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五歲的孩子怕吵鬧
『壹』 兒子五歲了老是亂發脾氣說他也不聽打他也不聽問他為什麼他也不說就是特犟的脾
一個五歲男孩的母親告訴我說,兒子小時候還挺乖的,近半年多來卻不知從哪兒學了壞脾氣。經常一不順心就大哭大鬧,還亂扔東西。家長先是好言相勸,後來看看哄不住,就採取嚴厲措施,打一頓並關禁閉反省。每次都在當時有效,日後孩子脾氣卻越來越壞,發脾氣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了。
去幼兒園為家長講課,經常遇到一些因為孩子表現出壞脾氣而不知如何應對的父母,他們為自己管教無方而苦惱,更為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而擔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五歲正是兒童需要發脾氣的年齡。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於情緒發展的最初階段。兒童兩歲時,已經能初步表達如內疚、害羞、妒忌和自豪感等復雜的情緒。五歲的孩子,需要進一步體驗和辨別各種情緒,學習控制及正確表達情緒。這其中,有快樂、滿足、安全、依戀、信賴、自豪等正向的情緒;也有憤怒、自卑、沮喪、失望、悲傷、害怕等負向的情緒。他要在體驗中辨別,在辨別中學習控制和表達。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學會辨別情緒,更缺乏有效的情緒控制和合理的情緒表達能力。對此,家長要正確理解和引導。孩子亂發脾氣,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他用發脾氣的行為方式來告訴父母他的不滿、失望、恐懼等等,尋求父母的注意、幫助。
而家長用哄勸、懲罰等不當的反應來對待,很可能讓孩子覺得通過發脾氣可以獲益,固化了孩子通過發脾氣來表達情緒這一不當行為,從而培養出壞脾氣的孩子。
這個時期家長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情緒的成長。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的負向情緒,不生氣,不惱怒,更不做性格評判;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引導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情緒表達方式,促進孩子自我疏導與管理各種情緒。孩子將會在父母的幫助下,逐步學會可以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表達自己合適的情緒,從而成長為一個情緒穩定、受人歡迎的人。
『貳』 4-5歲小孩不願意說話,無法表達,容易著急發脾氣吵鬧是什麼原因
發脾氣的定義 發脾氣是指兒童在受到挫折後哭叫吵鬧的現象。在各年齡階段均可出現,以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更為常見。該行為的發生與兒童的素質及所受的教育有關。困難氣質兒童易於出現這種現象。父母過度溺愛,有求必應。這樣培養出的兒童,在要求未能滿足時,即會發脾氣,長久以後則形成好發脾氣的習性。 發脾氣的表現 好發脾氣的兒童一般較任性,常有不合理要求,當要求未滿足或受到挫折時就大發脾氣,表現為大喊大叫,哭鬧不止,就地打滾,撕扯衣服頭發,甚至用頭撞牆或以死來威脅父母。此時勸說多無效,只有當要求得到滿足後,或者不予理睬,經過較長時間後才平息下來。 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經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長沒有滿足他的慾望時大聲哭鬧、在地上打滾,或撕扯自己的頭發、衣服,或抱著成人的腿部賴著不走。這些行為稱為暴怒發作。暴怒發作中的孩子往往不聽勸阻、除非成人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會僵持下去。 壞情緒原因1:無理取鬧 一般都是比較小的寶寶容易犯的錯。起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寶寶不喜歡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時候,他就故意搗亂或吵鬧;寶寶不讓父母離開,媽媽爸爸急著去上班,他就是不讓;到了商店裡,他一定要買和家裡一模一樣的玩具,不買就大吵大鬧等等。 應對招數:轉移注意力 對待年齡比較小的寶寶,書上說的要講道理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寶寶比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態度強硬地逼寶寶就範,也會搞得大人、寶寶都非常生氣。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既讓寶寶有新鮮的感覺,又不會違背父母的原則。 壞情緒原因之2:遭遇失敗 寶寶的心非常簡單和單純,但是也非常脆弱,經不起一點打擊。比如,寶寶很用心地在拼拼圖,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是很努力地搭積木房子,搭得很高的時候,房子突然塌了。寶寶覺得自己沒有想像當中那麼能幹,就會情緒低落。 應對招數:同情並給與鼓勵 告訴寶寶,其他小朋友也可能發生過類似的情況,也無法完成這個任務,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過」,以此緩解寶寶的壓力和自責的情緒。父母同情的表達可以拉近與寶寶之間的距離,而拉近距離之後的勸慰效果會更佳。不要吝嗇你的親情,輕吻一下寶寶或抱抱他,都是讓寶寶擺脫壞情緒的好方法。等寶寶情緒稍稍穩定後,再幫他找到失敗的原岡,一起完成原先的任務。 發脾氣的防治辦法 對這種行為從小就要防止其出現,不要過分嬌寵兒童,注意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小兒知道什麼要求是合理的,什麼要求不合理而不能滿足。矯正方法主要是教育,父母之間態度要一致,發脾氣時與發脾氣後進行耐心說服解釋,正確引導。勸說無效則採取漠視的態度,暫時不理睬,任其哭鬧,經過多次以後這種現象就可自然消失。也可採用其他行為治療方法處理。 該行為預後較好,隨著年齡增長可逐漸消失,但部分兒童的任性可持續存在,難以克服。 改善壞脾氣的良方 一、立規矩 什麼時候陪他玩要大體規定一下,比如:媽媽在做飯,就不能陪她玩,飯後則一定要陪她玩一會兒。當然,一開始是不可能有什麼結果的,但是,早種下「守規矩,媽媽才喜歡」的種子,會早開花結果。 二、轉移注意 10個月的孩子注意力很短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把發脾氣消滅在萌芽階段,也就是說不等到她大發脾氣以前,就已經化解了。 三、表揚寶寶的好行為 比如她安靜地玩玩具3-5分鍾,抱在手裡上街不哭鬧等,應該多親親她,誇她乖,甚至給她一塊小山楂片(要投其所好)作為獎勵。 四、千萬不要與寶寶直接頂撞 如果有一兩次你「敗下陣來」,後果就很難收拾了。 五、家人要一致,絕不要一人一個態度,使孩子無所適從,或有所依恃。
