家務量影響女兒的婚姻

家務體現出了家庭的各個成員相互之間瑣碎,細微然而無處不在的相互付出,也是共同生活的重要體驗。即便是個單身漢,作為一個自立的成年人,做家務也是天經地義的,這也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覺得做家務這件事情,無論男女,都是一種正常不過,頗有益處的家庭責任,引導女兒男女平等共同分享家務的思想。

3、為什麼爸爸要幫忙帶孩子

首先,在怎麼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爸爸心裡比媽媽更“有譜”。

大多數母親對孩子都是有較高期望的,但在實際教育中,母親往往顯得無計劃。但那些寧願在家裡照顧孩子的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想要培養孩子哪些品質,發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親心中一般都是有計劃的,而母親在這方面就要差一些。

其次,在教育內容上:

父親的知識面也相對廣於母親,而且在史、地、哲上父親往往精於母親。因此,父親給孩子講得更多的是歷史故事、各地民情風俗、英雄人物等。而母親則一般都給孩子講童話,涉及史、地、哲較少。這在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上就稍遜一籌了。

教育方式上

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父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多,零食吃得少;母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不多,零食卻吃得不少。

身體素質上

不用保持干凈,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態度。英國科學家發現,孩子太干凈對身體並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臟”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人如果太干凈,很少接 觸 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會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並不是好事。這樣看來男性對孩子衛生問題的寬松態度反而有 助於 孩子的成長。

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不但養成了孩子的運動習慣,對健康有益,而且無形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力。

性格的培養上

男性喜歡自立的感覺,所以會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有時孩子摔 倒, 並沒有哭,可是母親卻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淚揉出來了。

而父親往往不是這樣,他們會說:走路怎麼不注意,站起 來,往 前走,我相信這次一定會走好。孩子並沒有哭,而是站起來就往前走,父親在後面拍手說:真勇敢!真勇敢!從而使孩子充滿了自信。

敢於冒險

男性喜歡冒險,因此父親對孩子的冒險行為也會適當給以鼓勵,如果孩子從高台階往下跳,母親往往會嚴厲批評,可是父親就不是這樣,他會伸出大拇指,對孩子說:真棒!

探索精神,動手能力

相比母親讓孩子做家務就是掃地、擦桌子,父親更愛和器械打交道——和孩子一起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製作玩具,培養了孩子多方面的動手能力。

忍耐力

如困難、飢餓、勞累等等,認為這些是人生必有的經歷,孩子碰到這些困難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讓他自己去克服。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父親帶孩子固然好,但是許多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卻是缺失的。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做家庭教育咨詢的來訪者基本都是母親,這就說明,在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也許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現象。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 主 的佔50%,以父親為主的佔20%,平分秋色的佔30%。不少爸爸把教育寶寶的責任推給媽媽,自己則躲個清閑,其實這樣做不好。

❷ 現在很多人讓孩子做家務的原因何在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我覺得最關鍵的原因是,做家務的孩子不懶,勤快,勤快的孩子有飯吃,勤快的孩子,學習也自然好。同時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孩子會做飯不能餓著,會洗衣不邋遢,會收拾居住環境整齊。

❸ 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的益處有什麼

有時候家長都不會想讓孩子去做家活,因為那樣他們覺得可能就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觀念,那麼孩子做家務活有什麼好處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的益處,希望能幫到你。

