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大班孩子特別容易哭

為什麼大班孩子特別容易哭

發布時間: 2022-09-13 17:55:55

A. 什麼原因才導致孩子太愛哭了

孩子愛哭是一種天性,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們都知道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如果父母聽見孩子洪亮的哭泣,就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如果孩子聲音響亮,也意味著孩子身體健康,是好事。

但是如果孩子整天哭鬧不停,做父母的也會感覺十分煩躁。怎麼動不動就哭,吃飯也哭,睡覺也哭,出去玩也哭,就沒有消停的時候。

其實哭泣”是孩子內在情緒的表達,在家庭中夫妻關系不良、親子關系不良、或者家庭中有其它不良情緒,孩子不能用別的方式表達,才選擇用“哭”來表達內在情緒。所以父母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讓孩子缺乏了安全感,讓孩子缺少了幸福感,讓孩子變得愛哭了。然後試著改變自己,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愛中學會堅強,學會成長。

B. 為什麼小孩子總是很容易也很喜歡哭

小孩愛哭,這完全是正常的。他們的哭有的是表示疼痛、不適,有的卻只是一種往方式,想要什麼,說不清楚,就哭。當孩子的語言能力增強了,哭就會少得多。 有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哭得多,有幾個原因: 1、天生的性格,比較敏感,很小的事他看得很大。比如膝蓋上摔了一個小口子,他會嚎啕大哭,而且沒完沒了; 2、父母下意識地鼓勵哭。比如孩子膝蓋上摔了一個小口子,父母親就老是去「關心」他,一會兒就來問一問、摸一摸,表示過多的擔心;又比如孩子為什麼事不滿意而哭,父母就想盡辦法讓他不哭,把他想要的東西全給他。 雖然孩子常哭,但他並不是不快活。敏感的孩子哭得自由,笑得自由,盡情發泄,哭過了會好過些。研究人員相信,眼淚可以幫助人減少由大腦在壓抑時所產生的有害的化學物質(chemicals)。也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愛哭的人在情緒上、身體上不比不愛哭的人差。 所以不要看見孩子一哭就緊張、就想辦法制止。 為了適當減少孩子的哭,可以試用以下方法: 1、對孩子的敏感要重視。敏感的孩子,對疼痛、對「重大事件」(如心愛的娃娃胳膊掉了、搭好的積木高樓被別的兒童推倒了等等)的感受比別的孩子厲害。因此,嘲笑這種敏感或否定其合法性,甚至批評這種敏感是錯誤的。一定要用理解和同情來反應,幫他從困境中走出來。但是,切不要做過頭,否則會做過頭,也不好。承受力是鍛煉出來的。 2、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低的自尊心會使他敏感的程度增高,哭得更多。所以促進孩子的自我評價,並時時表揚好行為很有作用。你不應該對他要求太多,或者做他能力達不到的事。 3、不要助長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獎勵,也不要懲罰,要以中性態度去對待。不過,在孩子情緒過分激動時,可以和他玩一些消遣性的游戲,分散注意力,或者給予一點親切的安慰。但是,不要給太過分的同情,否則會給孩子哭的「動力」。 4、幫助(或引導)孩子把嚎哭變成語言。教他在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時,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家長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更有針對性地替他解決。 5、不要把自己的消極情緒表現出來,否則他也會模仿,大人流眼淚,他馬上也會哭,如你真有動情的事,應避免在他面前表露,不讓他模仿。 6、不要批評孩子想學習、想做一些事的願望和努力。甚至在結果並不太理想時,也不要批評,而要鼓勵和幫助。比如:他想畫畫,在紙上用彩色筆畫花朵和青草,這很好,但他畫著畫著就到牆上去畫了。這時,你的任務是表揚他的畫畫能力,教育他不要往牆上畫。這樣,他會願意改正,以做得更好來獲得更多的表揚。這時,如果你只批評他在牆上畫的事,他會感到委曲、會哭。 7、對孩子的哭不要極嚴厲地禁止,也不要過份地同情。往往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皺一皺眉、搖一搖頭,表示你的態度即可。 8、對5歲的孩子要立規矩,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但是,規矩要容易執行,比如不要在大人午睡時大聲叫嚷;玩具玩過以後要收拾好;小朋友跌倒要去扶起來,找大人看看是否要送醫院治療等。在立規矩時,要淺顯地講點道理,他懂了,會執行得好些。比如玩具玩過後要收拾好,是為了下次玩時好容易地找到;大人午睡時不要大聲叫嚷是給大人留下安靜的環境,使他們睡得更香等。 當兒童一兩個月都沒有不執行規矩的行為,哭得比以前少我了,則要大力表揚。 9、不要給他貼上一個「好哭的孩子」的標簽,不要當他的面和別人談論他的哭,以保護他的自尊心。 10、對孩子發生哭的行為時,要反應,不能置之不理,如果不理會,有時可能發生危險,問題就大了。比如他跌倒了,哭了,馬上要去看看有什麼問題。腿破了,要處理,頭疼了,要到醫院去檢查。但如果他是無事哭鬧,則轉移注意,讓他玩些游戲,不要什麼都給他。

