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亞洲男人為什麼比中東男人年輕

亞洲男人為什麼比中東男人年輕

發布時間: 2022-09-12 04:09:17

Ⅰ 為什麼中東男人能力好

阿拉伯人能如此享受性福,與先天遺傳、後天飲食、自然氣候、民族特性和觀念等都有關系。從飲食結構看,牛羊肉對促進阿拉伯人的性慾可謂功莫大焉。中國著名醫典《本草綱目》中也說,羊肉能「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道,開胃健力」。現代醫學和保健研究則發現,將羊肉煮熟,吃肉喝湯,可治男子五勞七傷及胃虛陽痿等,並有溫中祛寒、溫補氣血、通乳治帶等功效。中國人都習慣冬季進補羊肉,而阿拉伯人是四季都吃,甚至每天都離不開。正因如此,他們才能身體強壯、性慾旺盛。此外,阿拉伯人對性愛質量的要求也很高,每一次性生活都希望「盡善盡美」。而有了西地那非等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現代葯物,更是讓阿拉伯人的性能力如虎添翼。在開羅大街小巷的葯店,這類葯物賣得很火,消費者中有老年人、中年人,還有不少年輕人。一位埃及朋友告訴記者,當地人買這類葯物並非是「那話兒」不行了,而純粹是「精益求精」,為了讓性生活上個層次。「服葯以後,男性的勃起質量會大幅提高,堅挺的時間也會更持久,這都是飲食無法短時間改善的。」阿拉伯人注重性保健,也為他們享受性福提供了必要條件。當地人上廁所後,幾乎不用手紙擦拭,而是直接用清水沖洗。不管是老百姓家裡,還是公共衛生間,便池附近都能看到一根細長管子,會定向噴出清水來。也正是這個原因,阿拉伯人患痔瘡的非常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痔瘡為何物。此外,阿拉伯國家的男孩在成年前都要進行割禮,即割包皮。這保證了清潔衛生。所以,當地人很少因為包皮過長而患生殖系統疾病,也從未聽說有人因這一問題而影響了夫妻生活。

Ⅱ 歐洲男人帥還是中東男人帥歐洲女人漂亮還是中東女人漂亮為什麼

我覺得還是歐洲人比較帥,因為他們的眼睛很亮,而且鼻樑很高。

Ⅲ 中東男人為什麼大

中東男人大,是因為中東氣候涼的原因吧,南方氣溫高,人的個子就低,所以氣溫涼人能長高,氣溫高人長不高,就是這個原因。

Ⅳ 亞洲男人比歐洲男人好嗎

亞洲男人,看哪裡的,中國的,low,大男子主義,沒靈魂,只有肉慾,真正有愛的男人太少,封建,而且欺負女人。
像那些沙烏地阿拉伯什麼的就更別提了,一個男人帶幾個女人,別說人權了。
日本,男人工作很辛苦,是女人的天堂。
俄羅斯,男人打女人嚴重,而且比較大男子主義。

歐洲男人相對好一些,一個原因他們有基督教,另外一個原因是教育普遍高一些,尊重女性,但是同樣,男人本色,但是希望真愛心靈之愛的女人可以去歐洲或者英語國家。但歐洲男人在責任上沒有部分亞洲男人做得好,比較在乎金錢。部分中國男人是很負責的。
其他的國度,呵呵了。。

總體而言,歐洲男人更好些。

Ⅳ 為什麼亞洲男人頭大身小,而歐洲男人是頭小

主要和體型有關吧因為亞洲人的骨架沒有歐洲人的大身高也比他們矮小也沒他們壯實所以顯的頭比他們大吧你看高大肥滿的人肩部一般比瘦的人寬的多肩部一寬頭就顯小

Ⅵ 亞洲的男人和歐洲的男人身體素質為什麼差那麼多

基因占很大方面,
我在澳洲,記得在醫院看到剛出生的小白人,就是亞洲人不一樣,挺著小胸脯,壯的不行

Ⅶ 為什麼亞洲男人普遍長得文弱,而歐美男人長得強壯多了

環境是關鍵,歐美氣候寒冷,古代到現代,寒冷的氣候讓他們身體逐步進化的更為強壯以抵抗惡劣氣候,這是適者生存的規律,另外飲食,多為肉類,肉類讓身體的體質長的更為強壯,你覺得吃肉的霸王龍跟吃草的三角龍,哪個更厲害?

