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力量感是為什麼
⑴ 為什麼感覺孩子做事沒有動力
“孩子對學習不主動、缺乏興趣、不愛學習、應付學習、需要時刻監督、意志薄弱、懶惰散漫、容易分心、敷衍了事、遇難而退……”這些是否是你正面臨的難題?
其實,這些都只是行為表象!問題很多,問題又會衍生其他問題,會更加讓你眼花繚亂,難以招架……但歸根究底,本質只有一個,要解決的都在一個東西上——“內動力”!
什麼是“內動力”?就是孩子出於內心真實需要,產生一種做事的動力。
這種動力會使得孩子,即使沒有外界的要求或獎勵,也會自發自主的想要變好,想要行動。這種面對任何事情都想自己試試,碰到困難都想自己解決的態度,正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的內因。
“目標不是自己的”指的是,孩子認為讀書是為了別人,父母、老師等(反正不是為自己),或者是為了拿到某個獎勵,比如新手機,新電腦,一次旅遊等(反思,你有沒有這么做過)。
☟ 勝任感 ☟ —— 敢做
——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好,對自己有信心
一個人的自信不是只跟一件事有關,而是很多事累積起來的一種狀態。比如對於學習,有的人的學習成績即使很不好,但他依舊可以是一個很自信的人,因為從小到大他在其他很多方面建立了自信。孩子不自信的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
1. 內因——做的少,能量低,成就感缺,分三種情況
(1)父母包辦太多,做的機會被剝奪。一些家長很愛孩子,不想讓孩子累,不想讓他們苦,於是什麼都不讓他們做,然後非常心安理得地認為這是愛孩子……孰不知,實際上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硬生生的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2)主動決策的機會少,聽從和被動情況居多。跟上述有點類似,但這種是更多的家長說了算,不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然後也美其名曰是避免孩子犯錯,認為這是快速成長的方法……孰不知,人一路走來,如果不犯錯,根本理解不了什麼是正確。
(3)孩子自己總愛想,而不動手做,缺實踐。長於思而短於行,不行動就產生不了能量,自信心就建立不起來。
2. 外因——缺乏及時有效的肯定和欣賞,或者相對批評、指責很多;
每個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那樣才能進行自我確認,以及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位置,如果從小到達接收到的多是批評和職責,那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災難,因為那會導致孩子抬不起頭或者不敢面對他人。
以上便是影響孩子內動力的核心三大原因,核實一下,看孩子目前對於學習是“不愛”,“不想”,還是“不敢”,然後再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如果想讓孩子有目標,有動力,有能量,必須滿足孩子的“歸屬感”、“價值感”、“勝任感”,讓孩子真正變得有強大“內動力”,只要內動力的問題解決了,其他行為現象自然而然就消除了!
⑵ 六個多月的寶寶脖子還沒什麼力氣感是什麼原因
建議去做個微量元素看看是否缺鈣,寶寶如果缺鈣也會有這種現象的哦 指導意見: 一、讓孩子多些翻身,並多些趴著。 二、讓孩子仰卧,拉著孩子的雙手向上,讓孩子的頭跟著向上,也可以鍛煉孩子頸部肌肉的力量。 三、無論是否有問題,給孩子多做鍛煉是有好處的。 四、需要提醒的是,千萬別給孩子坐學步車,最好不要買學步...車,無論孩子多大的時候。 ——貝貝金海外專營店
⑶ 我家寶寶五個月了 啥都好著呢就是感覺沒力氣有點軟怎麼回事
五個月脖子軟不正常,要及時去醫院兒保。 保健醫生會給你建議,或者讓你看其它科室。 五個月的寶寶應該可以追視追聲源,會笑出聲,指物等等,你可以網上搜一下五個月寶寶發育標准。看自家寶寶是否達標
⑷ 孩子經常被欺負,爺爺教娃「反擊三步法」,讓孩子成為惹不起的人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做父母的見不得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有些孩子生性膽小,即使在外面被欺負了,也不敢反擊,更不敢告訴大人,結果就經常淪為被欺凌的對象。
表妹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很多次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都不敢告訴老師,直到有一次表妹看到孩子手臂上有一個小咬痕,這才知道孩子被欺負了。
