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懷孕吃貨的孩子為什麼果凍

懷孕吃貨的孩子為什麼果凍

發布時間: 2022-09-05 03:24:01

㈠ 為什麼有些人在懷孕前喜歡吃的食物在懷孕生孩子後就變得不喜歡了

細心的寶媽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孩子大多也都不太愛吃,從科學的角度看,這是怎麼回事呢?

3、控制攝鹽量。食鹽攝入越多,妊娠高血壓發病率愈高,勢必影響胎兒健康。因此孕媽要控制好攝鹽量,每天不要超過8g。

㈡ 懷孕三個月了,今天下午吃了好多的零食,薯片,果凍什麼的,會對寶寶有影響么

問題分析: 早孕期間飲食最好是不要多樣化,零食盡量避免。早孕期間由於進食少,容易出現這個貧血的現象。 意見建議: 懷孕期間要吃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還要注意補鈣,像瘦肉、蛋、奶、蔬菜水果都要注意補充。如果有明顯的嘔吐現象,要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確保胎兒的營養成分、。

㈢ 小孩子吃果凍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孩子吃果凍時除了陪同他們之外,還需要注意一下事項。

1、果凍不僅口感好而且還很美觀,所以寶寶們都愛吃,但是家長們可以千萬要注意啦,3歲以下的寶寶是絕對不能吃果凍的哦。

2、禁止寶寶吸食果凍,很多寶寶在吃果凍的時候都喜歡吸食,這樣是很容易導致卡住的,所以寶寶吃果凍一定要用勺子挖著吃。

3、禁止寶寶把果凍含在口中玩耍,稍有不慎便很容易導致果凍卡在喉嚨處哦。

4、禁止寶寶在吃果凍的時候說笑打鬧,很多寶寶喜歡邊吃東西邊玩鬧,切記寶寶在吃果凍的時候禁止說笑打鬧哦,避免發生意外。

防止小兒將果凍吸入氣管要注意以下幾點:

1、1歲以下的小兒不能吃果凍。

2、不要吸食果凍,應將果凍從殼中擠出來或用勺挖出來吃。

3、不要將果凍含在口中玩耍。④吃果凍時不要說笑、打鬧。

擴展知識:

寶寶吃果凍有哪些害處

1、寶寶經常吃果凍,沒有一定的飲食規律,會擾亂消化系統定時進食的條件反射,胃腸也得不到應有的休息,致使胃腸蠕動減弱,引起寶寶食慾減退,影響正餐的正常攝入。

2、長期攝入果凍等含糖事物,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使寶寶出現好動、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癥候,有礙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3、果凍的主要成分海藻酸鈉在提取過程中,很多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分幾乎完全喪失;且果凍的主要成分屬於膳食纖維,不易被消化吸收,寶寶如果攝入過多,會影響他們對必須的營養素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導致寶寶發育不良。

4、果凍並非水果製品,其主要成分是藻酸鈉及瓊脂、明膠和香精、色素等。兒童攝入過多果凍會影響機體對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干擾對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可導致味覺異常、異食癖等症。使果凍產生誘人香味的香精,是由脂類和醛類等化合物溶於酒精配製而成的,果凍的鮮艷色澤則是加入人工合成色素的結果。進食添加了人造香精、人工色素的果凍,不僅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且由於小兒肝臟、腎臟的解毒排泄功能較低,容易使毒性物質蓄積在體內,妨礙機體新陳代謝,影響少年兒童發育。

㈣ 為什麼說果凍對我們的身體有特別大的傷害,而且果凍特別的臟

果凍並非沒有營養
含有大量膳食纖維,且熱量極低,能治療便秘
經常聽見媽媽們這樣教育孩子:「果凍里什麼營養都沒有,別老吃它。」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熱量低,含豐富膳食纖維
顧名思義,果凍應該是用水果製成的一種食品。

它幾乎不含蛋白質、脂肪等任何熱能營養素,想減肥或保持苗條身材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吃時注意3個問題
果凍是一種不錯的零食,但吃的時候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一是果凍的生產離不開食品添加劑,雖然它們都是安全的,但小孩子不要多吃,每天食用50—100克就可以了。二是有些果凍是「果味」果凍,生產原料中沒有果汁果肉,而是果味香精和食品色素,這樣的果凍營養價值不高,最好別吃。三是挑果凍時一定要看包裝是否結實,有無漏氣漏水,千萬別光圖便宜 .