Ⅷ 亞洲男人怎麼那麼小

那裡的人也比我們強壯的多,不光是男人,女人也是

比如說中國女人體重超過50KG就覺得重了,在外國

大部分都超過50KG,原因很簡單,如果你天天吃肉

也會這樣,比如說早晨起來就喝牛奶吃鹿肉,如果你

能習慣的話。你可以陪養你下一代,看看他是不是

和洋人一樣長的壯。

Ⅸ 為什麼中國男人比外國男人長得丑中國男人的「老二」比外國男人的小請詳細回答(圖片也要.)

因為你的審美觀認為中國男人比外國男人丑,你潛意識就這樣認為的,沒辦法改變。至於老二嘛,看生活水平就知道了。老外,你所認為的老外應該是歐美等富裕國家的老外吧,他們從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方面本就超出中國人均水平一大截。俗話說,吃得好就長得好。老外吃得好長得好,他們政府給他們的福利待遇又多,醫療教育不用操心,汽車便宜賣,房子不算貴,多出的錢又喜歡消費在健身運動上,自然高大壯實。況按身高比例來說,老二自然也會變大了。

Ⅹ 為什麼亞洲人種比非洲、美洲、歐洲人種都小呢

完全是種族問題!
非洲從南到北氣候類型差異很大,有些地區自然、地理條件比歐洲要好很多!
北非的埃及文明發展更是早於歐洲,自然條件與地中海對岸的羅馬希臘沒有實質差異,現在的南非仍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
再想想美洲印第安人居住的美國與換了人種後的美國的差異,這可是同樣的自然環境啊!

國人誤解非洲的九個方面
中華復興網 http://www.1840cn.com
〔 作者:劍虹 轉貼自:辣椒城 點擊數:1187 更新時間:2004-4-17 文章錄入:shirley 〕

每當與親戚朋友相聚時,我們總會聊起許多關於非洲的話題。他們沒去過非洲,外行人肯定說不出內行話,貧窮、落後、戰爭、飢餓等凡與貶意沾邊的字眼仍是絕大多數人對非洲的印象。下面,我將世人對非洲各種各樣的誤解大致理出常見的十個方面加以解釋和澄清,藉以希望對非洲懷有誤解的人們看過此篇文章後,改變以前落伍的狹隘的觀念。