於是,表妹向老師投訴,又找到欺負人的小朋友家長,想讓對方出來道歉,但是對方家長的態度很膚淺,雖然也道歉了,也有口頭上說回去好好教育孩子,但顯然看得出來對方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按照對方家長的意思是,小朋友之間打鬧很正常,沒必要這么認真。
這件事讓表妹非常生氣,於是表妹時不時會給孩子灌輸一個思想,就是當被別人欺負時,一定要打回去。
可是表妹的這種思想的灌輸顯然是失敗的,因為在之後,孩子還是會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而這孩子依然不敢還手。
看到孩子的表現,表妹都快氣瘋了,真是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好在這時孩子的爺爺及時出手,因為孩子他爺爺是一名剛退休不久的教師,有時間幫忙教育孩子,而且爺爺是過來人,教過那麼多孩子,經歷比較豐富,想必有辦法解決孩子總是被欺負這個問題。
事實也證明了,爺爺教育孩子果然有一套。在爺爺帶娃的一年時間里,孩子身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有一次,表妹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有幾個小男孩上來就想搶玩具,結果小外甥女毫不留情地大聲喝斥這幾個小男孩。
小外甥女說:「這是我的玩具,不許碰,我認識你們的老師,信不信我告訴你們老師,看老師怎麼懲罰你們。」
幾個小男孩看到小外甥女的聲音這么大,氣場這么強,把周圍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再加上聽到要跟他們老師投訴,馬上就心虛了,最後只好灰溜溜地跑開了。
表妹在一旁非常詫異,這還是之前那個被人欺負之後不敢反擊的孩子么?看來爺爺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啊。
周圍的人也發現了這孩子的改變,於是很好奇爺爺究竟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爺爺說,想要孩子不被欺負,一定要教會孩子「反擊三步法」,讓孩子成為惹不起的人。
何為「反擊三步法」?爺爺給出了解釋:
第一步,場景模擬。
很多孩子被欺負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反擊,所以家長們平時在家要多跟孩子互動,模擬孩子被欺負的各種場景,然後教會孩子如何應對。
比如玩具被搶了怎麼辦?被別人打了怎麼辦?被別人辱罵又該怎麼處理?
把這些場景多模擬一下,那麼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就知道怎麼反擊了。
第二步,獲取力量感。
關於「場景模擬」這一步,很多家長其實在家裡也有經常做,不過你會發現,明明平時教得挺好的,孩子也知道怎麼反擊;可是當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孩子只會呆在那裡,之前教的那些全部拋在腦後,最後只能任由別人欺負。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是因為孩子膽子小,會怯場。換句話說,孩子沒有力量感,心裡沒有那種可以反擊的底氣。
所以,想讓孩子成功反擊,得先讓孩子獲取力量感。而獲取力量感有多種方法,比如經常帶孩子運動,最好是那種有對抗,或者能激發爆發力的運動,籃球、足球、網球、短跑等等都可以。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送孩子去學一些武術,這些都是能讓孩子獲取力量感的方法,而這些力量感就可以成為孩子反擊的底氣。
否則孩子看起來柔柔弱弱,自然會成為被人欺負的對象。
第三步,識別霸凌。
霸凌的方式有很多,孩子被人欺負,不僅僅局限於被人搶東西、被人打,還可以是被孤立排擠、被人嘲笑、被推搡、被造謠,被無故使喚等等。
很多孩子天性單純,面對這些事情時,他們是沒有辦法分得清楚是不是被霸凌了,所以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識別霸凌,讓孩子更好的保護自己。
教孩子如何識別霸凌非常重要,爺爺還特地推薦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以繪本的方式來教導孩子能起到很不錯的效果。
小外甥女就是經常看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所以面對別的小朋友欺負時,小外甥女都能分得清清楚楚的,並且能很好地給出反擊。
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共有8冊,分別選取了當下備受關注的八個校園霸凌的題材,教孩子及時辨別危險,對不合理要求說「不」,掌握自我保護的原則。
比如「我不喜歡被嘲笑」這一冊,故事的主人公經常被同桌馬克嘲笑,面對這種隱性霸凌,主人公會怎麼處理?再比如「我不喜歡被使喚」,強壯的貝亞總是隨意欺負人,使喚別人替他值日,遇到這種關系霸凌要怎麼辦?