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的益處

第一,家務勞動能夠消除孩子的依賴性,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義務感。

家務,家務,就是家庭事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應該來共同分擔的。孩子,就是家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為什麼就不能來擔當家務勞動呢?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沒有做事情的能力,現在應該給他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這樣的想法和幹家務並沒有什麼沖突。孩子是一點一點長大的,家務也是一點一點的教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務,如:掃地、倒垃圾、收拾碗筷等等。大家不難發現,當孩子為家裡做了一件他能夠做的小事時是多麼高興和自豪!他不僅會因為受到家人的稱贊而感到高興,還會在家裡找到自己的位置,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樹立“我能行”的自信。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在心理上都需要擁有肯定、贊許,都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如果沒有的話,他會在另外的方面得到:例如通過撒嬌、生氣、不吃飯等等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得到心理安慰。當家務勞動在潛移默化中融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時,孩子會為自己能夠為父母分擔家務勞動而感到自豪,同時認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有“要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教育思想的家長,更應該像對待真正的朋友一樣,讓孩子學習分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家務勞動能夠使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學會關心、體諒別人,融洽社會關系,善於合作。

當一個孩子能夠體會到幹家務所需要付出的辛苦和無奈時,他就能夠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父母要為家裡操多少心,要付出多少辛勞,從而通過親身感受產生對父母真摯的敬意。只有這樣的孩子才會對父母充滿感激之心,才會珍惜所得的一切,他會因此而關心、體諒父母,進而盡力為父母做更多的事情。 在幹家務這個過程中,有時候憑借孩子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完成的,這個時候他就需要尋求幫助,或者和人合作。經過多次親身實踐鍛煉,孩子就知道面對問題該怎麼解決,並且能夠通過思考總結出最好的方法——人總是在幹活的時候有“逃避勞累”的想法,這樣更促進其思考能力的發展。

在社會上,會關心、體諒的人就會從別人的角度著想,尊重別人,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和別人精誠合作,更有利於其取得成功。

第三,家務勞動可以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像家務勞動這樣繁雜、瑣碎、持久。在長期的家務勞動中,孩子能夠在反復的操作中變得熟練起來;能夠在成功中尋找到自信;能夠在挫折中受到忍耐的磨練;能夠在枯燥中學會堅持。長久下去,孩子會把家務當成“順手”的一件簡單的事情來處理。其實,在生活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面對許多困難和挫折,有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第四,家務勞動可以使孩子增強辦事條理性。許多時候,我們面對的不是一件事情的出現,而是有好多事情同時都在等著我們去完成。家務勞動也是這樣。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其實就是在教育孩子做人與做事的道理:撿重要的、緊急的先做,次要的、可以延緩期限的後做。有時候,一些事情可以同時做,例如:把衣服放到洗衣機里洗的時候,可以同時在火上燒水,五分鍾的時間里還可以澆花、拖地„„再如:上街買東西的時候要把清單寫好,一次基本上把要買的東西都買來,還要注意在路線上節省時間。常此以來,這些看似不足為道的小事情,小時間卻能夠給孩子的人生節省下一大塊時間財富。

第五,家務勞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這個說法好像很荒謬:“家務勞動”和“學習成績”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吧?其實不然。一個有責任感、義務感的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任務,不會向別人推卸責任;一個關心、體貼別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懂得擁有時珍惜;一個懂得合作的孩子,能夠藉助別人(同學、老師或者父母或者其他認識的人)的力量學到更多的東西;一個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會畏懼,更不會退縮;一個辦事條理性強的孩子不會浪費任何學習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其實,在學習中出現困難的孩子,是從最開始上課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的學慣用品在哪裡開始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東西放在什麼位置,做事情總比別人慢半拍,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幾乎每一次行動全得依賴於老師或者家長的提醒與督促。這樣的孩子的家長,比別的孩子的家長要付出更多的辛勞,但是孩子的成就卻很一般,甚至不會自己獨立地生活。 有鑒於此,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安排家務勞動鍛煉的機會,不僅要及時為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而且要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知道,對孩子來說,有些家務包含著超出本身的意義:我們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走向獨立,成功地構築自己的生活,而家務勞動正是增強他們能力與自信的最佳途徑!