一、政治誤解。非洲,留給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政局不穩、權力更迭、兵荒馬亂的是非之地。追溯歷史,造成非洲動盪的狀況既有非洲人自身的責任,也有歷史的成因。在經濟上,非洲諸國長期處於西方國家經濟的附庸狀態,一直進行著被掠奪的不平等的貿易。在政治上,當非洲各國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後,一些國家的發展因照抄蘇聯模式而一波三折;八九十年代期間,西方國家開出治國"葯方",向非洲大陸兜售民主,結果遺害無窮,導致更多國家的政局岌岌可危,沖突四起。現在,人類社會步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題,一些長期困擾非洲的沖突、動盪等問題或者已經結束,或者正在降溫。百聞不如一見,到過非洲的人會發現,一些國家比中國還富裕,很多城市建設得非常優美,經濟建設快步進行。其實,非洲有58個國家和地區,現正在發生的或有可能發生沖突的非洲國家僅是少數而已,千萬不能因為老皇歷以及少數存在著問題的國家而將非洲大部或全盤給予否定。
二、經濟誤解。非洲大陸是全球窮國集中的地方,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有23個在非洲,評價非洲,人們總是從貧窮、飢餓開始談起。事實上,非洲的一些國家"祖上都曾闊過",例如以石油、錳、鈾和木材作為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的加彭,在198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已達到3177美元;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出口工業的象牙海岸,198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曾達到1200美元;以石油和木材長期作為經濟支柱的剛果(金)也曾達到1200美元;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利比亞1985年的人均產值竟達5000多美元,在當時居世界第28位……後來隨著石油價格下降、美元貶值、地區沖突、政策失誤、貪污腐敗等原因,部分國家開始"家道沒落",但更多的國家經濟發展後來居上,國力大增。
今天的非洲,粗略估計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越中國,一些國家相當富裕。例如:在1999年或2000年,塞席爾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6100美元;留尼汪為4800美元;利比亞為4400美元;加彭為4006美元;模里西斯為3600美元;南非為2920美元;波札那為2848美元;突尼西亞為2100美元;納米比亞為1791美元;阿爾及利亞為1581美元……看過這些數字後,你能說現在的這些非洲國家窮得很嗎!
三、氣候誤解。在氣候方面,我發現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對非洲大陸的氣候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誤解。誤解之一,認為非洲各國也存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非洲屬於熱帶大陸,個別國家如納米比亞存在著春夏秋冬之分,少數國家僅分涼季和熱季或者冬季和夏季兩個季節,但更多的國家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誤解之二,認為赤道線上的國家是溫度是高或氣候最炎熱的國家。被赤道線橫穿的非洲大陸上的國家共有5個,自東向西分別為(1)肯亞: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2)烏干達:年平均氣溫為22℃左右。(3)剛果(金):年平均氣溫為27℃。(4)剛果(布):年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5)加彭:年平均氣溫26℃。看過這組數字,你會驚奇地得出恰恰相反的答案,這些國家,天氣相當涼爽,溫度大多維持在年平均氣溫左右,終年如春。其實非洲大陸溫度最高、最炎熱的地方是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區。誤解之三,認為非洲是一個氣候炎熱的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大陸。需要強調的是非洲是一個熱帶大陸,而非高溫大陸,位於撒哈拉以南包括赤道線上的廣大非洲國家的溫度常年在20℃~30℃之間,氣候溫宜,風光秀麗,果香蜜甜,資源充裕,是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我在非洲呆了3年,走進之後才發覺非洲猶如安徒生筆下美如仙境的童話世界:非洲地域遼闊,地理獨特,氣候典型,植物多樣,既有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也有廣袤無垠的熱帶草原,還有高聳的群山,幽靜的山谷,奔騰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四、資源誤解。每年,國際社會通過無償援助、援建項目、信用貸款以及減免債務等多種途徑向一些非洲窮國提供經濟援助。電視屏幕也會不時閃現某國鬧飢荒的鏡頭,龜裂的大地、逃荒的難民、干癟的婦女以及嗷嗷待哺的嬰兒,又讓許多人產生這樣的誤解:非洲可能是一處窮山惡水之鄉,蠻荒愚昧之地,資源十分匱乏,要不,為何如此窮困?