㈤ 小孩子為什麼吃不了果凍

果凍的大小剛好和小孩的口差不多大,小孩吃的時候容易滑進氣管和卡在食道上,造成呼吸困難

㈥ 80後的孩子們,沒有人知道這個果凍叫什麼嗎

我們常常都會聽到身邊有孩子的人抱怨帶孩子太累了,寶寶淘氣不聽話,要很多人一起照顧孩子才能忙得過來。可是,為什麼外國人卻可以一個人帶孩子呢?
中國人帶孩子為什麼累
長輩很少給小孩使用尿不濕,導致消耗大量時間在小孩排泄問題上,國外尿不濕基本普及。
長輩從來不現成的嬰兒食品,認為不健康,小孩的飯從菜到做飯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
整個社會支持度不夠,一旦帶小孩出門,各種不便,基本上要兩人陪同才行。在日本,據我觀察,很多公共設施都考慮到了嬰兒的需要,比如廁所,比如有自動販的尿不濕應急,比如有各種無障礙設施,方便嬰兒車。
國內獨生子女一代,從小到現在都嬌慣,導致做家務的能力非常差。
下面,就來看看美國人帶孩子的妙招吧。

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妙招
(1)如何讓小寶寶不哭: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GU反復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鍾,不要抱讓她哭,准備等10分鍾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鍾,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鍾,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2)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美國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個感嘆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3)如何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里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4)趴著睡養美女: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5)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6)拒絕抗生素!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鏈的保鮮袋裝冰塊,用干凈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鍾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葯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周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7)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准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臟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交代:寶寶洗澡盡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發水,清水最最好!說盡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8)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GU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盡管GU用筆畫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么多了。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們將孩子,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準穿衣服只穿尿布。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准奶頭,如何保護奶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免費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料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數據證明,我有奶。
(9)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10)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還是急診,兒科的男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么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葯,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11)你會換尿布嗎?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干凈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開尿布,擦乾凈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么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12)你會拍嗝嗎?姿勢一,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姿勢二: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喂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13)早點吃五穀雜糧: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GU說,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14)別破壞寶寶的專注力: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注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鍾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注的環境吧。
(15)慢慢走路,小聲說話: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小區的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16)只要沒有生命危險,鼓勵寶寶試試看,摸摸看:中國父母禮節有餘,膽子太小。"別動,危險,站起來地上臟,別摸,會刺到。。。。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美國父母最常說的卻是"Tryit!"試試看,摸摸看。鼓勵寶寶,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嘗試和認識世界。大不了衣服弄臟,地上滾來滾去的寶寶時光很短,飯粒菜湯翻了一地,大不了掃一下他們會早學會吃飯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進鞋子難受難清潔。總之有很多阻礙孩子快樂的條條框框,促使我們的小天使們越來越快地變成成人,變成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快樂第一重要,衣服臟了不重要,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17)一天只能批評兩次!父母也不可以隨便批評寶寶,一天只能批評兩次,兩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額吧。美國老師這么慎重交代的。於是,寶寶外婆說:"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夠,2次的話我10分鍾就用完了,這太難了。我大笑。在嬰兒的時期,批評有用嗎?拉個便便也被阿姨批評"寶寶又干壞事了"我會反問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嗎?
以上內容就是網上熱議的臭名昭著的《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
--------------------------------------------------------
心理全面揭示「哭聲免疫法」的
:南加州著名的兒科JANE GU,其實是個華人,在美國網路可以搜索到,且差評不斷。

二、哭聲免疫法在西方的起源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這是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的名言。現在國內網上瘋傳的哭聲免疫訓練法、延遲滿足訓練法,嬰兒完整睡眠訓練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此。行為主義者的理想國就是一個徹底程序化了、光禿禿的,沒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聖的精神存在,而是機器,環境怎麼塑造和訓練,就輸出什麼樣的結果。
我們來看看本人的家庭被訓練得如何。年約翰·華生出版了《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在這部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 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華生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這種風格的教養實踐中長大的。他的兒子們對華生的描述是這樣的 :「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約翰·華生在學術圈名聲大噪之時,他痛苦的大兒子雷納卻背叛了行為主義而學了精神,成了精神家。也許是童年匱乏情感的創傷太嚴重,精神也未能拯救雷納。雷納曾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其前妻的二個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兒多次自殺,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倡導並踐行「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的華生家族,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華生的外孫女Mariette記憶中,媽媽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Mariette自己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
悲劇的種子其實早在華生童年已經種下。華生的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行為而兩次被捕。童年對愛的絕望,讓 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如今,在歐美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會得到助產士和的「親密育兒」的建議。親密育兒,按需喂養,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最基本的共識。
三、哭聲免疫法的真實案例
2,我微博的網友評論;「我哥在加拿大,鄰居是倆高知,信哭聲免疫法帶孩子,出生後單獨睡間,苦得死去活來也不去管。孩子6歲還不說話,現在孩子10歲,從很小就被診斷為自閉症。」

