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為什麼休克
『壹』 小朋友突然休克該咋辦
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就診,查腦電圖、頭顱CT、心臟彩超等明確診斷。
『貳』 小兒休克怎麼回事
你沒把犯病時的症狀描述清楚.發病時具體的表現是怎樣?如果醫生沒有查出器質性的病變,又不定時無明顯原因地發作,應該考慮癲癇,不一定是休克.所謂休克,是循環系統嚴重失衡的表現,臨床表現為血壓低至正常以下甚至是零,不一定會伴有嘔吐.必要時,在發作時立即去作腦電圖或頭顱CT,西醫有時對癲癇還不容易查出來,也就是沒有明顯病灶時不好查出來,這種情況就要請中醫大夫了,當然要請中醫神經內科的資深專家才行. 供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叄』 孩子突然發生休克時該怎麼辦呢
休克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狀態,它是由嚴重損傷、大量失血、燒灼傷,或者嚴重感染所引起。其主要特徵是血壓急劇下降。如果孩子在遭受以上損傷後,接著出現蒼白、出汗,並可能有嗜睡或意識模糊的情況,可能就是休克,需要立即進行急救。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扶他仰卧並將兩腿抬高;松解所有緊身的衣服,蓋上被子保暖;給予安慰,盡量讓他舒適。 ◇將孩子的兩腿墊高,松解衣服。
『肆』 小孩子在打針時出現,短時間休克。是怎麼回事
是休克還是驚厥?有好多家長會把驚厥誤認為是休克。打針時休克常見於過敏,害怕會引起暈厥,高熱會引起驚厥。三者區別在於:過敏性休克有兩大特點:一是有休克表現即血壓急劇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現意識障礙,輕則朦朧,重則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有一些與過敏相關的症狀:皮膚表現
過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現的徵兆,包括皮膚潮紅、瘙癢,繼以廣泛的蕁麻疹和(或)血管神經性水腫;還可出現噴嚏、水樣鼻涕、音啞、甚而影響呼吸。
呼吸道阻塞症狀
是本症最多見的表現,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於氣道水腫、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氣管痙攣,患者出現喉頭堵塞感、胸悶、氣急、喘鳴、憋氣、紫紺、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循環衰竭表現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蒼白、脈速而弱;然後發展為肢冷、發紺、血壓迅速下降,脈搏消失,乃至測不到血壓,最終導致心跳停止。少數原有冠狀動脈硬化的患者可並發心肌梗塞。
意識方面的改變
往往先出現恐懼感,煩躁不安和頭暈;隨著腦缺氧和腦水腫加劇,可發生意識不清或完全喪失;還可以抽搐、肢體強直等。
其他症狀
比較常見的有刺激性咳嗽,連續打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最後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昏厥(或稱迷走血管性虛脫,vasovagal
collapse)
多發生在注射後,尤其是病人有發熱、失水或低血糖傾向時。患者常呈面色蒼白、惡心、出冷汗,繼而可昏厥,很易被誤診為過敏性休克。但此症無瘙癢或皮疹,昏厥經平卧後立即好轉,血壓雖低但脈搏緩慢,這些與過敏性休克不同。可用阿托品類葯物治療。
驚厥的典型表現為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後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常因為高熱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引起。
『伍』 我女兒14歲,前段時間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後,醫生診斷為「雙側下鼻甲肥厚」,今天早晨起床後突然休克
病情分析:
仔細看過描述,首先要區別意識障礙發作時是休克還是抽搐,如果是休克常見的原因為心原性或者神經源性可能,如果是抽搐多數由於癲癇引起的。
意見建議:
一般來說,雙側下鼻甲肥厚不會引起發作性意識陪礙,建議到醫院詳查,針對性進行治療。
『陸』 14歲女孩生氣手抽筋手足發麻,休克。生氣很大時,手成雞爪,呯吸困難。前兩天生氣很大,今天在學校又成
就醫治療嘛
別人也幫不了
『柒』 兒童突然休克
你家孩子的這種情況不叫休克,而是熱性驚厥。通常應該在每次發作以後均要做腦電圖檢查以排除癲癇的可能。孩子容易抽搐均與你給孩子吃的食物有關,可能是你給孩子吃的食物中酸性食物太多,影響到鈣的吸收,因為鈣是鹼性的,也是人體內穩定神經功能興奮性的主要物質,當鈣缺乏時,人體內的神經功能興奮性增高,特別是發熱時,人體的內分泌功能神經系統功能和體內的各種功能的活動均提高時,需要消耗大量的酶和鈣,當血液中的鈣不足時,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就會引起抽搐,其實抽搐時就是人體在動員人體內肌肉和骨骼中庫存的鈣出來進入血液中參與應急各種活動的必需物質,當血液中鈣量足夠了以後,抽搐就會中止。這種動作通常持續幾秒到幾分鍾就可以完成。如果體內庫存的鈣量很少的話抽搐時間就會加長。甚至持續抽搐。因此,少吃各種高蛋白食物,各種葷菜,零食,甜食,油炸食品及各種飲料和奶製品,這些均是引起體內缺鈣的主要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海帶紫菜等含鈣量高的鹼性食物。並輔以補充足量的鈣劑和維生素D以促進體內的鈣的吸收和儲存,當體內的鈣儲存足量時,人的神經興奮降低並穩定就再也不會抽搐了。 孩子補鈣應該根據孩子的各個年齡段的需要量來分段增量,比如:6個月以下的孩子每天需要量為300mg,6-12個月為400mg,1-3歲600mg,4-10歲800mg,11-18歲1000mg。另外在補充時還要考慮到你進食後是否能完全吸收的問題,在我們的飲食中有好多食物是排鈣的食物。比如:甜食,高蛋白食物,其它酸性食物。因為鈣的吸收與其它食物的吸收均有一定的比例,它們之間互相有影響。因此我們按每天的需要量去補充還不一定能夠補的上。總的補鈣原則是:每天需要量+飲食中排鈣量+計劃中每天補的既往缺乏量。不然你肯定是補不上所缺之鈣的。許多人說我每天補了不少鈣了呀,我花了不少錢買的均是好的鈣為什麼還補不上去呢?其實你沒有研究你所補充的鈣裡面所含有的元素鈣量有多少,許多價格貴的鈣劑中含鈣量並不高。不能光看價格不看含量。還不能不考慮孩子的飲食對鈣吸收的影響。這些均是影響鈣吸收的主要原因。你家孩子的年齡每天需要量是600mg,考慮到飲食中的影響和補充既往所缺的鈣,一般每天應該補充到800-900mg左右。包括飲食中所含之鈣。以上是我對你的問題的經驗之談,希望能夠幫上你的忙,讓你家的孩子脫離疾病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