『叄』 孩子5歲半,最近兩個多月發現孩子對突然聽到某種聲音感到很吵,煩燥,請問是什麼原因。
小孩如出現上述情況,一般是:建議去檢查心電圖、測量血壓、血脂。
『肆』 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5歲的孩子正是心理極為敏感的時期,這時候脾氣暴躁易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可不能置之不理。下面一起來看看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1
5歲的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由於肝火旺盛所引起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中葯或者是中成葯來進行治療。脾氣暴躁易怒,如果是由於家庭環境所造成的,平時要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比較溫馨的家庭環境。
意見建議: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要盡量以教育和引導為主,不要經常打罵孩子,另外要注意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大聲講話,家長也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平時對孩子的教育盡量多一些耐心,可以逐漸的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脾氣大怎麼辦
1、訓導並非懲罰。
小孩犯錯、淘氣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孩子可能出於幼稚、嫉妒、恐慌、疲勞、壓力或者挫折感而犯錯。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陪孩子玩,一起看書,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深入了解孩子的心靈有助於我們選擇適當地訓導方式。
2、冷處理很重要。
別以為小孩子只顧著發脾氣,他其實也在偷偷地觀察你的反應。遇到這種情況,你一定要做到「威武不能屈」。別理他,要讓孩子明白,你已經看穿了他的把戲,這一套不管用了。
孩子脾氣大是什麼原因
容易造成孩子脾氣大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家庭不和睦,夫妻之間常因家庭瑣事鬧矛盾,輕者吵鬧,重者打架。
二、父母私心嚴重,不尊敬老人等,孩子受此熏陶,便會形成心胸狹窄的不良性格。
三、父母教育觀念封建愚昧或因父母一方性情暴躁、獨斷專橫,孩子受到影響。
孩子如果脾氣比較大,那麼應該要及時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減少孩子的脾氣。小孩子如果在小時候沒有教到好,那麼長大之後性格可能會有更大的脾氣。通過有效的方法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平穩,既能夠保護小孩子,又能受到他人喜愛。
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2
孩子易怒脾氣暴躁怎麼辦
爸爸媽媽的性格較暴躁、易怒,經常發生家庭戰爭,這些不但會給孩子的心靈上造成傷害,還在在潛移默化中教像爸爸媽媽一樣在遇到困難、處理問題時採用簡單暴力的方法。在情感上感到飢餓的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都比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卻不知怎麼表達。有的孩子為了他人的注意,會故意做出一些異常表現,像咬人、打人、哭鬧等行為。有攻擊力傾向的孩子並不一定都是個性強悍的,反而是因為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所以用武力來保護自己。
針對孩子的這個情況,建議盡快完善孩子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親人對他的愛,解鈴還須系鈴人。
改善孩子脾氣的方法
1、對症下葯。孩子發脾氣時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父母首先要盡量理解他們,然後再了解孩子的想法,著手分析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對症下「葯」。我們應該先安撫孩子的心靈,讓他冷靜下來,聽聽孩子的想法,找出發脾氣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質找出來,然後再耐心地教他怎麼做,分析不對的地方。在孩子情緒得到了安慰後講道理,比一遇到問題就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2、消退法。消退法是對某些強化不良行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達到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當父母發現孩子脾氣暴躁時,要多和老師溝通,以便找出孩子叛逆舉動的原因,盡早消除。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教會孩子如何處理矛盾的方法。