3,網友私信告訴我曾使用哭聲免疫法冷酷訓練孩子,現在孩子被診斷自閉症。
4,一名愛護子女、堅持喂哺母乳的好媽媽,疑為盡快教懂3個月大兒子「一覺睡到天光」,昨凌晨縱聽到愛兒哭喊亦心不予理會,豈料及後男嬰俯趴在床窒息死亡。
以上個案,哭聲免疫法的擁護者可能大呼冤枉,辯解哭聲免疫法不是說一直不抱,而是不能一哭就抱,要逐步延長反應時間。經常聽到嬰兒哭鬧卻不及時反應的媽媽,可見已喪失很多母性本能,再加上「科學理論」支持,更相信自己的不及時回應是對的。在這些可怕觀念的毒害下,媽媽對嬰兒越發冷漠,堅信嬰兒在用哭泣威脅自己,那心情不佳的時候,放任嬰兒哭泣怎可避免?
即使嚴格按照第一次延遲5分鍾,後面逐步加長的原則訓練,對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礎也是摧毀性打擊。
四 從專業心理學角度解讀親密育兒
嬰兒出生後處在和母親一體的感覺中,也許母親只是掐著表延遲了5分鍾回應哭泣的嬰兒,嬰兒的整個世界已經開始崩塌,承受地獄般的煎熬。
孩子在出生大概頭2個月里處在「正常自閉期」,這個期間孩子對外界反應很少,基本就是吃和睡。因為這時候在孩子的感覺里,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就像還在里一樣,尚不存在「外在的媽媽」。母親的積極關注和陪伴,維持了孩子的這種「全能自戀」,既世界與我一體,呼奶喚抱,無所不能。
在「以嬰兒為中心」的母嬰關系裡,嬰兒自主地微笑,激盪起母親的喜悅,也發自內心地對嬰兒微笑;嬰兒夜半啼哭,母親哪怕在另一個間也會同時醒來沖過去撫慰嬰兒。母親以嬰兒的感受為中心,與嬰兒共振,給予積極的回應與關注。這樣長大的孩子,會成為心理學所說「自我實現」的人,他們會發自靈魂深處對生命充滿熱情和創造力,於人友善,同時會堅定的捍衛自己。用印度瑜伽的說法,「心輪」較敞開的人自然有這種呼應能力。如果媽媽自身也得到愛比較少,更偏重頭腦,心的感應能力偏弱,尤其是頭腦還被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佔據時,更容易遵循教條而不是心靈。
孩子的全能自戀較充分滿足後,心智自然向前發展,逐漸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開,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關注別人,愛向內灌注滿了自然會流向外界,這就是所謂的「主體客體分化」,完成這種分化後,嬰兒對世界有一個最基本的信任,將來不會在遇到挫折時就想要毀滅一切。
哭免等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破壞孩子的全能自戀感,孩子吃驚地發現「這個世界居然不如我所願,我哭的時候的居然不及時回應我!」可能母親只是掐著表延遲了5分鍾,在尚未形成邏輯性空間思維能力的小嬰兒感覺里,整個世界開始破碎,地獄般的煎熬似乎永無盡頭。
一些網友的微博回復:
「小時候常被可怕的夢魘纏繞,夢境怪誕沒有內容,多是一些諸如不斷旋轉的無底洞或者象蛇一樣盤旋的奇怪線條。我總在恐懼中哭著醒來,卻發現自己一個人躺在沙發床上,哭了半天卻還是沒有人理睬。父母從未真正意義上陪伴過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長大後總感覺缺乏安全感以及與父母親情連接斷裂障礙的因素之一。「
「以前寶寶哭,我有時候,是偶爾,不是經常,會故意不理,聽她哭我會覺得隱隱開心。後來我明白,原來是我小時候經常被漠視,曾經被放在村子的路上哭了一天沒人理。懂了這個後,我再也不會漠視寶寶哭了,也不會覺得高興了。」
在得不到回應的煎熬中,嬰兒會累積巨大的恐懼和憤怒。到了兒童期,可能一些非常小的挫折,就會讓孩子無理取鬧大爆發,對父母拳打腳踢,瘋子一樣不可理喻;有時候面對一點危險都沒有的事物,卻驚恐發作,害怕得恨不得躲進里。完全不像正常兒童,面對新鮮事物,可能有點害怕,但還是滿懷好奇去探索。
我在新浪微博上批判了哭聲免疫法之後,網友們的評論,讓我再次震驚這種方法的危害是多麼廣。很多媽媽反饋,在使用了哭聲免疫法後,寶寶臉上的快樂越來越少,不愛笑也不愛看人,寧願自己玩,果然「乖」了很多。
如果媽媽渴望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嬰兒」,只有吃喝拉撒的需要,此外任何「無理取鬧」都不願理睬甚至打擊,孩子只能主動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僅剩一點維持活著,不再對這個世界發出吶喊,成為一具悲哀的行屍走肉。
特別宅的人,很可能是因為曾經的欲求不被看到,從而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再無法和人產生交集和共振,成為一個不惹麻煩,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人中如同孤島,這是好深好深的終極悲哀。
五 夜哭,因為孩子需要你