其實,這種畫面在非洲只是少數現象而不能代表全體,相反,非洲是個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陸。抱著金飯碗過著靠救濟的生活,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非洲的礦產資源特別豐富,種類繁多,儲量巨大。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要原料基本取自於非洲。森林資源同樣豐富,面積6.37億公頃,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9%,是世界上擁有熱帶雨林面積最廣闊的地區之一,不少為珍稀樹種,同時盛產貴重林木和經濟樹種,植物品種大約在4萬種之上。草原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27%,居各洲之首。擁有其他洲無法比擬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哺乳動物有100多種,禽類400多種。赤道多雨帶,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水力資源豐富,估計年發電量可達2萬億度,約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1%。非洲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漁業資源豐富,不少沿海地區,均為世界著名漁場。
五、人種誤解。聊起非洲,黑人總是人們談論的話題,似乎非洲就是黑非洲,僅是黑人的非洲,這又是另一種誤解。
非洲現有人口近8億,由於歷史上的地區性遷移和人種融合,民族結構十分復雜。若按膚色劃分,可分為(1)黑色人種的非洲黑人:主要是住在撒哈拉以南的廣大地區,約占非洲總人口的70%以上,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黑非洲"。(2)白色人種的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北豐,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西撒哈拉,皆是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阿拉伯人為主要居民的阿拉伯國家和地區。(3)黃色人種的馬達加斯加人,主要居住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是2000多年前從東南亞遷移過去的。
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國家已成為多部落、多民族、多人種、多語言、多宗教的國家,黑、白、黃及其混血人種尋常可見。
六、酋長制度誤解。在非洲,提起酋長,總讓人感覺神秘莫測。現在,在許多非洲國家裡,實際上存在著兩套權力機構:一套是現代國家的管理機關,從中央到地方分別由總統、省長、縣長、鄉長等官員實施管理;另一套則是傳統權力系統,主要在存在酋長領地的廣闊的農村,實行酋長制度,這就是"非洲特色"。
酋長制度最初是從原始的氏族制度演變而來,非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逐步過渡時,大大小小的酋長土邦和酋長制度遂慢慢形成。今天的酋長制度在黑非洲仍廣泛存在,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里,正朝著衰落和解體的方向悄悄演變,這是政府有意識的行為和目的,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七、市場誤解。非洲是世人眼中一個貧窮落後的大陸,不少人認為若去非洲開店,價格越低的商品肯定越暢銷,這是對非洲市場的誤解,現在你若抱著這樣的思維方式赴非經商,肯定會碰個頭破血流。近年來,非洲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很快,人們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消費水平穩步提升,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人們的消費觀念與朝代潮流同行。在非洲,絕大多數的黑人消費相當超前,一旦手中有了現鈔,他們就隨意消費,一點也沒節制。他們的消費慾望非常強烈,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掏錢就買,跟著感覺走,絲毫不考慮無錢後的生計問題,許多男人不養家,他們領到薪水就去酒吧,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直到囊中羞澀為止。所以,去非洲開店,非常賺錢,因為黑人手中的鈔票始終是活錢,一直在社會上繞來轉去,匯成條條歡快流淌的水溪,隨時准備流入你這個店老闆的錢袋裡。 完全是種族問題!
非洲從南到北氣候類型差異很大,有些地區自然、地理條件比歐洲要好很多!
北非的埃及文明發展更是早於歐洲,自然條件與地中海對岸的羅馬希臘沒有實質差異,現在的南非仍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
再想想美洲印第安人居住的美國與換了人種後的美國的差異,這可是同樣的自然環境啊!

