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女人嫁人為什麼要加姓氏

女人嫁人為什麼要加姓氏

發布時間: 2022-09-08 14:54:25

『壹』 為什麼在古代女子出嫁要隨夫家姓

過去女子的社會地位很低,都是依附男人生活的,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是男人資產的一部分。當官的男人如果犯罪了,被判處流放。妻兒肯定也要跟著一起流放,因為女人只是屬於男人的資產而已,沒有選擇的權利。

女子在嫁人之後就跟著夫家姓,這便是男權社會的表現,也代表了家庭當中男人的地位。古代的女子是沒有名字的,不像男子有名還有字,女子僅僅只有一個姓氏而已。比如姓張,就成為張氏。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為了區分,就會起一個小名。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過去女子的地位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低微,男人可以隨意的踐踏和羞辱。再加上過去很多都是盲婚啞嫁,一旦嫁人了就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了,很多女子的一生都過得極其可憐。

『貳』 歐美國家妻子為何要隨夫姓

在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這是傳統的風俗習慣。在中國古代,婦女結婚後也會將丈夫的姓氏加在自己的姓氏之前,如今,香港地區仍保留了這一習俗。婦隨夫姓的主要原因還是婦女的地位不高造成的。

從歷史上看,女性婚後隨夫姓的傳統來源於信仰,同時得到法律的規范。大部分美國人是基督徒,《聖經》上說男女結為夫婦就成為一體,女性婚後隨夫姓便是結為一體的表徵,自然而然成為文化上的傳統;同時在1972年以前,女性結婚後隨夫姓是許多州的法律要求,比如法律規定結婚女性投票時必須用夫姓,不用夫姓就不能投票;開銀行戶口也必須用夫姓以及成為屋主等等。

(2)女人嫁人為什麼要加姓氏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妻冠夫姓大致在漢魏之際構成雛形,到南朝末期蔚成風氣。究其原因,估計同世家大族式的家族組織逐漸形成有直接的因果關系,特別是到了東晉南朝時期,以庄園為范圍的同宗聚居已經是戰亂年代中求得家族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形式。

作為增進家族共同體內一切成員之凝聚力的辦法之一,把妻冠夫氏作為一種稱謂原則確定下來,顯然是必要的,而其副作用必然是妻子對夫家人身依附的關系進一步加強。

1929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民法》第四編第三節第一千條,首次對「夫妻之冠姓」作了法律表述:「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贅夫以其本姓冠以妻姓。但當事人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1933年和1944年,內政部先後修正公布《更名改姓及冠姓規則》,其第四條規定,呈請冠姓的條件必須是「非漢人而請冠漢姓」,可知此為「夫妻之冠姓」的唯一例外。

參考資料:網路--婦隨夫姓

『叄』 日本的女人嫁人了一定要姓嗎為什麼呢是古時候就有了的規矩嗎 不理解!

網友小狼忠說話理太偏,誰說中國就不改了?
日本屬於漢文化圈,改姓的風俗跟中國古代一樣。古代女子從父姓,有閨名,嫁人後改夫姓,將父姓掛在後面,比如張李氏蘭芝,就是丈夫姓張,父親姓李,本名李蘭芝。
這是典型的父系社會的文化,然而其背後則是家族觀念。改姓,標志著你加入了這個家族,是這個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這棵大樹上的一根枝條。這雖然是一種歧視,但是同時也是一種家族對此人的認可。與此相似的,入贅就是夫隨婦姓。還有過繼,就是讓子女跟另外一個姓氏姓。其本質還是家族觀念、宗族文化。
國外也是類似。
華夏民族文化核心就是宗族,祖先永遠都是我們應該銘記的。然而因為近代那些破事,多少人成了數典忘祖之輩?真是豈有此理。

『肆』 為什麼女人嫁人就得改姓

大家都知道,西方女人結婚後,一般情況下是要改隨夫姓的。大家也都知道,西方人的離婚率比咱中國高好幾倍。那麼,結婚,離婚,再結婚,再離婚。前前後後反反復復進出婚姻好多次的人在歐美世界一點也不稀奇。那麼這些女人的姓氏是不是也要很麻煩地變來變去的呢?是每結一回婚都改一回姓呢?還是永遠使用第一任丈夫的姓呢?

看報道說,有的外國女人跟了丈夫姓,她離了四次婚,現在還掛著不知哪任離婚老公的姓,如果這離了婚的丈夫給你有美好回憶,也還罷了,若是夢靨一般的痛苦經歷,豈不恐怖?

但是成年人進入社會多年,突然改姓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有報道稱,美國婦女離婚容易改姓難。

其中涉及的社會因素很多,想到的有以下幾點,對西方社會了解也不深入,歡迎拍磚:

1.但問題是,離婚後的女人,尤其是職業女性,改姓有點像步入雷區。很多女性在婚後仍然在職場拼殺,多年慣用冠有夫姓的名字,已經建立起「職業品牌」、「 產品信譽」,一旦改名,這個效應就大打折扣。

2.很多人選擇不改姓,很大程度上是嫌麻煩。成年之後,改姓名可是一番破費周章的事情。更改姓名後需要通知的機構有一大串:僱主、稅務局、銀行、按揭公司、信用卡公司、地方政府、工作和養老金部、房產注冊署、駕照辦公室、水電煤氣、汽車急救公司、電話、手機、互聯網公司、皇家郵局、保險公司、醫生、牙醫、專業組織……整個手續都辦齊全,沒個一年半載根本不可能!再加上改電子郵件、社交網站、博客,工程量肯定不小。