有些嬰兒經常會在夜半啼哭,於是一些「專家」又跑出來指點,說夜奶頻繁會導致嬰兒睡眠不足,影響大腦發育,要戒夜奶。相信這些說法的媽媽,如果你自己夜裡餓了,或是做噩夢驚醒,是希望老公不搭理你呢,還是給你熱點牛奶,來個溫情的擁抱?
嬰兒和成年人不同,尚未建立「客體穩定性」。就是說,一個東西,看見的時候就是存在的,看不見就不存在了。我家貓就是這樣,乒乓球如果滾進沙發底,小貓咪不會去找,大貓咪知道乒乓球雖然看不見但還是存在,會去沙發底尋找。這就是為什麼,嬰兒喜歡玩「藏貓貓」游戲,大人用手把臉蓋上,再打開手露出臉,嬰兒會很驚喜的笑,因為剛才你明明不存在,怎麼又出現,然後又消失,又出現,太神奇啦。大一些的孩子,已經建立了客體穩定性,這個游戲就不再逗笑。
有時候媽媽僅僅去上了個廁所,嬰兒也會大哭,因為真的以為媽媽消失了。嬰兒需要經常透過媽媽的撫慰,確認自己和媽媽的存在。就像鏡子一樣,嬰兒透過媽媽溫情的容顏,映照出自己,感受到自己。有些「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記不住自己和別人臉部的細節,因為他們曾經很少得到媽媽深情的注視,即使看到媽媽,也常是空洞無物的眼神。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如同噩夢一般,很像嬰兒的思維過程。嬰兒的世界充滿幻想,沒有邏輯,既有美好創意的一面,也有如《生化危機》一般的破碎和噩夢,佛洛依德稱之為「初級思維過程」。這個過程,通過父母的撫慰,逐漸人性化,邏輯化,同時成為天馬行空般創造力的來源。
孩子莫名其妙的夜哭,焦躁,驚恐,很可能是感受不到母親的存在,陷入混亂的初級思維過程,無法將現實和幻想區別開來。這個我自己深有體會,《生化危機》里的小女孩還有超級武器型媽媽,而我的夢里只有僵屍怪獸和死亡。如果這個時候還要訓練孩子「堅強」"完整睡眠」,就是將他推進無底的地獄。不知道那些為孩子腦神經發育著想的專家,這時候是要保護孩子發育什麼呢,發育被妄想的神經迴路?
摘錄一些網友的觀察體驗: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平時從沒看過孩子的奶奶和姥姥都跑來強行讓我和兒子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似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我記得那天下大雨,從外面趕回家的時候自己也哭成淚人!一進家門,兒子看到我時那個眼神我永遠都忘不了」
「小月齡寶寶夜奶有著填飽肚子和滿足心理需求的雙重作用。大寶寶吃夜奶滿足心理需求居多!快三歲的小小米同學依然會在生病,遭遇挫折等等之後要求頻繁夜奶,之後明顯心情修復的十分不錯。「斷夜奶」只有傷害!」
「說到我心坎里了,瓜哥是個夜奶頻繁的孩子,我也經常被提醒或者教育說夜奶頻繁對孩子發育不好。對比我持置之不理的態度。我沒聽說過誰家孩子因為夜奶頻繁長大成了傻子,我只聽說過三歲定八十。我小時候就有對黑夜的恐懼,我想我的孩子也一樣,所以在他每一次夜醒的時候我都會把他摟在懷里,告訴他媽媽在。」
所以,孩子哭,很簡單,依母親的本能,去撫慰他。任何違背人類本能的育兒法,都會帶來人性的逆轉,當然,這也是心理有飯吃的基礎。為了避免你的孩子將來花大量時間和金錢看心理,盡情的親密育兒吧。無論他的"正面"行為,如微笑,還是"負面"行為,如哭鬧,都能得到及時而溫暖地回應,他會感覺自己的雙腳紮根大地,踏實而心安。他可以成為靈魂深處召喚他成為的人,世俗的價值體系可能會嘲笑他,最終,他的成就讓世人驚為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其實,他只是一個最正常的孩子,得到了本應得的愛。
孩子夜哭夜奶頻繁,確實會讓母親疲憊不堪。如果母嬰之間心的鏈接增加,孩子經常感受到母親的存在,可以減少夜哭的次數。若和孩子之間的鏈接不深,請不要責怪自己,因為你自己在嬰兒時期,也沒有經常被母親深情地「看見」。平時可以有意識的多去感受嬰兒,比如讓自己全身放鬆,觀察嬰兒的呼吸,同時也感受自己的呼吸,母嬰之間呼吸的節律,如協奏曲一般。這就是一種催眠練習,非常好的增加心與心的鏈接,讓人活在當下,存在感十足。當人體驗到當下的存在感,「頭腦的我」卻很容易焦慮恐慌,練著練著就想逃離當下,思緒飄走。如果有情緒升起,則繼續觀察這個情緒,不評判,不阻礙,不逃跑,讓情緒流動。這就是提升覺知力和平等心的「生活禪修」。嬰兒天然地活在當下,和萬物鏈接,藉助嬰兒的存在,覺知自己,事半功倍。請珍惜這個神奇的生命,深愛他,就是重新療愈自己「內在的嬰兒」,讓曾經受傷的自己和孩子共同長大,再一次面向心靈去生活。
後記:親子關系這個話題,真是幾萬字也寫不完,因為太多活生生的個案,揭示童年親子關系對孩子未來婚戀、事業人際關系等所有方面決定性的影響。這些影響,和我們通常以為的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父母從小訓練嬰幼兒,將來孩子並不會,反而會在成年後的某個時間退行成無能的嬰兒,給家庭和事業造成巨大損害。真正自主的人,一定是童年對父母的依戀得到足夠滿足的孩子。