國人誤解非洲的九個方面
中華復興網 http://www.1840cn.com
〔 作者:劍虹 轉貼自:辣椒城 點擊數:1187 更新時間:2004-4-17 文章錄入:shirley 〕

每當與親戚朋友相聚時,我們總會聊起許多關於非洲的話題。他們沒去過非洲,外行人肯定說不出內行話,貧窮、落後、戰爭、飢餓等凡與貶意沾邊的字眼仍是絕大多數人對非洲的印象。下面,我將世人對非洲各種各樣的誤解大致理出常見的十個方面加以解釋和澄清,藉以希望對非洲懷有誤解的人們看過此篇文章後,改變以前落伍的狹隘的觀念。

一、政治誤解。非洲,留給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政局不穩、權力更迭、兵荒馬亂的是非之地。追溯歷史,造成非洲動盪的狀況既有非洲人自身的責任,也有歷史的成因。在經濟上,非洲諸國長期處於西方國家經濟的附庸狀態,一直進行著被掠奪的不平等的貿易。在政治上,當非洲各國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後,一些國家的發展因照抄蘇聯模式而一波三折;八九十年代期間,西方國家開出治國"葯方",向非洲大陸兜售民主,結果遺害無窮,導致更多國家的政局岌岌可危,沖突四起。現在,人類社會步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題,一些長期困擾非洲的沖突、動盪等問題或者已經結束,或者正在降溫。百聞不如一見,到過非洲的人會發現,一些國家比中國還富裕,很多城市建設得非常優美,經濟建設快步進行。其實,非洲有58個國家和地區,現正在發生的或有可能發生沖突的非洲國家僅是少數而已,千萬不能因為老皇歷以及少數存在著問題的國家而將非洲大部或全盤給予否定。
二、經濟誤解。非洲大陸是全球窮國集中的地方,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有23個在非洲,評價非洲,人們總是從貧窮、飢餓開始談起。事實上,非洲的一些國家"祖上都曾闊過",例如以石油、錳、鈾和木材作為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的加彭,在198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已達到3177美元;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出口工業的象牙海岸,198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曾達到1200美元;以石油和木材長期作為經濟支柱的剛果(金)也曾達到1200美元;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利比亞1985年的人均產值竟達5000多美元,在當時居世界第28位……後來隨著石油價格下降、美元貶值、地區沖突、政策失誤、貪污腐敗等原因,部分國家開始"家道沒落",但更多的國家經濟發展後來居上,國力大增。
今天的非洲,粗略估計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越中國,一些國家相當富裕。例如:在1999年或2000年,塞席爾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6100美元;留尼汪為4800美元;利比亞為4400美元;加彭為4006美元;模里西斯為3600美元;南非為2920美元;波札那為2848美元;突尼西亞為2100美元;納米比亞為1791美元;阿爾及利亞為1581美元……看過這些數字後,你能說現在的這些非洲國家窮得很嗎!
三、氣候誤解。在氣候方面,我發現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對非洲大陸的氣候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誤解。誤解之一,認為非洲各國也存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非洲屬於熱帶大陸,個別國家如納米比亞存在著春夏秋冬之分,少數國家僅分涼季和熱季或者冬季和夏季兩個季節,但更多的國家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誤解之二,認為赤道線上的國家是溫度是高或氣候最炎熱的國家。被赤道線橫穿的非洲大陸上的國家共有5個,自東向西分別為(1)肯亞: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2)烏干達:年平均氣溫為22℃左右。(3)剛果(金):年平均氣溫為27℃。(4)剛果(布):年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5)加彭:年平均氣溫26℃。看過這組數字,你會驚奇地得出恰恰相反的答案,這些國家,天氣相當涼爽,溫度大多維持在年平均氣溫左右,終年如春。其實非洲大陸溫度最高、最炎熱的地方是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區。誤解之三,認為非洲是一個氣候炎熱的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大陸。需要強調的是非洲是一個熱帶大陸,而非高溫大陸,位於撒哈拉以南包括赤道線上的廣大非洲國家的溫度常年在20℃~30℃之間,氣候溫宜,風光秀麗,果香蜜甜,資源充裕,是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我在非洲呆了3年,走進之後才發覺非洲猶如安徒生筆下美如仙境的童話世界:非洲地域遼闊,地理獨特,氣候典型,植物多樣,既有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也有廣袤無垠的熱帶草原,還有高聳的群山,幽靜的山谷,奔騰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四、資源誤解。每年,國際社會通過無償援助、援建項目、信用貸款以及減免債務等多種途徑向一些非洲窮國提供經濟援助。電視屏幕也會不時閃現某國鬧飢荒的鏡頭,龜裂的大地、逃荒的難民、干癟的婦女以及嗷嗷待哺的嬰兒,又讓許多人產生這樣的誤解:非洲可能是一處窮山惡水之鄉,蠻荒愚昧之地,資源十分匱乏,要不,為何如此窮困?