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

1、 家長要有正確的態度。

家長要支持、鼓勵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正確認識孩子參回家務勞動不是為了減輕成人的勞動,而是為了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責任感、義務感、獨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質。

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干,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做。當然,成人要給以具體指導、幫助,督促孩子按時把事情做好,千萬不可包辦代替。

2、 要提高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

孩子年齡小,勞動目的性不強,往往把勞動與游戲相混淆。家長可通過游戲來提高孩子勞動的興趣。如家長可跟孩子比賽誰擦桌子干凈;誰洗手帕濺在地上的水少等等。另外,勞動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太復雜,以自我服務為主;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使孩子過度疲勞,影響勞動效果,甚至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3、 家務勞動要有具體的分工。

家庭成員對家務勞動要進行具體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還應提倡協作。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長的事幫著干。

4、 適時地進行表揚。

❹ 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和好處

孩子就應該要從小培養他們開始去做家務活,這樣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成長,還可以使得孩子以後面對人生更加的一帆風順,那麼讓孩子做家務活的目的有什麼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和好處,希望能幫到你。

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和好處

一、培養責任感

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從自己的事情做起,例如洗自己的襪子、手絹等,再逐漸擴展到家人,讓孩子從小感受到為家人出一份力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孩子會更加熱愛家庭與家人,尊重家人的勞動成果,並學會承擔責任。

二、提升動作技能

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會在做家務的同時鍛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例如在疊衣服的時候可以鍛煉到小肌肉、擦地的時候可以鍛煉到大肌肉,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身體協調性也會更好一些。

三、練習分類歸納

分類與歸納並不只存在於做家務中。在日常生活中,分類與歸納體現在生活物品的整理中,做到分文別類的碼放,使家中整齊干凈。而在學習中,分類與歸納同樣重要,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在熟練掌握生活中的分類歸納後,便會自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將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最初做家務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做不好或者不會做的情況,媽媽要耐心的給予指導,經過反復練習後,孩子便會熟練掌握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在分析遇到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從而提升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增加自信心

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可以獲得幫助家人分擔工作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這種自信心會一直伴隨孩子長大,在他成長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讓孩子做家務並不只是幫助家人分擔責任的目的,而是可以很好的培養寶寶的各方面能力。家長不要因為擔心最初寶寶會把屋子弄亂、衣服洗不幹凈這些問題而總是幫助寶寶解決問題,家長應給予耐心的指導,陪伴寶寶成長,讓寶寶可以在入學之前加以鍛煉,提升自信心與各項技能,從而在入學後可以更好地運用這些技能,使自己成為更加出色的人。

讓孩子融入做家務的方法

當我們把孩子融入做家務的行列中時,當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家長們應當了解,與其阻止孩子參與其中,還不如花點時間教孩子怎樣幫忙。因為他總會在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在你的腳邊轉,堅持要幫忙。

在整理物品時,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他們有太多的生活用品和玩具,我們要做的是,別讓他們有太多的東西去管理。他們需要空間睡覺、吃飯、活動,這些都與孩子努力學會獨立有關聯。明智的家長讓孩子自己吃飯,盡管他也許會把桌子搞得一團糟;讓孩子自己穿戴,盡管也許會很慢。家長在面對孩子自己的生活節奏時,一定要少加干預。

大部分孩子在四歲時就已經能夠釘釘子了,五歲時便可以自己煎蛋、熨衣服。事實上,孩子的工作在兩歲時就可以開始了。但顯然,有些工作會讓孩子無從下手。“從哪裡開始打掃房間呢?”這在孩子看來很棘手,這時如果家長說一句“讓我們先打掃這個櫃子吧”,那整件事就會變得容易操作了。

孩子很樂意幫著擦洗廚房的地磚,擦去木質品上的指印,或者掃地等等。家長要事先想好孩子可以參與到什麼家務中以及如何參與,這就像准備一個派對或是一次旅行,有意思而且值得付出。

蒙台梭利教師在課前都會做好充分准備,以確保在上課時不會遇到障礙。如果在此過程中有特別難的部分,比如旋開瓶蓋或是打開水龍頭,我們就要在預備課中先演示一遍,然後將其動作進行分解。