㈦ 為什麼小孩子三個月會拉出果凍狀大便

初為父母如何知道自己剛出生的寶寶的餵食是否得當呢?從大便的性狀便能判斷寶寶的喂養情況。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樣,但無臭味,便次較多,一般每天2~4次,有的多達7~8次,這叫做生理性腹瀉。父母不必擔心,這都屬於正常現象,到小孩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用牛奶喂養的孩子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

剛剛生下來的小孩,即使沒有吃進一點東西,一般在生後10~12小時之後會拉黑綠色胎便。在餵奶3~4天後,大便呈黃綠色,這叫做過渡期的大便,之後是逐漸呈黃色糞便。如果嬰兒生後24小時內沒有胎便排泄,或4~5天左右仍無正常大便排出,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有的嬰幼兒大便次數多而量較少,又多呈綠色粘液狀。其中奶瓣較少,說明孩子食量過大,應逐漸減少奶量。也有的減少奶量後仍腹瀉,這可能就是飢餓性腹瀉,應適當增加奶量。

用牛奶喂養的小孩如果出現大便過硬、臭味大時,表明牛奶喂量過多,糖分少,應在奶中加些糖;如糖分過量,則嬰兒大便帶泡沫,便較稀呈黃色,酸味重,則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

如果嬰幼兒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從沒有黃色便,而小便呈黃色時,很可能為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嬰幼兒腸道感染時,大便次數多,稀便或水樣便,便臭帶粘液,多出現嘔吐、厭食、發熱甚至脫水,均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幼兒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正常大便

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_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

2、母乳喂養兒糞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

3、人工喂養兒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_2次。

4、混合喂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異常大便

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

1、 泡沫樣大便

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

2、 奇臭難聞大便

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裡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

