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有的孩子一罵就離家出走了

為什麼有的孩子一罵就離家出走了

發布時間: 2022-09-13 05:17:46

① 現在的孩子一和家長發生爭吵就離家出走,為什麼要離家出走呢該怎麼辦呢

離家出走似乎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共同飯菜」,甚至成為了一些孩子與父母抗爭的「法寶」。 絕對不能讓他一個人呆著,後果會很嚴重。

② 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

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

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的孩子,還真不少,一定要確保孩子的安全,回家之後要了解到孩子為什麼會出離家出走,找出原因,那麼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

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1

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3歲的孩子處於游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

特別提醒:父母打孩子2注意

雖然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逮住哪裡打哪裡,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

1、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

父母打孩子要告訴他為什麼打他。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才不會再犯。

2、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盡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2

為什麼有的孩子一打罵就離家出走?管教孩子,家長要注意這3點

其實,這無外乎有兩方面的原因:外因和內因。

1、外因:家庭環境

每個孩子各不相同,同樣,每對父母也各不相同。有兩種父母,就容易造成孩子一罵就離家出走。

一種是性格急躁的父母,甚至有家暴的情況,夫妻間常吵鬧動手,打完架妻子跑回娘家或者離家出走。這樣的家庭環境冷漠無愛,孩子會有意無意模仿這種行為,可能罵一句就離開,想擺脫和逃離。

還有一種是對孩子過度溺愛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要求,無原則地滿足;對孩子的錯誤,無底線地包容。

在這樣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容易用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

2、內因:自身性格

有的孩子心大,抗挫折能力強,被父母打罵自然不會往心裡去。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被媽媽打完後,到吃飯的點兒,只要媽媽說一句「還不趕緊來吃飯」,就屁顛顛地端起了飯碗,被打被罵的事早就拋到腦後。

另一種孩子,自尊心很強,甚至是玻璃心,別說打,稍微被說句重話,立刻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了,甚至覺得自己可能不是親生的,越想越氣,背著書包就敢離家出走。

這樣的性格差異,有天生的部分,是遺傳因素決定的;也有大部分是後天在生長環境中養成的,因此以上外因和內因往往相互依存、共同影響。

教育孩子時,動不動就打罵,肯定是不對的。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會養成極端的性格:

要麼膽子小、怕犯錯,唯唯諾諾,不敢嘗試,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出彩;要麼內心充滿仇恨,難以看到世界的善與美,解決問題也喜歡用打罵這種粗暴的方式。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人際關系緊張,甚至可能違法犯罪。

可一味地打不得罵不得,也會慣壞了孩子,尤其所犯錯誤較嚴重時,適當打罵可以讓孩子產生敬畏之心,知道這樣的事不可再犯。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做客節目《圓桌派》時,就曾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人的成長過程當中,他要形成一些東西,就是除了愛之外,還有一個敬和畏,我們有時候在講,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讓他真的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才是保護他。

同樣的道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點打罵沒有是不可能的。不過打罵總歸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起到震懾和教育作用。

孩子離家出走該不該打3

管教孩子,該怎麼做才更有效果呢?

1、打罵前先立規矩。

有句俗話叫「丑話說前面」。

對孩子教育時,立規矩很重要,明確告知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果做了,將會被嚴厲批評或者懲罰,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底線和標准。

一旦犯了錯誤被打被罵,孩子第一反應會對標,知道是做了某件錯事造成這樣的結果。不會輕易有「父母不愛自己」這樣極端的想法,自然不會做離家出走這樣嚴重的事情。

2、打罵時注意方式方法。

實在忍不住要管教孩子時,一定要就事論事,問題得聚焦。

打罵過程中,要跟孩子強調錯誤的嚴重性以及再犯的後果,不要翻舊賬,把孩子曾經犯的錯也翻出來碎碎念;也不要人身攻擊,說「我白養你了」 「你真讓我們失望」這種讓人傷心卻沒有實質內容的話,這樣做只會把孩子推得更遠。

打孩子並不是非得打成什麼樣子,父母要學會「高起低收」,就是雷聲大雨點小,讓孩子知道打是父母教育的手段就可以了,沒有持續的疼痛和傷害,孩子自然不會記恨。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說起過自己父親的做法,就值得學習:折騰半天,噔,來一下,但實際上他真打你,沒把你打成什麼樣。

3、打罵後不忘接納和關愛。

打罵並不是終結,最關鍵的是打罵後的處理方式。

待孩子稍事平靜後,可以先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承認「人無完人」,接納孩子已經犯錯的事實。同時給一個解釋的機會,再提出改正建議。

當孩子已經意識到錯誤時,要點到為止,見好就收,別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最後,記得面帶微笑、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始終不變。

總的來說,教育孩子是一件細活兒。

耐心是必須的,還要多跟孩子平等對話,給孩子表達的機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愛,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賴感,才能養出幸福明理的好孩子。

③ 一吵架我家孩子就會離家出走,這個咋辦

一吵架我家孩子就會離家出走,這個咋辦?你的家庭氣氛可能是太不好了,這樣不利於小孩子的生長和心理。會對她今後的人生路形成很多很多的問題。離家出走。如果呢,只要離家出走了,你就能無限地滿足她的要求,所以她下次還會離家出走。這就看她離家出走的理由是不是正確的再一個呢你可以暗地裡找人保護她只要他不出什麼問題他願意走就走吧看他能走多遠看他有多大的能耐?

④ 家裡的孩子,每次受到批評就離家出走怎麼辦

我覺得你家可能太寵孩子了,孩子一點批評都受不了,現在就知道用離家出走來威脅家長了,長大了如果遇到事情,家長不順他心意,那他是不是還想著跳樓威脅家長妥協。

我覺得你家寶寶一受到批評就離家出走,你其實可以跟在他後面,看他要走到哪裡,你不喊他停下來,中間你也不要跟他講話,總之你就跟著他,他總是會累,總是會餓,這時間你也不要管他,愛走就讓他走,你跟著他就好。

多走兩次發現該批評的事情你還是批評,他離家出走也沒有用,他就不會再干吃苦不討好的事情了。

熱點內容
芬蘭人為什麼不能打孩子 發布:2025-02-12 03:43:10 瀏覽:30
切好的牛肉顏色為什麼很鮮紅 發布:2025-02-12 03:42:21 瀏覽:401
為什麼電腦一待機就會響 發布:2025-02-12 03:36:51 瀏覽:53
小米手機為什麼老是摔壞 發布:2025-02-12 03:30:21 瀏覽:869
女人為什麼喜歡胸毛 發布:2025-02-12 03:29:49 瀏覽:873
為什麼有的男人不給彩禮 發布:2025-02-12 03:26:43 瀏覽:494
為什麼鍍鎳變顏色了 發布:2025-02-12 03:24:36 瀏覽:437
電腦桌前為什麼會有蟲咬 發布:2025-02-12 03:24:27 瀏覽:829
戴爾筆記本電腦為什麼找不到自家wifi 發布:2025-02-12 03:20:09 瀏覽:656
烤生蚝為什麼做不好吃 發布:2025-02-12 03:11:58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