我們最好把和孩子一起做一項工作所需的工具放在觸手可及、方便拿取的地方,這樣做可以使孩子更專心地從事這項工作。並且,東西擺放得合理有序,可以使孩子有一種安全感。他所使用的工具最好是和他的身體發育相適應的,比如一塊六厘米見方的抹布、一把四厘米長的刷子。

家長在演示時最好處在孩子能清楚看見的角度。慢慢地、清晰地演示,不到必需的時候不要講話。孩子會模仿你的動作,這是他所關注的;談話只會分散他的注意力。

別在孩子面前做你不願他模仿的動作。如果你想教他怎樣清潔溢出來的液體,最好等到真的有水或湯汁溢出時。如果你故意將水倒在桌面上,然後再教他如何清潔,他也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把水倒在桌面上是可以做的。

當你教會了他的時候,你應該鼓勵他嘗試自己去做。當他自己做時,陪在他身邊,但別去干預他,也別批評和指正他。當時或過些時間(這由你定)再做一次給他看,試著從他遇到的問題中延伸出一項積極的挑戰,比如“讓我們試試,能不能把水都盛在水池裡,別灑出一滴”。並且,讓他自己決定做事的時間長短。

當他完成之後(不是“之前”,那樣做只會是打擾),你沒理由不表現出為孩子所取得的成果高興,但別過於直接地表揚孩子。“你做得真是又好又利索啊”比“真是個好孩子啊”對孩子更有好處。也許你的目的是讓他成為一個好孩子,但他的目的是將工作完成得又好又利索;讓他意識到自己成功了,能幫他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現在,你可以教他怎麼整理了。明白整理是工作的一部分是相當重要的。在與他一起工作時,要將積極的態度保持到整個工作結束。不要在孩子不需要幫助的時候插手,但要陪在他身邊,讓他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❺ 為什麼說要培養兒童做家務

過去父母基本上要求孩子一起幫忙做家務,但看看現在的孩子,很多家務都不主動做,讓父母少做,擔心父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父母的耐心不夠,教了一兩次孩子後,發現孩子還是做不好家務,他們不再讓孩子做家務了陳爺爺的孫子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母因為他從小就離婚,所以這孩子平時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還經常幫爺爺奶奶幹活,洗碗、洗碗、做飯等匆忙工作。沒有說過委屈的話。孩子這樣主動是因為爺爺曾經對奶奶說。你也病了,我不能讓你這么累。孩子知道家人的家務都有責任,不是只留給一個人,而是所有成員都要主動負責。後來,這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娶了妻子,兩個人也過得很好。父母應該知道為什麼讓孩子學做家務,這幾個原因!

從孩子做家務的態度來看,孩子的責任感不強。父母都希望孩子優秀,優秀的孩子也從小培養,在小事上也用小細節培養和指導,形成孩子的性格、品質、能力等。因此,如果父母不撫養孩子做家務,在很多方面會落後於同齡孩子,輸給別人,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受挫。

❻ 要試著讓幼兒去學習做家務,為什麼呢

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是提倡讓幼兒去做家務的,或許有些家長會出於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觸碰家務活,覺得做家務這樣的事情就應該是讓大人來做的,但是實際上孩子適當的做一些家務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畢竟大家也不是指望著孩子能夠把家裡的所有活都做完,只是希望孩子在動手的這個過程中鍛煉一些孩子的能力罷了。

二、體諒父母的不易。

當然孩子接觸家務活還會帶來一些好處就是能夠讓他們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如果孩子沒有真的去做家務的情況下肯定是不會意識到做家務也是會感到累的,只有當他們真的做一些家務活之後就能明白父母做家務也不是那麼輕松的,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體諒自己的父母。而體諒父母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盡量不給父母添麻煩,而且有些自己的東西就不會亂放等等,適當的還會主動去幫父母完成一部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❼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做家務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其目的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而是對孩子未來的期許和培養,是家長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孩子為什麼要做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為什麼要做家務