3、發亮大便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

4、綠色大便若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

5、蛋花湯樣大便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

6、豆腐渣樣大便 則常常見於黴菌引起的腸炎。

7、水樣大便 多見於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

8、灰白色大便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

9、柏油樣大便由於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並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於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為柏油樣便,多見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正常人進食動物血、豬肝等含鐵多的食物也可使糞便呈黑色,而服用鉍劑、炭粉以及某些中葯等葯物也會使糞便變黑,但一般為灰黑色無光澤,做隱血試驗陰性可幫助鑒別。

10、鮮紅色血便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於糞便表面或於排便後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為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醬樣大便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於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於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膿性鮮血便 常見於細菌性痢疾、空腸彎麴菌腸炎。

13、洗肉水樣血便並有特殊的腥臭味見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㈧ 小孩子特別喜歡吃果凍,果凍如何做對孩子沒壞處

前一段有過小的孩子因為吃果凍而出噎死的事情,國家已經對果凍的大小做了規定,但是也也不能讓人掉以輕心。所以,孩子吃果凍等一系列果膠含量多的食品時候,家長一定要格外小心。最好大人在!第一,果凍根本就不適合給孩子吃。裡面含有很多色素、香精等各種不利於孩子健康的東西。作為父母從小就不要給孩子買這種零食,孩子自然也就不喜歡吃,不會發生危險了。我結婚以前也挺喜歡吃果凍的,不過後來生了孩子以後就不愛吃了。一來是覺得孩子吃這個也不健康,二來確實怕發生緊急情況,比如吞咽後卡在喉嚨。新聞上也經常看到這種情況,怪嚇人的。

果凍確實是每個孩子的最愛,但果凍含有不少食品添加劑,吃多了對孩子身體並沒有益處。而且當小朋友吃果凍時,家長一定不能讓小朋友一口氣將果凍全塞進嘴裡,由於果凍軟而有彈性,很容易被吸進食道,卡在咽喉,造成不幸。

㈨ 為什麼吃多了果凍對身體不好

果凍Q彈軟滑,酸甜可口,深受著很多小孩子,甚至成年人的喜愛。在炎熱的夏天吃上冰冰涼涼的果凍,感覺消暑不少。但是由於果凍是人工製造食品,不含什麼營養成分,甚至加入了很多添加劑、防腐劑,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因此,果凍少吃還行,不可食之過多。接下來,將列舉幾項多吃果凍對身體的影響。

1、降低食慾

果凍與水果沒有必然聯系,果凍實際上是以水、食糖或澱粉糖等為主要原料,輔以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經過一系列工序製成的膠凍食品,並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如果小孩子長期無節制、無規律地食用,將會干擾消化系統的規律的反射活動,在正餐的時候,引起小孩子食慾減退,進食減少,營養吸收也將減少。

總結來說,果凍食用過多將會導致食慾降低、發育不良、營養物質吸收障礙等等危害,適量食用是可以的,但是應該控制好量,不能食之過多。

㈩ 懷孕已經過了預產期,今天上廁所發現下面有黏黏的果凍狀的東西,怎麼回事

您好,一般情況下,臨產症狀有關陰道分泌物增多,見紅以及腹部發硬或者出現脹痛等情況。你的情況,建議去醫院做好產檢,准備待產,防止孩子缺氧危險的。

熱點內容
為什麼國外的手機用著不卡 發布:2025-02-14 01:24:34 瀏覽:419
為什麼我的電腦關機都要10分鍾 發布:2025-02-14 01:22:10 瀏覽:456
為什麼癲癇發作時間沒規律了 發布:2025-02-14 01:16:22 瀏覽:841
為什麼小米很難充電 發布:2025-02-14 01:16:20 瀏覽:466
男人為什麼喜歡給女人種草莓 發布:2025-02-14 01:12:44 瀏覽:447
玄鳳鸚鵡眼睛為什麼會是紅色 發布:2025-02-14 01:10:36 瀏覽:573
為什麼華為晚上沒有用會耗電 發布:2025-02-14 01:00:42 瀏覽:973
為什麼qq電話時別的軟體聲音很小 發布:2025-02-14 01:00:36 瀏覽:758
拼多多賣的煙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2-14 00:33:53 瀏覽:603
電腦表格價格為什麼看不了 發布:2025-02-14 00:21:18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