其實,這種畫面在非洲只是少數現象而不能代表全體,相反,非洲是個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陸。抱著金飯碗過著靠救濟的生活,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非洲的礦產資源特別豐富,種類繁多,儲量巨大。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要原料基本取自於非洲。森林資源同樣豐富,面積6.37億公頃,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9%,是世界上擁有熱帶雨林面積最廣闊的地區之一,不少為珍稀樹種,同時盛產貴重林木和經濟樹種,植物品種大約在4萬種之上。草原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27%,居各洲之首。擁有其他洲無法比擬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哺乳動物有100多種,禽類400多種。赤道多雨帶,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水力資源豐富,估計年發電量可達2萬億度,約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1%。非洲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漁業資源豐富,不少沿海地區,均為世界著名漁場。
五、人種誤解。聊起非洲,黑人總是人們談論的話題,似乎非洲就是黑非洲,僅是黑人的非洲,這又是另一種誤解。
非洲現有人口近8億,由於歷史上的地區性遷移和人種融合,民族結構十分復雜。若按膚色劃分,可分為(1)黑色人種的非洲黑人:主要是住在撒哈拉以南的廣大地區,約占非洲總人口的70%以上,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黑非洲"。(2)白色人種的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北豐,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西撒哈拉,皆是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阿拉伯人為主要居民的阿拉伯國家和地區。(3)黃色人種的馬達加斯加人,主要居住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是2000多年前從東南亞遷移過去的。
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國家已成為多部落、多民族、多人種、多語言、多宗教的國家,黑、白、黃及其混血人種尋常可見。
六、酋長制度誤解。在非洲,提起酋長,總讓人感覺神秘莫測。現在,在許多非洲國家裡,實際上存在著兩套權力機構:一套是現代國家的管理機關,從中央到地方分別由總統、省長、縣長、鄉長等官員實施管理;另一套則是傳統權力系統,主要在存在酋長領地的廣闊的農村,實行酋長制度,這就是"非洲特色"。
酋長制度最初是從原始的氏族制度演變而來,非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逐步過渡時,大大小小的酋長土邦和酋長制度遂慢慢形成。今天的酋長制度在黑非洲仍廣泛存在,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里,正朝著衰落和解體的方向悄悄演變,這是政府有意識的行為和目的,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七、市場誤解。非洲是世人眼中一個貧窮落後的大陸,不少人認為若去非洲開店,價格越低的商品肯定越暢銷,這是對非洲市場的誤解,現在你若抱著這樣的思維方式赴非經商,肯定會碰個頭破血流。近年來,非洲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很快,人們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消費水平穩步提升,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人們的消費觀念與朝代潮流同行。在非洲,絕大多數的黑人消費相當超前,一旦手中有了現鈔,他們就隨意消費,一點也沒節制。他們的消費慾望非常強烈,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掏錢就買,跟著感覺走,絲毫不考慮無錢後的生計問題,許多男人不養家,他們領到薪水就去酒吧,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直到囊中羞澀為止。所以,去非洲開店,非常賺錢,因為黑人手中的鈔票始終是活錢,一直在社會上繞來轉去,匯成條條歡快流淌的水溪,隨時准備流入你這個店老闆的錢袋裡。 完全是種族問題!
非洲從南到北氣候類型差異很大,有些地區自然、地理條件比歐洲要好很多!
北非的埃及文明發展更是早於歐洲,自然條件與地中海對岸的羅馬希臘沒有實質差異,現在的南非仍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
再想想美洲印第安人居住的美國與換了人種後的美國的差異,這可是同樣的自然環境啊!