1孩子做家務可以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心靈手巧的孩子大多會一些家務或者手工活,不同的家務可以鍛煉到不同的部位,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以鍛煉到大肌肉。

2孩子做家務可以讓孩子練習分類歸納。

分類和收納的意識,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品需要分類歸納才能理清,學習知識也要分類歸納才能融會貫通。讓孩子從小養成分類歸納的好習慣,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能讓他一生受益。

3孩子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展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家庭責任感。孩子會更愛家,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懂得承擔。

4孩子做家務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並從中獲得自信。

5孩子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引導孩子做家務要留意什麼

1.各年齡的幼兒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應視孩子能力范圍,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時,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範方法。

3.“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罵,有耐心、有步驟地、以游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學習。

4.父母本身對做家務的態度要端正,勿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做家務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夫妻倆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產生“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應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是屬於每個人的,所以屋裡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義務去做。

5.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6.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贊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為年紀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但是沒有關系,熟能生巧,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

❽ 孩子幫忙做家務有哪幾種好處

對大人來說,家務似乎只是苦差事。很多父母都不太願意使得孩子去做家務活,其實孩子做家務的好處是有很多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1、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復性動作,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展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4、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讓孩子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

孩子不願做家務的原因

1、強制的責任讓孩子變得逆反。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做一些事情,最好用誇獎、認同、支持和鼓勵等情緒來代替“責任”這類有壓力的詞,如果我們總是使用家長權威,孩子可能在長期的強制下會變得拒絕甚至逆反。

2、孩子的成績遭到輕視或者否定。

我們在要求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時候,總免不了擔心孩子會幫倒忙。這種擔心無意識地通過我們的語氣和態度以及不耐煩透露出來,讓孩子覺得他們的幫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比如,孩子動作慢一點,我們就會露出不耐煩的神情,尤其是當我們著急的時候,總是說:“算了,讓我來吧,這個你做不了!”甚至我們在幫孩子們整理他們亂七八糟的玩具時,也會在他們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在孩子們的眼中,似乎沒有多少長期幫忙做家務的理由,因為成年人做得更快,而且更好:擺餐桌、洗碗、打掃,還有倒垃圾,所有這些活兒成年人都會輕而易舉地完成,好像讓孩子幫忙只是給他們一個表現的機會似的。而孩子們都是敏感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夠非常清楚地感覺到他們對我們的幫助是否真的被需要。如果他們看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被肯定,自然也就喪失了對這件事的興趣。

大人做家務的好處

(一)能保持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更熱愛生活。做家務的人能學到生活的基本技能,能提高生活自理自立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個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使自己更加熱愛生活。

(二)做家務能使家庭更加和諧,更多溫馨。子女做家務減輕了父母的體力負擔,體現了對老人的孝敬;父母做家務給孩子率先垂範,使孩子也會愛上家務;夫妻做家務體現了彼此尊重,能使夫妻感情更加融洽和睦。

(三)可以培養嚴謹的認真態度和習慣。長期做家務的人很注重細節,辦事認真、從不馬虎,在工作上具有慎密的作風和勤奮敬業的精神。善於做家務的人在單位能受到領導的器重,在事業上也會小有成就。

(四)讓孩子做家務可以成就未來。多幹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熱愛勞動的好品質,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能夠增強孩子的智力和身體;能夠鍛煉孩子的意志和毅力,以及養成勤勞的作風。

❾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你家孩子做家務嗎?相信很多孩子在幼小的年齡,都有過主動參與家務的過程。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了對家務的興趣和時間。承擔適當的家務,不僅是我們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