C. 大班幼兒愛哭的原因

摘要 小孩上幼兒園大班還哭,有可能是大班的老師態度開始有了轉變,比如在行為規范上更加嚴格、學習方面開始有了要求、生活方面的獨立性要求更高等。如果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還沒有完全適應的話,就會感到十分有壓力,進一步表現出更多的情緒。

D. 大班幼兒愛哭的原因

一般情況是小孩生病後往往變得脾氣大了,愛哭了,或是家裡來了長輩: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小孩有了「仗勢」,尤其是一些獨生子女,容易變得嬌氣,愛哭。在正常情況下,有的小孩愛哭,常常是用哭聲作手段引起父母注意,達到某種目的。或許,他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或要求,急了就哭,以哭「說」事。還有一些孩子沒有養成爽快地提出自己的請求,或對家長的要求表示自己態度的習慣,在他們不痛快時就哭。有的父母只注意就事論事,問清哭的原因。加以解決就完了。他們常忽略了教育孩子應該怎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教育孩子懂得愛哭不是好孩子。由於家長一次次的忽略,一次次地在孩子哭了之後滿足他的願望,有的孩子就漸漸地形成了愛哭的習慣。
孩子愛哭和緝戶光鞠叱角癸攜含毛感情脆弱也有關系。由於幼兒認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緒上往往易表現為愛沖動和不穩定性。因為一點委屈或不滿就大哭大鬧,或者本來正在哭著卻又破啼為笑。一般的孩子都會表現出感情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在受到傷害時都會哭。有的孩子對諸如疼痛,驚奇,快樂,恐懼等刺激的反應就
更為強烈,對周圍的事物尤其敏感。別的孩子不在乎的一些小事,也會使他們感受到刺激而異常激動。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造成孩子比較脆弱,遺傳因素和周圍環境是兩個重要的原因。在感情脆弱,敏感的孩子中,約有10%是天生的,另外一些則是後天原因造成的。有些父母感情就比較脆弱,易激動,往往傳給孩子。還有一些孩子自小比較自卑,遇到一點事就覺得受到傷害,心理承受不住。一般說來,感情敏感脆
弱只是孩子個性的一方面,作為家長應該積極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鍛煉孩子。
每當孩子哭泣時,父母首先應弄清楚是怎麼哭的,是真哭還是假哭,是大哭大鬧,還是一般的小哭小鬧,哭的原因是什麼?確定後就可採取措施使其停止哭泣。有一點家長要明確,不能一哭就抱。孩子哭往往是向大人「求援」,見你不理他,哭一會兒,便也覺得沒有意思

E. 寶寶上大班了還哭怎麼辦

寶寶上大班了還哭,有的孩子會一開始就哭,有的則是頭一兩天新鮮,然後才發現白天要跟爸爸媽媽分開了,也開始哭起來。
尤其是早上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哭著抱著爸爸媽媽不放手,家長往往很心疼,不忍心離去。其實這時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到門口把孩子交給老師趕緊走,多數孩子在家長離去之後很快就會停止哭泣的,而越是看到爸爸媽媽孩子越不容易止住哭聲。

在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向老師了解孩子一天的情況,請老師配合當著孩子多講他的進步,家長隨即將孩子每一個細小的進步講給孩子熟悉的人聽,當然也要當著孩子的面講。
聽著別人誇獎自己,孩子心裡也會很高興,趁熱打鐵對他說:「明天再做到如何如何,媽媽還告訴大家表揚你。」