國人誤解非洲的九個方面
中華復興網 http://www.1840cn.com
〔 作者:劍虹 轉貼自:辣椒城 點擊數:1187 更新時間:2004-4-17 文章錄入:shirley 〕

每當與親戚朋友相聚時,我們總會聊起許多關於非洲的話題。他們沒去過非洲,外行人肯定說不出內行話,貧窮、落後、戰爭、飢餓等凡與貶意沾邊的字眼仍是絕大多數人對非洲的印象。下面,我將世人對非洲各種各樣的誤解大致理出常見的十個方面加以解釋和澄清,藉以希望對非洲懷有誤解的人們看過此篇文章後,改變以前落伍的狹隘的觀念。

一、政治誤解。非洲,留給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政局不穩、權力更迭、兵荒馬亂的是非之地。追溯歷史,造成非洲動盪的狀況既有非洲人自身的責任,也有歷史的成因。在經濟上,非洲諸國長期處於西方國家經濟的附庸狀態,一直進行著被掠奪的不平等的貿易。在政治上,當非洲各國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後,一些國家的發展因照抄蘇聯模式而一波三折;八九十年代期間,西方國家開出治國"葯方",向非洲大陸兜售民主,結果遺害無窮,導致更多國家的政局岌岌可危,沖突四起。現在,人類社會步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題,一些長期困擾非洲的沖突、動盪等問題或者已經結束,或者正在降溫。百聞不如一見,到過非洲的人會發現,一些國家比中國還富裕,很多城市建設得非常優美,經濟建設快步進行。其實,非洲有58個國家和地區,現正在發生的或有可能發生沖突的非洲國家僅是少數而已,千萬不能因為老皇歷以及少數存在著問題的國家而將非洲大部或全盤給予否定。
二、經濟誤解。非洲大陸是全球窮國集中的地方,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有23個在非洲,評價非洲,人們總是從貧窮、飢餓開始談起。事實上,非洲的一些國家"祖上都曾闊過",例如以石油、錳、鈾和木材作為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的加彭,在198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已達到3177美元;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出口工業的象牙海岸,198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曾達到1200美元;以石油和木材長期作為經濟支柱的剛果(金)也曾達到1200美元;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利比亞1985年的人均產值竟達5000多美元,在當時居世界第28位……後來隨著石油價格下降、美元貶值、地區沖突、政策失誤、貪污腐敗等原因,部分國家開始"家道沒落",但更多的國家經濟發展後來居上,國力大增。
今天的非洲,粗略估計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越中國,一些國家相當富裕。例如:在1999年或2000年,塞席爾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6100美元;留尼汪為4800美元;利比亞為4400美元;加彭為4006美元;模里西斯為3600美元;南非為2920美元;波札那為2848美元;突尼西亞為2100美元;納米比亞為1791美元;阿爾及利亞為1581美元……看過這些數字後,你能說現在的這些非洲國家窮得很嗎!
三、氣候誤解。在氣候方面,我發現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對非洲大陸的氣候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誤解。誤解之一,認為非洲各國也存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非洲屬於熱帶大陸,個別國家如納米比亞存在著春夏秋冬之分,少數國家僅分涼季和熱季或者冬季和夏季兩個季節,但更多的國家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誤解之二,認為赤道線上的國家是溫度是高或氣候最炎熱的國家。被赤道線橫穿的非洲大陸上的國家共有5個,自東向西分別為(1)肯亞: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2)烏干達:年平均氣溫為22℃左右。(3)剛果(金):年平均氣溫為27℃。(4)剛果(布):年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5)加彭:年平均氣溫26℃。看過這組數字,你會驚奇地得出恰恰相反的答案,這些國家,天氣相當涼爽,溫度大多維持在年平均氣溫左右,終年如春。其實非洲大陸溫度最高、最炎熱的地方是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區。誤解之三,認為非洲是一個氣候炎熱的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大陸。需要強調的是非洲是一個熱帶大陸,而非高溫大陸,位於撒哈拉以南包括赤道線上的廣大非洲國家的溫度常年在20℃~30℃之間,氣候溫宜,風光秀麗,果香蜜甜,資源充裕,是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我在非洲呆了3年,走進之後才發覺非洲猶如安徒生筆下美如仙境的童話世界:非洲地域遼闊,地理獨特,氣候典型,植物多樣,既有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也有廣袤無垠的熱帶草原,還有高聳的群山,幽靜的山谷,奔騰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四、資源誤解。每年,國際社會通過無償援助、援建項目、信用貸款以及減免債務等多種途徑向一些非洲窮國提供經濟援助。電視屏幕也會不時閃現某國鬧飢荒的鏡頭,龜裂的大地、逃荒的難民、干癟的婦女以及嗷嗷待哺的嬰兒,又讓許多人產生這樣的誤解:非洲可能是一處窮山惡水之鄉,蠻荒愚昧之地,資源十分匱乏,要不,為何如此窮困?
其實,這種畫面在非洲只是少數現象而不能代表全體,相反,非洲是個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陸。抱著金飯碗過著靠救濟的生活,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非洲的礦產資源特別豐富,種類繁多,儲量巨大。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要原料基本取自於非洲。森林資源同樣豐富,面積6.37億公頃,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9%,是世界上擁有熱帶雨林面積最廣闊的地區之一,不少為珍稀樹種,同時盛產貴重林木和經濟樹種,植物品種大約在4萬種之上。草原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27%,居各洲之首。擁有其他洲無法比擬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哺乳動物有100多種,禽類400多種。赤道多雨帶,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水力資源豐富,估計年發電量可達2萬億度,約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1%。非洲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漁業資源豐富,不少沿海地區,均為世界著名漁場。

熱點內容
電腦裝系統為什麼要收錢 發布:2025-02-12 11:29:20 瀏覽:859
陰陽師的黑蛋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2025-02-12 11:28:35 瀏覽:685
為什麼微信發現頁看不到視頻號 發布:2025-02-12 11:21:38 瀏覽:900
手機拍照頭為什麼倒過來 發布:2025-02-12 11:21:05 瀏覽:518
糖果手機為什麼不禁電 發布:2025-02-12 11:20:54 瀏覽:586
英語中時間為什麼總放在句末 發布:2025-02-12 11:20:41 瀏覽:745
人為什麼會突然忘記腦子里的東西 發布:2025-02-12 11:16:25 瀏覽:467
垂楊柳房子為什麼比勁松便宜 發布:2025-02-12 11:01:47 瀏覽:570
為什麼指甲的顏色很粉 發布:2025-02-12 11:01:45 瀏覽:976
水質抽出來為什麼變顏色 發布:2025-02-12 10:56:13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