一、 不同的家庭環境,有不同地拒絕孩子做家務的理由

1.年齡小,不能做,做不好,心疼娃

用這一條拒絕孩子做家務的,八成一是嫌棄孩子幫倒忙,存在圖省事的心裡,認為讓孩子自己,結果肯定乾的沒有麻煩多。

還有就是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想想作為成年的我們,多大開始幹活的?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很多自我成長和發展的能力被家長剝奪了。

聽爺爺奶奶聊起他們小時候的時候,感慨真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爺爺5、6歲就跟著大人幹活,我奶奶8、9歲就照顧一家的吃喝拉撒。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生活的壓力卻只增未減。無論是生活所迫,還是其他原因,我們都要相信孩子的潛能是無窮大的,其實,年幼的孩子也能做很多的事情。你給孩子傳遞怎樣的信念,孩子內心就會長出怎樣的種子。

當然,我們並不是呼籲家長,故意創造困境,刻意磨礪孩子。適當地讓承擔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是對孩子的愛,更是傳遞對孩子信任的力量。

2.對家務的誤解

苦。受社會因素影響,曾經吃過勞動之苦的很多成年人,認為家務是勞動,是苦累的工作,是負擔,不捨得使喚孩子。

功利心。這一定程度上蒙蔽了很多人真善美的雙眼,一定程度上認為做家務是沒有技術含量、無意義的事情,做家務是沒出息的表現。與其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瑣碎的家務上,不如讓孩子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家務活也不是專屬於哪個人的事情,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愛讓我們凝聚在一起,同樣,一起家務活也讓我們家人變得更親密。

3.對學習的狹隘化

我相信很多家長說過,你只要把你的學習搞好,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要讓你操心。孩子完全被架空於生活之上,他們被迫與生活脫節,活成了「學習」的機器。

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不該把學習狹隘化。學習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不可能脫離生活而獨立存在,一個沒有生活真實體驗的人,是「不接地氣」的啊!

想想很多寒窗苦讀十幾載的人們,最後離開學校,卻發現自己學的那點東西基本上又還給老師了,根本對不起自己交的學費。真實的生活,才讓我們記憶猶新,不斷磨礪我們的成長。而做家務就是很好的社會實踐課。

二、 做家務之於孩子的意義

1.    促進孩子的學習

美國佛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適當的家務勞動,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分類、歸納和整理的能力,而且還能提升孩子的動作技能和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最早是通過動作發展思維的,越喜歡動手,越有利於大腦的發育,而家務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    提高孩子的價值感,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過: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無條件的愛給予孩子歸屬感。而價值感的培養就是從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的。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動,不僅讓孩子感受到我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更能在家務活動中,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獨立生活的能力,更有擔當能力和責任心。

當孩子做好一件事後,他就下意識地認為自己還能做好其他事情。有此情感體驗者,通常也會表現為自信、自尊和自強。反之,孩子如果除了學習,其他家庭事情一概不參與。當孩子連學習這件事都無法滿足父母時,就會產生極大地挫敗感,甚至懷疑自己就是「廢物」。

3.    學會如何愛別人

很多家長抱怨,掏心掏肺養了這么多年的孩子,一點不懂得感恩。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有過很多次對父母表達愛的想法,都被父母無情地拒絕了。當一個孩子沒有感同身受地去體會父母的付出時,他們把這一切當做理所當然。只有當孩子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產生同理心和愛心,去理解與愛我們辛苦付出的家長。

最後,我建議家務活動可以做成親子活動,增進親子互動和黏性。家長真的可以更有趣些,把生活過得更有滋味,包括做家務。

我想,做家務在這里更像是一個泛詞,它概指孩子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要把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還給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自主學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滿足孩子內心的需求。

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不要不捨得「用」孩子啊。我們說會愛才是愛,不會愛就是傷害啊。不要在孩子學飛的年齡,剪斷孩子的雙翼,最後我們再抱怨,你怎麼不會飛!