3、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適當強制性地讓他休息片刻、換種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予一個輕柔的暗示、暫時的冷落,可能會產生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發脾氣的方法沒有效果了,就會停止用該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後在父母的耐心教導下,再慢慢地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對於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家長要及早的重視起來,在孩子性格剛剛形成的階段,幫助孩子改善,有助於良好性格的培養。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溫暖、輕松的生活環境。家長之間出現了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對方進行人身攻擊。
5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3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1、訓導並非懲罰。小孩犯錯、淘氣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孩子可能出於幼稚、嫉妒、恐慌、疲勞、壓力或者挫折感而犯錯。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陪孩子玩,一起看書,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
2、冷處理很重要。別以為小孩子只顧著發脾氣,他其實也在偷偷地觀察你的反應。別理他,爸媽們要提醒自己,別被孩子的壞脾氣傳染,如果孩子不聽你的勸,告訴自己人在氣頭上都是這樣的,給他一點冷卻的.時間吧。
3、食物調整性格。鈣有助於神經刺激的傳導,缺乏鈣,令孩子的神經無法鬆弛下來,造成精神緊張,脾氣暴躁。缺乏鎂會干擾神經活動傳導,引發暴躁和緊張。父母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製品、海帶、小魚干、泥鰍、香蕉、蘋果與堅果和深色綠葉蔬菜。
4、轉移注意力。小孩子比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態度強硬地逼他就範,也會搞得大人和小孩都非常生氣。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既讓他有新鮮的感覺,又不會違背父母的原則。
小孩子脾氣不好的壞處
1、影響身體健康。小孩處於發育階段,如果總愛生氣、脾氣暴躁會導致身體內產生毒素堆積,長期下來也就影響身體健康。如果經常性的易怒易爆,嚴重情況下可能會發生血管破裂,導致昏厥等情況出現。
2、氣多傷友。很多時候,人們都喜歡文雅善良、寬仁的朋友,但如果你的身邊有個喜歡生氣、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朋友,那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朋友對你疏遠,也就有了形單影只的孤獨感。
3、氣多傷相。經常性的愛生氣,相貌也會越來越差呢,長此下來會給人一臉苦相或者一臉兇相,這樣就一點也不可愛了喲。
4、氣多傷業。脾氣的人在學業和事業方面多少會有影響,因為太愛生氣的人很容易將你的學業伴侶或者事業夥伴嚇跑趕走。畢竟更多時候是和氣生財。
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與兒童時期的父母引導和經歷有非常重要的關系,所以,當發現孩子脾氣暴燥易怒的現象時,除了需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以外,還需要懂得如何引導孩子的脾氣和性格,這些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持續的一件事情,也是會影響到孩子命運起伏的事情。
『伍』 5歲小朋友做什麼事都怕被罵,這是為什麼
引言:如果5歲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害怕被罵的話,父母一定要學會反思自己。父母如果總是對孩子批評孩子的感覺特別不舒服,害怕自己總是做錯事情,也害怕一直被父母責罵。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5歲的孩子做什麼事都怕被罵,這是為什麼?
『陸』 兒童醫院六周歲女孩怕吵鬧,大的聲音如鞭炮,敲鼓聲,嗨曲聽見會害怕哭捂耳朵是什麼原因
摘要 孩子可能曾經受到過驚嚇,當驚嚇地原因消失後,怕聲音地行為卻保留了下來.孩子地大腦把聲音和危險聯系了起來
『柒』 五歲兒子 一吵他 他就獨自哭 不去爭辯怎麼辦
可以說你的兒子已經有了心理陰影,她曾經被你吼過,那麼她就覺得不聽話不行,只要一爭辯,那就是不聽話,就要被你吼,所以他在你吼的時候就不再反駁了,只是感覺到自己的委屈,其實這是你在生了二寶之後給她帶來的影響,這樣的眼影,你只能是通過對他多一點關懷,多一點愛讓他感覺到她沒有什麼錯,是你的脾氣不好,平時對你兒子檢討,你自己,然後讓他樹立,自信心,這樣他就有機會去爭辯了,平時要訓練他,給他一些問題,讓他表達一些思想,並且去肯定他,這樣的話,他就會愛表達自己的思想了
『捌』 兒子五歲,如果有事沒順著他他就愛生氣一個人跑去躲起來,有什麼好辦法
你好,我兒子也五歲了。首先你要看是什麼樣的事情沒順著他,如果他做得對,你可以和他講道理,包括道歉,如果是你做的對,那你就要堅持,單獨把他拉到一個房間,和他談話,切忌動怒哦,要讓他知道你為什麼會這么做,他錯在哪裡,如果他不聽,吵鬧的話你就安靜的等著他,告訴他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聊,我可以等待,孩子最不怕你生氣反而會怕你這樣冷處理,很快就會和你妥協的。加油哦,為人父母不容易呀。
『玖』 五歲的孩子太鬧了,應該如何教育他
五歲的孩子太鬧了,應該如何教育他?孩子五歲了,沒有兩三歲那麼吵,但這也不是一個安心的年齡。精力旺盛,孩子到了五歲,似乎有無限的精力。喜歡捉弄同學,中午睡覺也睡不著,想知道什麼是。放學後不喜歡按時回家,總是和同學玩的時候忘記時間。
刺激孩子的想像力,五歲的孩子想像力豐富,特別是好事。有想像力的嬰兒可以發揮創造力。媽媽可以給孩子買書,通過書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也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讓孩子親身體驗各種黑科技。可以給孩子買積木,發揮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延續其他形狀。孩子到了5歲,盡管有調皮的孩子,但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感情上是穩定的。如果做錯了,媽媽能很好地告訴孩子,孩子就能聽懂。