有些家長總認為讓孩子上幼兒園是委屈了孩子,在見到孩子以後噓寒問暖,過分親昵,對孩子提的各種要求百依百順,這樣孩子會認為上幼兒園是爸爸媽媽對不起他,會想辦法提出各種要求作為補償。所以在孩子回家後不要問在幼兒園想不想媽媽、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阿姨好不好一類的話,多問幼兒園的玩具多不多,好玩不好玩什麼,囑咐好家裡其他人,尤其是長輩別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就是受委屈,影響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保持平常心,接孩子的時候看見孩子臉上、身上帶傷,千萬別火冒三丈,要問清楚原因,還要及時向老師反映,教孩子打不贏趕緊跑到老師那裡。

一般孩子上幼兒園會哭兩個星期左右,家長在這段時間一定要堅持住,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會使孩子的情緒更不穩定,甚至會造成前功盡棄。

個別的孩子會持續哭上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時候家長要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寶寶每天在幼兒園的具體情況,比如跟其他孩子合不合群,能不能參加集體游戲,吃飯睡覺怎麼樣,從中找出吸引孩子的方面,想辦法吸引孩子的興趣。還要將孩子的喜好、特長告訴老師,請老師多照顧一些,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展示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信心。必要時可以給老師送點禮物表示謝意。

F. 幼兒園大班愛哭的孩子怎麼辦

寶媽陪伴寶寶的時間是有限的,等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送寶寶去幼兒園,由老師來陪伴了。但是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寶寶難免會因為不適應新環境而哭鬧。看著寶寶哭鬧寶媽也心疼的不得了,那剛去幼兒園哭鬧怎麼辦?

1.給與鼓勵和表揚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是多數寶寶都要經歷的事情,寶媽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責怪寶寶,這樣只能讓寶寶更抵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鼓勵和表揚,要時不時的誇一誇寶寶,告訴寶寶他是最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如果他不去幼兒園的話,老師會想他。在這樣的鼓勵和表揚下,寶寶就會變得願意去幼兒園。

2.不要過分親昵

在送寶寶去幼兒園的路上,寶媽千萬不要跟寶寶太過親昵,一會親一下,一會又抱一下的,這樣只會讓寶寶更不捨得離開寶媽。在路上可以跟寶寶聊一聊在幼兒園的生活,問一問寶寶在幼兒園都學會了什麼。要讓寶寶覺得上幼兒園可以知道很多新鮮的知識,寶寶就不會那麼排斥了。

3.多跟小朋友交流

其實寶寶上幼兒園哭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沒有夥伴,那平時寶媽可以帶著寶寶多跟小同學玩耍,交流感情。這樣在幼兒園寶寶就有了小夥伴,不會覺得孤單了,也就願意去幼兒園了。