❿ 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和優點

其實讓孩子做家務,主要目的並不是為家長分擔家務,而是在幫助寶寶提升他的能力。那麼有什麼樣的好處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和優點,希望能幫到你。

讓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和優點

第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很有好處,通過動手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讓孩子更聰明。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避免將來長成一個真正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而且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和父母一起做,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爸爸媽媽也會因為有了得力的小助手而高興,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第二:如果是讓孩子參與做飯,我覺得對付不愛吃飯的小寶貝也是個好辦法。我家箏箏從小吃飯就很讓人頭疼,就是吃個面條還可以,其他的都吃的很少,但是通過讓她和我一起做飯,孩子變了。就拿昨天晚上為例吧,昨天吃的白菜粉條,我讓她幫忙把粉條拿出來放到鍋里,到吃飯的時候她又不想吃, 我趕緊說“箏箏今天真棒,幫媽媽做飯了,還拿了粉條,你看粉條在碗里等著你呢,你不吃,她就沒有好朋友了,多傷心啊”,她聽了我的話就說“媽媽,我不讓粉條傷心,我吃”,說著就開始大口吃起來了,哈哈,看著我心裡真高興。如果你家也有這樣的小寶貝,您不妨也試試我這個方法。

第三: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可以讓他們學會做事情的先後順序,講究科學的統籌方法。記得好像是在以前的課本中學過華羅庚的一篇《統籌方法》,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尋的,如果找到合適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的。比如讓孩子參與打衛生,她就明白應該先擦桌子,然後掃地,最後才是擦地板;讓孩子參與做飯她慢慢就明白一個可口的飯菜是怎樣出鍋的,先放油,接著是炒肉,加入調料等等先後順序。我想將來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後順序的,找到合適的規律,做事情就會很順利,否則就會有相反的效果。

第四: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就拿箏箏學剝生雞蛋為例吧,剛開始她看到天線寶寶上剝蛋也要剝,(熟雞蛋早就會剝了),我被她纏的實在沒辦法了,就拿出雞蛋,她開始不會弄,我拿著她的小手和她一起,打開,但是攪拌工作是箏箏獨立完成,後來第二天她就自己嘗試著打開雞蛋,當然是皮和雞蛋液混在一起了,雞蛋就廢了,只能倒掉(這個過程一定不能讓孩子看到,否則她會很傷心的,覺得自己的勞動沒有成果),這樣經過一兩次的訓練孩子就會給你一個驚喜,她自己完全不讓一點蛋皮掉蛋液里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然後我們適時的表揚一番,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不知不覺的樹立起來啦!既培養了勞動技能,又增強了自豪感,真是一舉兩得啊,呵呵!

第五:參與勞動讓孩子體驗勞動樂趣,享受勞動成果,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記得有個周末我們全家在家大掃除,老公負責擦窗戶,我負責擦牆壁,箏箏負責擦桌子和掃地,每個人都各負其責,乾的熱火朝天,等勞動結束大家看著家裡一塵不染的時候,都開心的露出了笑臉,剛才勞動的辛苦一掃而空啦,箏箏還自發的感慨一下“媽媽,你看我擦的桌子,掃的地板多干凈啊,你快表揚我”哈哈,一句話說的全家都樂了!以後每次我要收拾房子的時候,她都自告奮勇的要來幫忙,我也很高興她的參與,經過幾次的訓練,孩子做的越來越熟練了,也減輕了我的家務勞動的負擔。但是我感覺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了孩子的積極參與的精神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因為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就應該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孩子學會做家務的准備

1、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或是專屬的空間

先幫孩子規劃出由他負責的范圍,可利用家中現成的大盒子收納玩具、圖書等,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家。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2、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做到“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父母可以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做,再鼓勵他自己做。3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大人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它回家!”也可以以口頭的方式解說完成的步驟,“請你從桌子上拿果汁和杯子。”利用這樣生活化的句子,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情形,也可以讓孩子當小幫手。