3.離異後有子女的女性通常保留夫姓,這樣子女就不必更改姓氏。而且女人自己也能夠與子女保持同一姓氏。而且貌似西方女人離婚後前夫往往對其和子女有贍養義務。離婚後,又沒有再婚的女人,常常可以拿到前夫的一些經濟補助。西方男人一旦結婚不輕易離婚,也是其中一大原因。據說美國離婚最頻繁的群體,往往是一無所有的窮人。而富人和中產階層一旦離婚,代價很大,財產會大幅縮水,所以他們的婚姻較為穩定。從西方很多名人傳記和日常故事中你常會發現這一點。

大多數情況下,離異有子女的女人通常保留夫姓,這樣子女就不必更改姓氏。但一些女性即使沒有小孩,也寧願保留夫姓,有的是因為夫姓更好聽,有的是因為她們在職場上一直使用這個姓氏。

『伍』 女人結婚後採用丈夫姓氏的利弊

如果是以個人觀點去看待這個問題,那麼我認為夫妻如何是同姓是很好的,畢竟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即使是女生也想有個跟自己同姓的孩子啊,如果兩個人都是一個姓,也不會因為跟誰姓的問題而吵架了,所以這方面去看待問題的話是很不錯的哦。
西方國家大多是正式結婚之後,妻子的形式改成跟丈夫一樣的,所以一家人都是同一個姓氏。中國也有「冠夫姓」這一說,比如古時候如果一女子姓李,老公姓張,結婚後,女子就變成了「張李氏」或者「張氏」。現在已經不這么用了,但是結了婚以後如果有人稱呼她為「張太太」或者「張太」,這樣大家也知道是稱呼這位李姓女子。現在中國女人結婚是不改姓氏的。

『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為何古人嫁人後要隨夫姓

因為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長河中,生產力低下,很多事情都是男人在做,如生產,保家衛國,統治,貿易,傳播文化等等,女人是最沒有地位的 而且你看家譜上面女人都是只有姓氏而沒有具體的名字。

造成這樣的原因很多,有社會的,歷史的,經濟的,政治的,生產力的,思想的等等

『柒』 為什麼香港、澳門、台灣的結婚女士的名字前面要帶上丈夫的姓氏

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了,女人一旦改嫁就要用夫家的姓氏,後來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改掉了,但是港、澳、台是資本主義,沒有變化。

『捌』 古時候,女子出嫁後為何要冠上夫家姓氏

這是封建壓迫的表現,古代女子講究三叢四德,既嫁從夫,地位低下,成婚以後往往被視做私人的財產,自然要冠以夫姓
在一點
冠以夫姓是為了說明是夫家的人了

『玖』 為什麼西方女人嫁給老公後要改姓,而中國卻沒有這個習俗

女子出嫁後改隨夫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習俗。非常非常古老,古老到大約在父系社會出現左右就出現了這種習俗。這種習俗是父系社會的文化遺留的文化習俗。

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古代,女子是男子的附庸,在一個家族中只有男子是家族傳承的繼承者,女性最終會嫁給別的家族,所以女性在古代更像是家族的客人,是外族的親人。所以西方女子出嫁後會改姓夫姓,以表明家族歸屬,雖然我們一直認為西方人的家庭觀念不如中國,但是實際上或許比中國薄弱,但是還是比較強的。人是社會動物,然而人的第一個社會歸屬就是家庭,所以姓氏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特徵。

其實在中國也出現過這種文化現象,只不過是改姓,而是稱呼的變化。必須姓張的嫁給了姓劉的,那麼外人稱呼上就稱之為劉張氏,將來在墓碑上也會寫成劉門張氏某某之墓。所以在中國不是沒有這種情況,而是換了一種形式。現在香港台灣地區依然存在著這種現象,女子出嫁後要在名字之前添加夫姓,比如陳馮富珍。在東南亞華人圈裡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及的。

現在女性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別說半邊天了,這一片天差不多全給佔了,但是這個古老的習俗卻依然保留了下來,在現在這樣的近似女權社會中,這個習俗是父系社會留給我們為數不多的文化烙印。

『拾』 香港或澳門是不是女性嫁人後都要在自己名字前加上丈夫的姓,是不是有此情況,誰說詳細一點

是這樣的。

前面的是丈夫的姓氏,後面的是自己本身的姓氏。

跟丈夫的姓氏是個人意願,不是一定要改名的。

例如范徐麗泰、陳馮富珍

熱點內容
和田玉為什麼越盤顏色越透 發布:2025-02-13 04:55:27 瀏覽:283
為什麼右欄播放歷史找不到了 發布:2025-02-13 04:45:24 瀏覽:950
親屬卡淘寶為什麼用不了 發布:2025-02-13 04:40:35 瀏覽:990
孩子為什麼喜歡用手摳肚子 發布:2025-02-13 04:40:35 瀏覽:561
為什麼孩子不按家長說的走還頂嘴 發布:2025-02-13 04:13:05 瀏覽:271
眼睛為什麼突然間辣眼睛 發布:2025-02-13 04:09:44 瀏覽:348
你為什麼總是學不好面向對象 發布:2025-02-13 04:07:16 瀏覽:648
微信不好拍照片為什麼 發布:2025-02-13 04:07:14 瀏覽:438
肺炎為什麼晚上睡覺咳得厲害 發布:2025-02-13 04:00:29 瀏覽:816
為什麼眼睛特別疼 發布:2025-02-13 03:58:53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