G. 小孩大班了但一上幼兒園就哭鬧

哭鬧原因一:環境陌生。如果一個成年人被綁匪帶到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周圍也沒有認識的人,諒你是彪形大漢心裡也會發虛。孩子被送到幼兒園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沒有去過的地方,沒有認識的人,剛剛拉著自己小手的爸爸媽媽忽然撒手離開。恐懼感和不安全感讓他忍不住「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解決辦法:提前訓練。在入園之前就應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比如和鄰居、親戚的同齡人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就懂得怎樣和別人打招呼、怎樣借到別人好玩的玩具、怎樣和別人相處別人才會搭理自己等等。潛移默化中,當他到了幼兒園,看到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小朋友,想親近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大哭大鬧急著逃離呢。
2
/5
哭鬧原因二:自理能力差。在幼兒園,孩子衣服要自己穿,飯菜要自己吃,上廁所要自己脫褲子擦屁屁,玩具要自己整理……對於在家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言,去一個什麼都要自己動手的幼兒園,跟下地獄沒有什麼分別。
解決辦法:提前訓練。不要以為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自然就學會。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看管幾十個這樣的小朋友,沒有辦法給每個小朋友穿衣服,也沒有辦法幫每個小朋友整理玩具。在家先養成好習慣,到了幼兒園就不會有太大的落差,孩子心裡也感覺舒服一些。寧可他在家學吃飯撒了滿地的飯菜,也比等到他在幼兒園沒來得及被老師喂飯而餓哭強得多。
3
/5
哭鬧原因三:家長溺愛。在幼兒園門口,每天都上演著多場生離死別式的哭戲。其實只有生離,沒有死別。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和大人依依不捨的深情,總感覺這生離比死別還要凄慘。
解決辦法:意志堅定。先告訴孩子:你要上幼兒園,就像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一樣,都是必須的。爸爸媽媽上了班才能賺錢,我們家才能生活;寶貝上幼兒園學習知識,才能快高長大。等爸爸媽媽下班後,就會來接寶貝回家的。——首先給孩子一個承諾,下班後來接他,減輕他的分離焦慮。有些孩子還太小不懂事,以為爸爸媽媽走掉就是消失了、不見了、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要安孩子的心。到了幼兒園門口說聲「再見」馬上就走,不要停頓,更不要回頭。如果不放心,可以躲在孩子看不見的不遠處悄悄觀察,會發現孩子一開始哭得稀里嘩啦,等過一陣子哭累了,老師拉他去上課,其他小朋友拿了玩具叫他玩,他不知不覺就止住了哭聲。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停住腳步,孩子就會明白:哦,原來我一哭爸爸媽媽就不走了。這樣的縱容,只會讓孩子的哭鬧變本加厲。
4
/5
哭鬧原因四:老師太嚴厲。如果孩子不是因為以上三個原因而哭鬧,那麼問題有可能出現在老師身上。孩子還小,不懂事也是情理之中。但有些老師,特別是新老師,為了樹立威信整頓秩序,就會板起一張臉。膽小的孩子容易被嚇哭,第二天也不敢去幼兒園了。
解決辦法:主動找老師溝通。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剛入園時老師未必都能夠發現。作為家長,可以直接與老師溝通,減少師生之間的障礙,也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比如:我家孩子有乳糖不耐症,請老師不要給他喝牛奶;我家孩子不睡午覺,請老師不要強迫他睡,讓他坐著不要動,或者幫老師做些事情。通情達理的老師得到家長的反饋信息,也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時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何樂而不為呢。
5
綜上所述,孩子在幼兒園的哭鬧基本都是適應不良引起的。解決了各種適應問題,相信孩子很快會愛上幼兒園,等家長去接時,他還賴著不肯走呢。

H. 小孩上幼兒園大班還哭怎麼辦

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

幼兒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弱,在一個環境待久了容易產生依賴,尤其是假期與父母終日在一起親密接觸,得到充分的寵愛和呵護,他們很渴望能夠繼續這樣下去,排斥和爸媽分開也很正常。

此時,家長不妨跟孩子談談心,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清楚明白地告訴孩子,「假期過完,爸爸媽媽要上班寶寶要上幼兒園,放學的時候我們就見面了。」讓孩子知道過完節後上班和去幼兒園,是每個人都必須做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遵守這樣的規則。

有一點家長需要注意,如果平日孩子哭鬧,家長千萬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潛意識中對上幼兒園有恐懼感,「談園色變」,只會更加抵觸上幼兒園。

清楚告別

及時接送讓孩子有安全感

把孩子交給班主任後,依然要清楚明白地告別,不多逗留。大部分幼兒園九月份開學,小班家長可以提前接寶寶,十月份就恢復正常。剛放完長假,在園時間又突然變長,孩子容易不適應,所以家長盡量准時去接孩子。

要強調的是,幼兒此時看到家人來接自己後,可能又會哭鬧,這是因為孩子適應了一天的集體生活,看到親切的家人後,情緒的正常釋放。家長除安撫外,可以向老師簡單了解孩子在園一天的情況,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給孩子正面強化的暗示:「寶寶長大了,會做早操,會念兒歌,自己吃飯、穿鞋,小朋友可喜歡你了,老師還表揚寶寶懂事,幼兒園那麼多玩具真好玩等。」

小班寶寶哭鬧

帶盆小植物和同學分享

對於很多剛入園的小朋友來說,長假後的入園焦慮不亞於九月初剛入園時的哭鬧。過節時孩子與父母親戚打成一片,很多行為習慣家長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期遊玩時,家人對幼兒全天候的照顧讓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加強,所以節後孩子又開始了大哭大鬧,不肯入園,一夜回到入園前。