3、把握時機,盡量陪孩子一起做

每個小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孩子對書籍有興趣,可以讓他收拾書房,或指導他將書分類放好,這工作比要求他去掃地來得有效多了。此外,父母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換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家務情趣。把握時機訓練孩子做簡單的家務,耐心地告訴他正確的方法,並陪著他一起做完。例如:“你可以自己用小勺子舀水嗎?可以自己把沙子舀進花盆中嗎?”讓孩子多運用小肌肉,無形中也可以了解孩子的肌肉發展情形。同時站在媽媽旁邊看媽媽做家務的孩子特別愛問問題,媽媽們可要認真地回答,不要敷衍哦!因為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觀察力與思考,來個機會教育,讓做家務也能成為經驗分享的好場所。

4、多贊美鼓勵、少批評,肯定他的努力

“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這類贊美和鼓勵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養成他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此外,參與家務可以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增加對家庭的歸屬感,父母多給予鼓勵贊美,使孩子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自信心、肯定自己,也培養了責任感及積極的人格。

孩子做家務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給錢

金錢不能成為孩子做家務的誘餌

當孩子稍大一些,家長就不要再包攬所有家務,而應該適當讓孩子參與做些家事,比如收拾房間、澆花、倒垃圾、擇菜、洗碗等。家長應移{極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知道,做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如果孩子已經有了這些基本的認識,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能再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就可以得到零花錢。

孩子幫忙做家務,家長當然可以給一定酬勞,但這種教育必須得法,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給零花錢的方式是簡單又隨意的,完全用利益去驅動孩子的行為。家長和孩子畢竟不是僱傭關系,讓孩子有償做家務有很多門道在裡面。

讓孩子體會勞動被認可的喜悅

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父母要細心觀察,了解孩子心態的變化。其中,家長必須對下面三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一是孩子是否對自己勞動的成果產生了自豪感;二是他是否認真在做事,是為了幫助父母,還是為了錢應付了事?三是父母的喜悅和感謝是否傳達到位。因為對孩子來說,為父母分擔辛苦是一種天然的動力,即使不付錢,只要有父母的感謝和尊重,他們依然會感覺到幸福。家長只有了解這一積極動機,才是真的了解孩子,才能真正使用好這種有益的教育方法。

只要孩子做家務時總是喜滋滋的,幹完活總忙不迭請家長欣賞他的勞動果實,家長就不必擔心孩子是被錢所驅動的,這說明他們真心從幹家務的過程中享受到了自我的價值。

鼓勵孩子做家務還有很多辦法

家長可通過引導的方式培養孩子做家務。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應為孩子樹立榜樣,幹家務時可教育孩子勞動是美德,在自己幹家務時可抓住機會讓孩子一起勞動,讓他感到做家務的快樂。孩子在參與家務後更多的以口頭表揚為主,其實孩子能得到家長的贊揚與肯定已經很滿意了。當孩子幫大人做完事,說一句“孩子你真棒”,或許他就會很高興,找到成就感。

熱點內容
女人為什麼喜歡要求別人 發布:2025-02-12 01:07:56 瀏覽:544
小尾寒羊羔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12 01:07:43 瀏覽:465
為什麼眼睛周圍突然有灼熱感 發布:2025-02-12 01:02:47 瀏覽:203
大姨媽顏色棕色為什麼 發布:2025-02-12 01:02:43 瀏覽:522
手機關機的時候為什麼充不進電 發布:2025-02-12 01:01:47 瀏覽:500
為什麼感冒一個眼睛發脹 發布:2025-02-12 00:55:23 瀏覽:735
為什麼愛情會隨時間增長 發布:2025-02-12 00:52:51 瀏覽:93
為什麼有解壓軟體卻不顯示解壓 發布:2025-02-12 00:26:37 瀏覽:820
微信發的視頻為什麼會橫屏 發布:2025-02-12 00:26:32 瀏覽:895
無菌炎症為什麼兩三個月都不好 發布:2025-02-12 00:26:26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