還有,「我不喜歡被亂摸」這一冊,讓孩子知道霸凌事件不僅僅會出現於同齡的孩子之間,霸凌者還可以是大人。這一冊的故事教會孩子當遇到身體侵害時,又該怎麼辦?家裡有孩子的,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想必會特別在意這一點,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就可以讓孩子找到保護自己的方法。
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適合2-6歲的孩子看,裡面的每一個故事的代入感都非常強,不僅能讓孩子學會識別霸凌,還能教會孩子遇到這些霸凌時,要怎麼處理,非常值得入手。
家長不可能時刻都陪伴在孩子身邊,也不可能總是替孩子解決問題,所以讓孩子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這才是每一位家長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你家孩子經常被欺負又不敢反擊,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那麼可以給孩子安排這套《兒童反霸凌繪本》,每天陪孩子讀一讀,相信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底氣去保護好自己。
⑸ 當孩子有什麼「無力感」的時候,才會說出「壞媽媽」
孩子說「壞媽媽」背後的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解釋這種情況時說道:無力感是一個防衛森嚴的城堡,而主動攻擊對別人進行攻擊是防衛方式之一。
什麼是無力感呢?
《游戲力》一書中提到,經常受挫的孩子,通常會陷入一種困境,我們稱之為「無力感」。
表姐聽到這個詞時,一臉疑惑:「無力感?受挫?我可沒覺得甜甜無力,你看她跟我作起對來,精力很旺盛啊。」
方式二:翻譯孩子行為背後的情感
比如當你阻止孩子吃太多糖,可能會引爆他的情緒,並朝你大吼大叫。我們試著這樣翻譯孩子的情緒:「你為什麼要阻止我吃糖?我好生氣,但我又不知道該以什麼方式表達出來?」
你或許可以這樣回應:「是因為我不讓你吃,你感到很難過所以這樣攻擊媽媽嗎?媽媽能明白你很難過,但吼叫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不我們商量一下,看有沒有關於『吃糖』的其他好方案?」
Tips:當孩子被理解,被正確解碼後,他們往往會平息下來,不再無理取鬧。
面對不合理行為,我們不要覺得受傷,更不要覺得挫敗。孩子每一種情緒的背後,其實都在向你發送一個渴望被理解的信號。每當孩子說出傷人話語時,要知道,那都不是他真實想法,這些話語背後,都藏著你尚未發現的需求。你家孩子會對你放狠話嗎,你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⑹ 孩子為什麼沒有學習動力
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可能是以下這兩個原因之一,1.不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自然就沒有動力,可以想一下如果讓你做一件你很不喜歡的事,而且還要做很長時間,你是不是也沒有動力。2.沒有成就感。可能你孩子也不討厭學習,也努力,也勤奮過,但是就是沒多大進步,這樣,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有成就感,慢慢的就沒有動力了。比如說打游戲,為什麼那多人尤其是孩子喜歡玩游戲,因為游戲可以讓你嘗到勝利的滋味,滿足人的成就感,因為游戲總會讓你贏的,不會讓你一直輸下去。作為家長,要看看孩子沒有動力是什麼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葯。
——來自#三師#教育直播
⑺ 孩子內心沒有力量感
孩子的內心沒有力量感,一切都聽從父母的安排,顯得柔弱順從不獨立。這種小孩其實不好,父母要從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什麼事都要先讓他們思考,拿出自己的主見,這樣,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也顯得自己有力量。
⑻ 孩子整天軟綿綿沒力氣整天躺在床上,不想吃東西,也不想玩不想動,也沒有發燒感冒,這是為什麼
你好,孩子整天這種狀態,需要注意是否營養不良或貧血造成的身體無力症狀。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血常規看。若是沒有異常情況,還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先天性因素或個人精神方面受到刺激的緣故。耐心了解原發因素,針對性調理為宜。
⑼ 孩子吃什麼有力氣,怎麼總感覺孩子走路沒力氣
孩子走路有氣無力可能孩子營養不良,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平時多吃些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魚和肉也多穿點補充蛋白質主要是多少還是運動多鍛煉,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