畢竟在幼兒園不像在家裡自由自在,家長首先要自己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理解孩子情緒,平和地對待孩子哭鬧。只要家長心態平和,孩子哭鬧一會之後,也會平靜下來,乖乖地去上幼兒園。行為上,家長可以引導和安撫孩子,比如抱抱他,待他情緒穩定後再問他:「我們帶什麼小禮物去幼兒園好?要不要打個電話給你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去幼兒園?」

或者引導孩子自己想念幼兒園,想與小夥伴分享快樂,如「放了好幾天的假了,幼兒園的老師想寶寶啦!」「不知道幼兒園的小夥伴假期都去哪兒玩了,你想不想知道呀?」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將旅遊中拍到的照片或一件紀念品,或在野外挖一個小植物做成盆栽帶到幼兒園去和同伴分享。

規律作息

讓孩子適應園區作息

假期中到處遊玩,打亂了孩子的作息規律,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很難哄睡,這對於第二天的順利入園也不利。因此除了從言語和心理上安撫小朋友,家長也要注意調整孩子的作息規律。一般而言,只要家長方法得當,兩天就能讓孩子恢復正常作息。

盡量做到「家園同步」,比如吃飯習慣,作息時間等,讓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保證孩子的充分休息。

比如,臨睡前一個小時,讓孩子遠離電視和游戲,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們有入睡的安全感。睡前半小時左右,讓孩子洗個暖暖的熱水澡,給孩子讀讀童書,講講故事,幫助他們放鬆心情。

如果假期中家長就已經注意讓幼兒維持平日的作息時間,此時只要繼續保持,不要熬夜,讓孩子安靜入睡。如果幼兒假期是交給長輩帶,長假後只要盡快恢復正常即可。

另外,假期後清淡飲食,保持營養均衡,幫助幼兒盡快恢復節前飲食習慣,對於孩子適應園區生活也有很大幫助。

培養獨立能力

玩具自己收拾

有些家長在假期中,為了表示親昵,會事事包辦,吃飯、喂水果等,讓孩子有十足的優越感。倪老師提醒,假期中,家長有時為了省事,幫孩子做事,或者過度溺愛孩子並不提倡。家長可以換種方式,保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感受到成長,對上幼兒園產生期待。

「孩子在幼兒園培養的自我服務能力、良好的習慣,家長要幫助孩子保持下來,如果代為操勞,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讓孩子明白,無論在家裡還是幼兒園,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意味著長大了,能做的事情都要自己控制、自己做,不要讓孩子感覺突然之間可以很放縱,突然又很約束。」

所以建議家長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得不好而又開始幫他,要慢慢養成其獨立的習慣。比如,告誡孩子吃飯之前不要吃零食,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達成之後有小小的獎勵;飯可以盛得少一些,孩子獨立吃完後,家長當著親友的面進行表揚;鼓勵孩子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整理,幫助幼兒能盡快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I. 小孩上幼兒園大班還哭怎麼辦

不用擔心,把它當成對孩子的歷練吧!一般家長走後孩子就不哭了,在家長面前是撒嬌,想能不去就不去。如果依著她,以後上學怎們辦?會讓老師討厭的,同學也會起鬨。

熱點內容
為什麼老公老是問我晚上吃什麼 發布:2025-02-12 01:50:35 瀏覽:865
為什麼現在失聯大多是女生 發布:2025-02-12 01:45:41 瀏覽:319
為什麼福鱷顏色變淺了 發布:2025-02-12 01:45:33 瀏覽:935
為什麼男人總是喜歡為難男人 發布:2025-02-12 01:43:58 瀏覽:663
為什麼一到晚上起風疙瘩 發布:2025-02-12 01:36:10 瀏覽:402
為什麼長跑完晚上容易做夢 發布:2025-02-12 01:36:09 瀏覽:380
女人為什麼喜歡要求別人 發布:2025-02-12 01:07:56 瀏覽:544
小尾寒羊羔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12 01:07:43 瀏覽:465
為什麼眼睛周圍突然有灼熱感 發布:2025-02-12 01:02:47 瀏覽:203
大姨媽顏色棕色為什麼 發布:2025-02-12 01:02:43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